全世界最瀕危的植物沒有之一,它在野外僅剩5株!

2021-01-20 宇宙探索百科

我國目前極度瀕危的植物——漾濞槭(yangbiqi)。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漾濞槭是世界上最瀕危的物種之一,全球野外僅剩5株。

意外地發現

槭樹是槭樹科植物的泛稱,俗稱楓樹。全世界約有槭樹科植物140種,分布於亞洲、歐洲、北美洲和非洲北緣。

我國是世界上槭樹科種類最豐富的國家,有103種,大約佔全部種類的76%。槭樹科植物有很多是世界聞名的觀賞樹種,如雞爪槭、三角槭、糖楓等。加拿大國旗上的紅色圖案即為糖楓的葉片。槭樹樹姿優美,葉形秀麗,在全球眾多的紅葉樹種中,它的秋葉獨樹一幟,為最著名的秋色葉觀賞樹種。

自古以來,我國的文人雅士對槭樹的秋葉十分青睞,以槭樹為主題的詩詞不勝枚舉。如唐詩有杜牧的「停事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宋詩有趙成德的「山色未應秋後老,靈楓方為駐童顏」。

說起漾濞槭的發現,純屬偶然。專家在研究槭樹科的分類過程中發現一份採自雲南省漾濞縣馬鹿塘的不太完整的標本。該植物被我國首位槭樹科專家方文培先生於1959年定名為貢山槭。

但它們仔細觀察後發現,這份標本初看起來有些像貢山槭,但標本的葉片5裂,葉片背面有顯著的白色絨毛,果無毛,果實表面有顯著凸起,比較容易區別:貢山槭的葉片通常只有3個裂片,葉片背面為黃棕色的毛,果實有長毛,堅果卵球形,跟這份標本差別較大。實際上,這份標本更像分布於四川的雷波槭,如果實都有顯著的凸起以及無毛、葉片下表面灰白色:但它與雷波槭也有些不同:葉片5裂,葉片下表面有濃密的白色絨毛,並且地理分布上相距甚遠。

因此,專家當時初步推斷它可能是一個新種。然而,由於標本的果序不完整,要證實這個假設就必須到產地進行考察。於是,專家們去了漾濞縣。

馬鹿塘是位於蒼山中部的最後一個小村莊。專家們在村裡一位嚮導的帶領下,沿著山谷向蒼山深處進發。到了當天下午4點多,依然沒有見到這個新種的蹤影。於是它們決定返回村裡,第二天繼續找。幸運的是,他們沿著另外一條路返回村莊,結果在村子附近發現了一株孤立的大樹,葉片5裂且對生,很像是要找的槭樹。這株大樹正在開花末期,已經長出了幼果,果序很長,它確實是一種跟雷波槭比較接近的新種。由於這種槭樹是雲南漾濞特有的,後來被命名為漾濞槭。

不樂觀的現狀

經過幾次考察,目前我們發現的漾濞槭僅分布於雲南省漾濞縣馬鹿塘村附近海拔2200~2400米的山谷山坡中,而且只有5株。這5株漾濞槭的現狀也極不樂觀,它們相互之間的分布比較孤立,彼此不能進行異花傳粉,其中只有兩株能開花結實,所以樹上很少能有飽滿的種子,附近也沒有任何小苗。換句話說,這幾棵漾濞槭的種群已經不具備自我更新的能力,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擴大種群,等待它們的只能是滅絕。

我們熟悉的瀕危動物大熊貓的種群數目現在是2000多隻,兩相比較,漾濞槭是一種比大熊貓更加瀕危的物種。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漾濞槭是世界上最瀕危的物種之一,其受威脅等級被《中國物種紅色名錄》評價為「極危」,它被確認為是世界上最稀有和瀕危的物種之一,但漾濞槭同時具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形態特徵

漾濞槭為落葉喬木,高達20米。當年生新枝綠色,二年生小枝棕綠色,多年生枝條淺棕色或深棕色,具有顯著的皮孔。冬芽卵球形,深褐色,芽鱗覆瓦狀排列。葉紙質,長10~20釐米、寬11~25釐米,通常寬大於長,5淺裂,葉片基部心形,正面綠色無毛,背面有灰白色密絨毛,沿葉脈更是密布絨毛:基部裂片較小,先端漸尖:側裂片和中間裂片較大,三角狀卵形,先端漸尖,邊緣全緣或有不明顯的梳齒;主脈5條,在葉背面顯著凸起:葉柄長4~17釐米,有灰白色柔毛。

總狀花序無毛,下垂,從2~3年生枝的側芽發出。花黃綠色,花萼5;花瓣5,花盤位於雄蕊內部,無毛;雄蕊8,花柱2,基部合生。果序下垂,有9~17個果實,幼果紅綠色,成熟後黃褐色,堅果直徑約7毫米,有顯著凸起;翅與堅果長4.7~5.5釐米,翅寬1.4~1.7釐米,形成銳角或近直角;果梗長2.7~3.4釐米,無毛。花期4月,果期9~10月。

