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荔波縣黎明關鄉板寨村遭遇陣發性狂風襲擊,導致當地一棵長達70餘年的大樹被連根拔起。當地村民事後在現場發現,在這棵大樹的根底部的泥土裡埋藏著一顆地雷!
「當天的風特別大,當時聽到後山上哐當一聲,大家以為是路燈倒了,於是我就去查看,沒想到是一顆大樟樹被風吹倒了。」
71歲的村民覃懷珠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8月10日那天,一陣狂風席捲荔波縣黎明關鄉板寨村,導致五圩組營盤坡一棵大樟樹被連根拔起倒地,他聞訊趕到現場時,在大樹底部發現一枚黑乎乎的鐵器,不明就裡的他將其帶回家。
據村民介紹,覃懷珠回家將鐵器衝洗後,「感覺和電視裡抗戰片中的地雷相似」,消息傳開後,當地派出所民警來到覃家,確認這是一枚地雷。
8月14日,記者來到板寨村五圩組,此時,黎明關鄉派出所已要求覃懷珠將鏽跡斑斑的地雷放回原處,並派人看管。記者在現場看到,被大風吹倒的樟樹位於營盤坡抗戰遺址處的戰壕內,此處的戰壕現在約10米長、1米寬、1米深,周圍長滿了雜草,地雷在大樹底部的泥巴上,看上去鏽跡斑斑,約10cm長。
據悉,營盤坡因清代、民國間在此坡駐兵設哨故而得名,今半坡尚存民國初駐軍墳營墓碑。
1944年11月25日,由桂入侵的日軍第3師團步兵第34聯隊2000餘人進犯黎明關國軍第79軍199師587團,團長周國仲率部1800餘軍官奮力阻擊侵黔日軍,打響貴州抗戰第一槍。
同日,戰事告急,國軍第9戰區副司令兼第27集團軍總司令楊森,令其所部楊漢域之20軍赴板寨增援抗敵,黎明關之戰敵約八千,27日下午15時敵攻入關。國軍撤退至營盤坡阻擊日軍瘋狂進攻,雙方激戰喋血壩野,日軍傷亡慘重,國軍受損。
敵炮火強攻,國軍撤退,營盤坡失守。1951年元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鐵壁合圍」進剿盤踞荔波縣境股匪於黎明關激戰,為防匪患解放軍153團某班駐紮五圩寨,在此坡頂設哨值勤。
據荔波縣文廣局文物管理所有關負責人介紹,這枚地雷疑似國軍當年為了阻擊日軍進攻,埋設在戰壕內的拌發雷,但是否是真的拌發雷,還要公安機關或武裝部隊作鑑定。
該負責人表示,這枚地雷還存在一定危險性,可能會爆炸,希望大家不要再碰,但這枚地雷何為至今沒爆,或許可能是一枚啞雷。
在現場負責看管的民警告訴記者,他們已將此消息上報縣公安局。目前,有關部門已採取措施,將妥善處理這枚疑似拌發雷的危險物。
周道來 記者:張仁東
編輯:兆赫
審校:忻玖
籤發: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