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審夏爾·佩羅對法國文學的貢獻

2020-12-11 中國社會科學網

縱觀17世紀的法國文壇,夏爾·佩羅的名字熟悉而又親切,他所創作的童話集《鵝媽媽的故事》是眾多文學愛好者的童年回憶。作為法蘭西學院院士,他不僅是《灰姑娘》《藍鬍子》《睡美人》等童話經典的創作者,還是古今之爭中新思想的堅定捍衛者,為法語文學及法國文化擺脫桎梏、健康發展指引了方向。評論界認為佩羅是歐洲兒童文學創作的鼻祖,但走近佩羅,我們會發現,他所留下的文學遺產是沉甸甸的,他不僅開創了法國童話創作的先河,更為法語文學創作樹立了新的規則。三個多世紀後的今天,回看那個時代,我們有必要以史料為依託,重新客觀、理性地審視佩羅在法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及影響。

 樹立童話書寫規則

佩羅很早就對文學表現出強烈興趣,在巴黎博維學院學習期間就已閱讀了包括維吉爾、賀拉斯在內的大部分古希臘、古羅馬時期作家的作品。1653年,佩羅與兄弟合作,發表了詩作《特洛伊的牆——詼諧文學溯源》。總體上看,佩羅的文學道路是比較順利的,其出眾的文學才藝頗受賞識,最終於1671年當選法蘭西學院院士。

在古今之爭中,佩羅堅定不移地站在厚今派一邊。他堅持認為今人的成就已超越古人,主張和鼓勵用法語進行文學創作。古今之爭為法國迎來了語言與文化自信的時代。法語作為具有民族凝聚力的工具,曾在拉丁文的陰影下舉步維艱,古人之書都曾是只能模仿不能質疑的。但古今之爭的論戰徹底動搖了「古人不可超越」的思想,成為法語文學為自身證明,並走向繁榮的新起點。

佩羅的童話文學創作始於60歲之後,他並沒有因為榮譽與地位而禁錮自己的思想,而是站在文學新浪潮的高峰,俯身傾聽民間的口頭文學,將口口相傳的民間故事編輯成具有美學價值的藝術文本。童話集《鵝媽媽的故事》於1697年出版,問世之初未引起法國文學界足夠的重視。這部童話集展現了佩羅不拘一格的寫作手法:作品既有古典主義色彩,也兼具巴洛克特徵;對仙女、妖怪等超自然元素的使用與搭配隨性而自然;八個故事相互之間的相似性極少,敘述節奏、敘事各部分內容比例、故事長度、情節複雜程度都各不相同;內容上,雖然大部分結局是好人的勝利,但也有例外;故事背景設計各具特色,從宮廷到城市,從貴族居所到平民之家;作品語言通俗易懂,在純樸中體現出親和力。

《鵝媽媽的故事》並未以佩羅個人名義出版,而是署上了他19歲小兒子的名字。對此,柯林特認為,「只有作品創作是以『兒童』的名義,才更容易讓人們產生共鳴,這就是該作品最與眾不同之處」。不論佩羅的這一選擇是否有其他方面的考量,對後世兒童文學愛好者而言,這體現了他對該作品集敘述者的身份定位,也讓讀者能以輕鬆的心態進入閱讀。

儘管如此,回到古今之爭的時代背景中,佩羅雖然沒有明示其童話集的時代意義,但一些文本特徵說明這些童話與其厚今思想是一脈相承的。首先,作品取材於中世紀或文藝復興時期的民間故事而非模仿古人。作品集包含的是一個個沒有古代神話元素的神奇故事,作品更是用法語而不是拉丁文寫成。作為用法語寫成的「小體裁」作品,這些童話在當時還無法和悲劇、史詩等佔據統治地位的「大體裁」相提並論。但佩羅試圖藉此在文學界開拓一個新的疆域,樹立嶄新的童話書寫規則。

