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北京城內城城牆之城牆遺址:殘缺的城牆下,百年的鐵路印記

2020-12-25 老常遊歷

明清北京城內城的大致情況,前一篇「北京的城牆和城門之二北京內城東南角樓」中已經描述過,這裡就不贅述了,想看的同學,可以向上倒一集看一下哈!

今天講的是兩段城牆:一段在東南角樓附近的南城垣東段及東城垣南段遺址;一段在今西便門附近的內城西城牆遺址;1984年,這兩處明代內城城牆遺蹟被公布為北京市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又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南角樓附近殘留的內城城牆分為兩段,一段是南牆東段,從崇文門到東南角樓保存了南牆遺址約1245米,包括11座墩臺。雖然有200餘米還保存原來的高度,但牆體破損還是非常嚴重,牆上雉堞、女牆、石制水口等都已沒了蹤跡,仿佛斷頭的巨人無力地癱在地上似的。

南城牆的墩臺

另外一段是東牆南段,從火車道以北到北京站前街路口,大概不到400米,包括3個墩臺,其中除去地面殘留的遺蹟外,只有200米左右的牆體保持6米高。

東城牆的墩臺

2002年開始,北京市政府對遺址進行了整治,拆除了城牆周邊的房屋,用收集上來的40多萬塊舊城磚,在儘可能保持城牆原貌的情況下,對城牆進行了加固和補砌。並對城牆周邊進行了綠化改造,建成了「明北京城牆遺址公園」。

在殘留的11個南牆墩臺裡,位於中間位置的墩臺有些與眾不同,他比其他墩臺都要大,目測有40米寬。據說是整個內城城牆172個墩臺中最大的一個。

南城牆最大的墩臺

就在最大的墩臺南側,在這片綠樹成蔭的公園中間,立著一組坐北朝南的紅頂灰磚建築。

京奉鐵路信號所

這組不起眼的建築,就是1901年建成的京奉鐵路的第一座鐵路信號所,是英國鐵路工程師金達設計建造的,據說蓋房所用的磚都是當時從英國運來的。

京奉鐵路信號所

這個金達,可能很多人都沒聽說過,但是他在中國鐵路史上卻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他在中國工作了32年,建成了中國第一條標準軌道的鐵路、第一臺蒸汽機車「中國火箭 龍號」和第一個鐵路機車廠,就連我們的「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深造回國之後,也是在他手下任見習工程師的。以至於後來清廷授予金達「雙龍寶星」,並冊封為「中國二品官員職位」。

信號所的西南角,還保留了一段原京奉鐵路從正陽門至東便門的鐵軌。

京奉鐵路軌道遺址

所以這兩處建築雖然都不是非常起眼,但卻是有著百年的歷史,並且承載著不容後人忘卻的歷史!

西便門附近的內城城牆遺址屬於西城城牆南段,在修復之前僅剩一段長近200米的夯土芯。1987年,有關部門用13萬塊新城磚在夯土芯之外包砌新磚,從南端城牆的遺蹟看,很像是西南角樓的臺座。

疑似西南角樓臺基

向北修復的城牆一直延續到一個貌似墩臺的臺基,臺基上建造一座歇山頂的方樓,面朝西開有兩層八個箭窗。臺基下還有向西延伸的城牆遺址,所以很像是內城與外城銜接處的碉樓,俗稱「八瞪眼樓」。

疑似內外城碉樓

再向北,在城牆的盡頭,立有巨石一塊,上面刻有侯仁之撰寫、劉炳森書丹的《明北京城牆遺蹟維修記》。

明北京城城牆遺址維修記

繞到城牆東側,有臺階可以登上城牆。上面可以看到方樓的東面,呈雙開門對稱式,看裝飾和周圍布置,有點兒會所的感覺。

疑似碉樓東側

最南頭還立有一塊方形紀念碑,上刻「明北京城牆遺址」,落款康雍(猛看一愣,以為是康熙)。有特點的是落成時間為「公元千九百八十八年秋」。

紀念碑

整個城牆還保留7處斷面遺蹟,並用玻璃保護起來,使遊客可以看到明清城牆的遺蹟。

西城牆遺蹟

西便門城牆遺址,雖然維修的痕跡實太過明顯,有些用力過猛的感覺,但最起碼能夠把明城牆的遺蹟保護起來而沒有拆掉,並且周圍綠樹成蔭,鬧中取靜,也算是欣慰了吧!

