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說閩南話的「鬼」字(一)

2020-12-23 海峽之聲網

  鬼,居偉切,ɡuǐ。曾經有一個社會名流,有一天去拜訪了一位相當著名的大畫家。在座談開講當中,這位社會名流就請教了畫家詢問到:這個世界上有什麼東西最為好畫?

  哪裡知道出乎於這個社會名流,感到非常意料之外的是,眼前這位畫家,竟然回答出來一個陰森森真讓人恐怖的話題。鬼,是鬼最為好畫。社會名流此時愣了一下,覺得百思不得其解,心頭十分納悶?為什麼,到底是為什麼,怎麼說「鬼」最為好畫呢?

  看來畫家早已經料到社會名流這位朋友的心思。於是啊,他就不緊不慢地做了回答:因為這世界上雖然人生長這麼多,但是我可以非常肯定地給你保證,沒有一個人親眼看過鬼,到底鬼長得什麼模樣,誰能了解個大概呢?所以說只要我畫筆隨隨便便畫畫,勾勒幾個筆劃,不管它是成人形也好,或者是什麼動物、植物都可以說是鬼,誰又能夠跟我爭辨呢?

  社會名流耐心地聽完了畫家的一番解釋以後,心裡覺得十分的在情在理,再坐了一會兒就告辭了畫家回來了。

  是啊,俗語說得好:心無邪不怕鬼。人既然無做虧心事,就不怕半夜有鬼來敲門嘛。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鬼部》鬼:人所歸為鬼。從人,象鬼頭。鬼陰氣賊害,從厶。凡鬼之屬皆從鬼。礻鬼 ,古文從示。居偉切,ɡuǐ。

  這句「說文」原話,若翻譯白話文應該會這樣說:鬼,人歸向天地,變成了鬼。從人,上半部類似「田」字形代表是鬼的腦袋。鬼的陰滯之氣傷害人們,所以又從私字右邊偏旁,讀音也是私。大凡鬼的部屬都從鬼。礻鬼 ,古文鬼字從示。示字表示祭祀,所以閩臺兩地區民俗,平常時要對「鬼」經常拜拜。每個月月尾包括見七、初七、十七、廿七日都要舉行祭拜活動,都符合古文字的表達意思。

  後代學者更進一步解釋到①歸,《段玉裁注釋》:「以疊韻為訓。《禮運》曰:『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②陰氣句:徐鍇《系傳》:「純陰底滯之氣著人,為害賊者,有所傷也」。

  其實鬼這個字在甲骨文就已經出現,是一個很早的文字。甲骨文鬼字,上部「田」的字形很明顯。王筠《釋例》就有這樣說到:「鬼字當是全體象形。其物為人所不見之物。」這種說法可比是文章開頭畫家所解釋到,世界上人有這麼多,到底有誰親眼看到鬼呢?……王筠與畫家,兩者相當符合世界上並沒有鬼的說法。

  鬼是一個象形文字,根據甲骨文「醜」(醜),所從的偏旁看;甲骨文「鬼」當是由上古時期,大猩猩的形象簡化來的,用以表示鬼怪,才有「田」字形左上角加一撇,指是鬼的面(臉)。

  難怪閩南話有「小鬼面仔,虎貓面」,等於是假面具這些詞語的說法。

  金文進一步簡化。篆文又加出尾巴。隸變後楷書寫作鬼。

  鬼的本義在《說文·鬼部》:鬼:「人所歸為鬼。從人,象鬼頭。鬼陰氣賊害,從厶。」之所以有這種說法,是根據後來人們對鬼的迷信認識所作的解釋。本義當指奘大、醜陋、詭譎,出沒於山林大猩猩猿類動物。一些字所從的「鬼頭」,實際是大猩猩的頭。比如:魑、魅、魍、魎等等,都是由兇猛、醜陋大猩猩動物引申過來的。

