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豐子愷的童心和率真,對人忠誠熱情,對事專注純粹!

2020-12-26 月半悅讀

在大師豐子愷的眼中,兒童時期是一個人的黃金時代。

他曾經在文章裡寫過:

近來我的心為四事所佔據了:天上的神明與星辰,人間的藝術與兒童。

而他膝下的一群兒女,這世間與他因緣最深的幾個兒童,在他心中佔有與神明、星辰、藝術同等的地位。

孩子的眼裡,大人不屑一顧的東西都是有趣的、好玩的。

你永遠不知道他們那小腦瓜裡在想著什麼。

因為,他們的創造力是自發的。

所以,在豐子愷的筆下。

童心,是藝術永恆的主題;

率真,是生命最溫暖、最爛漫的底色!

01、童年——人生的黃金時代

豐子愷的黃金時代是短暫的。

他的父親考了舉人後,科舉被廢,在家無事可做,又吸上了鴉片。

父親在他年幼時就去世,諸姐弟也相繼夭折,家道中落。

他兒時的幸福時光也很快結束,所以他羨慕孩子們無憂無慮的童年。

他讀私塾時,就迷上了畫畫。

他喜歡給只有墨色線條的畫塗上顏色,紅象、藍人、紫地,他覺得這些比文字有趣多了。

老師讓他幫忙畫一幅大的孔子像,掛到學堂。

只是會描繪的豐子愷接到這個大任務,卻無從下手,好在大姐姐幫了他。

她從家裡染坊拿來大張的紙,為他打上格子,解決了他的難題。

後來,師從李叔同之後,才被正式引導走向藝術創作的道路。

後來遊學日本,短短十個月的時間裡,他學習繪畫、音樂和日文,收穫最大的要算是舊書攤上發現竹久夢二的《夢二畫家.春之卷》。

竹久夢二的畫法徹底改變了他的畫風,他結合中國畫的文化,創造出獨屬於他自己的「子愷漫畫」。

寥寥數筆,即勾勒出生動有趣的場景,富有韻,又寓意深遠。

他的畫裡,有詩情畫意,有慈悲佛心,也有赤子的童心。

或許是陪伴他最多,與他血緣最後吧,孩子們在他筆下最能給人感動和溫暖。

02、孩子的眼裡沒有不可能

孩童時期,是孩子最讓人操心的時候。

他們哭鬧、頑皮、搗蛋,無不讓大人們緊皺眉頭。

可是,在豐子愷眼裡,孩子們的一切行動都如同藝術。

他們的創作不受生活、校規、社會制度和世俗的約束與限制。

所以,他們的思想是自由廣闊的,這是讓很多發愁著生計、為賺錢而創作的大人們所羨慕的。

孩子的世界,沒有成人的生活壓力和各種有形無形的限制,年齡越小,反而內心的世界越寬廣。

瞻瞻小的時候,年齡最小,勢力卻最大。

他要母親給他摘天上掛著的月亮,他要母親讓不在花季的山茶花開花,他要爸爸讓太陽不要下山。

在他眼裡,沒有大人辦不了的事。

在他眼裡,他所有的意願都要被滿足。

孩子的想像力是豐富無比的,也是大人所望不可及的。

他們發揮想像力,可以用兩把芭蕉扇做腳踏車;

穿上爸爸的衣服、皮鞋,拎著爸爸的公文包,就成了爸爸回家時的樣子;

曾經乘坐的嬰兒推車,變成了他專屬的黃包車,拉起來還真挺有樣子。

他們想像著、扮演著大人的世界,態度熱誠認真,好像在說:看,這有什麼難的?