相關焦點

  • 去北京明城牆遺址公園,觀歷史城牆殘缺之美
    北京明城牆長24公裡,始建於明永樂17年(公元1419年),現存崇文門至城東南角樓城牆遺址全長1.5公裡,是原 北京 內城城垣的組成部分,也是僅存的一段。北京 明城牆遺址公園位於 北京 市東城區崇文門東大街、 北京 站西街、 北京 站鐵路線合圍區域內。
  • 西安、南京現存大量城牆,為什麼更年輕的北京很少看到古城牆?
    北京作為古都,它所建築的城牆更是不亞於南京和西安,但是由於北京的政治屬性,在那次拆城運動中沒有得到倖免,能夠保留下來的古城牆少之又少,這是非常令人遺憾的。北京很少看到古城牆的原因北京的古城牆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在元代初建,建成在明代,沿用到清代,以至於到後來的民國,經歷了好幾個世紀的風雨洗禮,但是現在我們能看到的古城牆卻少之又少,替代古城牆的就是方面人們生活的二環路。
  • 北京古城牆被拆前實在太雄偉壯觀了,難怪被拆時梁思成痛哭流涕
    那是歷史留下的印記,那印記是歷史存在過的證明。從元朝開始修建,建於明代,從清代延續到民國,歷經七個世紀,歷時數百年,新中國成立後,去留問題一直困擾著北京。那時的北京副市長吳晗對梁思成說:「你是老一輩的保守,將來北京到處都是高樓大廈,你這些牌坊、宮門在高樓的包圍下豈不都成了雞籠、鳥巢,有什麼文物可欣賞呢!」但是梁思成在北京古城牆被拆毀的時候還哭著說:「五十年後,歷史會證明我是正確的。」
  • 遊學假期帶你身臨其境走進明城牆遺址公園研學旅行在北京
    現存的崇文門至城東南角樓一線的城牆遺址全長1.5公裡,是原北京內城城垣的組成部分,是僅存的一段明代城牆,也是北京城的標誌。其城東南角樓是全國僅存的規模最大的城垣轉角角樓,始建於明代正統元年(公元1436年),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清兩代多次修繕,是明代北京城唯一保存至今的角樓。樓建於突出城牆外緣的方形臺座上。
  • 鄭州沒落破敗的古城牆,商代城牆遺址
    大家都知道,中國有八大古都:西安、洛陽、開封、鄭州、安陽、北京、南京西安有唐城牆、開封有宋城牆、北京有明清城牆,那麼鄭州有什麼?鄭州商代遺址東起鳳凰臺,西至西沙口,北抵花園路,南至二裡崗,面積約25平方千米。目前鄭州保護的區域是東西大街以南、城東以西、熊兒河以北、南順城街以東的區域。商都遺址位於鄭州市管城區,東大街與城東路交叉口的西南角,裡面包含有鄭州商都遺址公園和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館。
  • 西安明城牆保存好,南京城牆規模大,遊客:北京城牆不忍直視!
    利用周末時間,我第一次去看了北京城僅存的兩段明代城牆之一的西便門城牆遺址(西便門立交橋下)。這裡如今既是北京明城牆遺址保護區,也是一處普通市民公園,遊客、市民進入參觀無須購買門票。公園大門口,明城殘垣斷壁下有座花崗巖石碑,清晰標註了這段明城牆的身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七批),明北京城城牆遺存西便門段。
  • 西安明城牆保存好,南京城牆規模最大,遊客:北京城牆不忍直視!