  鬼字由本義醜陋、詭譎,出沒於山林的大猩猩猿類動物,引申泛指。①萬物的精靈:此鬼固不過,知一歲事耳。妖為鬼域必成災。②迷信特指人死後離開形體而存在的靈魂:「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毛澤東詩詞,七律二首《送瘟神》。說明四九年以前年代,醫學醫術落後,血吸蟲病極為流行如索命鬼般橫行無阻,所以詩句才有「鬼唱歌」的說法。

  鬼,還可以用在指人心陰險,狡詐、不光明正大。比如:鬼話連篇、鬼頭鬼腦、鬼鬼祟祟、日本鬼子。閩南話:鬼婆、不使鬼、無夠鬼,都是這種意思表達。

  鬼字也可以用在指沉溺於某種不良嗜好的人。如:酒鬼,跋九ɡiào鬼(賭鬼),阿片鬼、色鬼。

  鬼在古漢語表達還可以指敏慧。楊子《方言》第一:「虔、儇、慧也。趙魏之間謂之黠,或謂之鬼。」閩南話類似這些意思表達,通常會說作:設鬼、鬼仔囝,這個囡仔真鬼(這個孩子聰明又靈通)。

  鬼還可以用在愛暱的稱呼。如:小鬼,指小孩子。查某鬼仔,閩南話表達是指對靈活機巧而又可愛的小女孩子的稱呼。

  反正「鬼」在閩南語言文化的表達場合來說比較廣闊,常常可以做貶義詞也可以做褒義詞應用。(海峽之聲網 《閩南語林趣話》 作者:陳預果 編輯:江德能)
  

