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畫曾深深啟發了豐子愷 : 竹久夢二紀念

2020-12-24 騰訊網

[摘要]葉子漸老漸落,等來春又是一片新綠。夢二已逝,他的詩畫卻時時新生,在讀者的眼中,在豐子愷的畫裡,在翻譯者的筆下,在研究者的思索間,在日本,在中國,在夢二詩畫流傳的每一處。

九月,我們可以追憶竹久夢二。

竹久夢二的一生開始於九月,也結束於九月。八十三年前的九月,他離開了自己疏離地生活了50年的人世,今年的9月16日,是他一百三十三歲的生日。

似乎很難不喜歡竹久夢二的畫,那些寥寥數筆,簡潔卻充溢著浪漫和詩意的畫,仿佛一下子就能觸到人的心底。

他的畫曾深深啟發了豐子愷——或者說,他們像是未曾謀面的知音。他們仿佛靈魂相通,同樣喜愛用畫筆描繪童真的世界;但他們又當然不一樣,這背後有兩位畫者不同的情懷。

又是九月,綠葉漸老漸落,一生旅途漂泊的竹久夢二,也終於在八十三年前的九月,歇住了行腳,離開了他原本就疏離的世界。

只有畫稿詩稿落入世塵,他為碌碌世間的人們獨闢了一場現實中無法啟程的旅行,感喚人們心中日漸凋敝的詩意。

竹久夢二(1884-1934),本名竹久茂次郎,日本明治、大正時期的著名的畫家、裝幀設計家、詩人和歌人。他的畫獨具風格,多描繪羈旅行怨、美麗的女性和童真童趣。有「大正浪漫的代名詞」、「漂泊的抒情畫家」之稱。

從竹久夢二到豐子愷:兒童詩畫與童真之美

竹久夢二是日本明治大正年間的畫家、詩人,也曾被湧入明治畫壇的西洋畫風裹挾著撲入油畫的修習,可他幾經周折終究是放棄了。

其實,夢二的任情隨性,註定了他無法被油畫苦重的技巧所局囿,他「知更鳥胸前絨羽一般纖細的感知和逃亡人的心一樣警覺的感情」,也必定不是油畫反覆填塗的色塊所能裝盛。他是這世間孤獨的旅人,也是畫途中的獨行客,他甚至從未得到過學院畫派的承認,可他的詩畫偏就那麼不動聲色地讓一代代人痴迷至今。

如果說《夢二畫集》是一縷小陽春的風,不急不躁地拂過你的皮膚、肉骨,入了心肺,清潤和緩,有那麼一絲微微的寒,是夢二獨有的哀怨,那麼《藍色的船》與《孩子的國度》便是一串輕靈的音符,本是嬉笑玩鬧童真童趣,你卻總能在餘韻中捕捉到一點淺淡的寂寞。是啊,夢二是寂寞的,「幾多山河行遍,寂寞依然,重又啟程,何處是我歸依的家園」,縱然他的畫展開至歐洲各地,縱然他身邊從不乏美人陪伴,可他的靈魂依舊無從安頓。

《孩子的國度》《藍色的船》

作者:[日]竹久夢二

譯者:郭爾雅

版本:現代出版社2017 年4 月

於是,他繪出了一個「孩子的國度」,在這裡,他退歸孩童,與花草交心,和鳥獸遊戲,他被自然溫柔守護,對自然滿心依賴。他夢想的失落、靈魂的無依大約也得到了短暫的撫慰,但筆端到底難免露了一絲獨屬於竹久夢二的孤寂:海面靜靜流淌的月光,暗夜迴蕩的水車聲哐當哐當,藍色的船如同幽靈般在海上漂蕩……多麼詩意的孤寂。而豐子愷,大約可以算得上竹久夢二從未謀面的知音了。

豐子愷也曾被油畫所囿,在畫途猶疑難行。與夢二的任情隨性與纖細感受相似的,豐子愷有著對人間世相敏銳的感知、對萬事萬物廣博的同情,以及蘊藏於心的東方詩情和文人意趣。他一遇《夢二畫集》的簡筆速寫,便深感震顫。想來,大概也只有草草逸筆的簡潔才能追趕得上他們瞬息變幻的豐富感受,只有水墨毛筆的婉致才足以抒寫他們心中俄頃而起的詩情。

