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豐子愷邂逅竹久夢二……

2021-01-07 浙江日報

2018-09-28 14:50 |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 顏明芬

由豐子愷國際文化協會、竹久夢二伊香保紀念館主辦的「詩·韻——當豐子愷邂逅竹久夢二」展覽,於9月25日起至10月3日在香港亞洲協會香港中心賽馬會廳舉行。

據悉,此次共展出竹久夢二畫作40幅及豐子愷作品80幅,展品分別來自日本竹久夢二伊香保紀念館及豐子愷家族,其中竹久夢二的作品為首次走出日本展出。展覽共分為5個板塊,包括:大時代下的中國與日本,竹久夢二對豐子愷的觸動與豐子愷的學習,竹久夢二的藝術,豐子愷的繪畫,以及竹久夢二、豐子愷的繪畫之差異比較。

恰逢中日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亦是豐子愷誕辰120周年,聯展為觀眾傳達藝術無疆界、友誼春長在美好意願的同時,更試圖探索竹久夢二與豐子愷兩位藝術大家作品的共通點與迥異之處。

其實,豐子愷並沒有見過竹久夢二,而是在地攤上買到一本畫冊——竹久夢二早期的作品集《春之卷》,從此打開了新的藝術之門。當時豐子愷放棄了西畫的學習,竹久夢二作品中的文學性給了他很大啟發,轉而求諸毛筆以改良中國畫的突破。

豐子愷買下《春之卷》很快就回國了,並託好友黃涵秋買到竹久夢二《夏》《秋》《冬》幾本畫冊。後來豐子愷到上虞的白馬湖教書,朱自清、俞平伯、夏丏尊都在,當時他繪畫為自娛,畫好之後貼在門上,朋友們看到之後覺得畫面有趣,於是鼓勵他發表和繼續創作,這才水到渠成地有了他的《古詩新畫》。

此次展覽中所呈現的竹久夢二早期版本的《春之卷》,與豐子愷的《古詩新畫》對比,便找到了他藝術靈感的源頭。正如豐子愷的長外孫宋菲君所言,「若沒有竹久夢二,可能後來就沒有『子愷漫畫』,又可能『子愷漫畫』會是另一種風格。」

豐子愷把素未謀面的竹久夢二尊為老師。時至今日,我們依然能從他的畫作中感受到溫暖,同時又不乏他對於藝術創作的探討。在敘述自己的藝術創作時,豐子愷不止一次談及竹久夢二作品中「東洋的趣味」「西洋的構圖」「抒情的詩性」對自己的觸動和影響,這3點他受用終身。

溫柔歸來

愛孩子,愛家鄉,是豐子愷先生的最大特點。此次展覽的最後一站,也將來到桐鄉。

恰逢豐子愷誕辰120周年,豐子愷幼子豐新枚之子豐羽,有心為爺爺策劃紀念展覽,原本在香港的一場展覽變成四地五場,分別在香港(2場)、杭州、北京及豐子愷故鄉桐鄉舉辦。但這並不是一場巡展,五場展覽主題不一,將呈現出一個立體的豐子愷。

桐鄉站很特別,開展的11月9日正好是豐子愷誕辰120周年的紀念日。

桐鄉站的主題為「我自愛桐鄉」,將藝術家置於鄉情與鄉愁上,勾勒出這位從桐鄉石門鎮走出去的少年,如何成長成一位知名藝術家的生動過程,並充分展現豐子愷終生熱愛家鄉的濃濃情意。展覽分兩個單元:豐子愷的藝術人生和豐氏家學。

豐子愷的7位兒女和諸多孫輩,在學術上都有諸多成就。豐子愷誕辰120周年系列展策展人王一竹在公開報導中曾說,整個展覽的準備中,多次得到豐子愷家族的支持,這種中國人的家族文化與家庭教育,正是她想在桐鄉呈現的。

「在作品的選擇上我們有特殊的考量,一定是以前沒在桐鄉公開展示過的。其中《給恩狗的畫》,是豐子愷先生為幼子豐新枚先生創作的,畫的內容是新枚先生成長過程中的小故事,題跋的文字必須用桐鄉話來念,這批作品以前沒有到過桐鄉。想像一下,這批作品用鄉音讀出時,趣味一定比我們的感覺更豐富。」王一竹表示。