03、孩子的好奇心與成長

孩子的好奇心也是無窮無盡的。

他們好奇,那禁止他們靠近的爸爸的書房。

於是爸爸不在家的時候,一定要溜進去,學著爸爸舞文弄墨一番。

他們好奇,那放在牆角無人會喜歡的尿盆,一定會好好研究一番。

要是看不出來有什麼用途,那就一定伸手進去摸摸裡面是不是藏了什麼寶貝。

他們好奇,刷牙時擠出來的牙膏,那就試試到底能擠出多長的麵條。

至於擠出來還能不能裝進去,這就不是他們會考慮的事了。

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認真又健忘。

開始時,他們的朋友只有幾個小小的玩具,眼裡也只有那些最寶貝。

孩子們之間最大的戰爭,也無外乎是誰搶了誰的玩具而已。

孩子最傷心、最悲哀的的號哭,比人們失戀、破產、喪考妣還要真切的broken heɑrt。

也不過是那個外婆給買的、愛不釋手的泥人,被自己失手把它打破了。

可是,一頓號哭後,事情就過去了,會有另一個心愛的玩具代替那個泥人,還會一起玩。

他們會以為,理髮師傅在爸爸頭上動刀子是要殺了爸爸,於是會哭著喊來媽媽救爸爸。

而看到爸爸的光頭後,注意力就完全被轉移了,一點不記得剛才為什麼哭了。

稍大一點,他們就開始模仿大人的生活,小一點的弟弟妹妹就成了玩具,父母的行動就成了他們的榜樣。

04、擁有純潔童心,保持率真

孩子的破壞力是巨大的。

有了孩子,家裡的板凳就沒有一個好的了,因為他們早已經是孩子們的玩具了。

孩子們用他們來開火車、抬轎子、擺家家酒,他們把玩當作勞動,是一群快樂的勞動者。

即使汗流滿面,即使被倒塌的凳子壓住身子,也不過是哭一嗓子罷了,爬起來還會繼續玩,樂此不疲。

他們隨母親回家鄉參加完婚禮回來,也像模像樣地學著結婚。

兩歲的的瞻瞻是小新郎官,戴一頂父親的禮帽,像是蒼蠅戴豆殼。

軟軟做新娘子,他們拿母親的紅包袱作新娘子的蓋頭,好像猢猻扮把戲。

寶姐姐就做了媒人,教這一對小夫婦拜天地,最後還送他們到用凳子搭成的洞房裡。

孩子們認真極了,板著臉,邁著步,像極了那對結婚的新人。

可是多年後,孩子們都入學了,再次翻到這幅畫,他們開始扭捏了起來,寶姐姐表示再也不做媒人了。

孩子們的黃金時代結束了,他們逐漸被成人世界馴服了,多了拘謹和束縛。

豐子愷有著一顆純淨的童心,他懂孩子的話,了解孩子的心。

這些讓大人們抓狂的事,在他看來是孩子們的天真爛漫的,讓人羨慕不已的。

他呼籲家長們,讓孩子保留一點童心和率真。

大人有大人的煩惱和壓力:為了家庭、工作,身不由己,負重前行。

可這不是苛求孩子的理由,越是這時,越要向孩子學習。

學習他們的態度,學習他們的率真,從而發現生活的樂趣,尋找隱藏的幸福。

縱有萬般煩惱,千種苦悶,也要尋回自己的童心。

縱使做不到豐子愷的寵辱不驚過一生,也能在繁瑣紛雜的世俗中,得到一絲心靈的愉悅。

那時,定會對生活心生滿意。

相關焦點

  • 豐子愷畫作裡的愛與真
    這兩百餘幅,由人民文學出版社結集成《白雲無事常來往:豐子愷畫語》出版。這是市面上唯一一部豐子愷彩色漫畫集,彌足珍貴。日本學者吉川幸次郎曾在1940年,將豐子愷散文《緣緣堂隨筆》譯介到日本。在前言中,他寫道:我覺得,著者豐子愷,是現代中國最像藝術家的藝術家,這並不是因為他多才多藝,會彈鋼琴、作漫畫、寫隨筆的緣故,我所喜歡的,乃是他藝術家的真率,對於萬物的豐富的愛,和他的氣品、氣骨。
  • 重溫豐子愷漫畫
    為紀念我國現代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音樂教育家、漫畫家和翻譯家,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豐子愷先生去世35年,海豚出版社隆重推出一套《豐子愷兒童漫畫選》,全系列共10冊。該系列畫集從豐子愷先生畢生的漫畫作品中精選出約1500幅漫畫,分為兒童卷(一、二、彩色卷),詩詞卷(一、二、彩色卷),學生卷(一、二),自然卷,世態卷,充分展現出大師作品的風採。這套書旨在為當今普遍讀卡通和看動畫片長大的青少年提供優秀的經典的讀物,使讀者從一幅幅歌頌童心、歌頌生活、歌頌大自然的畫面中領略真、善、美,感受大師筆下的童心、童真、童趣,從而體會傳統文化的魅力。
  • 豐子愷:長大後再也無心吃個螃蟹,就兩碗米飯