竹久夢二的簡筆畫。

在簡筆詩畫一途,夢二先行,豐子愷受其啟發,將平常瑣事或古詩詞句作成小畫,而這些畫一經《文學周報》刊載,便以「子愷漫畫」為名風靡了全國。

與竹久夢二一樣,豐子愷也創作了大量描寫兒童生活的繪畫作品。他們都欣賞並且描畫孩子為遊戲而遊戲的純粹、將宇宙萬物視作平等的無我、出自本心不做矯飾的真誠以及美好的孩子眼中那被美化了的成人世界,這成為他們作品中詩意與趣味的重要來源。

他們尊重兒童的天性、還原兒童的生活,畫中絲毫沒有作為成年人的優越感,也不帶任何成年人的文化期待和意志,這使得豐子愷與夢二的兒童作品看起來極為相似。然而事實上,兒童對於他們來說卻是完全不同的存在,創作兒童詩畫對於他們的意義也完全不同。

豐子愷作品。

豐子愷極其喜愛兒童,他甚至將詩僧八指頭陀詠兒童的詩刻在菸斗上。他畫兒童畫,正如他自己所說:「我當時對於我的孩子們,可說是熱愛。這熱愛便是作這些畫的最初的動機。」他用手中的筆記錄著孩子們的生活,我們在感受這些畫面中的童真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作者流淌在畫筆裡的溫柔與慈愛,以及父親微微含笑著溫情凝視的眼神。

而竹久夢二則不然,他也有自己的孩子,但他從來都討厭妻子談及孩子,對孩子也極其漠視。他的作品中很少出現豐子愷漫畫中孩子與孩子嬉戲玩鬧的場景,而大都是孩子與花草動物以及整個大自然的交流。當描畫這一切時,竹久夢二是化身了畫中的孩童,將自己放歸自然,從而遠離了日常的囂雜世界。他甚至沒有豐子愷那樣站在畫外的溫柔注視,他到底還是那個游離於俗世之外,靈魂無處安放的孤獨旅人,用畫筆構建起了一個純真的「孩子的國度」,這裡是他用以避開俗世煩擾的樂園,而他的童詩童畫,便是他排遣孤獨,尋求心靈告慰的途徑。

大布偶

小小的春子有一個大大的布偶。

有一天,她抱著大布偶去朋友夏子家玩。

夏子家的女用人從商店出來,

就看見那裡立著一個大布偶。

布偶太大了,女用人完全沒有看到小春。

她被嚇了一大跳,忙跑去跟女主人說:

「夫人,不得了了,門口有一隻大布偶走進

來了。」

大家一陣騷動,都跑出來看,

原來是春子抱著布偶站在那裡啊!

——竹久夢二的簡筆詩畫《大布偶》

「絕緣」與「非人情」:淡泊世情的審美態度

在美學主張上,豐子愷對竹久夢二也是有所呼應的。竹久夢二曾在《夢二畫集·冬之卷序》中說:「俳畫是『非人情』的。」事實上,受俳畫影響的夢二詩畫中也無不流露著「非人情」之美。

「非人情」是夏目漱石在《文學論》中提出的概念,而後又在其寫生文《草枕》中通過一個漫遊鄉野的畫工的體悟、以繪畫性的敘述手法進行了詮釋,指的是超越道德倫理、脫離塵世、淡泊世情的審美態度。

《夢二畫集·冬之卷》

作者:[日]竹久夢二

譯者:郭爾雅

版本:現代出版社 2016年1月

與《草枕》中的畫工一樣,竹久夢二也將旅途看做避世的去所,他的一生,幾乎大半時間都在旅途,他的詩畫中總流露著身處世間而又無所適從的空茫與孤獨之感,於是他將世間無處安頓的靈魂冀望在了暫離現實的旅行;而那些「夢二式美人」則總是用略帶哀愁的大眼靜靜地觀望著世間,神情中帶著游離世外的空茫與漠然;在童詩童畫中,夢二又描繪出了一個遠離成人社會,充滿著愛與美好的樂園。我們從中都可以感受到夢二所構建的「非人情」的世界。

在豐子愷的美學思想中,有一個與「非人情」極為相近的概念——「絕緣」。指的是通過剪斷事物的所有前因後果、憑藉牽連,以及各種世俗的功用功利和科學的智性關係,從而達到一種超越的審美狀態。在《看展覽會用的眼鏡——告一般入場者》一文中,豐子愷寫到了幼時遊戲的體驗:「分開兩腳,彎下身子,把頭倒掛在兩股之間,倒望背後的風景」,或者「用手指打個圈子,從圈子的範圍內眺望前面的風景」。

