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本地人都排隊吃的小店,大部分還是米其林

2021-02-16 未來大郵筒


說豚王是香港最好的日式拉麵一點也不過。自開業起,豚王便成了香港飲食界的神話,這家店的店面都不大,只有十幾平、十多個座位,位於蘭桂坊、安裡和尖沙咀棉登徑,早上十一點開始營業,就會有大批吃貨排隊,賣完便收工。大廚生田智志來自日本福岡,曾在「一蘭拉麵」工作,後來到東京開了七間叫Nagi的拉麵店。豚王的湯底是用大量豬頭骨、豬筒骨和豬油熬上數十小時而成,大廚每日添加新湯,保持其濃度,真材實料,熬出來的湯香濃無比,油香十足,喝完不用塗唇膏!而拉麵則每天自家製造,保證新鮮,造面的機器和麵粉均來自日本,制面的配方是大廚的秘密配方,面有香濃麵粉味,面質柔順,比得上日本的拉麵。還有,吃日本拉麵當然不能沒有叉燒,「豚王」的叉燒用的是本地新鮮頂級腩肉和梅肉,肉切得不厚,使得叉燒吃起來更覺得甘香鬆化,嫩滑非常。店裡還有賣完美的溏心蛋,大廚把浸得半熟的日本蛋放在日本醬油裡浸一整夜,非常入味,金黃色的流漿蛋黃使湯喝起來更濃稠。「豚王」平時只供應四款拉麵,分別是「豚王」、「黑王」、「赤王」和「翠王」。


「豚王」是最原汁原味的豬骨湯拉麵,是第一次來吃的必食之選;「黑王」是以「豚王」的湯底為本,再配以特製的香味油而成,烏黑色香油是採用秘傳黑醬,和新鮮墨魚汁和蔬菜混合而成。中間的球是墨魚汁的肉末,將它打散混到湯裡使湯更添濃鬱!重口味必試;「赤王」也是以「豚王」湯底為本,加上日本制的熟成味噌和秘制的辣味粉香料而成,湯碗中心是橙紅味噌球,當味噌隨熱湯溶解,釋放出來的刺激辣味,嗜辣者的愛;「翠王」是用橄欖油混入了巴西葉,再加幾種其他蔬菜而成,再加上濃濃的芝士,是較迎合西方人得口味的「非正宗」日式拉麵,有種食Fusion拉麵的感覺。

豚王(銅鑼灣店)

地址:銅鑼灣登龍街40號1樓


如果對環境沒什麼特別要求,只在乎東西好不好吃,那添好運就是最好的點心選擇!添好運的老闆麥桂培(培哥)原是四季酒店龍景軒點心部主廚,在酒店做了三十多年點心後,與拍檔一起自立門戶,在人氣最旺的旺角開了第一家添好運,即點即蒸的高質量點心和平民的價錢讓人讚不絕口。開業不到一年就拿到米其林一星,成為香港熱門話題,每日店未開門口已有長長的人龍排隊,尖峰時間客人輪候時間達三小時。


至於到了他家必點的東西,叉燒包是一絕,添好運的叉燒包外皮是酥皮,非常鬆脆,裡面的叉燒餡兒還帶著點酒香;鮮蝦燒賣份量十足,加了枸杞讓蝦更加鮮甜;蝦餃皮薄餡大;蘿蔔糕粘度夠,蘿蔔味道濃;菠菜餃的皮幾乎透明,證明點心師傅的手藝到家;煎堆,就是麻球,裡面是蛋黃餡兒,外酥裡軟,口感一流。另外還有很多值得一試的菜色,比如腸粉、豉汁蒸排骨、鮑汁鳳爪、糯米雞、牛肉球、馬拉糕等等。一次真的吃不完,多來幾次也值得!

