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座跨海大橋改變這些城市 你家沾光了嗎(圖)

2020-12-14 搜狐網

  一橋飛架兩岸,海域變通途。30多座跨海大橋,是中國東部沿海經濟發展的重要管道。

  長江以南集中了大部分跨海大橋

  中國的海岸線總長度1.8萬公裡,居世界第四。這條漫長的海岸線造福了整個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由於沿線的島嶼眾多,連接大陸和島嶼的跨海大橋,成為這些地區的重要樞紐。

  數據顯示,這條海岸線上一共分布著35座跨海大橋,其中已建成通車的有30座,在建的還有5座,包括即將成為世界上最長跨海大橋的港珠澳大橋。

  DT君帶你從祖國的東岸上空俯覽的話,你會發現,這30多座橋梁的分布疏密度南北有別。以長江為界,跨海大橋多集中於長江以南地區——總共35座橋梁中,長江以南地區有30座,長江以北地區僅有5座。

  這和南北的陸島地理特點和經濟發展程度等都有關係。

  即便在長江以南地區,也是越往南跨海大橋的數量越多。從上圖中可以看出,地處華南的廣東省稱得上是跨海大橋"第一大省",建成和在建的橋梁共有9座,港珠澳大橋便在這裡。如果再加上同處珠三角的港澳地區,跨海大橋的整體數量達到14座,佔全國總量的四成。

  與廣東相鄰的福建,也有8座跨海大橋,多數集中於閩南。其中廈門市的最多,有4座。

  由福建往北至浙江省,橋梁集中於寧波和舟山之間,其中以舟山跨海大橋為代表,由寧波開始向東一路連接舟山等島嶼,這裡還有中國跨海大橋的代表作——杭州灣跨海大橋。(DT君註:舟山是群島,舟山跨海大橋其實是對5座橋梁的統稱,連接了大陸和裡釣島、富翅島、冊子島、金塘島在內的4座島嶼。)

  和浙江同處長三角的江蘇省僅有1座跨海大橋,但連接的可是一座核電站。

  那麼上海呢?雖然僅有一座東海大橋,但因為這座大橋連接了上海浦東和作為全球最繁忙貨櫃港口的洋山深水港,這座大橋對上海和整個東部物流運輸的意義非凡。

  ▎14座建成的大橋,連接島嶼和陸地

  在這30多座大橋中,連接大陸與海島的已經建成的橋梁有14座。相對於兩頭連接大陸的橋梁來說,連接大陸與島嶼的橋梁則是島嶼對外的唯一陸路通道。仔細觀察這些島嶼就可以發現,除了舉世皆知的廈門島和舟山群島之外,其他島嶼多數不為人所知,更多的島嶼依舊處在待開發狀態,如地處汕頭的南澳島、湛江附近的東海島等。

  DT君收集整理了高德地圖提供的一周工作日平均車流時速數據,希望從這些橋梁的雙向通行速度,來觀察大陸和島嶼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

  DT君根據高德地圖提供的大橋雙向行車數據,按照大橋在實際生活中發揮的功能,粗暴地將橋梁分成"離島快"和"入島快"這兩類。"離島快"表示橋梁上行車的出島速度大於入島速度,也就是說車輛離開島嶼的時候更加快速。而"入島快"則是相反,表示車輛從大陸來到島嶼的速度更快。

  出島速度和入島速度的快慢,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島嶼與陸地兩岸的依存程度。這一邏輯雖然不嚴密,但大數據仍然可以從一些側面來觀察島嶼和大陸之間的相互帶動。

  離島快於入島的,可能是由於一定時段內離島的車輛相對略少,也可能是由於大陸一端車輛分流較快等,更多的車輛通過跨海大橋進入島嶼,大陸不斷帶動島嶼發展。反之,則可視為島嶼通過跨海大橋為大陸輸送更多的資源,島嶼帶動大陸發展。

  ▎廈門島的4座大橋:

  島嶼帶動周邊區域發展

  島嶼發展程度領先周圍陸域的,廈門島當屬典型。通過跨海大橋,廈門島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周邊大陸的發展。