◆新聞助讀

竹久夢二(1884-1934),本名竹久茂次郎,日本明治、大正時期的著名畫家、裝幀設計家、詩人和歌人。他的畫獨具風格,多描繪羈旅行怨、美麗的女性和童真童趣。有「大正浪漫的代名詞」、「漂泊的抒情畫家」之稱。

夢二的作品風靡於明治末葉,其創作領域包括日本畫、油畫、水彩畫、木版畫以及詩歌。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夢二的作品才逐漸引起了各國學者們的注意,並一致認為:他不僅打通了所謂純藝術與設計、工藝等實用美術的邊界,而且開啟了東洋畫壇的新時代,時至今日依然對日本美術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相關焦點

  • 他的畫曾深深啟發了豐子愷 : 竹久夢二紀念
    夢二已逝,他的詩畫卻時時新生,在讀者的眼中,在豐子愷的畫裡,在翻譯者的筆下,在研究者的思索間,在日本,在中國,在夢二詩畫流傳的每一處。九月,我們可以追憶竹久夢二。竹久夢二的一生開始於九月,也結束於九月。八十三年前的九月,他離開了自己疏離地生活了50年的人世,今年的9月16日,是他一百三十三歲的生日。
  • 竹久夢二之於豐子愷:春天在到來的路上
    後來竹久夢二又與一位名叫葉的女孩相識並同居,並以她為模特兒完成了代表作《黑船屋》。竹久夢二藝術的典型正是他創作的一系列「夢二式美人」,惆悵的臉上眼神迷茫、表情憂傷,難以名狀的「易碎之美」給人留下揮之不去的印 象。  20世紀初期是日本以東京為中心的大眾文化興起的時期,竹久夢二的人氣正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之上。竹久夢二沒有接受過任何專業美術訓練,他對當時的歐洲藝 術新潮流投以極大關注。
  • 這位竹久夢二,讓豐子愷走上漫畫之路,很多人卻不知道他
    小編認為除了那些知名度特別高的書畫家和作品,小編還應該多給大家介紹一些很多朋友並不了解的相對小眾的畫家(對普通大眾而言的小眾),比如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位來自日本的藝術家竹久夢二便是如此。很少有人會想到竹久夢二,甚至有不少朋友都不知道這位畫家,但是他對日本美術卻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彼時,當民國漫畫家豐子愷懷揣想要成為油畫家的夢想來到日本留學的時候,在東京的一個舊書攤上與竹久的作品集《夢二畫集·春之卷》相遇了。這本畫集給豐子愷帶去了相當大的震撼,以至於他改變了當初想要成為油畫家的志向。除了豐子愷這位竹久夢二的超級粉絲外,像是魯迅、周作人等人也都相當欣賞夢二的作品。
  • 竹久夢二 世間的孤旅人,畫途的獨行客
    從竹久夢二到豐子愷兒童詩畫與童真之美竹久夢二是日本明治大正年間的畫家、詩人,也曾被湧入明治畫壇的西洋畫風裹挾著撲入油畫的修習,可他幾經周折終究是放棄了。其實,夢二的任情隨性,註定了他無法被油畫苦重的技巧所局囿,他「知更鳥胸前絨羽一般纖細的感知和逃亡人的心一樣警覺的感情」,也必定不是油畫反覆填塗的色塊所能裝盛。
  • 動漫大家金城領讀《竹久夢二童畫童話》,帶你重拾童年童真與童趣
    今年,再次應邀領讀,金城選擇了豐子愷老師竹久夢二的作品《竹久夢二童畫童話》,該書中所收錄的,正是他為數眾多的兒童畫,還有他的文章和詩歌。" 本書即為竹久夢二最具有代表性的童話和童畫的結集,體現出了這位傑出詩人和畫家最純粹的童心。" 金城說。
  • 竹久夢二:這個豐子愷喜歡的畫家還是個書籍裝幀大師