添好運點心專門店(深水埗店)

地址:深水埗福榮街9-11號地下


港式茶餐廳世界知名,而其中一家卻有一家是服務差聞名天下,卻天天排大隊的。它就是傳說中位於佐敦的「澳洲牛奶公司」。走進店內一定要跟著服務員的指示,不然就會被兇!一般來說,客人點餐後三秒內就會有食物送到。服務員幾乎是左手下單、右手傳菜,手口並用,如入化境,半點不浪費時間。


澳洲牛奶公司最出名的食物不是燉奶(雖然也挺有名),而是最最簡單的炒蛋和烤吐司麵包。炒蛋加了牛奶的蛋汁,剛剛好炒在「生與熟的交界線」上。放在舌頭上,炒蛋會自動地滑入喉嚨,宛如燕窩般的口感,很夢幻,還有火腿通粉,湯汁清淡,通粉的火侯恰到好處,Q彈但不感到硬;兩片浸過奶油的厚片吐司,表面如巧克力片般香脆,但內部竟然比蛋糕還要軟,達到完美的境界。在澳洲牛奶公司用餐,一定要吃完一盤再吃下一盤。只要一把食物推到旁邊,立即會被服務員認為是不吃了,服務員收東西的速度,可不是開玩笑的。

澳洲牛奶公司

地址:佐敦白加士街47-49號地下


沒來過再興的人,第一次看到這家店一定會被驚倒!一個20幾平米的破爛餐館,一邊是等外賣的長龍,一邊是等座位的食客。門口一面掛滿了各式燒臘,廚師在櫥窗後面揮著大菜刀狂斬,中間過道就只能過一人。裡面擺著7、8張小圓桌,一桌只能擠下4-5個人。但這家的叉燒可以被稱為香港的典範!美國CNN甚至也曾評論說「再興是叉燒的同義詞」。古早味的醬汁烤出半肥瘦的叉燒,皮脆還帶有一點點的焦香,肉內多汁不幹也不會太溼,一口咬下去很是「銷魂」,怕肥的人可以叫瘦叉。


除了叉燒之外,火腩、燒肉、燻蹄、燒鴨也非常精彩!店裡還有特製的調味醬汁可以澆到燒味飯上。再興永遠以物美價廉致勝。

再興燒臘飯店

地址:灣仔史釗域道1C號


離開鏞記(香港老牌燒鵝巨頭)另起爐灶、由鏞記第二代掌舵人甘健成次子甘崇轅創立的「甘牌燒鵝」,開業四個月便成功摘得米其林一星。每日鄰近中午開市的時候,甘牌燒鵝門口已經大排長龍,午晚飯市都一位難求。甘牌燒鵝的裝修和普通餐鋪沒有太大區別,有點擁擠,但還是比較乾淨明亮。


甘牌燒鵝保持了鏞記的水準,油光可鑑、顏色明亮、網格分明、不是太肥。鵝肉甘香,有肉汁,保持嫩滑,味道並不濃烈,但更加突出鵝肉本身味道以及油香。鵝都精挑細選,炮製的方法沿用鏞記多年的秘方。他家的化皮乳豬亦精彩,單單賣相已經相當吸引,加上鬆化的顆粒感。入口皮脆,口感鬆化。甘牌原只燒鵝腿港幣$128,整體來講,甘牌燒鵝繼承了鏞記燒臘的精髓,雖然排隊,而且價錢也不便宜,但勝在出品好。

甘牌燒鵝

地址:軒尼詩道226號


一樂,走的是親民路線,早晨七點左右整個餐廳已經坐滿。這裡的燒鵝特色就是直接用炭爐燒的,於是能夠保有香香酥酥的脆皮口味。


一整隻的燒鵝腿也非常好吃,鵝肉十分嫩,皮又香又脆,配上沾醬就更清香。烤乳豬皮非常香,肥瘦比例剛好,在香港步調這麼快的城市,還有店家願意用炭火慢工燒鵝,實在難得。

一樂燒鵝

地址:中環士丹利街34-38號地下


何氏家族1946年開始在廣州西關做雲吞麵。後來舉家遷至香港,從街邊小攤做起。一直堅持「人手做面」,堅信:做面需要感情,高興時做出的面和傷心時做的面是不一樣的。


何洪記的湯頭以蝦殼煲煮,帶有濃鬱香氣,味道有一點點的鹹,雲吞皮薄如紗,透過光線,甚至可以看見粉紅色鮮蝦與豬肉末。何洪記的雲吞麵不以「大」來譁眾取寵,而是強調一口一顆,讓整顆雲吞的肉汁能原封在口中,口感紮實,再搭配竹升面以及鮮蝦熬煮的湯頭,完美!同時,何洪記的幹炒牛河,還有諸如艇仔粥、皮蛋瘦肉粥和及第粥的粥品都備受讚譽,熬粥的火候恰到好處,粥底順滑,裡面的食材在上桌時也就剛剛熟,口感鮮嫩。

