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豐子愷漫畫

2020-12-25 鳳凰網讀書

為紀念我國現代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音樂教育家、漫畫家和翻譯家,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豐子愷先生去世35年,海豚出版社隆重推出一套《豐子愷兒童漫畫選》,全系列共10冊。

該系列畫集從豐子愷先生畢生的漫畫作品中精選出約1500幅漫畫,分為兒童卷(一、二、彩色卷),詩詞卷(一、二、彩色卷),學生卷(一、二),自然卷,世態卷,充分展現出大師作品的風採。

這套書旨在為當今普遍讀卡通和看動畫片長大的青少年提供優秀的經典的讀物,使讀者從一幅幅歌頌童心、歌頌生活、歌頌大自然的畫面中領略真、善、美,感受大師筆下的童心、童真、童趣,從而體會傳統文化的魅力。

重溫豐子愷漫畫

李忠孝

在當前幾米繪本、日韓漫畫風行的圖書市場,再看到豐子愷那一幅幅充滿詩意的漫畫,心中會是別樣一種情緒湧動。將經典與流行對照閱讀,經典總是讓人充滿溫情和敬意。

1924年,豐子愷的漫畫代表作《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面世,給文化界帶來一片驚喜。鄭振鐸讚嘆:「雖然是疏朗的幾筆墨痕,畫著一道卷上的蘆簾,一個放在廊邊的小桌,桌上是一把壺,幾個杯,天上是一鉤新月,我的情思卻被他帶到一個詩的意境,我的心上感到一種說不出的美感••••••」隨後鄭振鐸為豐子愷專門出版了畫集《子愷漫畫》,由朱自清、鄭振鐸、夏丏尊等作序, 俞平伯寫跋,品評致賞,可謂名家雲集,成一時盛事。朱自清的評價道出了豐子愷漫畫的無盡韻味:「我們都愛你的漫畫有詩意,一幅幅的漫畫,就如一首首的小詩——帶核兒的小詩。你將詩的世界東一鱗西一爪地揭露出來,我們這就像吃橄欖似的,老覺得那味兒。」 毫無疑問,這味兒是回味悠長的。八十多年後,無論是重溫還是初讀,那些富有意境的漫畫還會讓人驚喜,讓人賞心悅目。它們經過歲月淘洗,仍歷久常新,具有超越時空的永恆的藝術魅力,成為了經典。

只是在時下塵世喧囂中,讀豐子愷漫畫,也許更適合在靜靜的夜裡,一盞青燈,慢慢翻閱,心也會隨之沉澱下來。無論是勾勒兒童、描摹自然,還是觀照世態、古詩新畫,都曲盡其態,深入其理。在那一片落英繽紛中,我們可以感受「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這裡有著小橋流水,殘陽古道;有著扁舟獨坐,觀雲飲酒。靜靜的畫面,默默地交流,沉浸在古典的詩意中,自我開闢出一塊心靈的牧歌田園,讓自己在那裡暫住棲息。

讀豐子愷漫畫,人們可以讀出一種自然的趣味,讀出一種寧靜與閒適,讀出一份溫柔敦厚,也可以獲得人性本真的回歸。

曾有人說豐子愷的藝術和思想是孩子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的確,豐子愷對兒童給予了全身心的關注,甚至將自身生命融入兒童。他稱讚兒童「天地間最健全的心眼,只有孩子們的所有物,世間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們能最明顯、最完全地見到。」兒童是他作品的重要題材,描摹兒童的生活情狀,捕捉自由狀態下的兒童生活,抒發內心的喜悅、愧疚等複雜感情,率真自然,又妙趣橫生,把兒童天性表現得活靈活現。《瞻瞻的車》裡用兩把蒲扇當車騎,稚趣橫生;《花生米不滿足》中孩子看著桌上只有四粒花生米,哭喪著臉時的樣子……生活中孩子的一個個細節在豐子愷筆下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不僅小讀者可以從那一幅幅歌頌童心、歌頌生活、歌頌大自然的畫面中,領略真、善、美,感受大師筆下的童心、童真、童趣。同時以其題材「小中能見大,弦外有餘音」,讓曾經少年的成人看了也會倍感親切。

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也就與童心漸行漸遠,但看到豐子愷那些對人的本真狀態的模畫,童年的記憶,也會在輕輕翻動一頁頁畫面時斷斷續續、絲絲縷縷被勾起,或是清晰完整的一幕,或是模糊殘缺的片段。這時宛如時光流轉,不僅將人拉回到人生的童真年代,也使人獲取心靈的一時的安寧。