    竹久夢二也是這樣一個天才。豐子愷很喜歡他,第一次看到他的畫,驚嘆道:「這寥寥數筆的一幅畫,不僅以造型的美感動我的眼,又以詩的意味感動我的心。」竹久夢二詩書畫全通,還會書籍裝幀,並且在當時的日本帶起了一個潮流,稱為「夢二風」,極受當時人們的追捧。
  • 原來豐子愷是這樣的人:他是中國「漫畫之父」,也是與魯迅「撞車...
    時隔38年,滬上觀眾得以在新開館的上海海派藝術館與「作品最多,形式最豐富」的豐子愷畫作重逢。短短一個月展期,館內門庭若市,吸引了3萬餘參觀者,足見「豐子愷」三字的號召力。上海文聯日前也透露,該展不日將移師文聯展廳,以饗觀眾。 「豐子愷」意味著什麼?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答案。
  • 中國美術館展出「漫畫人間——豐子愷的藝術世界」
    10月25日,「漫畫人間——豐子愷的藝術世界」展在中國美術館剛剛啟幕,便迎來了絡繹不絕的觀眾,其間不乏追隨豐子愷系列展的忠實粉絲。此展是豐子愷誕辰120周年系列展的第三站,此前第一站香港亞洲協會「詩·韻——當豐子愷邂逅竹久夢二」與第二站西子湖畔浙江美術館「此境風月好——豐子愷120周年回顧展」均反響熱烈,因參觀人數眾多,浙江美術館甚至延展至11月11日結束。
  • 蕗谷虹兒與竹久夢二
    1967年,蕗谷虹兒發表在《東京新聞》連載中的兩幅關於竹久夢二的速寫,一幅是穿和服、戴帽子的夢二,坐在沙發上,近景是葉的側影(右),另一幅是西裝革履的夢二坐在椅子上,單手支頤,仿佛在構思,兩幅應該都是以菊富士旅館為背景。
  • 他是課本塗鴉界的鼻祖「敝帚自珍」豐子愷漫畫特展來了
    《春之卷》畫集,富有拾趣的繪畫風格,給豐子愷打開了新的藝術世界大門。竹久夢二在東瀛遊學又及時地遇上竹久夢二這股強勁的「東風」,將其靈性之火點燃,原先各行其道的西洋畫技巧與傳統的藝術修養,於此時融為一體,開始踏上一條左右逢源的藝術之道。
  • 豐子愷漫畫如詩 揭秘真正吸引其走進漫畫世界的人
    豐子愷漫畫如詩 揭秘真正吸引其走進漫畫世界的人 來源:人民網-書畫頻道  2016年08月02日09:06 有一天,李叔同和氣又嚴肅地對豐子愷說,他教了許多年的書,從未見過像豐子愷進步這麼神速的,實在是有天賦的青年。豐子愷受寵若驚,自那天起,他便決定了要以繪畫為生,且一生從未為此決定後悔過。 畫風受陳師曾影響 竹久夢二「引」其作漫畫 現代書畫大家陳師曾和日本抒情畫家竹久夢二,是對豐子愷畫風形成影響最大的兩個人。
  • 「雖然豐子愷舊居現在不能開放,但大家還是想念日月樓」
    後來豐子愷的孫子豐羽自己出資,把當時房子的二樓和三樓買下來,布置成一個展館。一樓價位太高,沒有談妥。二樓三樓開放之後,很多人來參觀,站在那個地方,看到豐子愷先生當年工作生活的小床和桌子,很多人流下了眼淚。還有很多年輕人坐在那個地方,一直不走,就希望待在那裡,覺得近距離和大師同在。甚至還有一個德國人,他說大師是有氣場的,這裡就有這個氣場,所以大家在這裡不想走。
  • 豐子愷:長大後再也無心吃個螃蟹,就兩碗米飯
    其中文學小說第一名是美國新晉作家塔拉·韋斯特弗的處女作《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第二名是劉慈欣的《三體》,第三的豐子愷先生的《萬般滋味,都是生活》。豐子愷先生被譽為「中國漫畫鼻祖」「現代中國最藝術的藝術家」,是20世紀中國藝壇上不可缺席的重量級人物。
  • 豐子愷畫作裡的愛與真
