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航線虧損加劇 中國航司目光轉向亞洲

2020-12-15 同花順財經

民航資源網2019年11月21日消息:據路透社報導,中國航司開始實施戰略轉移,在中短程亞洲航線,而不是名氣大但虧損的北美航線上增加運力。這些中短程亞洲航線可以帶來更好的回報與增長。

過去十年裡,中國國有三大航司運營的美國航線運力增長了四倍,但這一高速擴張是有代價的。中航協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航司國際航線虧損至少已有三年了,2018年虧損達到219億元人民幣(31.3億美元)。

為此,中國航司開始在周邊地區尋求增長。在新的冬春航季,中國航司計劃在800多條現有航線基礎上新開105條國際航線,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東亞、東南亞,也有部分歐洲航線。

圖:自2010年以來,國航、東航、南航在東南亞航線上的運力增長情況

圖:自2010年以來,泰國獅航、泰國亞航、酷航的運力增長情況

OAG航空數據高級分析師John Grant表示:「現在,中國航司對國際航線的態度變得更加商業化。與運營航程在12小時但不賺錢的航線相比,如果航司可以運營航程在四小時的航線並保持盈利,那麼,航司可以每天運營三個航班架次,從而在商業上更具合理性。」

比如,東航最近獲準新開從青島、成都飛往韓國清州以及日本大阪的航線,它還將新開上海-日本青森以及西寧-日本名古屋。

長龍航空上月也獲準新開成都-雅加達航線。從今年初開始,國航就在運營北京-金邊航線,南航從一月開始,也一直在運營廣州-宿霧航線。

飛常準數據顯示,隨著北美航線需求減弱,今年以來,有四家中國航司已經停飛了六條美國航線。比如,國航於8月停飛了北京-夏威夷航線,廈航也停飛了廈門-深圳-西雅圖航線。

