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田高山中學:送教上門情暖特殊學生

2021-01-13 中國教育新聞網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鄭群 胡正強)「特殊時期,張校長,你們又來給我家小鄺上課了,太謝謝你們了……」日前,湖南省新田縣高山中學校長張波一行5人提著牛奶,帶著上次送教時孩子想看的書來到塘下村小鄺家開展送教上門服務,再次見到張波,小鄺的奶奶仍不斷地感謝著。

小鄺因肢體二級殘疾,不能獨立行走,無法到學校上學。高山中學一直對他按重度殘疾兒童少年標準,實施每月不少於兩次的送教上門服務。今年春季學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學校推遲了開學時間,複課後老師們及時開展送教上門服務,讓孩子及其監護人心裡倍感溫暖。

走進小鄺家,送教老師一行首先來到小鄺的臥室。看到老師們走進來,躺在床上的小鄺迫不及待地說:「老師,《西遊記》我看完了……」當張波把新書遞給小鄺的時候,他帶著期待的笑容立即打開看了起來。

張波一行隨即進行閱讀指導:「看書就是一個輸入,交流就是一種輸出,這個輸出的過程既可以幫你加深印象,又有利於你思考,能很好地提升閱讀的效果。」

「我又不能到學校,怎麼跟同學交流啊?」送教的何老師給出點子:「可以跟自己的弟弟妹妹講,這也是一種交流方式。」在輕鬆的交流中,小鄺又掌握了一種閱讀小竅門。

隨後,老師們不僅給小鄺帶來有趣的康復訓練方法、手工製作小知識等,還向孩子的奶奶宣傳疫情防護知識並做心理疏導工作。

一直以來,高山中學在實施義務教育保障機制民生工程中遵循「家庭自願、定期入戶、免費教育」的原則,實行送教上門,循序漸進提升學生感知、認知、語言交往、生活自理和社會適應等能力,不僅給孩子們送去學習用品,教會知識,還帶給家庭關愛和專業教育理念。