他認為,這樣的腿間的倒望和手指的範圍便是「絕緣」。在這樣「絕緣」的世界裡,人們無需探察事物的本質,顧慮它的前後變化以及與周圍的關係,也不必計較利害得失因果,不用參照以往的知識智慧與經驗,只需專注於眼前所見即可,這其中不正包括「非人情」所說的靜觀的審美距離,超越塵世、淡泊世情的審美態度嗎?對於「脫離塵世」的「非人情」,豐子愷在《暫時脫離塵世》一文中說道,只有懂得脫離塵世的人,才是「最像人的人」。然而又特別強調了「暫時」二字,他說:「但請注意『暫時』這兩個字,『暫時脫離塵世』,是快適的、是安樂的、是營養的。」

竹久夢二作品。

可見,在豐子愷看來,「非人情」的世界應當是暫時的,它是一種積極的調劑,而非竹久夢二一般消極的避世。這其實與竹久夢二和豐子愷的個人氣質和思想特徵是一致的。竹久夢二是一個唯美唯愛、任情任性的風流才子,他的心中常懷不被世人理解的憂苦和靈魂無處安頓的孤獨,因此總想要避世離塵,在旅途中、在一個又一個的美人身上、在童真童趣的「孩子的國度」中尋求心靈的歸依;而豐子愷則是一個胸懷廣博、慮世憂民的大藝術家,儘管也主張通過「絕緣」的方法來達到審美的純化境地,可他所關注的絕不僅僅是「美」,絕不僅僅是自己內心的喜樂與悲哀,更有對國計民生的關注和對世間的萬事萬物的關懷。

這也造成了竹久夢二與豐子愷的最本質的區別,即對美、藝術與道德的理解,對真善美的追求的差別。豐子愷求真求善,而竹久夢二則唯獨求美。這是我們理解夢二與豐子愷,甚至理解中日藝術時至關重要的一點。關於竹久夢二與豐子愷,我們當然須知道他們之間存在的影響關係,但也必須明確他們之間深層的、本質的差異,因此我們不能因為豐子愷受到了竹久夢二的很大影響,就忽視豐子愷畫作的中國文化底蘊;也不能因為竹久夢二在現代中國頗受歡迎,就將竹久夢二的人及其作品做中國化的理解。

葉子漸老漸落,等來春又是一片新綠。夢二已逝,他的詩畫卻時時新生,在讀者的眼中,在豐子愷的畫裡,在翻譯者的筆下,在研究者的思索間,在日本,在中國,在夢二詩畫流傳的每一處。(文/郭爾雅)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相關焦點

