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2017年中山共有4座購物中心開業,分別為中山海港城、古鎮利和廣場、石岐大信新都匯B座、大信新都匯星匯店,且都集中在9-12月開業,合計帶來新增商業體量超37萬㎡。
2018年,中山商業的擴容進程將進一步提速。
據贏商網了解,目前已有10座購物中心計劃明年開業,城區鎮區各佔半壁江山,新增商業體量合計將超56萬㎡。在體驗式業態布局、體驗式場景打造、首店品牌等方面,預計都將有新的突破。
2017年:書店、真冰場成亮點 「首店」招商吸引力有所提升
回顧過去1年,中山新增商業項目雖然不多,但因為都是8萬㎡以上項目,總體增量不容小覷。
項目開發商中,除了已形成品牌連鎖開發態勢的大信、利和,本土開發商中山碧富雅置業憑藉中山海港城,帶來商業首秀。
而無論老將或新手,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注重體驗式業態布局。
· 中山海港城引入扶光書店,並有意將其打造為中山最美書店。L3層引入探險陽光樂園、智遊天地等兒童遊樂品牌,打造兒童天地,與兒童零售業態互為補充。
· 12月底開業的大信·新都匯星匯店也對兒童業態有所側重,引入了小黃鴨家族樂園、齊樂寶親子餐廳、優果兒童成長中心等品牌。
· 體量8.2萬㎡的石岐大信新都匯B座,於2017年10月底開業,不僅使中山首座購物中心——石岐大信新都匯再度擴容,也帶來了中山目前唯一的真冰溜冰場「追風冰上世界」。不過,石岐大信新都匯B座的最大亮點在於,整個項目近1/3進駐品牌為中山首店品牌,首店品牌數量近60個,包括海底撈、絲芙蘭、UR等。
一如中山市大信新都匯商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帆所說,「越來越多的品牌願意來中山發展。」
另外值得留意的是,以自營品牌作為主力店,也是2017年新開業項目的一大特點。
比如,中山海港城引入2.4萬㎡海港大酒樓、8000㎡札札跳新鮮街市,兩大自營主力店就佔據項目超30%商業運營面積。
大信·新都匯星匯店的主力店大信信和超市、信軒酒家,也是大信旗下自營品牌。
2018年:體驗升級 場景打造、首店品牌將帶來新看點
2017年,中山商業項目在體驗業態布局方面有了新突破。新的一年,體驗升級或將通過體驗式場景塑造、首店品牌布局,有進一步發展。
以滙豐城購物公園為例,該項目商業體量約10萬㎡,其中60%面積將打造為體驗式場景,涵蓋五大廣場——太陽廣場、天下仙境、雨林廣場、綠洲廣場、字母廣場,四大主題街區——果樹大街、愛情大街、夢幻大街、濱河酒吧街,預計僅有約40%面積用於商業租賃。
為把控大面積體驗場景帶來的能耗問題,項目運營方計劃參照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降溫系統,通過「風、水、空調」合力控溫,降低整體能耗。
目前,滙豐城已吸引胡桃裡、上影CC影城、悅萊美健身、肯德基、達芙妮等品牌進駐。
而脫胎於威力洗衣機廠舊址的PE Mall完美金鷹匯,則有望帶來首店品牌的新突破。目前,該項目已確定的兩大主力店,均為中山首店品牌:永輝超市(約8000㎡)、英皇UA影院(約4000㎡)。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亮點是,該項目將打造3900㎡金睬文創廣場,以45%固定品牌與文創手作課程、30%旅遊文創綜合選品店、15%更換性IP餐飲、10%展覽及會所空間的模塊比例,規劃業態布局。
縱觀2018年中山的10座擬開業購物中心,整體呈現城區、鎮區平分秋色的態勢。
其中,西區將以17萬㎡的增量,成為新增商業體量最多的一個城區。
在鎮區,5個擬開業項目合計體量超26萬㎡。其中,商業體量約4萬㎡的海港城二期,將增加娛樂城、酒吧風情街等體驗式業態,並通過在3-4層架設空中連廊,與一期連接,形成合計體量達14萬㎡的商業空間。
從定位來看,幾個鎮區項目均注重體驗元素,或將帶來鎮區「商業+產業」融合模式的新一輪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