保護漾濞槭

2018年,國際植物園保護聯盟和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聯合對漾濞槭採取保護行動,一方面進行就地保護,另一方面進行遷地保護,通過嫁接繁殖和種子繁殖來增加和恢復種群數量。聯合研究小組通過人工輔助授粉獲得了漾濞槭種子,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北京)、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漾濞縣蒼山管理局開展了漾濞槭的人工繁育及遷地保護工作。經對採集到的漾濞槭種子進行萌發處理試驗,種子開始萌發。

在北京、昆明和漾濞三地專家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成功培育出漾濞槭幼苗幹餘株,為該物種的遷地保護、未來物種回歸自然實現種群人工恢復提供了重要支撐。

相關焦點

  • 全球僅剩37棵野生的國家Ⅰ級瀕危珍稀植物:雲南藍果樹
    全球僅剩37棵的國家Ⅰ級野生瀕危珍稀植物:雲南藍果樹花木君「中國鴿子樹」珙桐珙桐是我國特有的古老珍貴孑遺樹種,作為1984年國家首批頒布的8種一級保護瀕危植物之一,因其花形酷似展翅飛翔的白鴿,被西方植物學家命名為被譽為「中國鴿子樹」。
  • 這些瀕危的植物,你認識多少?
    根據最新統計顯示,目前全球共有世界植物總數的五分之一(約5至6萬種)植物的生存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脅。根據植物學家的最新研究,在最壞情況下世界所有植物種類中幾乎一半的植物可能有瀕臨滅絕的危險,實際比例可達到50%以上。
  • 高黎貢山發現31株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
    本報訊(記者 楊豔鵬 李建國) 近日,記者從保山市政府新聞辦獲悉,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段,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個體數量達31株。    滇桐,椴樹科,落葉喬木,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是國家確定的重點保護和挽救的瀕危植物之一。滇桐為中國西南特有珍稀物種,數量極其稀少。
  • 數量高達31株!「世界物種基因庫」高黎貢山發現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
    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科技日報記者從雲南保山市政府新聞辦了解到,經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多位研究人員鑑定,首次確認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段,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數量多達31株。
  • 《湖北省珍稀瀕危植物野外識別手冊》出版發行
    湖北省地處中國地勢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的過渡地帶,植物區系具有東西滲透、南北交匯的過渡區域特點,擁有十分豐富、複雜的植物區系成分,包含有許多古老孓遺植物,是中國植物資源和植物種類最豐富的省區之一,也是中國具有東亞特色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 國家Ⅰ級瀕危珍稀植物:野外僅僅70餘株的豬血木
    國家Ⅰ級瀕危珍稀植物:野外僅僅70餘株的豬血木文:花木君當我們漫步在美麗的花園之中,遨遊在郊野村落,或者走進樹木茂密的森林中,看著植物花卉株葉婆娑,鮮花綻放,奼紫嫣紅,爭先鬥豔,一定是心曠神怡,神清氣爽。
  • 雲南保山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
    (供圖)2月22日,時值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記者從保山市政府新聞辦獲悉,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段,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個體數量高達31株。據了解,滇桐屬椴樹科,落葉喬木,系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是國家確定的重點保護和挽救的瀕危植物之一。中國僅存10株以下的珍稀植物,為中國西南特有種,現僅存6株。在區域地理研究和選育珍貴樹種應用中均有重要價值。
  • 我國5大極度瀕危物種,圖3已野外滅絕,全球僅剩不到50隻
    目前我國生存在野外的黔金絲猴已經不足一千隻,隨著人類活動不斷擴張,它們的棲息地也在不斷流失。白鰭豚,別名青鰭、江馬、中華江豚,是我國獨有的淡水鯨類,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由於多種人為因素,白鰭豚的野外種群數量急劇下降,到了本世紀初,野外種群數量跌破五十隻,成為世界上12大最瀕危的物種之一。
  • 1株變萬株 人繁到自繁 瀕危植物普陀鵝耳櫪拯救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據記者最近獲悉,歷經科技工作者20年的不懈努力,普陀鵝耳櫪這種原本在地球上僅存1株的瀕危植物,不但攻克了人工栽培育苗難關,而今又實現了野外種群自然有性繁育,有望徹底擺脫瀕危狀態。「看!這是天然下種生長的普陀鵝耳櫪。」