 引領法國文學創作

佩羅童話問世之初受到一些貴族讀者的讚許,但影響並不是很大。童話創作也並非佩羅的文學重心,只能算是他在17世紀末的法國文學界激起的一片不大不小的漣漪。實際上,17世紀末的法國文壇遠不止佩羅在實踐童話創作,包括多爾諾瓦夫人在內的童話創作者不少於十人,這是法國兒童文學創作的一個高峰時期。在眾多童話作品中,只有佩羅童話直到今天依然深受喜愛。對民間故事的篩選與改編體現了佩羅獨特的眼光,也反襯了其頗具創新性的文學思想。佩羅童話的典型性與開放性在其他同時期的童話作品中較為少見。以法語創作的佩羅童話產生了深遠影響:一方面,這種帶有寓意的敘事為18世紀繁榮的哲理小說創作指引了方向;另一方面,兒童文學在文學史上第一次對作品的教育對象進行了區分,在教育思想的發展過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以童話來進行兒童教育也是18世紀盧梭提出的兒童教育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歐洲的兒童文學到19世紀才迎來高峰,佩羅童話的影響也日益顯現。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推動了兒童文學走向世界,而他們在作品中對部分佩羅童話的改寫也間接肯定了其在兒童文學史上的地位。阿納託爾·法朗士稱讚佩羅童話是童話界的「荷馬史詩」,馬克·索裡亞諾與聖伯夫也都肯定了佩羅童話的劃時代意義。自1833年起,佩羅童話開始進入法國兒童教育課程,此後逐漸成為大眾視野中的暢銷讀物。

佩羅將民間故事改編成童話,不僅僅是讓口頭文學獲得了文字記載,更是將一種不被認可的文學形式帶入上流社會的文學視野。童話在經由佩羅的雕琢後,產生了原本不具備的倫理意義。由於童話集是獻給即將出嫁的路易十四侄女的,因此很多篇目與婚姻相關。這些故事所蘊含的寓意就像是為成長中的青少年開設的一門倫理課,很多倫理思想需通過反覆揣摩才能理解,它們甚至超出了兒童讀者的理解範圍。由此,作品在更高的倫理、哲學層面與後世其他文學作品產生了對話關係。這些零散的倫理思想雖然未構成理論體系,但它們讓這些童話故事成為具有傳播特性的文學母題,從而拓展了童話的影響範圍。雖然後來的兒童文學創作者的改寫讓某些佩羅童話更適合於兒童閱讀,但同時也將佩羅隱藏於童話之中的那些倫理隱喻分離出來,掩蓋了屬於佩羅本人的特色。雖然當時的文化環境使佩羅童話無法成為純粹的兒童故事,但也正因如此,它才產生了獨一無二的隱喻價值與美學特質,而這是在此後幾百年的童話傳承中無法複製的。

佩羅立足於法蘭西學院的平臺,將現代思想普及開來,進一步強化了法國民眾的民族自信心與語言自信心,堅定不移的法語創作思想與「今人超越古人」的信念加速了新時代的到來。儘管古今之爭未有最終的勝利方,但18世紀法國文學的進一步發展,及其在歐洲影響力的不斷提升足以說明,以佩羅為首的厚今派帶來了怎樣的意義與影響。佩羅的文學實踐順應了文化與文學發展潮流,為法語文學擺脫束縛、加速前行做了充分的思想準備。

在17世紀以前,「classique」一詞多用來形容古希臘、古羅馬時代的文學經典。而19世紀以後,該術語則更多用來表徵17世紀符合特定美學創作原則的以法國為中心的文學、藝術作品。該詞意義的重塑首先是對馬萊伯、布瓦洛、拉辛等人在文學領域貢獻的認可。佩羅雖不是古典主義作家,也不屬於崇古派,但從法語文學發展的角度看,佩羅對重新定義該詞的貢獻似乎更大。如果沒有佩羅等厚今派持有的敢於質疑古人,肯定今人的信念與決心,如果不是一次次思辨性的理念之爭,幾百年後的人們又怎麼會將「classique」這一原本屬於古代文學的王冠獻給17世紀的作家與作品呢?古代的文字和思想雖不可替代,但正是因為古今之爭,才有了走向自信、獨立、個性鮮明的法國文學,也才最終帶來了19、20世紀法國文學的繁榮。佩羅的作品撼動了古代文學與拉丁文曾經牢固的地位,點燃了法蘭西土地上文人心中追逐文學夢想的熱忱,為歐洲文學發展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作者單位:華中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2020年6月29日總第1955期 作者:王佳 楊芬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相關焦點

