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懂漢字就能看懂日語?你這樣可是會鬧出大笑話的哦

2020-12-11 教日語的小五

我們都知道,作為一個中國人,學日語擁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很多時候我們會在日文中看到許多漢字,有些意思跟中文漢字意思差不多,我們乍一看覺得很熟悉,甚至有時可以猜出整句話的意思。

但是,要知道很多日文漢字的意思與中文漢字的意思完全不一樣,無法按照我們印象中的漢字意思進行理解,如果不知道它們的真正含義,可是會鬧出大笑話的哦~

下面就來說說和漢語詞長得一樣

含義卻大不相同的日文詞彙

湯(ゆ)

日語中是「熱水、洗澡水、溫泉」的意思

中文中喝的湯在日語中叫做「スープ」

手紙(てがみ)

手紙

日語中是「書信」的意思

而不是中文中去廁所時使用的「擦屁股紙」

娘(むすめ)

日語中是「女兒;女孩子」的意思

中文中則是「母親,媽媽」

勉強(べんきょう)

勉強

日語中是「學習、用功、教訓」的意思

中文是能力不夠,還盡力做或不願意做某事

腳(あし)

日語中是「腿」的意思

中文中的腳(腳踝以下的部分)

在日語中寫作「足」,讀音同樣是「あし」

大丈夫

(だいじょうぶ)

大丈夫

日語中是「沒關係、沒問題」的意思

在中文中常用於表達「男子漢大丈夫」

一人前

(いちにんまえ)

一人之前

日語中是「一人份、獨當一面」的意思

中文則是一個人的前面

新米(しんまい)

新米

漢語中的新米指的是收穫不久的稻米

日語中除了這層含義,用的更多的是「新人」之意

例如:「新米の社員」(新加入的員工)

我們旅遊途中點餐時,可不要問到店員:「新米ですか。」不然可要鬧笑話啦~

切手(きって)

郵票

相信大家如果去日本旅遊的話

可能經常路過郵局時會發現這個詞

它可不是讓人剁手買買買的意思啦

它只是「郵票」的意思而已哦!

愛情

(あいじょう)

愛情

日語中「愛情」是大愛,而「愛」是小愛。

漢語中「愛情」是男女間的情感,而「愛」才是大愛,這一點中日恰恰相反。

日語中的「愛情」含義廣泛,除了男女之間的愛情之外,也可以表示對工作、自然、故鄉等的熱愛。例:彼は故郷に愛情を持っている。(他對故鄉充滿熱愛之情)

PS:萬一想跟日本小姐姐小哥哥表白了,可千萬別用錯了詞哦!

皮肉(ひにく)

皮肉

中日都有皮和肉、身體的意思

但日文還有諷刺、挖苦的意思

比如:皮肉を言う。(諷刺人)

顔色(かおいろ)

顏色

漢語中的顏色就是指具體的色彩

日語中的顏色是臉色的意思

「顏」是臉的意思

所以「顔色が悪い」指的是臉色難看

看病

(かんびょう)

看病

日語中的看病不是自己身體不舒服去請醫生

而是去陪護生病的人

這一點中日差異很大,一定要注意

例:「病人を看病する」照顧病人

怎麼樣?有沒有大吃一驚的感覺呢?

其實,中國和日本都是使用漢字的國家,但是兩國在語言的發展過程中,演變出了各自不同的漢字詞彙。

今天和大家一起了解了一些詞彙在中文和日文中完全不同的含義,但中日的同形異義詞可遠不止這些哦~

大家在日本遊玩時使用日語詞彙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使用得當,以免使用錯誤而弄得啼笑皆非哦。

