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區欖核鎮星海故裡湴湄村的「三新」講學所用星海精神傳承著紅色基因;在全省首個區級非公企業黨校——功夫黨校內建成「三新」講學所,成為企業發展的紅色引擎;東湧鎮大穩村在廣東首創以鹹水歌傳唱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水上綠道三新講學所;南沙區委黨校的泉湖之畔,黨史石刻濃縮成一部紅色簡史……南沙在全省第一個把講學陣地100%覆蓋到基層黨支部,首創了多個特色講學所。在第一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南沙區委依託「1+10+N」平臺,全面深入開展主題教育學習研討活動,覆蓋全區891個黨組織和23415名黨員。
南沙首創多個特色講學所:
星海紀念館內《黃河大合唱》歌聲嘹亮
在南沙欖核鎮湴湄村冼星海(故裡)紀念館,有南沙區內第一個結合本地紅色文化基地創建的黨員群眾學習教育平臺——星海故裡「三新」講學所。在這裡,黨員幹部唱響偉大音樂家冼星海的《在太行山上》等革命歌曲,參觀「星海展覽廳」,傾聽「星海的黨性」專題講座。前來參觀和開展講習活動的單位、企業、學校絡繹不絕,最多的一天接待場次超過十場。
紀念館展現了冼星海短暫卻光榮的一生。展館內展示了冼星海指揮《黃河大合唱》時身著八路軍軍裝的照片,和入黨申請獲批時的日記:「今天是我加入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天,也可以說是我生命中最光榮的一天。」
在冼星海(故裡)紀念館,記者看到,該館在每個展覽版面都設置了二維碼,觀眾只要拿起手機掃碼,就可以獲取紀念館的網際網路資源,聽取音頻講解。在聆聽互動區,紀念館採用紅外線聚焦音響技術。當觀眾走到聆聽區時,音樂自動響起。「星海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欖核鎮黨群服務中心、冼星海紀念館講解員林寶瑩告訴記者:「很多參觀者會不由自主跟著音樂一起高唱《黃河大合唱》」。
「欖核是偉大的人民音樂家冼星海的故鄉,我們一直致力於弘揚『剛毅堅韌,自強不息,志存高遠,求真務實』的星海精神。」南沙區欖核鎮黨委副書記唐斌告訴記者,根據上級提出的需要結合當地特色建設高水平的黨群服務中心的要求,為充分展示各黨組織黨建工作成果,促進黨建工作交流,深入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激勵各黨組織更好地凝心聚力、推動發展,黨群服務中心設置了黨建文化廳。展廳以「星」為元素,「核·新引領」為中心思想,劃分為星火燎原、時代星光、星光大道、星海風採、指路航標、欖核情星海夢、廉潔陣地7大內容版塊,以圖形、音像形式闡述了欖核鎮人民如何在黨的引領下在歷史洪流、時代春風中前進。
星海故裡「三新」講學所是南沙8個講學示範點之一,其他還有:南沙在區委黨校「泉湖」刻石項目打造」三新」講學所,實施情景教學模式;在非公企業真功夫集團總部打造全省第一個非公企業黨校功夫黨校——「三新」講學所;在社會組織打造「講學快車」流動「三新」講學所;在東湧鎮以傳統鹹水歌形式傳唱新精神,以歌謠「講學」;在中鐵建萬頃沙項目總承包部打造全省第一個施工工地「三新」講學所;在大崗鎮農業技術培訓教育基地打造以農民為講學、學習主體的「三新」講學所;在南沙青年創匯谷建成了全國首個粵港澳青年新思想學習互動分享的「三新」講學所。示範點的建設帶動轄區黨組織紛紛巧借鑑、勇超越,掀起全區創建講學所的熱潮。
主題教育活動100%覆蓋全區891個黨組織
在第一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南沙區委依託「1+10+N」平臺(1個區委黨校、9個鎮街黨校和1個功夫黨校、552個南沙「三新」講學所),全面深入開展主題教育學習研討活動,100%覆蓋全區891個黨組織和23415名黨員。6月以來,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關於主題教育的系列文件要求為主題,開展了2500多場次的主題教育學習研討活動,真正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推動南沙開發建設的實踐成果。
南沙區委黨校作為主題教育的學習教育主陣地,是加強黨員思想理論武裝的重要平臺。在南沙區委黨校的泉湖之畔,「泉湖黨史石刻」重溫黨史,28塊黨史石刻濃縮成一部紅色簡史,清晰、深刻展現九十多年來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艱苦奮鬥的光輝歷程。黨課一改過往簡單枯燥的模式,用深入淺出、形象風趣、富含感情的語言把一個個黨史故事講得栩栩如生,使學員們在聆聽紅船故事中,領悟到什麼是「革命理想高於天」的堅定信仰。自項目啟動以來,共有全區內外197個單位,6170人次參觀了石刻項目,聆聽了黨史故事。
