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1日,由中車四方股份公司承擔研製的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上海同濟大學磁浮試驗線上成功試跑。這次試跑為後續高速磁浮工程樣車的研製優化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
磁懸浮技術誕生於十九世紀,分類:有主動懸浮、被動懸浮等,從1842年--1937年英、美、德均未成功研製出,由於當時條件受限。
直到1969年,德國牽引機車公司的馬法伊研製出小型磁懸浮列車系統模型,以後命名為TR01型,該車在1km軌道上時速達165km,這是磁懸浮列車發展的第一個裡程碑,那麼在當時的全國中;德國率先研製出了第一輛磁懸浮列車,這一發明在那個年代,同時推進了德國在技術方面進一步領先其他國。
當時在製造磁懸浮列車過程中,日本和德國他們是兩大競爭對手。在2015年的時間裡,日本L0型磁懸浮列車刷新了磁懸浮列車的世界紀錄,達到時速603公裡的記錄;日本的技術更是遠遠超過了德國。
其實從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中;當時也是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而這些發明也傳到了西方,對世界文明發展史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自1978年12月18日新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無論是從技術上還是農業建設上;更是收穫了巨大的進步與突破,如今中國時速600公裡磁浮列車成功試跑,再次體現和穩固了;我國在國際上不可動搖的地位。
同時給國內的民眾也帶來了最新現代化的出行交通工具,讓民眾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如果能加快投入到使用的話;對於出行遠門的人比起坐飛機還是挺實惠又快速,當然適用到老百姓中可能沒有那麼快,畢竟軌道建設還是需要時間的,讓我們大家盡請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