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歲月不居。轉眼間,又到了教師節了。
師恩重於山,而深於海。自古以來,尊師重道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來諸多文人雅士們對於師恩的歌頌亦是不留餘力,歌頌師恩的詩詞名句可謂數不勝數。其中,清朝鄭板橋的這首「以竹謝師」的佳作《新竹》可謂不得不讀。
《新竹》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今年的新竹已漸漸高過了舊有的老竹,這都是靠著老竹們的催生與扶持。等到來年,又會有更新的竹子孕育而出,於是,池塘將被鬱鬱蔥蔥的幼竹環繞。
鄭板橋詩用詞素來以樸實見長,詩意通俗易懂,讀來朗朗上口。新竹高過舊竹,即暗喻年輕的優秀學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漸漸超越了師長,更進一步。而「新竹」的成就又是有原因的,是依靠於「老乾的扶持。」
正如韓愈所言: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老師在我們的成長進步的過程中擁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長江後浪推前浪,學子們能做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師長們自然是樂見其成的。作為後輩學子,既應不負師望,奮力進學,亦當牢記師恩,不忘初心。
而「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一句,實為對前兩句的衍進展望。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勝舊人。學子師從於恩師,得其教誨,又將所學教授於後輩。傳道授業,薪火相傳,生生不息,乃至於桃李滿園,碩果盈枝。這正是「師道」的一大魅力所在。
鄭板橋一生愛竹,他愛竹,畫竹,寫竹,亦由竹而思及人生百事,他的竹早已擁有了靈魂。鄭板橋觀新竹而為詩,我們觀其詩而學為人。從這一點來看,鄭板橋不也是在為師嗎?詩畫成為了他傳道授業的依託。
尊師,應當發於心而顯於形。形式或許是需要的,但最重要的還是在於我們的內心。再多的祝福語也及不上我們源於內心的對於恩師的真摯祝願,詞不達意,惟願天下師長,喜樂安康,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