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是綜合性的藝術,呈現出美不勝收的景致,和雅致深遠的意境

2020-12-12 霜月大福

園林是綜合性的藝術,呈現出美不勝收的景致,和雅致深遠的意境

園林是綜合性的藝術,其中構築各種建築物,堆疊假山、羅列峰石、開闢水池、溪流,培植草木花竹,懸掛匾額、楹聯,所有的元素彼此呼應,融為統一的整體,呈現出美不勝收的景致和雅致深遠的意境。北方私家園林的造園藝術曾經取得很高的成就,在各方面都形成了一些自身的特色,明顯與南方私家園林不同。今天小編給大家簡單的做個介紹。

園林的布局與選址和規模有密切關係。一般情況下,位於城內的園林受街道坊巷的限制,規模不可能太大,北方城市大多形態規整,也使得城內的府宅花園的輪廓也較為方正,布局相對嚴謹。城外的別墅花園相對自由,可大可小,受周圍山形水系等自然條件影響,往往輪廓比較自由,布局也較為分散。歷史上北方地區一些貴族世家的私園達到很大規模,例如東漢梁冀的洛陽莊園、唐代長安的杜氏園、明代武清侯李氏的北京清華園、清代和珅的北京十笏園,佔地至少都有幾百畝乃至千畝以上。

一些富商的園林也很宏闊,例如西漢袁廣漢的北邙花園、明代祝氏的北京宅園、清代查氏的天津水西莊。總的趨勢來看,早期私家園林數量相對較少而規模偏大,後期私家園林的總體數量不斷增多,但單體規模相對縮小。不過與同時期的南方私園相比,北方私園中大型園林的比例仍要高得多。現存江南規模最大的私家園林是蘇州拙政園,佔地面積約30畝,比北京內城的恭王府園、醇王府園都明顯要小。

清代以前的北方私家園林大多難以了解其布局的具體情況。從現存實例判斷,北方私家園林的格局大致有下列一些特點:是強調中軸線,大多明確設置正堂和東西廂房。北京城內的王府花園經常擁有並列的三條軸線,郊外賜園則經常設置並列的三所院落,以滿足王府龐大繁雜的日常生活所需。其他城市宅園往往保留四合院的模式。二是北方園林中的建築以及遊廊、圍牆大多採用正朝向,空間顯得相對端莊,但假山、水系和花木則比較自由,又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拘謹的格局。

三是北方私家園林中的院落彼此尺度相近,較少南方園林中複雜的層次對比,略顯單調,但也因此避免了過分繁瑣的弊端,顯得比較大氣。我們把規模相近的北京可園與蘇州網師園的平面作一番比較,很容易就可以發現南北中小型私家園林布局方面的差異。再把北京恭王府花園與蘇州拙政園平面進行比較,可以看出南北大型私家園林的空間空間特色反差同樣十分明顯。總體而言,北方私家園林的布局有一些固定的模式可循,不如南方私家園林形式那樣千變萬化,但在不同時代、規模、地域、位置以及不同主人的前提下,仍表現出各自的特色。

中國古典園林中大多包含數量較多的建築物,而且分為廳堂、樓閣、軒、館、齋、舫、亭等各種不同類型,分別用作宴樂、休憩、讀書、居住空間,同時豐富的建築造型本身也是園林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北方私家園林中的建築反映了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結構和外形特徵,特別是首都地區的園林建築一般都屬於典型的官式做法,與其他地區有所差異。明清以前的園林建築形象只能通過一些石刻、壁畫和圖畫略微了解,現存者多為清代遺物。

私家園林中最重要的建築是廳堂,無論南北都是如此。北方私園經常在園北側中央位置構築一座正堂,大多帶有前廊,可採用歇山頂,也可採用懸山或硬山頂,空間比較寬敞,觀景的視野也最好。部分廳堂呈前後兩卷勾連搭或「工」字形平面式,或伸出一卷抱廈,體量更複雜一些。中等以上的園林會設置兩座以上的廳堂,正堂之外的一般稱作花廳或敞廳,尺度比正堂略小。亭子是最常見的園林建築,小巧精緻,形式也富於變化,有四方亭、六角亭、八角亭、圓亭、扇面亭等,屋頂大多為攢尖頂,且有單簷和重簷之分。

