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波真愛粉正在瀏覽此文章
摩洛哥位於非洲的西北角,距離西班牙只有500多海裡。歐洲文明與伊斯蘭文明在這片非洲土地上生根發芽,造就了絢爛多彩的文化。來摩洛哥,絕對不能錯過傳統美食「塔吉鍋」。
摩洛哥旅遊業比較發達,塔吉鍋在當地的大小飯館都可品嘗到。「塔吉」二字來源于波斯語,原意指的就是「大平鍋」,而塔吉鍋的神奇之處在於它的蓋子,形如錐形高帽(如圖),裡面藏著大學問。塔吉鍋在烹飪時只需加很少的水,因為圓錐形的鍋蓋能使鍋內蒸汽循環上升,在頂部凝結後重新滴回食材上。塔吉鍋蓋上沒有氣孔,這樣不僅能減少水分流失,而且可以增加鍋內壓力,讓肉類食材變得軟嫩。所以,用塔吉鍋製作的菜餚最大程度保持了食材的原汁原味,口感十分鮮嫩多汁。
摩洛哥人認為,最上乘的塔吉鍋要數果脯羊肉鍋。烹調時首先在鍋底倒上橄欖油,然後鋪上一層洋蔥絲煸炒,接著碼上大塊羊肉,撒上薑黃粉、生薑粉、肉桂粉、胡椒粉、紅花、鹽,再來一點橄欖油,翻炒五分鐘,最後加入半杯水燉上一到兩個小時。此時羊肉已經十分美味了,但還不是摩洛哥風味的。羊肉燉好後,取數勺羊湯加入蜂蜜、肉桂粉,煮李子幹。當湯色漸濃,李子幹充分吸收羊湯,羊湯也帶有李子的果香後,將其倒入塔吉鍋內,撒上杏仁片和白芝麻,摩洛哥傳統羊肉塔吉鍋便做好了。
塔吉鍋並不常出現在當地家庭的餐桌上,只有在節日或重要場合,摩洛哥主婦才會花數小時來烹製一道熱騰騰的塔吉鍋。常年漂泊在外的遊子回到故鄉,媽媽就會起個大早來準備。當全家人都圍著餐桌坐好,媽媽才會揭開塔吉鍋的蓋子。蓋子一開,熱氣和香味兒撲面而來,這是家的味道。吃塔吉鍋時不分餐,大家你一勺我一勺,直接從鍋裡取菜到自己的盤子,就和我們中國人吃團圓飯一樣。
點左下角「閱讀原文」快速瀏覽摩洛哥華人社區信息
第一次用鍋前,主婦要花上好幾個小時,來完成一系列「開鍋儀式」,足可見塔吉鍋在摩洛哥料理中的地位。「開鍋儀式」的第一步就是浸水,整個塔吉鍋包括內部都必須浸在水中至少一個小時。拿出來晾乾後需要進行第二步上油。現在一般大家都會使用橄欖油刷遍塔吉鍋的裡裡外外,然後放入烤箱烤乾。不過,據說要做出最美味的菜餚,必須用羊油塗遍全鍋,如此一來以後無論放入什麼食材,都會有羊油的香味。經過這兩道工序後的塔吉鍋受熱更均勻,做出來的菜餚更可口,鍋的使用壽命也更長。塔吉鍋一般用陶土製成,紀念品商店裡賣的塔吉鍋顏色豐富,並且繪有摩洛哥傳統圖案,十分精緻。不過,當地人家裡用的塔吉鍋表面並不上釉,整體呈磚紅色,沒有任何花紋。
塔吉鍋歷史悠久,早在「一千零一夜」故事中就出現了描寫塔吉鍋的文字,距今已有1000餘年。柏柏爾歷史文獻資料顯示,塔吉鍋最早由埃及傳入北非其他國家和地區,在北非馬格里布地區經過幾個世紀的改良和發展,最終形成享譽世界的特色美食。因獨特的烹飪方法,塔吉鍋在美國宇航局NASA的火星生活實驗中,被列為太空人在火星可烹飪的兩道菜品之一。有朝一日,塔吉鍋或許作為人類飲食文化的代表在火星留下自己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