何洪記(1946)粥面專家(希慎廣場店)

地址:銅鑼灣軒尼詩道500號希慎廣場12/F 1204-1205


金鳳就是你在王家衛電影裡看到的50、60年代香港老西餐廳,面積非常小,基本上都要和不認識的情侶一起坐,當你在倒牛排汁的時候,從鐵板濺起來的汁液大可能也飛到對方的臉上。就這樣一個相當拘束的餐廳卻每天客似雲來,它賣的東西肯定不簡單!在這裡能吃到頂級牛扒,其牛扒用料新鮮、醬汁濃鬱,一直以來不乏名人捧場。金鳳一直都堅持自己入貨,監察牛扒質量,成致勝之道。開業四十餘年,金鳳在飲食界甚具知名度,曾有不少名人食客如蔡瀾、周星馳及徐克等捧場。


招牌牛排當然是全店最暢銷的佳餚。每份都份量十足,均用鐵板,可按照自己喜歡的部位來點,在上菜前夥計會問你要哪種牛排汁,分別有蒜蓉和黑椒,把濃汁澆在剛煎好的牛排上,香氣四溢,醬汁飛彈,口水馬上湧出。餐廳的餐包和羅宋湯也非常出色,餐包個個都是新鮮熱乎,口感軟化。羅宋湯是港式的地道口味,不會太酸太甜,剛剛好,是吃牛排前後解膩的佳品。

金鳳大餐廳

地址:太子荔枝角道102號金鳳樓地下

女人這麼打扮,永遠貌美如花!!


