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廣東是中國最會吃和最會享受的城市,一點也不為過。「食在廣州」這句話並不是說說而已。每一份茶點、菜餚,都是一種態度和享受。
一聲「出來吃早茶」,對於吃貨而言完全沒有理由拒絕。作為地域的本土飲食文化精華,「早茶、茶館」的概念近年來逐步呈現年輕時尚化的趨勢。
「水滾茶靚,一盅兩件」。蒸籠上,蒸氣騰騰;茶壺嘴,熱氣起伏。2020年的第三天,在武漢嘗一番正宗的粵式茶點。
【茶港】
一個好的餐廳,不但有令人回味的美食,同時還需要具有良好的就餐環境。
位於武車路的茶港點心專賣店便是如此。店面很大,裝修時尚,從入門,到店裡的每個角落,都無一不體現老闆的別具用心。
多樣的綠植盆栽、富有創意的燈飾、再加上柔和的燈光,低調而不失奢華,滿滿的粵式餐廳風。
座椅位置的擺放恰到好處,顧客可以圍繞桌子形成一圈,享受小資情調的休閒時光。質樸的港澳式情懷,懷舊中帶著淡淡的煙火氣,令人感覺到不一樣的溫暖!
首推店裡的招牌菜,水晶蝦餃果然也對得起主推二字。雖然食在醬不是廣東人,但是對粵菜點心也略知一二。正宗的粵式水晶蝦餃,外皮晶瑩剔透,口感鮮美爽滑,皮薄餡大多汁,特鮮香!
店家的水晶蝦餃雖未達到皮白如雪、薄如紙的地步,但是皮層也是近乎透明。表皮晶瑩透亮,就連內裡的蝦肉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初看這餃子的外形,圓圓鼓鼓的,倒是有幾分像包子。滿滿的一格蒸籠,靜靜躺著四個水晶蝦餃,衝著物以稀為貴的噱頭,料想這蝦餃的味道一定很不錯。
蒸熟的蝦仁顏色白裡透粉,可愛又誘人,讓人忍不住要立馬一口吃掉。整個蝦肉Q彈爽滑,吃起來更是爽滑清鮮,美味可口。
值得一提的是,店家的水晶蝦餃都是純手工製作的。看著蝦餃表皮上整齊的手捏紋路,這製作蝦餃師傅的嫻熟手法技術可想而知。
要論茶港中哪道美食最讓人印象深刻,拍蒜豉汁蒸排骨一定要擁有姓名。
作為一道傳統的經典粵菜,拍蒜豉汁蒸排骨在食客心目中有著崇高的地位,深受食客們的喜愛。在還未吃過蒸排骨之前,老早就聽人們談論它的味道極好,品嘗過之後才真的徹底相信了。
店裡的排骨選材嚴格,會由專門的師傅進行醃製。為了確保食物的完美口味,製作拍蒜豉汁蒸排骨這道菜品也是直接現點現做。
經過烹飪的排骨,肉質鬆軟,只需輕咬便可把肉從骨頭上剔除。獨特濃鬱蒜香,鮮香軟爛的口感,吃一口就能讓人難以忘懷。
沒有一隻鴨子能夠活著離開廣東,好像在武漢也是一樣的。灌湯燒鴨是粵菜的拿手好菜,一端上桌就吸引了所有人目光。
店家的燒鴨是直接切好的那種,食客倒也是省去了需要撕咬的環節。鴨肉的表層色澤紅豔,油潤光亮,外皮發亮好似透明一般,很有賣相,一看就很有食慾。
還未入口,鴨子的肉香味就已先覺入鼻,大吸一場,直呼過癮。鴨肉入口初識為皮香脆,肉質滋嫩鮮甜,松脂味清香醇濃,再經過細品,更覺肉質細嫩,味道醇厚。
吃多了大魚大肉,總想來點青菜解解油膩。葷素搭配作為一頓美食的標準,吃了那麼多的肉肉,沒有比來一口清淡的白灼生菜更體貼的配置了。一盤脆嫩又爽口的白灼生菜,即刻安排!
鍋中清水燒開,再把生菜放入水中焯燙撈起,澆上調製好的熱油,一份白灼廣東生菜完成。
生菜這麼吃,更脆、更嫩,好吃有營養!而且風味獨特,做法簡單,清新爽口不油膩,補充維生素。
從看到菠蘿包的那一刻開始,不喜歡吃麵包的食在醬都開始心動了。製作菠蘿包看似簡單,其實還是有許多門道的。
首先,合格的菠蘿包必須飽滿,外皮酥脆但是又不能還沒上桌就開始掉皮。香酥的外皮,鬆軟有嚼勁的麵包體,入口不能太甜又要夠香。
茶港現做現賣的的酥皮菠蘿包總是能夠讓人滿意!特色的廣式菠蘿包新鮮出爐,口感酥軟,鬆口可化。中間的夾層黃油搭配外層的脆皮,吃一口簡直就是人間美味真是太香了!
在寒冷的冬天,最適合的還是吃些熱乎乎的食物。特別是粥之類的美食,讓人毫無抵抗力。
南瓜粥,冬季的絕佳粥品選擇,美味又養胃。店家南瓜粥的顏色金黃細膩,粘稠適中,一看就是貨真價實。
粥上放著幾顆大紅棗,黃紅顏色恰到好處,一端上桌,瞬間就被圈粉。南瓜粥香甜軟糯,不僅養胃,而且熱量低,營養價值高。冬天吃南瓜粥,能潤肺祛燥,美容養顏,具有促進睡眠的功效。
來茶港,若是不品嘗腊味煲仔飯,實屬白來。腊味煲仔飯的做法既簡單又便捷,雖然分量不是很大,但吃起來既有肉料,米飯中還帶了肉香,那種由煲仔帶出的特有飯味,實在是令人食慾大增。
廣式腊味煲仔飯聞名遐邇,選擇上好的臘腸,紅白相間。紅的是瘦肉,白的是肥肉。
腸身和腸衣緊密相連,腸餡結實,細嗅之下有一股油脂的味道。經過攪拌,米飯和臘腸的油氣結合,每一口飯裡都有臘腸味,香味十足。
茶餐廳真的是個神奇的地方,可以承包你的一日三餐。如果周末不知道去哪,可以帶著閨蜜好友一起打卡一次茶餐廳,你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