相比而言,北方園林中的方亭數量最多。亭子常常建在假山上,四面開敞。另外北方地區氣候寒冷,因此還有一種四面以隔扇窗和檻牆圍合的暖亭。齋指書房,有時也用作收藏室,大多位於相對偏僻的位置,體現幽靜的感覺。榭是臨水建築,體量不大,四面開敞,臨水設欄杆,可以憑欄觀魚。軒是一種開敞或局部開敞的點景建築,尺度不大,經常稱作「小軒」或「敞軒」。館又稱別館,一般尺度較大,處於獨立的院落中,用於日常居住。

樓閣以兩層居,一般三至五間,偶爾也會出現單間小閣的情況。體量較大的樓閣經常退居園林一側,以免對空間產生壓抑感。早期園林中的臺是一種高大的建築,下築巍峨的夯土臺基,上建壯麗的廳堂樓閣。後期園林中的臺僅是一座略高的臺基,四面圍以欄杆,可以設於山頂或水邊,以作臨風賞景之用。北方地區降水較少,園林中的一些軒、亭和遊廊也經常採用平頂形式,其屋頂往往兼做觀景平臺,人可以登上去遊覽。這類屋頂平臺大多不設欄杆,或者只設很低矮的欄杆。

清代北京的一些豪門園林喜歡設置戲樓。這種戲樓其實並非樓閣,而是一組單層建築,由戲臺、扮戲房和觀戲房組成,裝飾得金碧輝煌,很熱鬧,用於觀看戲劇表演或舉辦節慶宴飲活動。園林中牆也是一種獨立的建築元素,用於圍合、分隔、遮蔽,還可成為山石、植物的背景。牆上開設各種形狀的門洞和漏窗,可增添空間的層次。北方風沙較大,很少出現江南園林中的白粉牆,以黃色的虎皮石牆或灰色的磚牆最為常見。總體而言,北方私家園林中的建築造型大多偏於穩重,不似南方園林那樣靈巧飛動,倒也別具一種端莊的氣韻。看完文章後,大家有什麼看法可以在下方評論。