相關焦點

  • 豐子愷的詩意漫畫
    原標題:豐子愷的詩意漫畫   作為我國近現代歷史上著名的畫家、文學家、藝術教育家,豐子愷以其風格簡易、意境樸實、含蓄雋永的漫畫在中國美術發展史中一枝獨秀。他的早期漫畫作品多取自現實題材,帶有「溫情的諷刺」;後期常作古詩新畫,特別喜愛兒童題材,被認為是溝通文學與繪畫的一座橋梁。
  • 豐子愷漫畫裡的春天
    【美術經典】    作者:陳向向(中國美術學院博士生)  眾所周知,豐子愷是描繪童心的高手,他的漫畫滲透著天真稚樸的氣息,讓生活在塵緣中的俗子,能暫緩「棋局」一般成人世界的謀慮然而,人們忽略了,豐子愷也是漫畫春天的高手,因為童心和春天是相通的。
  • 品評豐子愷漫畫---近乎傳統國畫的抒情漫畫(圖)
    ■豐子愷的漫畫流行很廣,報紙雜誌上常見。  ■豐子愷(1898—1975)  我國現代著名的漫畫家、文學家和美術、音樂教育家  豐子愷先生的漫畫,我上學時候就看,很喜歡。記得是1943年,他來到四川樂山縣南的五通橋鎮舉行他的畫展,我看得很仔細。我正在黃海化工研究社任助理研究員,還沒從事漫畫工作。因為是年輕人,看他老先生留著長鬍子,沒敢上前和他談話,失去一次討教機會。
  • 豐子愷漫畫如詩 揭秘真正吸引其走進漫畫世界的人
    豐子愷漫畫如詩 揭秘真正吸引其走進漫畫世界的人 來源:人民網-書畫頻道  2016年08月02日09:06 一詞,因他而廣為人知;他的漫畫寥寥數筆,卻蘊含深深意味;他,就是中國漫畫史上的大家豐子愷。
  • 中國美術館展出「漫畫人間——豐子愷的藝術世界」
    10月25日,「漫畫人間——豐子愷的藝術世界」展在中國美術館剛剛啟幕,便迎來了絡繹不絕的觀眾,其間不乏追隨豐子愷系列展的忠實粉絲。此展是豐子愷誕辰120周年系列展的第三站,此前第一站香港亞洲協會「詩·韻——當豐子愷邂逅竹久夢二」與第二站西子湖畔浙江美術館「此境風月好——豐子愷120周年回顧展」均反響熱烈,因參觀人數眾多,浙江美術館甚至延展至11月11日結束。
  • 豐子愷誕辰120周年 「子愷漫畫」即將在杭州展出
    在現代藝術大師中,豐子愷對杭州特別鍾情,在他結緣杭州的六十年歲月裡,杭州被他多次稱道。豐子愷曾說:「杭州山水秀美如昔。我走遍中國,覺得杭州住家最好。」在豐子愷誕辰120周年之際,西子湖畔再次展現豐子愷的漫畫世界,「子愷漫畫」將在浙江美術館展出。
  •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豐子愷的漫畫世界(下)
    豐子愷的漫畫創作,是從畫古詩詞意境開始的,據他自述,童年時讀《千家詩》,美妙的詩詞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豐子愷說他喜歡看書的詩和詞,因為書中的詩詞把最優美最動人的句子匯集起來,讀來令人心情暢快。網絡配圖1924年,豐子愷發表的第一幅漫畫便是畫宋朝詩人謝無逸的《千秋歲·詠夏景》中的一句詩,「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豐子愷通過描繪這句詞意,開創了中國漫畫先河。
  • 豐子愷漫畫:松間明月長如此
    漫畫:松間明月長如此曾有讀者這樣評價:「這幅畫有點太現代了,怎麼能是水泥臺階呢?與詩句完美融合應該是一條山路,奇松輔之,才更顯意境。」我在下面是這樣評論的——豐子愷漫畫的特點除了意境深遠外,還有就是貼近生活。
  • 他是課本塗鴉界的鼻祖「敝帚自珍」豐子愷漫畫特展來了
    「敝帚自珍」——豐子愷漫畫特展他,是中國漫畫第一人;他,是課本塗鴉界的鼻祖;他,是新文化運動的啟蒙者之一;他,是浙江近代頗具影響力的文藝大家;豐子愷先生(1898—1975)是新文化運動的啟蒙者之一,是浙江近代頗具影響力的文藝大家。他提倡「美育」,以幽默風趣的漫畫聞名於世。豐子愷早期漫畫多取自現實題材,帶有「溫情的諷刺」,後期常作古詩新畫,尤喜兒童題材。
  • 原來豐子愷是這樣的人:他是中國「漫畫之父」,也是與魯迅「撞車...
    但不可否認的是,無論是他的漫畫、翻譯,還是美育理念乃至音樂思想,都對後人產生了深遠影響。3月1日下午,滬上眾多文人雅士齊聚克勒門文化沙龍,以「一鉤新月分外明——海上『豐』採豐子愷」為主題,回憶、探討他們記憶中的豐子愷。而「一鉤新月」幾字正是取自豐子愷的一幅重要畫作,這幅作品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中國「漫畫」的誕生。