    趙景深評價:「他是只是平易的寫法,自然就有一種美,文字的乾淨流利和漂亮,怕只有朱自清可以和他媲美。」豐子愷生於清末,是鄉內有名的家族,經營著祖傳的染坊,父親是名舉人,但中舉之後因科舉作廢便無事在家看書、喝酒。
  • 《天空之城》:成年人最大的驕傲,是童心未泯
    這樣一群像孩子一樣的海盜,真讓人恨不起來。影片最後,達希投入海盜媽媽的懷抱時,場景是那樣溫馨動人。誠如古訓:「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想要的東西太多,最終會失去童心,丟掉純真的自己,如同戴著面具在生活,這樣的人不會快樂。
  • 翻譯家、散文家、畫家 「豐子愷的藝術世界」展示大師的多樣人生
    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他寫下了大量的隨筆,出版過《緣緣堂隨筆》、《隨筆二十篇》、《車廂社會》、《緣緣堂再筆》、《甘美的回憶》、《率真集》、《緣緣堂續筆》等多本散文集,在現代文學史上自成一格。這些作品大多敘述他自己親身經歷的生活和日常接觸的人事,行筆樸素自然,風格雋永疏朗,表達了對現實人生的思索,體現出濃厚的生活情趣。
  • 豐子愷:片片落英,含蓄人間情味
    豐子愷,畫家、散文家,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豐子愷自幼對美術表現出了格外高的天賦和興趣,並於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師從李叔同學習繪畫和音樂,期間夏丏尊對其影響很大,給予了豐子愷「媽媽般的教育」,而李叔同給與的是「爸爸般的教育」。
  • 豐子愷漫畫裡的春天
    然而,人們忽略了,豐子愷也是漫畫春天的高手,因為童心和春天是相通的。一個半倚廊柱的少女,手裡拿著「煩惱扇」,心中是一種對春的綺眷和迷離。豐子愷的《銜泥帶得落花歸》借雙燕的飛姿和盆栽的生機,舞動出陣陣春情,與少女寂寥的背影形成對比。於是,在簡潔的點、線、面中,我們找到了春的芳然,她掩在手絹和團扇間,由跳動的「心」和惆悵的「等」散發出來。
  • 豐子愷|以悲憫仁愛之心去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
    《率真集》豐子愷 著  文/林煥鬱  1898年某冬日清晨突然遠遠傳來一陣喧鬧和嬰兒啼哭聲,船夫嘴裡嘟囔幾句,換個姿勢靠著,繼續補覺。他不知道,一代大家就在這天呱呱墜地——豐子愷,現代著名畫家、散文家,卓有成就的藝術大師。  說起豐子愷,很多人都不陌生。上世紀30年代中國文壇正處於一個變化轉型的時期。許多先賢在文學、藝術乃至宗教等領域裡有開山之功,湧現出的一批璀璨生輝的大師。豐子愷就是其中之一。
  • 探訪豐子愷故居:大師與故土的相牽相依
    原標題:探訪豐子愷故居:大師與故土的相牽相依 「走了五省,經過大小百數十個碼頭,才知道我的故鄉石門灣,真是一個好地方。」記者近日探訪著名漫畫大師豐子愷念念不忘的故鄉,浙江桐鄉石門鎮。 小鎮不大,走過一道石橋,便是豐子愷故居。
  • 唯一一本豐子愷彩色漫畫集《白雲無事常來往:豐子愷畫語》上海書展...
    豐子愷是中國現代漫畫的奠基人,他的畫風樸實,別具風格,影響深遠。8月16日,豐子愷外孫宋雪君、楊子耘,外孫女楊朝嬰做客上海書展,與讀者分享他們眼中的外祖父豐子愷,以及《白雲無事常來往:豐子愷畫語》一書背後的故事。
  • 豐子愷: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著人間的情味
    家庭的脈脈溫情浸透在豐子愷的骨子裡,反映在筆下,就是平易親切的文字和純仁的畫風。在中國,「漫畫」一詞就始於豐子愷的作品。上世紀20年代的一天晚上,新月如鉤。豐子愷送走老友,回到廊前,抬頭見月色如水,一摸茶壺,尚有餘溫。豐子愷一時興起,遂作成名漫畫:《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1925年,大收藏家鄭振鐸為豐子愷出版第一本畫集《子愷漫畫》,從那時起,漫畫方登上藝術殿堂。
  • 天下誰人不識豐子愷?周總理見了也連稱「久仰」