  • 當豐子愷邂逅竹久夢二……
    據悉,此次共展出竹久夢二畫作40幅及豐子愷作品80幅,展品分別來自日本竹久夢二伊香保紀念館及豐子愷家族,其中竹久夢二的作品為首次走出日本展出。展覽共分為5個板塊,包括:大時代下的中國與日本,竹久夢二對豐子愷的觸動與豐子愷的學習,竹久夢二的藝術,豐子愷的繪畫,以及竹久夢二、豐子愷的繪畫之差異比較。
  • 這位竹久夢二,讓豐子愷走上漫畫之路,很多人卻不知道他
    小編認為除了那些知名度特別高的書畫家和作品,小編還應該多給大家介紹一些很多朋友並不了解的相對小眾的畫家(對普通大眾而言的小眾),比如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位來自日本的藝術家竹久夢二便是如此。很少有人會想到竹久夢二,甚至有不少朋友都不知道這位畫家,但是他對日本美術卻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彼時,當民國漫畫家豐子愷懷揣想要成為油畫家的夢想來到日本留學的時候,在東京的一個舊書攤上與竹久的作品集《夢二畫集·春之卷》相遇了。這本畫集給豐子愷帶去了相當大的震撼,以至於他改變了當初想要成為油畫家的志向。除了豐子愷這位竹久夢二的超級粉絲外,像是魯迅、周作人等人也都相當欣賞夢二的作品。
  • 竹久夢二之於豐子愷:春天在到來的路上
    儘管竹久夢二 不專攻任何畫種,也不從屬於任何畫派組織,換句話說,他在美術界沒有一席之地,但是,他的藝術與社會緊密相連,滿足了廣大民眾美化生活的需求,他經營的「港屋」由此成為風靡東京的名勝,他也成為名副其實的大眾藝術家。可以說,「港屋」是竹久夢二藝術活動的高潮期。
  • 竹久夢二 世間的孤旅人,畫途的獨行客
    從竹久夢二到豐子愷兒童詩畫與童真之美竹久夢二是日本明治大正年間的畫家、詩人,也曾被湧入明治畫壇的西洋畫風裹挾著撲入油畫的修習,可他幾經周折終究是放棄了。其實,夢二的任情隨性,註定了他無法被油畫苦重的技巧所局囿,他「知更鳥胸前絨羽一般纖細的感知和逃亡人的心一樣警覺的感情」,也必定不是油畫反覆填塗的色塊所能裝盛。
  • 動漫大家金城領讀《竹久夢二童畫童話》,帶你重拾童年童真與童趣
    今年,再次應邀領讀,金城選擇了豐子愷老師竹久夢二的作品《竹久夢二童畫童話》,該書中所收錄的,正是他為數眾多的兒童畫,還有他的文章和詩歌。" 本書即為竹久夢二最具有代表性的童話和童畫的結集,體現出了這位傑出詩人和畫家最純粹的童心。" 金城說。
  • 竹久夢二:這個豐子愷喜歡的畫家還是個書籍裝幀大師
    竹久夢二也是這樣一個天才。豐子愷很喜歡他,第一次看到他的畫,驚嘆道:「這寥寥數筆的一幅畫,不僅以造型的美感動我的眼,又以詩的意味感動我的心。」竹久夢二詩書畫全通,還會書籍裝幀,並且在當時的日本帶起了一個潮流,稱為「夢二風」,極受當時人們的追捧。
  • 原來豐子愷是這樣的人:他是中國「漫畫之父」,也是與魯迅「撞車...
    但不可否認的是,無論是他的漫畫、翻譯,還是美育理念乃至音樂思想,都對後人產生了深遠影響。3月1日下午,滬上眾多文人雅士齊聚克勒門文化沙龍,以「一鉤新月分外明——海上『豐』採豐子愷」為主題,回憶、探討他們記憶中的豐子愷。而「一鉤新月」幾字正是取自豐子愷的一幅重要畫作,這幅作品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中國「漫畫」的誕生。
  • 他是課本塗鴉界的鼻祖「敝帚自珍」豐子愷漫畫特展來了
    「敝帚自珍」——豐子愷漫畫特展他,是中國漫畫第一人;他,是課本塗鴉界的鼻祖;他,是新文化運動的啟蒙者之一;他,是浙江近代頗具影響力的文藝大家;他,集畫家、文學家、翻譯家和藝術教育家於一身;他,以一支筆、一顆心創造了一個詩意、真摯的藝術世界;他,就是豐子愷。
  • 蕗谷虹兒與竹久夢二
    1967年,蕗谷虹兒發表在《東京新聞》連載中的兩幅關於竹久夢二的速寫,一幅是穿和服、戴帽子的夢二,坐在沙發上,近景是葉的側影(右),另一幅是西裝革履的夢二坐在椅子上,單手支頤,仿佛在構思,兩幅應該都是以菊富士旅館為背景。
  • 中國美術館展出「漫畫人間——豐子愷的藝術世界」
    10月25日,「漫畫人間——豐子愷的藝術世界」展在中國美術館剛剛啟幕,便迎來了絡繹不絕的觀眾,其間不乏追隨豐子愷系列展的忠實粉絲。此展是豐子愷誕辰120周年系列展的第三站,此前第一站香港亞洲協會「詩·韻——當豐子愷邂逅竹久夢二」與第二站西子湖畔浙江美術館「此境風月好——豐子愷120周年回顧展」均反響熱烈,因參觀人數眾多,浙江美術館甚至延展至11月11日結束。
  • 豐子愷漫畫如詩 揭秘真正吸引其走進漫畫世界的人