  • 豐子愷的這幾幅漫畫 畫的都是啥「月」?
    有問必答提個醒 豐子愷的這幾幅漫畫畫的都是啥「月」? 答: 請根據豐子愷的漫畫來判斷農曆的大致日期和時間。漫畫中月相的畫法是否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
  • 唯一一本豐子愷彩色漫畫集《白雲無事常來往:豐子愷畫語》上海書展...
    豐子愷是中國現代漫畫的奠基人,他的畫風樸實,別具風格,影響深遠。8月16日,豐子愷外孫宋雪君、楊子耘,外孫女楊朝嬰做客上海書展,與讀者分享他們眼中的外祖父豐子愷,以及《白雲無事常來往:豐子愷畫語》一書背後的故事。
  • 走進豐子愷故居「緣緣堂」,感受這裡的「溫度」……
    每隔一段時間,我一定會和馬永飛館長用微信聊聊天,聽聽來自緣緣堂的聲音,想想緣緣堂裡的四季,與此同時重溫豐子愷先生那些充滿童趣和智慧的畫作,感受緣緣堂的溫度。緣緣堂前的「後河」其實豐子愷先生描繪的畫面,在我們的生活裡無處不在,關鍵是心中裝著藝術。
  • 佛系老爸豐子愷,縱容孩子玩鬧,形成的漫畫作品感動幾代人
    豐子愷,一個在中小學課本中多次出現的男人。他不僅是著名的漫畫家和散文家,也是著名的爸爸。他的孩子們,實在太幸福了。豐子愷9歲左右就失去了父親,但這並不妨礙他後來成為一個好父親。但在他的漫畫和散文作品中,我看到的不是柴米油鹽的磋磨,不是戰火紛飛的慌亂,而是童真童趣。據我淺顯的分析,豐子愷帶孩子有三大方針——在思維上認同孩子,在行動上支持孩子,在習慣上引導孩子。
  • 豐子愷畫作裡的愛與真
    《白雲無事常來往》 豐子愷 繪/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光明書話】 四十五年前,中國現代漫畫第一人豐子愷逝世,給後人留下了四千餘幅漫畫作品。時至今日,完整保存下來的漫畫作品不足其全部創作的一半,彩色漫畫更是少之又少,僅有兩百餘幅。
  • 豐子愷吳語漫畫中的土味童謠,原來化用了一首樂府古詩?
    作為一個詩詞愛好者,一直以來比較喜愛豐子愷的漫畫,特別他根據古詩文句子創作的,豐子愷真是近現代一位非常偉大的藝術家,這些詩文漫畫不但意境優美,並能與時俱進,對於普通人來說,在這種賞心悅目的圖文中走進古詩詞是很輕鬆的。
  • 豐子愷:片片落英,含蓄人間情味
    豐子愷自幼對美術表現出了格外高的天賦和興趣,並於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師從李叔同學習繪畫和音樂,期間夏丏尊對其影響很大,給予了豐子愷「媽媽般的教育」,而李叔同給與的是「爸爸般的教育」。漫畫幽默風趣,流傳廣泛,深受人們的喜愛。朱自清、鬱達夫、巴金、葉聖陶、林清玄,對其文章和漫畫均讚譽有加。豐子愷,是中國現代受人敬仰的漫畫家,散文家。他的繪畫,文章在幾十年滄桑風雨中保持一貫的風格:雍容恬靜,其漫畫更是膾炙人口。
  • 探訪豐子愷故居:大師與故土的相牽相依
    原標題:探訪豐子愷故居:大師與故土的相牽相依 「走了五省,經過大小百數十個碼頭,才知道我的故鄉石門灣,真是一個好地方。」記者近日探訪著名漫畫大師豐子愷念念不忘的故鄉,浙江桐鄉石門鎮。 小鎮不大,走過一道石橋,便是豐子愷故居。
  • 當豐子愷邂逅竹久夢二……
    據悉,此次共展出竹久夢二畫作40幅及豐子愷作品80幅,展品分別來自日本竹久夢二伊香保紀念館及豐子愷家族,其中竹久夢二的作品為首次走出日本展出。展覽共分為5個板塊,包括:大時代下的中國與日本,竹久夢二對豐子愷的觸動與豐子愷的學習,竹久夢二的藝術,豐子愷的繪畫,以及竹久夢二、豐子愷的繪畫之差異比較。
  • 勞動創造奮鬥——青春勵志故事:豐子愷
    在豐一吟的眼中,李叔同不僅將豐子愷引上了藝術之路,更重要的是李叔同身上可貴的精神深深影響著豐子愷的一生。創立「子愷漫畫」 開中國漫畫先河 1919年,22歲的豐子愷從浙江一師畢業,初出茅廬的他也開始了積極的「藝術追求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