相關焦點

  • 閩南話的「福」字(一)
    福相,閩南話意思除了指發福這種說法以外,更多的意思特別指人的身材面容長相均勻,有好運,有好福氣這種意思的表達。一般是用在指中年以上這種年紀的人,做說法比較適合。比如:①「亻因 爸母食老真福相,一定真好命。」閩南話意思稱讚人家父母,晚年有好尾景,好福氣。②「伊生做這福相,確加嗎真好命。」說明有福相的人一定有好命運。
  • 【閩南】閩南話的歷史你知道嗎?
    漳州和泉州是語言學範疇內所指的各種閩南方言的發源地,所有的閩南方言,其源頭都是漳州話和泉州話。漳、泉方言內部有些許差異,主要是音韻系統方面微有區別,但相互之間有嚴格地對應關係;語法及用詞則基本一致。明清以來出現的廈門話和臺灣話(兩者高度接近),都是直接由漳、泉各縣(市)方言混合而成,均體現了亦漳亦泉、不漳不泉的特點。基於此,廈門話和臺灣話亦被國內外人士視為典型的閩南話。
  • 把「閩南話」改稱「臺語」是歧視誰
    大概正因為民調結果讓許多綠營政客看到了明年粉墨登場的希望,臺灣某些綠營的政治人物也開始興奮起來,5月23日,所謂「臺文筆會、臺灣母語教育學會、臺灣南社」等十多個「獨」派社團組成「反對閩南語歧視稱呼」正名聯盟,還召開記者會,居然宣稱把「臺語」稱作「閩南話」是歧視,稱臺灣人是「閩南人」是欺負臺灣人。為了權力,島內獨派已經開始癲狂,不僅不擇手段地發動意識形態的爭端,而且利令智昏到了顛倒黑白的程度。
  • 閩南地名考:掌握閩南話的重要性與不重要性
    試問,光看這頗有姿韻的名字,誰能想到其背後會是如此的土裡土氣,或許,這就是掌握閩南話識別其內在寓意的重要性,又或是不懂閩南話純粹到此一遊就此別過的不重要性。而對於舉足輕重的僑鄉來說,海滄可不能如此膚淺,透過現象看本質,讓我們回味一下海滄重要的歷史地名背後,那些不太重要的用字故事。▽石塘=石林兜or樹林兜?
  • 廈門將辦閩南話水平測試 測試將分三級
    許長安曾為一個「仔」字費盡了心血——廈門的「歌仔戲」中的「仔」應該讀做「zi」,但是,廣東話太強勢了,「歌仔戲」的「仔」就被念做「zai」,甚至連詞典也是這麼標註的,央視的播音員也是如此。許長安寫信給央視,央視回信表示感謝,但是「照讀不誤」。
  • 廈門第一期閩南話水平測試舉行 老廈門人都說「難」
    廈門網-海西晨報訊(記者許蔚菡通訊員王松青)昨日下午,說了40多年閩南話的黃金聰走出閩南話水平測試考場,仍忐忑不安:「真有點難,再加上緊張,感覺發揮不太行。」
  • 趣話閩南諺語:傳承地方文化 傳播科普常識
    這是泉州歷史文化中心叢書《閩南諺語校注》中對諺語形成的簡要定義。事實上,一說起閩南諺語,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包羅萬象。閩南諺語,涉及了閩南人的生活、生產、文化、民俗、氣象。甚至有不少閩南諺語,更反映了某個時期的道德人倫,體現了某種生命哲理。閩南諺語和我們的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繫。有些閩南諺語就像天氣預報一樣,可以提醒人們未來的天氣變化情況。
  • 廈高校首現閩南話專業 只招6人需有閩南話基礎
    招生廈門理工學院數字創意學院院長郭肖華說,他們是廈門地區首家開設閩南話方向專業的高校,今年要招6名學生。這裡所說的「閩南話專業」,全稱是「播音與主持藝術(閩南方言)專業」。該院在2011年開設「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今年將招60-80名學生。從兩岸交流的角度看,廈門離臺灣那麼近,很有必要單獨開設閩南話方向的專業。
  • 趣話化學史——火焰到底是個什麼鬼(上)
    那麼,火到底是個什麼鬼?和這時候人們理解的其它「元素」截然不同的是,其它的「元素」都能捕捉到,並且保留下來。但是這個火必須得有燃料供應著,燃料燒完了火也就滅了。你總不能說這些正在燃燒的燃料是構成火的元素吧?就在這種情況下,波義耳就開始了他的想像,他並且提出,這個火應該也是由元素構成的。那麼構成火的元素,應該就是一個一個的微粒,它應該有質量。
  • 你的閩南話夠標準嗎?閩南話水平測試大綱首發
    ­  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突出「傳統工藝振興」「閩南文化進校園」和「助力鼓浪嶼申遺」等主題開展宣傳,活動分為振興傳統工藝技藝成果展、廈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團走進鼓浪嶼專場文藝演出、《閩南話水平測試大綱》首發儀式、「土樓與鼓浪嶼的對話」圖片展、《香·謎》香道主題國際燈謎作品展等五大內容。