  廈門島的重要程度,從島外不同方向修往本島的4座造價不菲的跨海大橋便可見一斑。通車於1991年的廈門大橋,更是大陸第一座跨海大橋。

  在4座大橋中,杏林、廈門和集美三座大橋的入島速度都快於出島速度。其中,承擔主要交通要道功能的杏林大橋,其入島速度比離島速度快了近16公裡/小時,屬於"入島快"一類,表明一定時段內通過杏林大橋從廈門島離開的車流量遠大於從島外駛入島內的。

  兩側交通擁擠程度的鮮明對比,表明廈門島外和廈門島內的發展水平存在差距。島嶼對周邊大陸的帶動作用,在出島方向上的擁堵程度上得以體現。

  在修築跨海大橋這件事上,廈門始終不遺餘力,也是為了帶動廈門其他地區的發展。

  雖然面積僅158平方公裡的廈門島不到廈門全市面積的十分之一,但這並不妨礙廈門島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作為廈門經濟特區的發源地(DT君註:現在特區已擴展至廈門全市),廈門島除了擁有名聲遐邇的廈門大學本部外,廈門市政府、廈門高崎機場、廈航總部、駐廈門的知名企業總部(DT君註:對,你們離不開的美圖秀秀就在廈門島上)均在這座島上。

  不過,在修建廈門大橋之前,廈門島的通道非常狹窄,除了輪渡之外,僅剩一條窄窄的高集海堤連接大陸。這條修築於上世紀50年代的海堤,不僅要承擔汽車和行人通行,更要肩負大陸與廈門的鐵路連接,知名的鷹廈鐵路便是由高集海堤引入廈門島。

  入島鐵路靠海堤的局面,直到杏林鐵路橋的通車才得以結束。如今,杏林鐵路橋承擔了所有鐵路進入廈門島的重擔,入島鐵路不再是鷹廈鐵路的形單影隻,而是拓展出了4條線路。同時,位於廈門島內的廈門火車站也不再是廈門市的主要鐵路樞紐,建於島外的廈門北站以168列車次的停靠數量承擔起了廈門樞紐站重任。

  ▎平潭島上的大橋 :

  邊緣島嶼依靠大橋"逆襲"

  從無到有,從稀疏到密布,過去被邊緣化的海島,隨著跨海大橋的建設聯通,也成為一個個經濟版圖上的熱點。和廈門島同處福建省的平潭島便是一例。

  雖然平潭島是中國第五大海島和福建省的第一大島,但是知名度卻比較低。比起擁有福建省第一大機場的廈門島,平潭島的基礎設施更是一窮二白:不僅與機場鐵路絕緣,連接大陸和平潭島的平潭跨海大橋,直到2010年底才通車,比廈門的足足晚了近20年。

  跨海大橋通車5年多來,出入平潭島的車輛走陸路必經這裡,而離島速度快於入島速度這個事實也表明,源源不斷的車輛將發展資源逐漸導入這座面積267平方公裡的島嶼上。

  平潭的政策資源傾斜,從另外一座在建的跨海大橋上也可以窺見一二。

  除了已經有的跨海大橋之外,平潭即將擁有中國第一座公鐵兩用的跨海大橋。這座總投資240億元的大橋,將成為福州至平潭鐵路的主體部分,按照設計這座橋梁將通行動車組。在此之前,平潭島上的居民還沒有在島上見過火車的模樣。

  平潭能在近些年走進人們視野,離不開福建大力宣傳的"海峽西岸經濟區"(以下簡稱海西區)。

  海峽意指"臺灣海峽",而地處海峽西岸的福建省自然成為海西區的主體。從命名便可看出,海西區的建設需要密切關聯臺灣省,憑藉著離臺灣最近島嶼的身份,平潭一躍而起,成了海西區建設的主角:它不再是隸屬於省會福州的一個縣,而成了平行於廈門、泉州等其他設區市的"平潭綜合實驗區"。2015年落地的福建自貿區裡,平潭便以"平潭片區"的身份,和廈門福州三足鼎立。