    一詞,因他而廣為人知;他的漫畫寥寥數筆,卻蘊含深深意味;他,就是中國漫畫史上的大家豐子愷。他在繪畫方面,遵循李先生「每一筆都要認真」的教誨,苦練實物寫生,進步神速,這一切被李叔同看在眼裡。有一天,李叔同和氣又嚴肅地對豐子愷說,他教了許多年的書,從未見過像豐子愷進步這麼神速的,實在是有天賦的青年。豐子愷受寵若驚,自那天起,他便決定了要以繪畫為生,且一生從未為此決定後悔過。
  • 「雖然豐子愷舊居現在不能開放,但大家還是想念日月樓」
    後來豐子愷的孫子豐羽自己出資,把當時房子的二樓和三樓買下來,布置成一個展館。一樓價位太高,沒有談妥。二樓三樓開放之後,很多人來參觀,站在那個地方,看到豐子愷先生當年工作生活的小床和桌子,很多人流下了眼淚。還有很多年輕人坐在那個地方,一直不走,就希望待在那裡,覺得近距離和大師同在。甚至還有一個德國人,他說大師是有氣場的,這裡就有這個氣場,所以大家在這裡不想走。
  • 豐子愷:長大後再也無心吃個螃蟹,就兩碗米飯
    童年如日出鬱達夫曾點評豐子愷的散文:「人家只曉得他的漫畫入神,殊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靈達處」。趙景深評價:「他是只是平易的寫法,自然就有一種美,文字的乾淨流利和漂亮,怕只有朱自清可以和他媲美。」豐子愷生於清末,是鄉內有名的家族,經營著祖傳的染坊,父親是名舉人,但中舉之後因科舉作廢便無事在家看書、喝酒。姊妹7個,2個弟弟夭折,他是唯一的男孩,父母視他為寶貝,給其起了乳名「慈玉」,大名叫「豐潤」。
  • 豐子愷畫作裡的愛與真
    這兩百餘幅,由人民文學出版社結集成《白雲無事常來往:豐子愷畫語》出版。這是市面上唯一一部豐子愷彩色漫畫集,彌足珍貴。日本學者吉川幸次郎曾在1940年,將豐子愷散文《緣緣堂隨筆》譯介到日本。在前言中,他寫道:我覺得,著者豐子愷,是現代中國最像藝術家的藝術家,這並不是因為他多才多藝,會彈鋼琴、作漫畫、寫隨筆的緣故,我所喜歡的,乃是他藝術家的真率,對於萬物的豐富的愛,和他的氣品、氣骨。
  • 大師豐子愷的童心和率真,對人忠誠熱情,對事專注純粹!
    在大師豐子愷的眼中,兒童時期是一個人的黃金時代。他曾經在文章裡寫過:近來我的心為四事所佔據了:天上的神明與星辰,人間的藝術與兒童。而他膝下的一群兒女,這世間與他因緣最深的幾個兒童,在他心中佔有與神明、星辰、藝術同等的地位。
  • 竹久夢二晚年油畫《西海岸的裸婦》首次公開展示
    7月5日上午,日本岡山市的夢二鄉土美術館館長小島光信(左)與宮武亞蘭在首次公開展示的竹久夢二油畫《西海岸的裸婦》前握手。(共同社)據日媒報導,日本大正浪漫文化代表畫家、有美女畫等諸多作品傳世的竹久夢二(1884-1934年)晚年時在美國創作的油畫《西海岸的裸婦》,5日在岡山市中區的「夢二鄉土美術館」特別展覽上首次公開展示。這幅作品高51釐米,寬62釐米,畫有一位裸體白人女性以臂為枕仰臥的姿態。
  • 願「茶甘飯軟酒香菸美」 | 紀念豐子愷逝世45周年
    書稿中那位平凡的父親,從這195封信中起身而出躍然紙上,音容笑貌猶在,他握著最愛的小兒子新枚的手,輕拍後輩們的肩,撫著自己的一縷白須說著:「爸爸回來了。」這便是我對此書的定調:講述一位平凡的父親,豐子愷。講述在不平凡的日子中依然「茶甘飯軟酒香菸美」的一位樂觀溫和的父親的父愛。謹以此文此書,紀念豐子愷逝世45周年。
  • 【關注】「豐子愷遵義執教80周年紀念展」開展
    【關注】「豐子愷遵義執教80周年紀念展」開展 2020-09-08 07:2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豐子愷遵義執教80周年紀念展」開展
    今天 小晚為大家推薦一個好去處 9月7日至11月2日 「柳待春回—— 豐子愷遵義執教80周年紀念展」 在遵義市美術館展出
  • 重溫豐子愷漫畫
    為紀念我國現代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音樂教育家、漫畫家和翻譯家,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豐子愷先生去世35年,海豚出版社隆重推出一套《豐子愷兒童漫畫選》,全系列共10冊。該系列畫集從豐子愷先生畢生的漫畫作品中精選出約1500幅漫畫,分為兒童卷(一、二、彩色卷),詩詞卷(一、二、彩色卷),學生卷(一、二),自然卷,世態卷,充分展現出大師作品的風採。這套書旨在為當今普遍讀卡通和看動畫片長大的青少年提供優秀的經典的讀物,使讀者從一幅幅歌頌童心、歌頌生活、歌頌大自然的畫面中領略真、善、美,感受大師筆下的童心、童真、童趣,從而體會傳統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