    勤奮的豐子愷還推出了翻譯作品、音樂作品。僅僅十多年時間,豐子愷成為離社會大眾心靈最近的人。他的「子愷漫畫」、《緣緣堂隨筆》等作品,成了文學品牌,可謂天下讀書人皆知豐子愷,不,應該是天下誰人不識君!也緣於此,豐子愷的生活中常常會出現意想不到的趣事。
  • 勞動創造奮鬥——青春勵志故事:豐子愷
    豐子愷:文心畫意 寄情於真愛他畫的人說:「這是一個世界級的藝術大師」,不以為然的人說:「這些畫不中不西,難登大雅之堂。」然而不管怎樣,畫家畫出了他人生的率真、儒雅、恬靜和優美,也畫出了他的悲憫與仁愛,蘊含了他人生的辛苦和坎坷,也映出了他高尚的人格與深遠的思想。他就是中國現代著名畫家豐子愷,他的一生就像他的畫一般誠樸、簡約而不簡單。
  • 80餘幅豐子愷藝術作品在港展出
    原標題:80餘幅豐子愷藝術作品在港展出  今年適逢中國現代著名書畫家豐子愷誕辰120周年,北京保利在香港舉行「真·善·美——豐子愷愛在人間」藝術展。展覽展出豐子愷80餘幅不同題材的作品。  本次展覽分為「童心無價」「努力惜春華」「愛的教育」「人間冷暖」「萬物有情」「漫教人生」等多個專題,較為全面地展現了豐子愷的藝術風格和創作思想。  在展覽的一塊展板中,豐子愷女兒豐一吟寫道:「父親作畫的題材,從兒童相、學生相、民間相、都市相、戰時相、古詩新畫,一直到護生畫,無不具有人間情味。
  • 上海書展|《白雲無事常來往:豐子愷畫語》:脈脈溫情,悲憫純仁
    豐子愷原版彩色漫畫集《白雲無事常來往:豐子愷畫語》近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8月16日,豐子愷外孫宋雪君、楊子耘,外孫女楊朝嬰將做客上海書展,與廣大讀者分享他們眼中的外祖父豐子愷,以及《白雲無事常來往:豐子愷畫語》一書背後的故事。豐子愷(1898—1975)現代畫家、文學家、美術和音樂教育家、翻譯家,浙江桐鄉人。
  • 豐子愷的春天、童心與詩意:翠拂行人首,向郊原踏青,恣歌攜手
    豐子愷《遊春人在畫中行》壹 豐子愷漫畫中的詩意豐先生這些有關春天的漫畫,並不像別的那些具有諷刺、挖苦,甚至控訴、怒罵一類的漫畫,可是它們為什麼能夠打動人呢,我想其中最重要的有三點,其一是在於畫中的詩意;其二是他用旁觀者的視角記錄自己的普通生活;其三是他有一顆童心,用孩童的眼睛看世界。
  • 半個世紀,一個約定,世間再無豐子愷
    弘一法師60歲時,和豐子愷做了一個約定。 這個約定,即使在最艱難的歲月裡,豐子愷都不曾忘記。終於,在弘一法師離世的第31年,他完成了約定。 一約既定,萬山難阻,即使斯人已逝,也定當完成,這是我們這個時代,少有的傳奇。而世間,也再也不會有第二個弘一法師,再也不會有第二個李叔同。
  • 中國美術館展出「漫畫人間——豐子愷的藝術世界」
    與前兩站不同的是,在北京舉辦的「漫畫人間——豐子愷的藝術世界」展集合了中國美術館、浙江省博物館和豐子愷家族及個人藏家收藏的豐子愷150餘件套作品、手稿及實物,展示了豐子愷畫家、散文家、藝術理論家、音樂教育家、裝幀設計家和翻譯家的多元身份,全面還原豐子愷多樣的藝術人生。  浪漫主義的無聲之詩  豐子愷,浙江省桐鄉市石門鎮人。
  • 用藝術喚醒童心:黃莎莉個展《童》在盛童童草木藝術空間開幕
    此次展覽「童」是對藝術家新近創作的《雨林之歌》、《動物世界》系列作品的另一種定義,是童心,是童趣,也是童真……「藝術家莎莉是一位非常純粹的藝術家,她就是喜歡畫畫,沒有其他的雜念。」策展人王碧兒講到。▲展覽現場前中國駐巴拿馬大使館代辦王衛華講到:「我目睹了藝術家莎莉在藝術上的進步和發展,她把巴拿馬文化元素,印第安人的針織作品融入繪畫中,開啟了全新的藝術形式,進一步拉近了中巴人民的感情
  • 豐子愷漫畫如詩 揭秘真正吸引其走進漫畫世界的人
    豐子愷漫畫如詩 揭秘真正吸引其走進漫畫世界的人 來源:人民網-書畫頻道  2016年08月02日09:06 有一天,李叔同和氣又嚴肅地對豐子愷說,他教了許多年的書,從未見過像豐子愷進步這麼神速的,實在是有天賦的青年。豐子愷受寵若驚,自那天起,他便決定了要以繪畫為生,且一生從未為此決定後悔過。 畫風受陳師曾影響 竹久夢二「引」其作漫畫 現代書畫大家陳師曾和日本抒情畫家竹久夢二,是對豐子愷畫風形成影響最大的兩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