相關焦點

  • 江南古典園林藝術設計中的禪學意境——塗強
    江南古典園林(圖片來源:資料圖)   一、   江南園林藝術設計思想與禪的審美    在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中,園林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有著豐富的主題思想和含蓄的意境。早在周文王的時候,中國就有了營建宮苑的活動。
  • 常熟這座小巧古典園林,雨景幽美,「雨打芭蕉」呈現如詩似畫意境
    佇立古色窗格前,觀賞雨打芭蕉空靈的意境,迷人的景致,那麼富有詩意。碧綠的芭蕉葉在細雨裡輕輕搖曳,姿態輕盈,宛若一群婀娜多姿的女子在長袖曼舞。《禮記·樂記》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雨滴落在長長的芭蕉葉上,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好似演奏一曲美妙的大自然的音樂,那天籟之音令人遐想無限。
  • 夏圭山水畫:深遠意境顯現真意,轉折頓挫皆有韻味
    夏圭山水畫:深遠意境顯現真意,轉折頓挫皆有韻味文/秋香夏圭作為南宋著名畫家,和馬遠同以李唐為師,因此畫風相近,但是也有著獨特的風採。他的話往往意境深遠,同時入筆時轉折頓挫皆有韻味,讀來讓人心曠神怡。在技法方面他擅長使用墨色暈染,能夠使用禿筆去描繪細節,在拖沓的筆墨中凸顯出顏色的深淺。同時在描繪的時候選擇的角度也相當清奇,通過近景的描繪去讓人對景致有著更近的感受。
  • 江南私家園林的花窗藝術
    篆書「明」字的左旁見圖2左,甲骨文見圖3右(《殷虛書契後編》上,十),其中為鏤空的美麗花紋,呈窗牖「麗瘻闓明」之象,這已體現了實用和美的統一,後來發展而為精美的「綺疏」。至於園林中的花窗,不論是啟是閉,更呈現出種種優美的圖案形,它們還往往透過花窗外的光線,表現出光與影錯綜交映的美,成為裝點園林的活潑題材。
  • 山水畫意境深遠,技法精妙豐富,學山水畫該從何處入手?
    山水畫意境深遠,技法精妙豐富,學山水畫該從何處入手?文/華勇山水畫作為國畫的一種傳統形式,在其表現力上往往凸顯自然景致外,還在意境上反映出畫家心境,是集中意境、意象、技法為一體的藝術。其意境深遠,加之技法精妙豐富,也因此學習山水畫並非易事,該從何處入手?三方面分析可作參考。
  • 家居臥室的藝術美景,秀麗雅致寓意美好
    臥室裝飾雅致的選擇最合適的就是掛一幅手繪山水國畫作為裝飾,山水青秀韻味雅致,裝飾家居臥室美景秀麗藝術更雅致,營造舒適雅致的氛圍,讓我們躺在臥室床上就能夠欣賞自然山水的藝術之美!臥室裝飾畫欣賞一:淡泊明淨溫馨典雅!
  • 淺談傳統美學對我國古典園林建築藝術的影響
    本文從我國古典園林建築發展、立意和布局三個方面,分析了傳統美學對我國古典園林建築藝術的影響。  建築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是一部凝固的史詩。她積澱著人類的歷史,尤其是文化史,體現了各國人民豐富的想像力和獨特的思維方式。中國古典園林是一種由文人、畫家、造園匠師們創造出來的自然山水式園林,追求天然之趣是我國造園藝術的基本特徵。
  • 古代藝術:古代四大建築類型之——古典園林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古代藝術:古代四大建築類型之——古典園林,古典園林。中國古典園林的本質是通過對山、水、建築、植物等要素的有機組合,構成一個富有情趣的、飽含藝術意境的美的環境。它與歐洲或伊斯蘭園林等世界其他園林體系相比,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首先,中國古典園林重視自然美。在造園的總原則上,必須以天然景物為基礎。即使是改造和模擬自然,也必須遵循「有若自然」的原則。其次是追求曲折多變。在布局方面,一般不用宮殿的中軸對稱手法與完整的格局,而是在師法自然的基礎上,採用靈活多變的自由方式。再次是強調意境。
  • 澳門呈現「華源」藝術展:「夜遊」當代藝術的園林
    近年來中國當代藝術對於傳統文化與元素的借鑑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然而如何在當代空間有效展示,並呈現中國文化的審美本質,卻是不少藝術家需要直面的問題,正在澳門藝術博物館和澳門美獅美高梅同時展出「華源」藝術展中的《夜遊記II》、《蛻變:無窮盡》等作品,即是通過傳統水墨意境或藝術結合現代科技,讓展廳成為一處引人入勝的當代藝術「園林
  • 原來大觀園裡,最能體現園林藝術之妙的是林黛玉居住的瀟湘館