  當然,2015年平潭實驗區GDP還不足200億元,不及廈門島的零頭。這也意味著,平潭要真正成為海西經濟區的"橋頭堡",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上海唯一的跨海大橋:

  幫助特大城市繼續升級

  打通深水良港,開闢港口也是跨海大橋修造的邏輯之一。即便是上海這樣的超大型城市,僅有的一座跨海大橋依然能夠將這裡的經濟發展,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東海大橋順利將本土沿岸沒有深水港口的上海連接上了洋山深水港,讓自身本無良港的上海,實現了從無到有、再到擁有航運中心的華麗轉身。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上海貨櫃運輸的動脈,東海大橋的運行始終保持在暢通狀態,設計時速80公裡的大橋,出島速度和離島速度均接近70碼,離島速度相對更快一些。

  在洋山深水港修建之前,它所在的小洋山島不過是一座人跡罕至的彈丸之地。

  地處我國海岸線中點和長江入海口交界位置的上海,區位優勢在整個東亞無處其右。不過,坐擁長江出海口的上海也有自己的苦惱:沒有屬於自己的深水港。從黃浦江再到長江口和外高橋,均因為地處下遊泥沙淤積無法形成深水港口,吃水15米深的船舶根本無法進入上海原有的港口。

  破局之策來自上海東南方向的小洋山島。按照行政區劃,這座島隸屬於浙江,屬於浙江嵊泗縣管轄。

  在多方協(bo)調(yi)下,作為洋山港的關鍵工程——東海大橋終於在2002年6月動工,從浦東新區引出接入小洋山港。歷時近3年半的建設後,東海大橋全線貫通,為洋山深水港的開港提供了交通保障。

  洋山港也隨著開港迎來屬於它的"驕傲時刻"——截止2015年,運營10年的洋山港貨櫃吞吐量達1.08億標準箱,年吞吐量達1500萬箱。憑藉逆天的洋山港,上海要成為重要的國際航運中心,不再是一樁紙上談兵的事情了。

business.sohu.com true 財經綜合 http://business.sohu.com/20160804/n462587890.shtml report 5537 一橋飛架兩岸,海域變通途。30多座跨海大橋,是中國東部沿海經濟發展的重要管道。長江以南集中了大部分跨海大橋中國的海岸線總長度1.8萬公裡,居世界第四。這條漫長的