  • 法國文學中的王朝幻想
    強大的法國之所以無所作為,是因為法國的崇高,所以法國不會趁火打劫或者欺負弱小,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既是波旁王朝給自己的尷尬處境提供的解釋,也是紅衣主教黎塞留給他所創立的法蘭西學院的使命。法蘭西學院必須追求法國文學的崇高。因為法國文學是法國語言的旗幟,文學的崇高可以證明法語的崇高,而法語又是巴黎和宮廷的語言,證明法語的崇高,也就證明了宮廷、貴族和法國君主的崇高。
  • 黃曉明榮獲法國文學藝術騎士勳章
    在3日舉辦的授勳儀式上,法國駐華大使羅梁向中國演員黃曉明頒發勳章。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記者李娜)第十七屆法國電影展映3日下午在北京開幕。在開幕式上,作為本屆展映的形象大使,中國演員黃曉明榮獲由法國政府頒發的文學藝術騎士勳章。
  • 第十七屆法國電影展映啟動,黃曉明獲法蘭西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
    新京報訊(記者 周慧曉婉)12月3日,由法國電影聯盟主辦、法國駐華大使館協辦的第十七屆法國電影展映在京啟動。該活動旨在把更多更好的法國電影帶給中國影迷,同時也向法國影人介紹中國文化的一場電影盛事。據悉,從活動正式開幕到2021年1月初,第十七屆法國電影展映將在北京、上海、西安、昆明、三亞等多個城市巡迴,為中國觀眾精選《真相》《眼淚之鹽》《一出大戲》《南法撩妹記》《我失去了身體》《祝你生日快樂》《西比勒》和《好夢一日遊》共八部法國新片。
  • 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雨果
    他一生當中些了非常多的劇本、小說、詩歌、散文,在法國乃至世界都有著非凡的影響力。雨果出生在法國東部的貝桑松城,在年幼的時候他的父母專門為他請來一位私塾老師。起初,老師為雨果推薦了一些通俗易懂的書籍。可他看完後,抱怨故事太淺顯了。見此情景,老師便為他推薦了像莫裡哀盧梭、伏爾泰等大作家的著作。結果這一次,雨果完全沉浸到跌宕起伏的故事當中去了。隨著書讀得越來越多,雨果的文學底子漸漸深厚起來。
  • 澳洲籤證申請被拒,我該選擇事實重審還是司法重審?
    如果澳洲籤證的申請遭到拒絕,申請人想要提出異議,就繞不開「事實重審」和「司法重審」這兩個移民法的常見術語。然而,許多人可能並不清楚這兩個詞的區別。我們一般認為,行政上訴仲裁庭(以下簡稱AAT)和法院的做法如出一轍。
  • 孫鬱:汪曾祺對當代文學的貢獻
    20世紀70年代開始文學創作,80年代起轉入文學批評和研究,長期從事魯迅和現當代文學研究。《魯迅研究月刊》主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副主編。主要著作有《革命時代的士大夫——汪曾祺閒錄》、《魯迅憂思錄》、《魯迅與周作人》等。
  • 《法國文學經典譯叢》南京發布 中法名家暢談翻譯與閱讀
    《法國文學經典譯叢》南京發布 中法名家暢談翻譯與閱讀 2016-1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法國文學經典譯叢
  • 談歷史:法國聖勃夫的批評文學,夏多布裡昂的早期浪漫主義文學
    百家原創作者:棋棋談歷史十九世紀的法國出現了哪些文學家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去看一看。19世紀中期前後,文學批評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出現兩位有影響的文學批評家:夏爾·奧古斯丁·聖勃夫和伊波利特·阿道爾夫·泰納。
  • 法國騎士文學,幾大文體藝術流派,助推了法國文學藝術的發展