    首次去這三座城市旅遊的遊客,總會有許多人想登上古城城牆一遊。而現實的情況是,西安和南京兩地還保有古城城牆可以登上一覽,而北京的明城牆幾乎所剩無幾!這裡如今既是北京明城牆遺址保護區,也是一處普通市民公園,遊客、市民進入參觀無須購買門票。公園大門口,明城殘垣斷壁下有座花崗巖石碑,清晰標註了這段明城牆的身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七批),明北京城城牆遺存西便門段。旁邊還立有一塊高大的城牆維修碑銘。
  • 襄陽明清古城牆的保護與利用
    當時的襄陽城內,容納的人口當有3萬以上,相當於上世紀60年代,襄樊兩城的全部人口。明清時期,襄陽城又多次得到維修和擴建,留存下來今天襄陽城的局面。在《四庫全書》中,「襄陽」轄區的名詞出現有16980條、「開封」這個名詞出現有15939條、「北京」這個名詞出現有8048條,「西安」這個名詞出現有「8870」條,可見歷史上的襄陽知名度非常之高。在北京中國軍事博物館裡,展示襄陽發生的影響全國大局的戰爭有4-5次之多,這在全國各城市之中是僅見的。襄陽城,多次因重大的戰事被世界級的文學作品描寫而揚名海內外。
  • 兩張照片記錄蘭州明清城牆遺址新舊「容顏」
    「這段城牆為明清時期蘭州城牆遺址,屬於已經消失了的崇文門(也稱皋蘭門)西側的一段。它是蘭州老城區留存的唯一一段老城牆。」4月16日,熱心市民胡國強老先生送來兩張他拍攝的蘭州城牆遺址照片,一張攝於2014年11月22日,城牆遺址搶險加固之前;一張拍攝於2019年4月13日,城牆遺址搶險加固之後。
  • 北京·城牆
    以前家附近有一段明城牆遺址,很清淨,經常去那裡溜達,心氣高的時候也會爬上城牆走走。低頭是幾百年的滄桑城防,抬頭是二環路的車水馬龍,引人遐思。建於明沿於清的北京城牆解放後被拆除,惋惜甚至憤怒的聲音不絕於耳,延續至今。幾百年的古老建築說拆就拆了,的確可惜。
  • 畢設|明清城牆申遺為何遲遲申不下來?
    從明清城牆申遺項目啟動,到2020年,十省十四市組成了中國明清城牆聯合體,努力十四年,仍未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明清城牆的現代價值何在?為什麼明清城牆申遺是多城市集體申報模式?申遺為何遲遲不能通過?申遺要具備哪些條件?經歷了哪些波折?磚石砌築的史書「城」即城牆和其包圍的區域,「市」指城牆內商品交換的場所,二者連稱構成「城市」。
  • 廣東惠州:明清古城牆遺址公園規劃敲定
    中國園林網5月23日消息:惠州僅存的數百米城牆很有可能將迎來一場徹頭徹尾的整容手術。南都記者獲悉,《惠州明清古城牆遺址公園規劃設計方案》(草案)日前已正式出爐。根據該草案,遺址公園規劃分為「古樓新韻」、「老樹明牆」、「殘垣漫步」三段,是一處文化休閒公園。公園長廊約1.2公裡規劃草案顯示,明清古城牆遺址公園規劃範圍北起惠州大橋,南至中山東路,東起濱江西路,西至環城西路和中山北路,總用地面積約7.6公頃。
  • 北京的城牆與城門
    「城」,可稱為城市,又可稱為城牆,這是因為古代中國幾乎不存在沒有城牆的城市。將居民點圍繞起來的城牆是一座城市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北京,作為中國古都,城牆歷來都是統治者們注意的中心。北京現在可以考知的古城牆是金中都的城牆。
  • 到唐長安城牆遺址公園 看看當年的城牆城壕裡坊
    公園北廣場鳥瞰公園延平門廣場遺址一角。記者劉珂攝  本報訊(記者李華)步入延平門,拐進崇化坊,「城內」的規整秩序和「城外」的自然野趣相得益彰,這些長安城的舊時景觀在唐延路上得以重現。昨天下午,位於西安高新區的唐長安城牆遺址公園盛大開園。