相關焦點

  • 日語中漢字我們為什麼聽不懂?日語中漢字的意思跟我國的一樣嗎?
    日語文字的分類日語受漢語的影響非常大。在日語裡,有語法實意的詞都含有漢字且大部分與實意相關。所以通常即便是不懂日語的朋友看到一個短句也能大概明白意思。不過因為影響日語的是文言文而不是白話文,所以有些詞也不能以現代漢語的角度去理解。還有一些詞語雖然也含有漢字(而且有的不是日本人自造的漢字),不過意思卻相差很多。
  • 日語中為什麼會有漢字?漢字在日語中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漢字是公元5世紀隨著一批百濟佛教僧侶將中國經書帶到日本而傳入的。有的朋友可能會知道,古代日本雖使用日語但僅限於語音上的交流,並沒有自己的文字。 漢字剛剛傳入日本時,日語完全使用漢字書寫,甚至直接用漢語書寫,也就是「口中說日語,書寫是漢語」。
  • 為什麼日語裡有中文?
    為什麼日語裡面有中文?看過日漫或者日劇的人,就會發現,日語裡有很多漢字,即使不懂日語也能猜出大概的意思。但是,你如果一直這麼自信,可是會鬧出笑話的哦。不信的話,我們往下看。你知道日語中的「泡湯」是什麼意思嗎?你知道日語中的「人參」是什麼意思嗎?你知道日語中的「主人」是什麼意思嗎?你知道日語中的「大丈夫」是什麼意思嗎?
  • 日本街頭的假漢字,為何國人沒學日語看懂一半,合起來卻不認識?
    日本街頭都是「假漢字」,中國人看懂一半,但合起來卻看不懂不過不知道大家在旅遊日本的時候有沒有發現,日本的街頭經常出現一些「假漢字」,這些「假漢字」就是很多國人並沒有學過日語也大概能夠看懂一半。就比如在東京秋葉原等地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無料」的詞語,這樣的詞語很多國人都知道它是「無料」的意思,但字大概認識,但放一起卻並不懂是什麼意思,就有人疑惑了,這是為什麼呢?日本深受漢字影響,日語借鑑大量古漢字而之所以會這樣其實還是要說到日語和漢字的關係。
  • 中國遊客到日本旅遊:本以為看不懂日語,實際上卻是看不懂中文!
    中國遊客到日本旅遊:本以為看不懂日語,實際上卻是看不懂中文! 日本在大多數遊客看來,就是一個最愛乾淨的國家,不僅街頭小巷,還是日本家庭住戶,都很難發現汙漬的存在,很多國人第一次到達日本時,還因為不少的文化習俗,鬧出了不少的笑話,不過一開始我到日本的時候,本以為會看不懂日語,結果來到這邊之後,才發現我看不懂中文了。
  • 美記者稱解放軍「很難拿下澎湖」《環球時報》:鬧出大笑話
    美國軍事記者艾克斯近日在《福布斯》發表專文,指解放軍若想拿下臺灣,澎湖將是重要關鍵點,但只要解放軍拿下澎湖,臺灣就能啟動南部海邊的戰力,時間並不站在中國這邊。不過,該篇文章被《環球時報》形容是「鬧出大笑話」,並指艾克斯是「軍事記者、電影製片人」,報導引發頗多爭議。
  • 中國人學日語有優勢?日製漢字是你「最熟悉的陌生人」
    在日本,隨處可見的漢字如果中國人到日本旅行,一定會有種熟悉的錯覺,不管是坐落在大街小巷的標語,還是餐廳裡的菜單,都有那麼幾個眼熟的漢字躍然眼前。這常常被當作中國人學習日語的優勢,好像懂點繁體字,那些夾雜著漢字的文章就能猜個大概了。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日語中的漢字還是你認識的那個漢字嗎?
  • 日本的孩子是這樣學日語的,你不看看嗎?
    前幾日,我教我侄子說拼音,教著教著,我突然思考起了一個問題:日本的孩子是如何開始日語學習的呢?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先看看我們自己是如何學日語漢字的呢?一般來說,我們會將其分成三個部分:桜ーさくらーsakura,這也是我們學習時常用的做法。
  • 日本人為什麼能看懂漢字?專家:日語是在漢字基礎上改的文字!
    所以你就單純憑這一點日語的這個基礎,這個基礎都談不上,皮毛都談不上!可是正因為我不是這個專業的,我還有一點優勢,那就是我作為一個外行的人,我看這段歷史的時候,我感興趣的地方興許就是很多和我一樣並不是這個專業的朋友們在歷史在日本文字上感興趣而又看不懂的那一部分。他們要去借鑑一下別的國家的文字,這個聽起來似乎是非常順理成章的一個事,但是也未必就那麼簡單。因為我們可以做一個未必恰當的比喻。
  • 不懂日語也知道的日語詞,你聽說過幾個?
    なに (na ni)這個詞是「什麼」的意思,一般是讀降調的,但是大家經常聽到的還是讀成升調,表示反問的語氣,還有人把它寫成漢字「納尼」。大丈夫(dai jyou bu)日語裡的「大丈夫(だいじょうぶ)」就是「不要緊,沒事,沒關係」的意思,使用得非常廣泛。比如別人問「你怎麼了,沒事吧?」你就可以回答「大丈夫。」再補充一下,日語裡的丈夫(じょうぶ),可不是老公的意思,也不是「有關係」,而是「壯實、結實」的意思!