    這些故事中的人物無論服裝、思想和生活習慣,都酷似12世紀的法國騎士:亞歷山大既很驍勇,又是一個知書識禮、酷愛音樂的典雅君王。愛情描寫在這些故事詩中佔有重要地位。在藝術上,古代系故事詩是從英雄史詩到騎士故事詩的過渡,所以描繪技巧較為粗糙。
  • 後現代之後重審法國啟蒙運動
    此外,後現代主義關於啟蒙運動破壞環境、貶低女性等問題的指責,也為學者們重審啟蒙運動提供了話題。1.殖民帝國與啟蒙運動近年來出現了一些著作、文章探討殖民話語、帝國觀念、科學知識與法國啟蒙運動的關聯。2003年,桑卡爾·穆圖出版的《啟蒙反對帝國》一書主要分析了狄德羅、康德和赫爾德等人反對帝國的政治思想。
  • 龍山2人獲全州文學藝術創作突出貢獻獎
    龍山2人獲全州文學藝術創作突出貢獻獎 來源:紅網 作者:陳新祥 編輯:王娉娉 2014-12-25 09:59:16
  • 法國布列塔尼孔子學院舉辦中國文學系列講座
    法國布列塔尼孔子學院舉辦中國文學系列講座 VincentDurand-Dastes教授在表演   中新網11月22日電 據國家漢辦網站消息,11月19日晚6點,法國布列塔尼孔子學院與雷恩二大中文系合作,成功舉辦2013-2014學年度「中國文學」系列學術講座的第四場《無盡的歷史和瞬間的輝煌——中國封建時期文學名家與種類漫談》。
  • 法國南特島 看因聖女貞德而沉淪的藍鬍子
    讀過法國作家夏爾·佩羅作品《藍鬍子》的人,大都不會忘記故事中那個陰森的城堡和那間鮮血淋淋的密室。事實上,這些令人恐怖的場景並非虛構,就連故事中那個兇狠殘暴的男爵也確有其人……南特是法國第六大城市,南特及其周邊地區修建了很多城堡。在這些城堡中,有一座特別引人關注,那就是童話故事藍鬍子城堡的原型,歷史上,曾經有300多個孩子被拐進城堡殘忍地殺害。
  • 馬茨涅夫事件:法國出版集團伽利瑪停止出版「戀童」作家日記
    【歐洲時報春花編譯】1月7日,法國出版集團伽利瑪(Gallimard)決定不再出版作家加布裡埃爾·馬茨涅夫(Gabriel Matzneff)的日記。該集團自1990年起便出版他的日記手冊。這本書在法國亞馬遜網站實體書和電子書排名榜上排前五名。 她在書裡描寫了馬茨涅夫在亞洲進行性旅遊的經歷,年逾80的馬茨涅夫曾在作品中同樣講述過這些經歷。但很長時間以來,法國文壇對這個作家的戀童行為比較容忍,強調他的好文採,認為他的行為只不過是享樂主義。 2013年,法國Renaudot文學獎的散文類大獎頒發給馬茨涅夫。
  • 眾多大佬獲得的「法蘭西藝術與文學勳章」究竟是什麼?
    那麼除了帥哥之外,有沒有人好奇「法蘭西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這個名字巨——長的勳章到底是什麼東西呢~文藝界最高榮譽眾所周知,勳章是卓越貢獻的象徵,標誌著獲得者做出了對國家乃至世界在某個領域有益的成果。法國藝術及文學勳章1957年 由法國文化和通訊部設立,表彰對弘揚法國和世界文化有傑出貢獻的法國人及非法國人。是法國政府授予文學藝術界的最高榮譽。
  • 中國當代文學作品走入法蘭西——小說《匠人》法文版在法國出版發行
    中國當代文學作品走入法蘭西——  ——小說《匠人》法文版在法國出版發行  本報駐巴黎記者 黃昊  近日,中國知名作家申賦漁的小說作品《匠人》在巴黎阿爾班·米歇爾書店舉行了法文版的新書發布儀式及現場籤售活動。
  • 賈平凹獲法蘭西金棕櫚文學藝術騎士勳章(圖)
    昨日,著名作家賈平凹獲得了由法國駐華大使為其授予的法蘭西金棕櫚文學藝術騎士勳章,這是賈平凹繼1987年《浮躁》獲得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 1997年《廢都》獲得法國費米那文學獎之後,又一次獲得國際文學藝術類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