相關焦點

  • 10塊錢就能吃到米其林一星 平價小店不可小覷
    而他們用以徵服米其林「星探」的就是香港油雞面、肉脞面。在沒有獲得米其林一星的榮譽之前,小店在周邊已經小有名氣。然而,獲得米其林星級餐廳的榮譽是陳翰銘自己從來沒有想過的。小店出品的油雞色澤誘人,分量合理,價格更是便宜得驚人。作為米其林一星小攤,油雞面、飯、河粉每碟都是2-3新幣,也就是只要10-15元人民幣。這可能是世界上最經濟實惠的米其林星級料理了。當然,你要做好排隊兩個小時的準備。
  • 實拍:讓「米其林評級」的外賣小店,客人排隊20米,就為了吃一口
    不過這些年來,那些外賣軟體上面的店家難吃的都不少呢我告訴你。有的人可能會說,難吃就給差評唄。給了其實都不濟於事,你想想人家一句「每個人的口味不相同」就可以直接反駁你,你認為還能說什麼嗎?實拍:讓「米其林評級」的外賣小店,客人排隊20米,就為了吃一口。
  • 排隊都要吃的店,香港本地人強烈推薦!
    說豚王是香港最好的日式拉麵一點也不過。添好運的老闆麥桂培(培哥)原是四季酒店龍景軒點心部主廚,在酒店做了三十多年點心後,與拍檔一起自立門戶,在人氣最旺的旺角開了第一家添好運,即點即蒸的高質量點心和平民的價錢讓人讚不絕口。開業不到一年就拿到米其林一星,成為香港熱門話題,每日店未開門口已有長長的人龍排隊,尖峰時間客人輪候時間達三小時。
  • 香港美食:9家香港米其林小食店,下一次香港行,這麼吃就對了…
    說起吃,在吃貨界有個詞特別火——米其林餐廳!,想必在座的各位都不陌生。不過作為上班族的喵醬可不是天天吃得起米其林大餐的,動輒就要上千的價格確實有些昂貴。豬腸粉的嫩滑口感和米香味,以及醬料的搭配都尤為關鍵。12港幣一個中份簡直是便宜得讓人驚訝的價格了,排隊的人很多,堂食需要排隊,外賣也要排隊。
  • 連路邊攤都有米其林的新加坡 該吃點什麼?
    如果是長假期,我當然會選擇更遠一些,停留時間更長一些的地方;如果是短假期的吃吃吃之旅……那我為什麼不再去幾次離得近的香港?早前端午節的時候,終於撿著一次便宜機票去了一趟新加坡。這才發現,其實這兒待著還挺舒服的。和香港比,新加坡的公共空間要寬廣許多,大部分地方可以直接說普通話,小店的服務員們待人也更和善……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食物也很好吃。
  • 暑假到,去香港全程都食米其林!
    文/圖 羊城派記者 鄧偉東(另署名除外)日前,廣州首發米其林美食指南,引發熱議。而離廣州不遠處的香港,多年前已被納入米其林的評星區域,今年也發布了一批「星店」。廣州毗鄰香港,而且為食貓眾多,多年來已培育了一批香港「米粉」。
  • 10元一碗的油雞飯面,讓兩平米小店入選《米其林指南》
    陳翰銘的「了凡」小店,就隱匿在大廈2樓某個角落。不必擔心找不到這家小店,因為排隊最多的那家,一定是它。了凡本來是上午十點半才開業,但每天9點半,店前就排起了長隊。買到食物時,往往是兩小時後了。有人專挑午飯時間來,這時人總該少點吧?可是,排隊的人依舊繞了好幾圈,慕名而來的食客仍然一波波紛至沓來。了凡開業8年來,天天如此。
  • 香港 | 耗時,擁擠...米其林一星的甘牌燒鵝值不值得排隊?
    好久不見,其實也沒多久吧哈哈哈前幾天跑到香港去浪了五天,沒特地去迪士尼之類的地方,主要的時間還是花在吃和找吃的上面了,接下來打算先把幾家去吃的米其林星級餐廳寫一下,然後再把景點打卡和一些街邊小吃店整合起來寫一寫,不過按照我這每周一更的龜速,估計得有一個月的時間吧。。。
  • 米其林指南首次登錄北京遭質疑,本地人拷問:米其林指北?
    2020北京首版米其林於今日(11月28日)公布,不出意外,結果還是迎來了媒體瘋傳的來自飢餓靈魂的拷問: 上海的第一年,米其林把三星頒給唐閣,本地人不高興:「上海第一家三星憑什麼是粵菜?」 臺北的第一年,米其林把三星頒給頤宮,本地人又不高興:「臺北第一家三星憑什麼是粵菜?」
  • 香港這家開了50年的「蒼蠅小店」顧客天天排長隊,劉德華都是常客
    香港這家開了50年的「蒼蠅小店」顧客天天排長隊,劉德華都是常客!說到香港這個城市的話,相信很多的人都是非常熟悉的,也是特別嚮往的,因為香港被稱為美食的天堂,所以說也是名不虛傳的,尤其是當你走在香港的大街上有這樣的一家糕點店,非常的有名,不僅是當地的人,百姓喜歡去購買這些那些當紅明星,他們也經常會去排隊購買這家糕點,在這家糕點店裡邊賣的糕點的種類也是特別的多,有白糖糕,松糕,紅豆糕等等,在這家店裡邊賣的糕點,可以說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小吃,這家店已經開了有50年的時間了