  • 如果有一天你到了雲南元謀 不懂以下元謀方言會鬧出大笑話
    元謀元謀當地有自己獨特的方言,如果搞不清楚,就會鬧出大笑話。以下是就是元謀方言中的一些特殊用語。
  • 所見非所得,日語裡面奇葩漢字,中文同樣寫法,意思你萬萬想不到
    很多學過日語或者正在學日語的小夥伴都知道,日語中很多漢字,雖然寫法跟中文一模一樣,但是意思卻截然相反。所以沒學日語想去日本旅遊的小夥伴要注意了,你們看到的字並不一定是你理解的意思哦。否則容易鬧出笑話來呢。
  • 無料≠免費,十個最容易讓你誤解的日語漢字
    日本和中國都是寫漢字的國家,在國際上都是屬於漢字文化圈,日本人在遠古的時候因為沒有形成自己的文字,便借用了中國的漢字作為日語的文字,連同很多漢字的意思也一起帶過去,所以如今中國人到日本旅遊才那麼方便,看很多路牌竟然不用翻譯!
  • 中國人沒有學過日語,為啥能看懂日本路牌?
    一些日本人很疑惑:中國人明明沒有學習過日語,為啥能看懂日本路牌?眾所周知,日本古代是沒有漢字的,他們現在使用的漢字是從我國三國時期傳過去的,沒想到一直延續到了現在。不僅僅是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家仍舊使用漢字,這就是中國漢字的魅力,也是中國古代實力強勁的證明。正因為漢字在日本延續了多年,當地人已經習慣了漢字的存在,所以我們才能在日本路牌上看到中國漢字的身影。
  • 一個人吃西餐,要牢記這個「冷知識」,不然會鬧出不少笑話!
    其實我們可以根據情況去擺動刀叉,這樣的話就能避免我們一個人吃西餐的時候鬧出笑話,服務員一看你擺的刀叉形狀就能明白你到底還會不會回來,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可能是一個冷知識,但是小編還是要給大家分享一下,畢竟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到時候自己有這樣的情況,我們也能從容應對,話不多說,一起來看看吧。
  • 看漢字猜不出意思的七大日語單詞,它們原來是這樣來的!
    提到日語中的漢字,那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有人覺得有了漢字學日語太方便了,也有人覺得日語中漢字的讀音很多,還要區分不同情況下的不同讀音,真是麻煩透了。其實不光是讀音,日語中漢字的寫法也大有學問。另外一些單詞的漢字就要費一番思量了,光看字面還真猜不出來意思。今天小編就介紹幾個這樣的詞。1、人參(ニンジン)這個詞看上去很簡單啊,不就是人參嗎?——錯!在日語中它是「胡蘿蔔」的意思。那麼為什麼胡蘿蔔會叫人參呢?因為它們長得像咯。
  • 日語如果沒有漢字會怎樣,全民猜謎語嗎?
    學習日語的小夥伴都知道,日語裡面有很多漢字,日語基本上由漢字和假名組成。和漢語最大的區別是主謂賓語之前都有個平假名的助詞。網上曾經瘋傳日本將會廢除漢字,日本國民也在討論漢字真的可能嗎?大家都知道日本幼兒園開始學的都是假名,越學到後來漢字越多,到了科學文獻就基本上80%都是漢字了。可見如果純假名的話,只能表達很簡單的句子,如果要表達很複雜的句子用純假名的話可能會有很多斷句上的歧義吧。今天小馬就帶大家來看看,如果日語裡面沒有漢字,只有假名會是怎麼混亂的場面呢?
  • 知道為何日語中總是會有一些漢字嗎?明明漢字那麼難學還要用!
    知道為何日語中總是會有一些漢字嗎?明明漢字那麼難學還要用!大家都知道日文實際上有一些中國字在裡面的,相信很多朋友都注意過,也有人會有想問,裡面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中國字?大家基本上都認為日文應該是中文的長久演變轉化未來的,實際上到底是怎樣呢?真正的原因你知道嗎,來看看外國網友是怎麼說的!
  • 日語中為什麼會有「漢字」?現在就告訴你,其實原因並不難猜
    日語中為什麼會有「漢字」?現在就告訴你,其實原因並不難猜!日語中有漢字充分說明日語是藉助漢語才完善了其體系的,也就是日語的發音系統是獨立的,而文字系統是以漢字為藍本改造而成的。一、日語中為什麼會有漢字相對於漢字而言,日本文字的歷史要短很多。據日本考古界在九州福岡縣發掘到的「漢委奴國王印」來看,漢字最初對日語產生影響在公元一世紀左右。漢字大規模進入日本是在公元四、五世紀隨著一些佛教僧侶將中國的經書帶到日本而傳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