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成都7月5日電 7月3日,四川高縣舉辦中國文化名家走進高縣文化扶貧公益活動(雲視頻)啟動儀式。馮雙白、溫玉娟、李元華等20位中國文化名家分別被聘為高縣20個貧困村文化扶貧鄉村振興「第一村長」。
「文化扶貧可以讓文化的力量生長並發揚光大,我很高興能參與到此次文化扶貧振興鄉村工作中,這是一個好的創意。」 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副理事長、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高縣文化扶貧鄉村振興「第一村長」代表馮雙白表示,將堅持文藝工作方針,立足自身專長,助推高縣文化建設。
高縣位於四川省宜賓市中南部,是秦「五尺道」和「南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屬革命老區縣、四川省烏蒙山連片特困地區扶貧工作重點縣。近年來,該縣始終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工作全局,通過全縣上下不懈努力,全縣5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50個貧困村全部退出。2019年4月經四川省政府批准退出貧困縣序列,被評為四川省脫貧攻堅先進縣。在脫貧攻堅工作實踐中,該縣積極推進文化扶貧、鄉村文化振興工作,所有貧困村和非貧困村全覆蓋配備法治輔導員、文明新風督導員,持續開展「星級文明戶」、新鄉賢、脫貧標兵等評選活動,成功創建5個省級「文化扶貧示範村」和6個鄉風文明百佳村。該縣此次在全國範圍內聘請德藝雙馨的文化名家、藝術家作為貧困村的文化扶貧鄉村振興『第一村長』,開展文化扶貧鄉村振興系列公益活動,旨在推動物質扶貧和文化扶貧有機銜接,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成效,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我曾在四川工作20多年,對高縣並不陌生。高縣這些年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的時期。這次能夠聘為高縣沙河鎮上古村文化扶貧鄉村振興的『第一村』長,我感到非常榮幸。」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委員、國家一級藝術指導、中國歌劇舞劇院副院長徐麗橋說,這是既是一份信任,也是一份責任。她會盡己所能,發揮好『第一村長』的作用。
據悉,高縣文化扶貧鄉村振興「第一村長」任期三年,任期內,「第一村長」將通過開展培訓、引進項目等方式,加大對高縣文化教育人才培訓,幫助挖掘開發地域文化,指導發展文創、文旅產業,幫助高縣優秀文化資源走出去,不斷提升高縣對外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豐富貧困村群眾文化生活,實現從扶貧到「扶志扶智」的雙重提升,促進鄉村振興發展。
「我們將建立與『第一村長』的聯絡服務機制,確保公益活動取得良好的預期效果。」中共高縣縣委書記李康對今後的工作充滿信心,「文化扶貧鄉村振興『第一村長』們和全縣幹群的共同努力,必將推進高縣文化資源優勢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促進文化繁榮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進一步提升高縣文化整體實力,為『高興之縣』提供強大的核心競爭力。」 (羅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