  • 六百年明城牆上表白:說出你「愛上南京城牆的一萬個理由」
    在520到來之際,一群南京城牆的志願者們登上六百年歷史的明城牆,用一首《告白氣球》向南京城牆說出了愛的理由。「磚集館」是南京城牆城磚保存與展示的公益空間,館內展出的城牆城磚是從近年來回收的城磚中精心挑選的。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啟動的「顆粒歸倉」活動自2016年開展以來,根據廣大市民提供的數百條線索,回收了約20萬塊散落各處的城牆磚。磚集館還設立了磚文拓印空間,來訪者可以在工作人員的專業指導下,參與磚文拓印活動,感受承載著文明積澱的古都根脈,嘗試與城磚對話,與歷史共鳴。
  • 我國明清古城牆遊說之一,說說南京和西安古城牆
    中國明清城牆繼承了中國古代的 築 城技術以及以城牆為載體的中國傳統城市文明觀念。明清城牆的規模大小,一般遵循遵卑有序的原則。一 級都城、二級王城、府城、州城、衛城等。現有的明清古城牆囊括了南京、西安、開封,襄陽、興城,荊州、臨 海、壽縣,鳳陽,平遙,曲阜,汀州,台州等明清古城牆。那麼關於古城牆,你知道多少呢?你又去過幾處 ? 今天我們就從南京,西安的明清古城牆說起。
  • 南京六合古城牆被發現往事:滁河中發現城牆牆基
    昨天,記者從六合區的滁河環境整治指揮部了解到,六合的明城牆遺址已經修復完成,目前周邊正在進行環境整治,有望明年初對外開放。「六合有城牆,歷代地方志書中都有記載,但真正發現城牆遺蹟還是2006年左右的事情!」六合一位文史工作者告訴記者。據了解,2006年,滁河環境整治指揮部的一位工程師發現了六合永寧街附近滁河中,有一段護坡疑似城牆遺址。
  • 高淳古城牆 使用南京明城磚
    六合、浦口的城牆是什麼樣?「老南京」帶你去尋訪了一遍。最近,「老南京」版陸續刊登文章,介紹歷史上南京遠郊幾個區曾有過的明清城牆遺址。今天,我們帶您去探訪高淳和溧水的城牆遺址。高淳歷史學者濮陽康京告訴記者,這「迎薰門」的確是城門的名字,也是高淳古城牆留存至今的唯一印記了。高淳建縣,始於明代弘治四年(1491),以溧水西南七個鄉設置高淳縣,縣城定在淳溪鎮。南京師範大學王志高教授告訴記者,高淳縣設立的最初幾十年內,高淳縣城是沒有城垣和城門的。嘉靖五年冬的一個晚上,發生了一件糗事,高淳縣的縣署錢庫竟然被盜賊洗劫。
  • 南京儀鳳門,太平軍「特種部隊」挖掘地道,炸毀城牆,突入城內
    儀鳳門始建於明朝洪武初年,因取有鳳來儀之意而命名為儀鳳門,與鍾阜門相對而建,有龍鳳呈祥之形勝,現為閱江樓景區重要組成部分。2012年11月,南京作為「中國明清城牆」項目的牽頭城市,儀鳳門所在的南京明城牆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有鳳來儀,語出《尚書.益稷》:「簫韶九成,鳳皇來儀。」
  • 林州城牆變化史:原是夯土城牆,後變成石砌城牆,現僅剩殘垣溝壑
    林州土築城牆綿延數百年,由於四周山勢較高,處於群山環繞的盆地之中,所以夏天霖澇季節,極易受到水澇衝刷而城牆崩塌。特別是林州城西緊臨太行山,夏季山上洪澇易發,順溝而下。土築城牆的西門經常被洪水衝灌,以至後來專門把西門用土石堵塞,不再通行。林州城牆幾壞幾修,其中比較大的維護,發生在元明時期。如元至正十三年,即公元1353年。那時的林州城已經頹廢失修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