");}

相關焦點

  • 三座跨海大橋,兩個城市經濟圈,其中一個將擠入世界頂級經濟圈
    膠州灣大橋其中,我國還有三座更高30公裡的跨海大橋, 這些跨海大橋的建設不僅改變了通過天險的道路,也改變了當地的生活水平,在經濟方面也發展得更快,兩座橋的建設成為了國際上最有競爭力的都市圈。,可以越過杭州灣直接到達, 浙江東南和蘇南的距離也會變短,蘇、錫、常和甬、紹之間會變短200多公裡,這樣這些城市之間的「密度」就會提高,進而形成合力。
  • 土耳其伊斯坦堡第三座跨海大橋開通(圖)
    這是8月26日拍攝的伊斯坦堡第三座跨海大橋。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堡的第三座跨海大橋8月26日通車,使得連接其歐亞兩端的交通更為便捷。8月26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伊斯坦堡第三座跨海大橋開通儀式上致辭。
  • 全球最長的十座跨海大橋,你知道幾座?
    10.厄勒海峽大橋長度:16公裡厄勒海峽大橋連接丹麥的哥本哈根和瑞典第三大城市馬爾默」項目即舟山大陸連島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舟山大陸連島工程五座主橋中最長的一座。4.杭州灣跨海大橋長度:35.673公裡 杭州灣跨海大橋是中國浙江省境內連接嘉興市和寧波市的跨海大橋,位於杭州灣海域之上。
  • 浙江省台州市第一座跨海大橋,於2014年通車!你知道在哪裡嗎?美
    先來看一波靚照是的,想必大家都猜出來了,這是位於浙江台州臨海頭門港的頭門島跨海大橋,是台州歷史意義上的第一座跨海大橋!目前台州的跨海大橋:1.頭門島跨海大橋 2.樂清灣跨海大橋 3.三門灣跨海大橋 4.台州灣跨海大橋而頭門島跨海大橋是第一座通車的,那時網絡信息沒有現在這麼發達,新聞推送很少!連小編都不太清楚這座大橋。再加上是用於頭門港碼頭運輸用較多,很少有人會關注他!
  • 全球最長的十座跨海大橋,中國上榜五座,你知道是哪些嗎?
    (國家高速G9211)組成部分之一,也是「舟山跨海大橋」項目即舟山大陸連島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舟山大陸連島工程五座主橋中最長的一座。長度:35.673公裡 杭州灣跨海大橋是中國浙江省境內連接嘉興市和寧波市的跨海大橋,位於杭州灣海域之上。
  • 這座跨海大橋全長不到3公裡,卻是廣西最長跨海大橋,你見過沒有
    廣西是沿海省區,有三個沿海城市,海岸線是中國沿海省份中最短的,只有一千多公裡長。在這些海岸線中已經建成了好幾座跨海大橋,其中最長的就是鐵山港跨海大橋,是蘭海高速公路上的一座跨海大橋,建成近20年了,成為廣西沿海通往湛江的主通道。
  • 中國最著名的8大跨海大橋,有你的家鄉嗎?
    近年來,更是建造了許多質量可靠,風景秀麗的跨海大橋,這些工程在為人民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時,自身也構成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下面這8大中國最著名的跨海大橋,有你的家鄉嗎?1、清瀾大橋——全國抗震級別最高的大橋清瀾大橋是位於海南省文昌市清瀾港至東郊鎮碼頭之間。
  • 目前國內最長的六座跨海大橋,第一名已不再是青島海灣大橋
    如果說起中國最長的跨海大橋,可能很多人都會認為是青島海灣大橋,其實港珠澳大橋已經建成,它便成了中國甚至全球第一長的跨海大橋,大橋的總造價為1269億元。它的橋隧全長大約有55公裡,連接著香港、珠海、澳門三個城市,所以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 基建狂魔出新招,我國另一座跨海大橋將建成,這幾座城市受益最大
    ,今天說的是基建狂魔出新招,我國另一座跨海大橋將建成,這幾座城市受益最大。現在國內最優秀、最知名的跨海大橋,絕對是港珠澳跨海大橋,除了這座橋,你知道嗎?最近,另一座跨海大橋可能即將建成,投資數百億元,這座跨海大橋的誕生尤其受到西方的重視,這座有望震驚世界的跨海大橋,就是渤海跨海大橋,大橋本身將建在大連旅順和山東蓬萊之間,因為這座跨海大橋本身就是一個特別大的工程,所以這座跨海大橋的投資也很高,據初步研究,總投資很可能達到2000億至3000億元之間,從投資規模上甚至可以與三峽工程相提並論。
  • 我國第一座外海跨海大橋--東海大橋十大解讀(圖)
    從陸地到海島,超過32公裡的距離,海上蛟龍的雄偉身軀中有多少奧妙,請看——東海大橋十大解讀  我國第一座跨海大橋東海大橋,昨天上午實現全線32.502公裡結構貫通,並將於今年12月全面建成通車,為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開港投產奠定基礎。
