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作者專屬任務#
01導語
12世紀下半葉,在法國北方興起了騎士故事詩,並以極大規模發展起來。騎士故事詩從取材來看,可分為三系:古代系、不列顛系和拜佔庭系。
02「古代系」文學作品的產生
古代系 12世紀有一批教士傳抄和評註古羅馬詩人和歷史學家維吉爾、奧維德、史塔斯的著作,其中的愛情故事和神話傳說受到貴族歡迎,成為古代系故事詩取材的對象。《亞歷山大故事詩》被改寫成十二音節詩,後世稱為「亞歷山大體」。
這些故事中的人物無論服裝、思想和生活習慣,都酷似12世紀的法國騎士:亞歷山大既很驍勇,又是一個知書識禮、酷愛音樂的典雅君王。愛情描寫在這些故事詩中佔有重要地位。在藝術上,古代系故事詩是從英雄史詩到騎士故事詩的過渡,所以描繪技巧較為粗糙。
03「不列顛系」文學作品的產生
不列顛系 1135年,若弗魯瓦·德·蒙慕特寫出一部《不列顛諸王史》,由羅貝爾·華斯改寫成《布魯圖斯故事詩》,描繪了亞瑟王麾下圓桌騎士的事跡。另外還有一些不列顛傳說和寓言,這些都可能是不列顛故事詩取材的依據。不列顛系最重要的詩人有瑪麗·德·法蘭西和克雷蒂安·德·特羅亞,另有一部故事詩《特裡斯坦和伊瑟》。
瑪麗·德·法蘭西是中世紀最優秀的女詩人,她的創作年代大約為1160~1190年。她的《短篇故事詩》包括愛情故事、神話故事、民間故事,是這一體裁的代表和最高成就。瑪麗·德·法蘭西將口頭文學與書面文學結合起來,她在宮廷中聽到行吟詩人歌唱布列塔尼的愛情和冒險故事,收集起來,「將現實詩意化。
」她主張:「誰想寫各種各樣的故事;就應該將開頭千變萬化;注意通過藝術;去取悅讀者。」
瑪麗·德·法蘭西的故事詩是這類作品中的典範和頂峰,被稱為「將現實詩意化」。她具有一個優秀故事詩作者的優良品質,其作品故事內容多變,能以藝術吸引聽眾和讀者。
04《特裡斯坦和伊瑟》是騎士詩中最動人的詩篇
《特裡斯坦和伊瑟》是騎士詩中最動人的詩篇。這個源出於凱爾特人的傳說,先在法國流傳,後在歐洲廣泛傳播。現存兩個殘篇,描寫主人公最後的冒險和死。手抄本形狀和結尾都有殘缺。《朗塞洛,或名囚車騎士》(1177~1189)是克雷蒂安·德·特羅亞的重要作品,是應瑪麗·德·尚帕涅的要求而寫作的。朗塞洛堪稱典雅愛情的典範。這種瘋狂的愛情是超越理智和節制的,它能使魔法消失,使痛苦變得甜蜜。值得注意的是,在使意中人獲得解放的同時,騎士也使囚犯、一切弱小者和受壓迫者獲得解放,消除一切壞習俗。
05《佩塞瓦或聖杯故事》的影響
《佩塞瓦或聖杯故事》應菲力普·德·阿爾薩斯的要求寫作,但未寫完。這部故事詩引進了新人物,將凱爾特人的神話和傳說與基督教的傳說結合起來,表達了尋找天主的精神努力,瞻仰聖杯象徵著神秘的幸福,唯有純粹的人才能獲得這種最高的恩惠。這個故事引發了後世關於聖杯的一系列作品。
特羅亞是一個富有藝術感的詩人。他善於組織情節,將奇異的戰鬥、局面的演變、魔法的出現、忠實的動物和愛情場面連接成較有藝術魅力的故事,雖然插曲太長,不免拖沓一些。他的敘述不時帶有一點幽默感,使離奇的情節變得較為令人容易接受。他注意描繪宮堡、服裝、家具、儀式,等等,是一個現實主義的觀察家。他喜歡心理分析,樂於進行對觀念的討論和愛情的細緻描寫。詩人還善於寫對話,注意詩行的變化,用詞準確,他所運用的法蘭西島方言極大地有助於法蘭克語的日益確立。他的影響超出了法國。
06結語
騎士故事詩的作者有的是低級僧侶,他們多半依附於宮廷,但同下層人民有所接觸,了解民間疾苦。他們的寫作雖然要取悅王公貴族,卻常常流露出進步的思想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