  • 青島繁育70餘株瀕危植物 青島百合提前綻放
    「今年,第一株青島百合開花是5月25日,比往年開花提前了10多天。」于濤表示,青島百合提早開花與今年天氣乾旱有關。    10年培植出70餘株    「青島百合主要是野生的,繁育起來其實比較麻煩。」于濤介紹說。10年前,他到李村大集花卉市場買了些百合根莖,回家種在了土裡。經過他的細心照料,百合都開出了美麗的花朵。
  • 植爵分享 | 植物獵人洪信介,拼死為瀕危植物保留一線生機
    △恩斯特·威爾遜 Ernest Henry Wilson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最有名的植物獵人之一到了2020年,植物獵人依然做著同樣危險的事:冒著生命危險採集珍貴的瀕危植物後,帶回保種中心培育,讓它們得以存活下去。這一代的植物獵人,對於珍稀植物的生存與維持起著更加重要的作用。
  •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我國特有物種,野生僅有6株的絨毛皂莢
    全世界僅有6株野生的珍稀瀕危物種——絨毛皂莢作者:花木君《東齋雜詠·皂莢》【在我國所有皂莢品種裡面,庭院村落最常見的就是皂莢樹,山野多為野皂莢和山皂莢,這些樹種如今雖然較少,可是還可以看得到。然而有一種皂莢樹,卻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樹種,全世界僅僅有6株,並且只分布在南嶽衡山地區,那就是——絨毛皂莢。
  • 一起來看看金東區北山一帶發現珍貴瀕危植物:豔紅鹿子百合
    米多高的山花,山花花朵白紅相間,貌似百合,很漂亮動人,最特別的是花都是向下倒著開的,走近一聞,芳香四溢。但是眼尖的薛秋林馬上發現,這可極有可能是一株非常珍貴,並且是瀕危的植物——豔紅鹿子百合。「在去年8月份看到新聞說磐安發現過該珍貴瀕危植物後,我就感覺對這植物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薛秋林說,當時他還認真地從網上找過該植物的相關材料。今年51歲的薛秋林,平時喜歡和朋友結伴登山,至今是已有10年年齡的登山愛好者。
  • 浙江17種重點珍稀瀕危野生植物 有一種建德獨有!
    野生動植物天然生長,卻有不少瀕臨滅絕。浙江於去年9月編制了《浙江省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保護工程行動方案(2017—2020年)》,繼續對29個種(類)開展拯救性保護。浙江29個重點珍稀瀕危物種(類),植物17種(類),動物12種(類)。其中有一種植物可是咱建德獨有的!你知道它長什麼模樣?
  • 世界上最「詭異」的花朵,在喜馬拉雅山被發現,全球僅剩2000株!
    就有這樣一位驢友,在攀爬西藏的喜馬拉雅山時,發現了世界上最「詭異」的花朵。碰巧,這位驢友對花朵頗有研究,如果是普通人看可能覺得只是普通的花,稍微欣賞一下就離開了。但這驢友對這幾朵花非常熟悉,它的名字叫做「鬼蘭」。
  • 三峽植物園推進植物野外回歸 助珍稀物種擺脫滅絕危機
    三峽植物園對秤錘樹實施「野外回歸」(資料圖)三峽植物園 供圖中新網宜昌11月23日電 (董曉斌 李薇)記者23日從三峽植物園獲悉,隨著科技人員將精心培育的1000株巴東木蓮進行野外回歸栽植,三峽植物園巴東木蓮野外回歸數量已突破2000株,這將對該物種擺脫滅絕危機起到促進作用
  • 專家呼籲更新野生植物保護名錄 對瀕危植物發「免死金牌」
    ­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詹丹晴、劉幸)記者走訪發現,現僅存於陽春市的豬血木正瀕臨滅絕,成熟個體在野外僅存6株,小樹苗野外僅存70株,另有300株人工種植的,按照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簡稱「IUCN紅色名錄」)的標準,現處於極度瀕危狀態。­  記者在陽春市八甲鎮澄洞管理區垌心村看到,一棵豬血木的底部已經腐爛,形成一個空洞。
  • 【嬌豔】極度瀕危植物:疏花水柏枝 組團重現「江湖」
    據初步統計,目前,這片河灘地上有疏花水柏枝1000多株。此消息傳出後,再度引發人們對該植物的關注。 首次發現極度瀕危植物 2014年10月18日,瀘州攝影家李昭成等人在江陽區黃艤鎮羅灣村的長江河灘發現幾株疑似極度瀕危滅絕物種疏花水柏枝,經鑑定得出結論為
  • 轎子山保護區管護局走村訪寨找到1900株植物「活化石」
    攀枝花蘇鐵是我國公布的第一批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屬於世界性珍稀瀕危殘遺物種,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是經過第四紀冰川浩劫而在金沙江河穀子遺至今的最為古老的種子植物之一,具有稀有性
  • 科考團隊在九寨溝自然保護區發現兩種珍稀瀕危苔蘚植物
    這兩種植物,是由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和省林科院組建的科考團隊,在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發現的。葉文是科考團隊成員之一。苔蘚植物,公認的最敏感的大氣汙染指示植物之一。這兩種苔蘚植物在四川乃至全國都十分稀有,是此次科考最重要的發現。近日,記者走訪科考團隊,還原了這場密林深處的發現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