  • 跟著米其林,去香港探訪10間必吃的餐廳
    ,都希望能吃到地道的港式美食。有些時候,並不是越貴的食物才越美味,美食反而往往都藏在街頭巷尾的小吃店。今年是香港澳門米其林指南十周年,11月30日發布了《米其林指南香港澳門2018》,在發布指南之前,米其林車胎人率先公布了一份消費水平大眾化的推薦名單,這份推薦裡一共有73間香港餐廳及9間澳門餐廳上榜,以食物質素高,並能在400港幣內有三道菜為評分標準。
  • 米其林都是高大上?香港街頭小吃表不服!
    2016年香港澳門米其林指南新鮮出爐,香港23家街頭小食店榮登米其林殿堂,這次史無前例讓「美食聖經」給了大拇指的,居然是雞蛋仔、白糖糕、
  • 【吃在香港】香港米其林餐廳攻略
    《米其林紅色指南》,一直用紅色作封面,有「美食聖經」之稱,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也最具權威性的酒店和餐廳指南。100多年來,它一直以理性的文字和創造性地為餐廳評定星級的體系而贏得讀者的青睞。 「美食偵探」們都是米其林公司的員工,都是具備良好專業素質和技能、受過嚴格訓練、經驗豐富的專家,他們負責觀察酒店或餐廳的服務質量的變化並做出專業的評價。為了保持獨立性和客觀性,這些偵查員都在匿名狀態下工作,像普通顧客一樣消費,當有必要作進一步考察時才表明自己的身份。
  • 香港21家米其林推介小食,有了這些,別再問我去香港到底吃什麼了?
    去香港你都吃些什麼?每次去香港不是翠華餐廳就是麥當勞有了這21家米其林推介街頭小吃再也不用擔心吃什麼的問題了1The Butchers Club Burgers香港一家主打漢堡的小食店,店面比較小,有點像酒吧。
  • 100元以內吃到米其林?!在這些國內城市的街頭就可以辦到!
    我們這就按著今年的米其林指南,去香港澳門的街頭一探究竟。▲ 之前的旺角有一間專賣滷味的小店很出名,即是「肥姐小食店」。這家是她兒子自立門戶開的,是用家傳滷味評上米其林香港指南。▲ 這家據說是香港本地人都會經常光顧的小吃店,已有好幾家分店,每家店都貼著各種明星到訪的合影,可見人氣之高。
  • 朋友帶我吃瀋陽,這幾家小店是本地人的最愛,好吃又經典
    朋友帶我吃瀋陽,這幾家小店是本地人的最愛,好吃又經典!我們這邊天氣特別熱,想著去一些比較涼快的地方玩一下,正好我有一個寢室的朋友,他是瀋陽的,天天說她晚上睡覺還得蓋被子,夏季最適合去的地方可不就是那邊嗎?
  • 米其林餐廳推薦 | 2018去香港必吃的10間餐廳、路邊攤!
    這位輪胎人有個名字叫必比登(bibendum),眾所周知,米其林餐廳都價格不菲,而「必比登推薦」卻是一份消費水平大眾化的名單! 今年的「米其林車胎人美食推薦」即必比登推薦,共有82間餐廳上榜,包括73間香港餐廳,以及9間澳門餐廳。這其中有17家首次上榜的餐廳,全都在香港,巡哥為大家精選了其中的10間,每天兩頓,5天吃遍!
  • 50元的米其林吃到爽!教你2天打卡9家香港米其林美食餐廳!
    去香港,買買買不如吃吃吃。香港是當之無愧的美食之都啦!從小我們在一部部港劇裡,已經被深深種草各種香港小吃,掛著繁體字的招牌,樸實的小店小食車,還有已經成了標誌的綠碗綠碟子綠筷子。如果時間不夠多,如何才能打卡最多的米其林街頭美食呢?!
  • 后街小店 | 弄堂小館31年菜單基本沒變 "外婆燒的菜"上了米其林推薦
    因為是本地人,又喜歡燒菜,下定決心開飯店後,一家人圍坐著,你一言,我一語,菜單就有了個大概。「這裡離蘭心大戲院不遠,蘭心有名氣,名字又好聽,就叫『蘭心餐廳』吧。」唐秀琴說。   起初他們僱人燒菜,但總覺得味道不滿意,後來就由學廚的大女兒掌勺,一炒就是十幾年。剛起步時,買菜、洗菜都是一家人自己做,唐秀琴有時累得「走路都要打瞌睡」。
  • 香港飲食的精髓在街頭,不必執著於米其林
    合益泰腸粉店就是港人的至愛小店,即使店內有座,一條長龍的食客也甘願在後巷「立食」,給老闆娘幾個硬幣,交代要幾條腸粉,就可以等吃了。這裡每日賣超過5000條腸粉,每一截都滑溜帶米香,花生醬中還加入了豬油,油香味濃,吃過必定「翻尋味」。位於深水埗的合益泰腸粉店,數十年如一日地做最簡單的豬腸粉,價格低至六港元一份,是不可錯過的米其林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