圖:自2010年以來,國航、東航、南航在中美航線上的運力增長情況

圖:自2010年以來,美聯航、達美航空、美國航空在中美航線上的運力增長情況

來源: 民航資源網

相關焦點

  •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數據:2018年中國國際航線業務虧損達到219億元...
    中國航司正在轉換策略,在亞洲的中短程航班中添加更多座位,將發展重點從虧損的北美航線市場轉向更具投資回報和增長潛力的亞洲市場。
  •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2018年中國民航國際航線虧損219億元
    在近期舉辦的首屆中國航空與旅遊國際論壇上,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副秘書長朱耀春表示,從2011年到2018年,我國國際航線旅客運輸量年均增長速度達到了17%,國內近40家航空公司,每周直飛國際航線
  • 歐洲廉航新機遇 跨航司中轉遠程航線漸成趨勢
    民航資源網2018年7月26日消息:歐洲中短途廉價航空與遠程航空公司的合作關係日益凸顯,這其中包含兩方面的驅動因素:  第一,歐洲廉價航空公司有能力以超低單位成本運營中短途航線,這比起遠程航線的競爭者優勢顯著。高效低成本的中轉對於遠程航線運營者來說頗具吸引力,特別是現在許多廉航網絡已經拓展到更多主要機場。
  • 亞洲廉航供遠程航線服務 進攻遠程市場
    圖:亞航客機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亞洲低成本航企正著手整合遠程航線網絡,向傳統航空公司的其中一塊「自留地」吹起攻佔號角。重塑亞洲航空格局過去幾年,馬來西亞的亞航X便已開始提供遠程航線服務,如開通了由臺北飛往墨爾本、歷時14小時的直達航班。新加坡的酷航和虎航也並肩合作提供聯運服務,從印度陳奈飛往雪梨航線的開通便是兩者合作的一個成果。低成本航空公司的這些舉措正慢慢重塑亞洲航空旅行市場的格局。
  • 亞洲廉航供遠程航線服務 進攻遠程航空市場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亞洲低成本航企正著手整合遠程航線網絡,向傳統航空公司的其中一塊「自留地」吹起攻佔號角。重塑亞洲航空格局過去幾年,馬來西亞的亞航X便已開始提供遠程航線服務,如開通了由臺北飛往墨爾本、歷時14小時的直達航班。
  • 成全球第二家A350-1000運營商 國泰提速遠程航線網絡拓展
    國泰航空一共訂購了20架A350-1000,同時還正在運營該系列機型的另一個型號A350-900,兩種新的遠程機型在國泰航空機隊的運營也將幫助其在遠程航線的運力結構上得到較為靈活的配置,同時藉助新機型在運營成本和全新軟硬體配置加入到日趨激烈地洲際航線競爭之中。
  • 2019冬航季韓國航司中國航線簡析
    新增一家低成本首爾航空,新開首爾仁川=張家界航線。從通航機場來看,韓國方面新增光州務安機場,由濟州航空執飛務安=三亞航線。中國方面2019年冬春通航機場為37個,數量與2018年冬春持平。雖然兩家低成本並未在2019冬春航季開設相關航線,但從航權分配的角度足以看到韓國對於低成本航空的重視程度。另2019年新航權計劃增加韓國各機場往返包括張家界、延吉等中國二線旅遊城市機場的航班。從2019年冬春航班計劃情況來看,大部分新增航線航班將由低成本航空承運。
  • 未來低成本遠程航空公司究竟能否生存?
    WOW Air的商業模式很簡單,它通過在冰島凱夫拉維克的樞紐,提供票價低廉的歐洲與北美之間的遠程航班服務。旅客能夠以極低的價格購買基礎機票。但是,這些機票只允許他們攜帶一件個人物品。對於座位預訂、隨身行李以及託運行李,旅客都需要額外付費。另外,旅客如果再額外支付一筆費用,還可以進行升艙,這樣就能享受到餐食、優先登機以及託運行李等各種福利。
  • 泰國航空上半年業績惡化虧損加劇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王英斌 編譯報導:泰國國際航空日前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1至6月),該公司銷售額為400.37億泰銖,同比下降56.3%。淨虧損達280.16億泰銖。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該公司的運營中斷。與去年同期的虧損64億泰銖相比,今年上半年的虧損幅度進一步加劇。
  • 美國航司四巨頭上半年虧損148億美元 包括西南航空、美國航空等
    中國民航大學臨空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曹允春8月28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指出,不同於「9·11」和金融危機,疫情對航空業的影響是全面的,廣泛而深遠。截止記者發稿前,我國四大航空公司也發布了今年中期報告,四家航司上半年共虧損超過365億元。
  • 未來,低成本遠程航空公司究竟能否生存?
    對於低成本航空公司來說,市場很殘酷,對於低成本遠程航空公司來說,市場似乎甚至更加殘酷。  低成本航空公司  低成本航空公司的運營利潤率通常很低。確實,不斷上漲的油價能夠抹去任何利潤,並且意味著低成本航司會很快出現虧損。此外,高客座率對於低成本航空公司來說也很重要。空空的座位等於收入損失,這是低成本航司無法承受的。
  • 最新外國航司中國航線調整,出行必知
    以下最新外國航司中國航線調整整理於2020年2月12日,詳情和退改籤政策確認請查閱各航司官網。【亞洲及西南太平洋】➜ 印尼獅航集團宣布2月起旗下所有航司將取消往來中國內地的航班;➜ 新加坡航空2月將減少部分中國航點航班,包括2月4-29日新加坡-北京SQ806/1航班等;➜ 酷航自2月8日起暫停所有中國內地航點航班;➜ 捷星亞洲1月31日至3月31日暫停新加坡-合肥、貴陽、徐州航線;➜ 土耳其航空暫時停飛全部中國內地航線至
  • 東南亞市場——中國航司和樞紐機場的機遇窗口期來臨了?
    這幾家航司都擁有高比例的寬體客機機隊,並著重以本國首都為樞紐打造中遠程國際航線。疫情衝擊之下,國際市場恢復緩慢,而國內市場又面臨低成本航空的劇烈衝擊,整體而言恢復進度滯後,經營狀況堪憂。低成本航空發展放緩,主戰場轉向國內市場;亞航被嚴重削弱,越捷可能成為崛起新星。近年來,亞航在亞太地區短途國際航線的競爭中始終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強大力量,其在多國合資經營的策略也加速了集團版圖的擴張。疫情衝擊之下,邊境的持續封鎖帶來了國際市場恢復的不確定性,此時的亞航正處於近年來實力最受壓制的時期。
  • 民航早報:卡航恢復中國航線,只用客機腹艙運貨
    1.卡航恢復中國航線,只用客機腹艙運貨據卡達航空官網消息,卡航宣布,自3月30日起恢復中國客機腹艙貨運業務,用寬體客機腹艙來運貨以滿足該地區貨運需求的增加。卡航恢復的六個中國客機腹艙貨運航點為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杭州和重慶,執飛機型均為波音777-300ER。
  • 美國放寬對中國航司限制 中美之間每周共八個航班
    原標題:美媒:美國放寬對中國航司限制 每周允許4班航班往返美國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運輸部15日表示,放寬中國航空公司的赴美航班數量,每周將允許4架航班執飛往返美國的航線。據財新網6月15日報導,中方已批覆了四條航線給美國航司。
  • Amex GBT:2020年中國飛往亞洲目的地的商務艙票價將上漲1.3%
    GBT預計,捷特航空的停飛將對亞洲地區的部分關鍵航線造成影響,飛往中東目的地的商務艙票價將上漲2%;由於捷特航空停飛,其與阿提哈德航空的代碼共享合作也已告終,這些因素將導致經濟艙票價上升5%。亞洲飛往北美的商務艙票價預計將提升3.2%,但由於澳洲航空-美國航空、大韓航空-達美航空分別達成的合作帶來了更多運力,飛往北美的經濟艙票價預計有下降的空間。
  • 跨太平洋航線背後的戰爭
    在中國,遠程洲際航線有三大方向,分別是歐洲市場、北美市場和澳新市場。
  • 2017最佳航司放榜丨亞軍新加坡航空巨額虧損;全球十佳航司八家「瞄準」成都…
    榮登全球最佳亞軍寶座的新加坡航空,在迎來認可的同時,也步了國泰航空的後塵,成為亞洲第二家裁員的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最新的財報顯示,新航最近12個月淨利潤較去年同期大幅度降低逾55%,而最新一季的虧損甚至達到了新幣1億4千萬元,這也是新航自從2012年以來首次虧損。
  • 觀點:目前中國並不適宜發展遠程低成本航空
    上述低成本航空的航線網絡發展並未集中在主運營基地(中聯航特例,南苑)且在主運營基地的市場份額相對較低。在中國大型航空城市(年吞吐量超2500萬機場)紛紛開通點對點遠程國際航線與北上廣樞紐機場客源被各航空聯盟瓜分的背景下,中國低成本航空在其主運營基地開通遠程航線將面臨激烈的競爭,且多數低成本航空公司的中短途航線與遠程航線或將難以實現有效的中轉銜接。
  • 又一家主流航司申請破產重組了,我們能學到什麼?
    但居安思危是老祖宗教給我們的人生智慧,更何況,對於中國航司來說,現在外部環境還遠遠算不上「安」。因此每一次噩耗襲來,我們不妨帶著謙卑和反思的心,看看是否能夠從中吸取一點點教訓,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次命運之輪轉向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