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導視)
解說:
從4月10日至今,《京華時報》連發20多篇報導,矛頭直指農夫山泉。
農夫山泉連續四次回應。
先是被一家協會除名,近又被一家協會建議下架,農夫山泉喝還是不喝?礦泉水,礦物質水,純淨水,天然水,蒸餾水,到底哪一瓶才是安全的水?國家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到底哪個標準在維護消費者權益?《新聞1+1》今日關注:我只要一瓶「乾淨」的水!
主持人 董倩:
晚上好,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我眼前的這一些水是今天下午我們的記者在超市裡面買的各種各樣的瓶裝水,有的叫礦泉水,有的叫蒸餾水,有的叫天然水,還有的叫,種種,反正是叫法是不一的。在我們消費者看來,它們叫什麼沒有關係,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對於從業人士來說,它到底不同的水奉行的是什麼樣的標準?最近卻引發了一些爭執,而起因就是從農夫山泉開始的。農夫山泉這個品牌在市場上的佔有份額已經超過了20%,我們先看看事情的前後經過。
解說:
沸沸揚揚的農夫山泉事件昨天又有了新的變化,一份由北京市桶裝飲用水消費行業協會下發的《關於建議北京市桶裝飲用水行業銷售企業對「農夫山泉」品牌桶裝水進行下架處理的通知》讓農夫山泉再成焦點。
字幕提示:2013年5月3日新聞
片中解說:
《關於建議北京市桶裝飲用水行業銷售企業對「農夫山泉」品牌桶裝水進行下架處理的通知》要求北京市桶裝飲用水行業各銷售企業即刻對農夫山泉桶裝飲用水做下架處理。
解說:
而早在上個月也有媒體曝出,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健康飲水專業委員將農夫山泉從該協會除名的新聞。
其實,對於農夫山泉水質的質疑早在今年3月就已開始。今年4月10日,《京華時報》刊發了題為「農夫山泉被指標準不如自來水」的報導。兩天後,又刊發「飲用水協會確認農夫山泉標準不及自來水」的報導。此後,《京華時報》對於農夫山泉飲用水標準一直在追蹤報導。今天,《京華時報》再次刊登整版文章,對農夫山泉進行報導和評論。
面對《京華時報》的連續報導與評論,農夫山泉也在其官網上連續四次發文回應。昨晚,農夫山泉官網上更是發出了題為「《京華時報》&農夫山泉到底誰在說謊」的文章,指責《京華時報》在發難前,從未就自來水問題採訪過農夫山泉方面。文章還公布了《京華時報》記者與農夫山泉媒介部工作人員互發的郵件和手機簡訊。
今天,農夫山泉又在媒體顯著位置打出了「農夫山泉的『天』就是廣大消費者,人在做,天在看的廣告」,與此同時農夫山泉還公布了來自美國國家測試實驗室164項全套產品質量檢測報告,並稱農夫山泉不但優於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也全面優於美國FDA瓶裝飲用水標準。
面對媒體與企業的各執一詞以及協會的除名與下架的要求,消費者只能是越來越迷惑。
上海 消費者:
最好是國家能出臺一個統一的可識別的標準,而不是商家說了算。
解說:
到底是什麼水?到底應該採用什麼標準?對公眾來說,農夫山泉事件揭開的似乎是一個更大的謎團。
董倩:
「農夫山泉有點甜」,這是企業的廣告,而農夫山泉有點煩卻是最近企業的現實。先是農夫山泉一開始被一家媒體反覆的質疑有一個多月的時間,然後就是最近兩家以前我們並沒有怎麼聽說過的協會或者要把農夫山泉除名或者要建議他們下架。那麼一個多月的時間了,作為一個水市場上佔有額相對比較大的企業,我們作為消費者很想知道它到底有沒有問題?而一個多月以來,我們並沒有得到權威部門的一個回應。那麼今天我們也就請來了國家食品安全評估中心王居副研究員,我們聽聽她能夠給我們帶來什麼聲音?王君你們這樣一個評估中心是什麼時候介入到這樣的一個政治裡面去呢?你們現在有沒有一個權威的結果出來?
國家食品安全評估中心副研究員 王君:
這個事情從一開始媒體關注開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就比較重視,包括國家的衛生計生委的領導,像衛生計生委陳效紅(音)副主任,以及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的領導都對這個事情很重視,也在一直關注著這件事情的進展。
董倩:
你們現在介入了,有沒有一個結果出來,說它是不是安全的,有這個結果嗎?
王君:
現在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正在組織應急監測,那麼在全國範圍內監測瓶桶裝飲用水,包括它的一些相應的指標等等都在做監測。
董倩:
那您的意思就是說不僅僅是在監測農夫山泉這個品牌,對於整個的行業也都進行了一次應急的監測,是吧?
王君:
是的。
董倩:
那麼其實對我們來說,說這個水它安全不安全,按說標準就應當像一把尺子一樣,就一量就知道。但是我們通過閱讀這個媒體的質疑,還有包括行業協會的一些舉動,包括企業自身的一些辯解,我們發現,他們所引用的標準是千差萬別,有的引用的是這個,有的引用的是那個,有的是針對的自來水的標準,有的引用是對瓶裝水的標準。那你們在做這個監測的時候,你們這把尺子,你們的標準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