      園林藝術的最高境界是追求意境之美。園林中的意境,是一種集建築、山水、植物、匾聯四要素為一體,展現人與自然環境協調一致、天人合一的藝術綜合體。大觀園是《》中賈府為元春省親而修建的別墅,被元春總的題名為「大觀園」,裡面有怡紅院、瀟湘館、稻香村、秋爽齋、蘅蕪苑 、紫菱洲、蓼風軒等諸多園子。省親結束後,元春命賈寶玉和林黛玉等一乾姊妹住進了大觀園。
  • 意境深遠的水墨畫!看大神帶你看盡人間景致!
    人間美景,各不相同,但卻都是美不勝收,有人喜作畫,便用著風光無限的景致為本。大師之作卻也不負這一番美麗,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大神的畫作吧!一位深閨少婦人,手持狡猾,卻滿面愁容,夏荷盛放卻無心欣賞,哪怕身處榮華之地,卻也多有愁苦之處。山中一屋子,寂靜無人聲,學生坐案牘,巧婦煎茶來。
  • 明朝園林建築:園林一畝三分地,怎樣框住士大夫「隱心」
    在中國建築藝術中,園林建築可稱為除皇家、廟宇建築之外的中國建築藝術寶庫。由於皇室建築和廟宇建築都不能脫離傳統的設計語言,而在園林建築中,可以看到藝術的發散。明代園林建築大發展,是因為明代的社會生產力比前代要高,士大夫們也有充足的社會資源。無論南北、商賈世家、官宦百姓,都在追求士大夫們對園林設計的追求,喜愛園林建築。
  • 沉浸式遊園+看秀,「金陵幻夜 意境愚園」,打開夜金陵的另一種方式
    據了解,「金陵幻夜 意境愚園」實景秀由國家一級演員領銜,匯聚具有豐富藝術經驗的演員與專業舞臺技術人員組成精銳陣容,是我省首部由綜合性國有文藝院團主創打造的原創沉浸式實景演出。然而「金陵幻夜 意境愚園」實景秀並非如同「印象系列」一般在景區內固定地點設置露天劇場,而是更進一步,將蘇州園林造園藝術中最為重要的移步換景理念貫穿於整場秀中。
  • 中國古典園林如何營造景觀意境?
    中國古典園林發展歷史源遠流長,在中國乃至世界園林歷史上都具重要地位,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寶貴遺產。早在中國的殷周時期就出現了園林的早期雛形「囿」, 隨著人們對精神生活的不斷追求,景觀與心靈的共鳴顯得更為重要,這就顯現出了現代園林在景觀中營造意境的必然需求,古典園林中景觀意境的營造已發展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 日本的古典園林,為什麼崇尚毫無生氣的「枯山水」藝術?
    導言提起中國的古典園林,我們就會想到小橋流水、竹影婆娑、曲徑通幽的豐富景致,這種生機勃勃的景觀,讓人感到意趣橫生。日本的古典園林,卻與中國有著迥異的差別,其中有一種被稱為「枯山水園林」。故名思議,枯山水園林是一種乾枯的山水園林,它將景觀以微縮的形式呈現,主要用石頭和細砂擺放成村莊、河流、大海、山巒等景象。
  • 淺析揚州園林與蘇州園林的美學差異,不看不知道,原來差別這麼大
    蘇州園林崇尚植被的自然美原則,在造園時使用的花木講究它的色和味來營造出一種雅致的氛圍。並且多用草皮鋪出平坦,曲折的道路。而在揚州,我們會發現瘦西湖的河堤上柳樹成蔭。陳從周先生說:「蘇南後期園林中,楊柳幾乎絕跡,然在揚州園中卻常能見到。」更在《說園續》中寫道:「楊柳亦宜裝點園林,但江南園林則罕見之。
  • 淺析中西方園林藝術風格及其美學思想
    園林藝術是一種實用和審美相結合的藝術,由於時代、民族、地域、環境等因素影響而表現形式存在區別,又因優秀造園者的社會實踐、審美意識、審美經驗、審美修養、審美想像、審美理想和審美意趣的不同,使園林藝術呈現了五彩繽紛、美不勝收的風姿。中西方園林在各自思想、文化的基礎上形成了各自獨有的形態。
  • 盤點那些園林造景中的藝術手法
    園林是具有個性的藝術空間,優美的景色,深邃的意境無不令人神往。景是園林的靈魂,我國古典園林中非常重視景的創造。我們用什麼樣的方法才能創造出諸如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曲院風荷這樣的美景呢?一起看看吧。1.
  • 談中國園林藝術的發展
    歷代許多文人墨客、詩詞名家都寄情於山水、大自然的美景之中,而一些文人士大夫不滿   中國園林是一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的園林體系,據文獻記載,早在奴隸社會時期就有造園活動。歷代許多文人墨客、詩詞名家都寄情於山水、大自然的美景之中,而一些文人士大夫不滿足於一時遊山玩水,到南北朝時期,園林藝術便應運而生。
  • 王安石晚年創作的一首詩,開篇就美不勝收,後兩句更寄寓深遠
    詩人在鐘山腳下散步、於清溪之上泛舟,觀秋日長空、藍天白雲,聽秋蟲陣陣、溪水潺潺,那些曾經深藏在內心的悲愁和孤獨,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下面介紹王安石晚年創作的一首詩,開篇就美不勝收,後兩句更寄寓深遠。江上北宋:王安石江水漾西風,江花脫晚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