    這兩百餘幅,由人民文學出版社結集成《白雲無事常來往:豐子愷畫語》出版。這是市面上唯一一部豐子愷彩色漫畫集,彌足珍貴。日本學者吉川幸次郎曾在1940年,將豐子愷散文《緣緣堂隨筆》譯介到日本。在前言中,他寫道:我覺得,著者豐子愷,是現代中國最像藝術家的藝術家,這並不是因為他多才多藝,會彈鋼琴、作漫畫、寫隨筆的緣故,我所喜歡的,乃是他藝術家的真率,對於萬物的豐富的愛,和他的氣品、氣骨。
  • 竹久夢二晚年油畫《西海岸的裸婦》首次公開展示
    7月5日上午,日本岡山市的夢二鄉土美術館館長小島光信(左)與宮武亞蘭在首次公開展示的竹久夢二油畫《西海岸的裸婦》前握手。(共同社)據日媒報導,日本大正浪漫文化代表畫家、有美女畫等諸多作品傳世的竹久夢二(1884-1934年)晚年時在美國創作的油畫《西海岸的裸婦》,5日在岡山市中區的「夢二鄉土美術館」特別展覽上首次公開展示。這幅作品高51釐米,寬62釐米,畫有一位裸體白人女性以臂為枕仰臥的姿態。
  • 大師豐子愷的童心和率真,對人忠誠熱情,對事專注純粹!
    所以,在豐子愷的筆下。童心,是藝術永恆的主題;率真,是生命最溫暖、最爛漫的底色!01、童年——人生的黃金時代豐子愷的黃金時代是短暫的。只是會描繪的豐子愷接到這個大任務,卻無從下手,好在大姐姐幫了他。她從家裡染坊拿來大張的紙,為他打上格子,解決了他的難題。後來,師從李叔同之後,才被正式引導走向藝術創作的道路。
  • 西方藝術史:日本漂泊的抒情畫家「浪漫的代名詞」竹久夢二
    亞洲美術日本世俗美術時代竹久夢二(Takehisa Yumeji,1884-1934年)本名竹久茂次郎,有「大正浪漫的代名詞」、「漂泊的抒情畫家」之稱的日本著名畫家、裝幀設計家、詩人和歌人。《夢二畫集·長崎十二景》《夢二畫集·春之卷》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被稱為新浮世繪的代表之一。這本書展示了一種獨特的東洋人物風俗畫,畫中很多大眼細腰,滿懷哀愁的女性,即「夢二式美女」。
  • 日本老照片:第二張是武士夫妻,最後一張是竹久夢二的前妻
    竹久夢二是日本著名畫家、裝幀設計家、詩人,影響深遠。不過,他的成就,在二戰後也就是他去世十幾年後才被重視。年輕時候,他雖然創作頗豐,卻並不很出名。1914年,他二次結婚。
  • 重溫豐子愷漫畫
    為紀念我國現代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音樂教育家、漫畫家和翻譯家,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豐子愷先生去世35年,海豚出版社隆重推出一套《豐子愷兒童漫畫選》,全系列共10冊。該系列畫集從豐子愷先生畢生的漫畫作品中精選出約1500幅漫畫,分為兒童卷(一、二、彩色卷),詩詞卷(一、二、彩色卷),學生卷(一、二),自然卷,世態卷,充分展現出大師作品的風採。這套書旨在為當今普遍讀卡通和看動畫片長大的青少年提供優秀的經典的讀物,使讀者從一幅幅歌頌童心、歌頌生活、歌頌大自然的畫面中領略真、善、美,感受大師筆下的童心、童真、童趣,從而體會傳統文化的魅力。
  • 豐子愷:被認作叛徒,只因為一件事,結果捧腹大笑
    是的,那個不辭辛勞救了一隻雞的老人就是豐子愷。初遇恩師;遊學日本,「邂逅良師」1914年,16歲的豐子愷考入浙江省第一師範學校。當時,浙江省第一師範學校有號稱「」革命運動領袖「」的景恆毅主持。一個「不要臉」的畫家一天早上,豐子愷閒來無事,翻看起上海的「新聞報」,不料,看到一篇文章赫然寫著《豐子愷畫畫不要臉》,把豐子愷氣的夠嗆,等到讀完,豐子愷卻笑了,原來妥妥的一個「標題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