視聽學習區、數字沙盤區、互動分享區和交流討論室……南沙還建成了全國首個粵港澳青年新思想學習互動分享平臺,用新概念、新形式、新表達展示南沙新形象、傳播南沙好聲音,成為港澳乃至國際社會青年「一天即可全面了解南沙」的窗口。自試運營以來,該講學所已面向1100人次港澳青年舉辦宣講,開展「基本法課堂」,組織策劃「同根同源」朗讀大賽、徵文、攝影等系列活動,進一步增強港澳青年學生的國家認同和愛國精神。
鹹水歌、三句半……講學新風吹遍南沙
鹹水歌、三句半、詩朗誦、小品、流動播報、沙畫等多種講學形式紛紛湧現,講學新風正以黨員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真正吹遍南沙大地。
南沙區9個鎮街黨校、1個功夫黨校作為主題教育的學習教育分陣地,有效整合各類培訓資源,針對不同層級、不同領域、不同對象特點,分類指導、精準施策,打造不同領域黨員教育新陣地,提升黨員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增強主題教育整體效果。
功夫黨校先後以沙畫、詩朗誦、話劇、小品、演講等鮮活的形式舉辦了15場學習活動,超過200個非公企業黨組織和2300多名黨員、企業員工接受培訓教育,非公企業黨員理論武裝強了、黨組織戰鬥堡壘更加穩固。
在南沙,「人人都是學生、人人都是老師」,全區鎮街黨校、功夫黨校已有講師134人。「樹一支好隊伍」,採取內招外聘、上下結合的方式,大力優化師資結構:把理論水平高的區、鎮(街)黨員領導幹部和基層黨組織書記納入講師隊伍,做好「領頭羊」;邀請有經驗、有學術成就的上級黨校教師、高等院校教師、專家學者、基層黨組織書記、企業出資人、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等鎮街黨校、功夫黨校兼職教師,做好「導學領學」。「中國好人」、珠江街老黨員霍鏡初,南沙街金洲村黨委書記周春松等優秀黨員、老黨員、基層幹部都是志願教師隊伍,增強「後備」師資隊伍。
基層聲音:
欖核鎮黨群服務中心、冼星海紀念館講解員林寶瑩
我是一名黨員,也是欖核鎮黨群服務中心、冼星海紀念館講解員。我在講解中感受到,傳承星海精神對於全面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意義。講好偉大的人民音樂家冼星海短暫而光輝的一生,讓更多的人知道星海精神,才能弘揚星海精神,讓星海精神薪火相傳,永不止步。
黨建工作引領下,我感受到生活越來越便利、越來越美好。我們鎮自主開發的黨建APP可以直接學習黨建知識、預約學習、參觀場所等。在南沙,隨著河湧整治、環境衛生整治等推進,我們的家園越來越整潔和舒適,我們的生活幸福感大大了提升。在欖核鎮,廣州市的試點項目之一社區基金項目近期開展了「外來務工者女性的『兩癌』免費篩查項目」,讓180名外來務工女性受到此惠民體檢,得到了她們稱讚。如今的南沙正越變越美,作為一名市民,我感到很幸福;作為一名黨員,我感到很自豪。
部門聲音:
南沙區欖核鎮黨委副書記 唐斌
作為星海故裡,我們欖核鎮將秉承星海精神,在新時代時期為我們南沙經濟事業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目前主題教育學習陣地遍布南沙區欖核鎮,大路邊、公園裡,以及黨群服務中心、星海紀念館,到處都是我們的教育場所。
欖核鎮黨群服務中心2018年10月揭牌投入運營至今,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例如:「現場觀摩學習+上黨課談感想」活動,通過現場觀摩學習,讓黨員幹部群眾深入認識「星海精神」及「紅色文化」,把其作為教育和激勵黨員幹部群眾奮發向上的源頭活水。目前,全鎮89個黨支部、2500名黨員先後參加了約120多場系列品牌活動,實現了黨員教育全覆蓋。前往黨群服務中心參加文化學習、政策諮詢、文體活動、參觀觀摩的群眾達3萬多人。
黨建工作的核心是凝聚民心,為人民群眾解決一個個實實在在的問題,在黨建引領下,有19年吸毒經歷的鐘少華成功戒毒並成為遠近聞名的種植專業戶,並成功協助9名吸毒人員成功戒毒。「廣州好人」欖核醫院醫生黎衛國、「南沙好人」欖核派出所輔警郭柱文等先進典型也不斷湧現。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耿旭靜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黎旭陽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黃子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