  • 青島4座跨海大橋盤點 膠州灣大橋世界最長
    青島擁有的跨海大橋,無論從大橋長度、建造技術等方面都居於世界前列。如今,這道獨特風景線堪稱是青島的城市名片。本報網羅了全市4座跨海大橋:膠州灣大橋、丁字灣跨海大橋、陳家貢跨海特大橋、女姑口跨海大橋,推出《瞰新聞》跨海大橋篇。通過多旋翼無人機在空中俯瞰的獨特視角,帶領讀者一睹4座跨海大橋的雄偉以及與眾不同的美。
  • 世界十大跨海大橋
    青島膠州灣大橋,東起青島主城區,西至黃島紅石崖,包括三座航道橋和兩座互通立交以及紅島連接線等,全長41.58公裡,其中海上段長度25.171公裡,2011年通車。日本瀨戶大橋,跨越本州和四國島之間的瀨戶內海,由三座索橋、兩座斜拉橋和一座桁架橋組成,全長37.3公裡(其中海面部分13.1公裡),在世界鐵路和公路並用橋中名列第一,1988年全面通車。
  • 臺灣馬祖西莒菜埔澳,臺灣第一座跨海大橋在這裡
    導語:臺灣馬祖西莒菜埔澳,臺灣第一座跨海大橋在這裡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在臺灣只要提到跨海大橋,會先聯想到的肯定是澎湖跨海大橋。其實臺灣第一座跨海大橋在馬祖有離島中的離島之稱的莒光鄉西莒菜埔澳。澎湖跨海大橋是臺灣最長的跨海大橋,而位於馬祖的西莒的這座跨海大橋,卻讓人出乎意料,整個非常的迷你、非常的可愛。
  • 跨海大橋:每座都是新景觀(組圖)
    當我們還在以海滄大橋、演武大橋為傲時,集美大橋、杏林大橋、廈漳跨海大橋、同安灣大橋,甚至五緣灣的橋都開始爭先恐後地展示絢麗風採了。目前,這些造型各異、功能強大的橋梁,有的雛形已現,有的即將動工,在不久的將來,將讓美麗的廈門再添魅力更放異彩。今日,本報記者盤點這些橋梁,讓你搶先領略廈門的獨特風景線。
  • 中國著名跨海大橋,有你的家鄉嗎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我國山川眾多、江河縱橫,大橋極大的縮短了城市間的交通距離,節省了交通時間,對社會建設,經濟發展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跨海大橋指的是橫跨海峽、海灣等海上的橋梁,這類橋梁的跨度一般都比較長。短則幾千米,長則數十千米,所以對技術的要求非常高,是頂尖橋梁技術的體現。
  • 跨海大橋全景圖,美得讓你尖叫
    星海跨海大橋由大連理工大學自主設計完成,是東北地區最長的跨海大橋工程,也是中國首座海上地錨懸索式跨海大橋。那麼大連星海灣跨海大橋究竟有多美?看了讓你尖叫!欣賞下吧!▽跨海大橋全景圖 ﹁除了跨海大橋
  • 重磅 舟山至寧波將再建一座跨海大橋 附浙江跨海大橋盤點及高清美圖
    六橫大橋建成後,寧波—舟山港就不再是兩個獨立的港區,而是一個功能分配合理的大型港區:一方面,寧波可以通過六橫,直接擁有深水良港;另一方面,也分擔了大型貨櫃船對梅山保稅港區倉儲和物流的壓力。浙江還有這些跨海大橋▼象山港大橋
  • 中國第一座真正的跨海大橋,長30多公裡,氣勢不遜色於杭州灣大橋
    上海是沿海城市,黃浦江貫穿其中,上海大部分橋梁都建在黃浦江上,還有一座長江大橋通過崇明島通往南通,這些橋只能算是跨河的橋,上海只有一座跨海大橋,全長30多公裡,從海上直達浙江省嵊泗縣,這座跨海大橋使上海的港口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二,這是一大貢獻,今天我要說的是中國第一座真正的跨海大橋,
  • 中國的第一座跨海大橋竟然是在臺灣,而且已經有50多年的歷史
    這座橋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動工的,已經有50多年的歷史,全長一共有2160米,在當時的那個年代,有這麼長的跨海大橋是非常了不起的,也是當時東亞的第一座跨海大橋,可以說非常具有時代意義。澎湖跨海大橋澎湖跨海大橋的建立,對於白沙島和西嶼島兩個島之間的交通有了很大的改變。
  • 浙江又將迎來一座跨海大橋,線路總長約150公裡,預計2020年開建
    大家都知道在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各大城市都是在積極的發展之中,城市的綜合實力已經有著很大的改變了,國內眾多的城市之所以可以這麼快速的發展,與我國對於城市的基建力度是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的,在我國有著這樣的一句老話,叫做「要想富,先修路」,可見城市的道路交通對於城市的經濟發展是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