  • 閩南話「戰神」宣傳片,配音原來是這位廈門小姐姐……
    昨天,一個視頻在廈門人的朋友圈刷屏了TA就是↓↓閩南話版「戰神」宣傳片大家看了視頻後>除了瘋狂為咱國家空軍打CALL以外其中的閩南話配音更是引起不少廈門網友熱議那麼,這段爆燃視頻的配音究竟是誰?晨練時接到「挑戰」 題材完全沒有接觸過初見該視頻的配音員黃婉彬,親切的笑容、甜美的聲音,很難把她與宣傳片中嚴謹又不失威嚴的閩南話配音員聯繫在一起。
  • 以河洛語-閩南話論現代普通話的一些用字硬傷與誤解-2
    追根溯源,我們再次從古音古意的漢語活化石-河洛語(閩南話)來找尋答案。 在表達「各位、諸位、每個人」這樣的意思時,河洛語說的是「逐家dar geh」或「逐個 dar ei/gau」,很清楚,是「逐家」而不是「大家」,為什麼呢?
  • 閩東話、閩南話、福州話的聯繫與區別
    閩語群都同源,不管是詞彙還是語法上,比如說「人」字,所有閩語的白讀都是訓讀為「儂」,等等。中原移民在西晉末年遷入閩南的過程中,第一站是現在的南京和鎮江(他們在南京定都),另一部分人經過浙江來到了福建,落腳點在福州和泉州(然後泉州那一支還有繼續南遷到粵東的),所以福州的閩民系的先祖當然也是來自古河洛地區。
  • Amoy其實是閩南白話字!連漢語拼音都是受這種字啟發而來的
    都說建築就像一本書翻開歲月的扉頁待你細細品味 「鼓浪嶼(Kulangsu)」一詞遠非簡單地指代一座島嶼名稱這裡是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葉由華人華僑、多國僑民共同營造有著文化多樣性與生活品質的國際社區網絡圖又稱廈門話教會羅馬字,基督教藉助它克服語言障礙在閩南地區傳播宗教。如「Kulangsu」、「Amoy」。
  • 來一句兩岸最熟悉的閩南話
    為啥要到閩南推廣閩南話  「可是,說起來也挺好笑,我居然跑到閩南來班門弄斧,推廣閩南話。」蔡金安告訴記者,隨著普通話的普及,閩南話逐漸式微。十年前,蔡金安來到廈門,卻發現鄉音難覓。這是一個外來人口超過一半的開放型城市,大家普遍的交流方式就是普通話。很多當地父母為讓孩子融入大環境,也都刻意不說方言。
  • 廈門驚現閩南話「神翻譯」 你都能看懂了嗎
    如果告訴你,這是閩南話的翻譯,估計還有人一時半會想不明白:「這真是閩南話嗎?」前日,市民薛先生路過中山路某品牌服裝店,發現牆上滿是這類牽強附會的閩南話詞語,這在他眼中顯得「不倫不類」。讀者:這翻譯易引起誤讀薛先生對閩南文化頗有研究。
  • 文化尋根 解讀閩南話的前世今生
    以閩南方言為根基的閩南文化體現哪些特徵?對此,本報記者專訪了我國著名方言學家、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李如龍先生。  閩南話分布佔全國海岸線的1/3  問:閩南的概念是什麼?  答:閩南,從地理上指的是現在福建南部包括泉州、廈門、漳州所屬的各個縣市。然而從文化的角度說,閩南文化的概念遠遠超出了以上區域。
  • 兩年研究自創閩南語特色拼音 跟老黃學說閩南話
    「說閩南話」就是「Shè Mán Lám Wèi」  □記者 顏鵬 李菁 胡彥明  把閩南語讀得字正腔圓,對一個外地人來說可不容易。如果用我們常用的拼音來給閩南語注音,能成不?南安溪美的老黃說——咱試試!
  • 12隻「閩南異獸」微博上走紅 名字都出自閩南話
    據介紹,這些「異獸」的名字都出自閩南話,比如「凍尾雕」在閩南話裡是受不了的意思,「水渣貊」在閩南話裡指的就是「美女」。  12隻「閩南異獸」各有各的傳奇故事  這組「閩南異獸」,一共12隻,每隻「異獸」配一張漫畫、一段文字介紹,這些「異獸」都有各自的傳奇故事,這些故事與閩南文化結合,很有創意。
  • 很多說不來閩南話,一定聽過愛拼才會贏,閩南話的歷史你知道嗎?
    漳州和泉州是語言學範疇內所指的各種閩南方言的發源地,所有的閩南方言,其源頭都是漳州話和泉州話。漳、泉方言內部有些許差異,主要是音韻系統方面微有區別,但相互之間有嚴格地對應關係;語法及用詞則基本一致。明清以來出現的廈門話和臺灣話(兩者高度接近),都是直接由漳、泉各縣(市)方言混合而成,均體現了亦漳亦泉、不漳不泉的特點。基於此,廈門話和臺灣話亦被國內外人士視為典型的閩南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