相關焦點

  • 裴家營九年一貫制學校送教上門情暖特殊兒童
    12月7日下午,古浪縣裴家營九年一貫制學校送教老師向往常一樣,驅車來到了小嶺灘蕊蕊(化名)家中,為她送去知識和關愛。蕊蕊是裴家營九年一貫制學校轄區內一名視力、智力二級殘疾的學生,小學二年級沒讀完就輟學在家了,家裡又沒人能教得上她,能像普通孩子一樣上課讀書,一直是她的夢想。裴家營九年一貫制學校老師堅持為她送教上門,解決了她上不了學的困境。
  • 寧武縣化北屯中學組織送教上門活動
    寧武縣化北屯中學網訊:11月26日,寧武縣化北屯中學按照送教計劃,由丁反成副校長帶隊,對張玉琴、江曉豔、邱寶華三位同學進行「送教上門」服務。針對他們三人的情況,一學期來,學校高度重視,學校制定了詳細的幫扶方案,將送教上門工作常態化,每次委派3—4名有責任心的教師,每月一次進村入戶送教。送教前,每位教師都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個性化教學計劃,精心準備教學內容,並針對孩子的日常生活情況提出合理化建議。
  • 長沙嶽麓區白泉學校為殘疾學生上門送教——
    7月2日,15歲的金玉(化名)被南雅湘江中學錄取,看到這個曾瀕臨失學的孩子即將進入新學校,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坪塘街道白泉學校教導主任王國強欣慰地笑了。  王國強是一名從教30餘年的鄉村教師。他所任教的白泉學校,10年來適齡兒童入學率100%,鞏固率100%。  2019年秋季開學報到日,白泉學校六年級學生金玉沒有報到。
  • 沂南縣新一輪送教上門助力特殊孩子成長
    沂南縣新一輪送教上門助力特殊孩子成長 發布日期:2020年12月09日 瀏覽次數:2為讓每一個重度殘疾孩子都能享受到優質專業的特殊教育,滿足他們的個性化教育需求,自10月底以來,沂南縣依託縣特殊教育學校開始了新一輪的送教上門教學活動。
  • 送教上門實踐探索與理念思考
    【關鍵詞】送教上門 實踐 理念 思考【正文】隨著國家一期、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的頒布實施,送教上門、隨班就讀和特殊教育學校在校就讀已成為我國目前對特殊兒童教育的三大主要教育方式,送教上門逐步煥發著生機和活力,在我國脫貧攻堅,義務教育"一個也不能少",全面奔小康的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我們洪洞縣特殊教育學校創辦兩年多來
  • 特寫:疫情下的一堂特殊送教上門課
    冉敏鋪開課本,一堂疫情下的特殊送教課,就此開啟。「這是什麼?」「花!」「花好看嗎?」「好看!」樂樂頑皮地指了指窗外,那裡已是一片花海。「樂樂,這又是什麼?仔細想想,老師教過你的。」2016年,安康市漢濱區教育部門上門摸排,決定為樂樂送教上門。關廟鎮花心小學的兩位老師每月至少上門兩次,為他講授最基礎的識字、算術和生活小常識。冉敏至今還記得第一次見到樂樂時的情形:衣服髒兮兮的,一見到陌生人,孩子就怯怯地往奶奶身後躲,怎麼叫都不應。儘管做了功課,但教授特殊學生之難,還是出乎冉敏的意料。
  • 「湖南好人」3月榜單發布 常德送教上門老師等24人上榜
    湖南文明網3月30日訊(記者 何佳玲)3月30日,2018年「湖南好人」3月榜單正式揭曉。經過湖南各市州及省文明委成員單位層層推薦、網上投票、群眾評議和專家評審,常德送教上門老師等24人(組)群眾身邊好人,光榮入選2018年3月「湖南好人榜」。其中,來自邵陽市新寧縣回龍寺鎮村田村的肖劍鋒由「文明湖南」微信公眾號網友推選。
  • 沅陵:送教上門 廣撒大愛
    科教新報·新湖南客戶端訊(通訊員 瞿宏紅 劉敘利)「我竭盡全力把做母親的溫柔都展現給這個小女孩。張敏老師的送教紀實僅僅是沅陵縣眾多基層送教教師的一個縮影,送教上門服務也僅是控輟保學工作的一部分。沅陵縣教育布局線長面廣,山高路陡,河汊眾多,全縣有近400名教師常年犧牲休假時間,每次送教需爬山涉水,乘車乘船往返需要4、5個小時,堅持按時優質完成送教服務和「曖心家訪」活動,其中也包括清浪九校、陳家灘九校、七甲溪九校為中國而教青年志願者教師。
  • 湖南初二女生突患重疾無法行走 9名老師"送教上門"
    (原標題:湖南初二女生突患重疾無法行走,9名老師輪流義務送教上門)山路彎彎。路的一端是湖南省石門縣皂市鎮嶽家鋪村15歲女孩楊帆的家,另一端是皂市鎮中心學校。由9位老師輪流上門專為楊帆一人講授的第30堂義務輔導課開始了。楊帆是皂市鎮中心學校初二學生,兩年前突然倒在教室裡,無法行走。醫生確診為格林巴利症候群。楊帆的求學之路中斷了。從石門到常德,到長沙,再到石家莊,父母一路帶著楊帆求醫問藥。山路崎嶇,腿腳無力的楊帆只能靠父母背著、抱著、抬著。
  • 山村教師送教上門陪學生居家戰疫
    在成都市以西80公裡的崇州邊遠山區,有一所小學的老師們,在當地防疫條件允許和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主動把「五育並舉」的多元課程送到了學生家中,彌補了山區網絡信號不穩、部分學生家境貧困、線上教學效果欠佳的短板。帶領老師們做這一切的是崇州市雞冠山小學校長馬倩。3月3日,《教育導報》記者跟隨她親歷了送教上門的過程。
  • 貴州碧江:「送教上門」 為特殊兒童打開一扇窗
    ,準備好了嗎……」走進碧江區燈塔街道矮屯安置點特殊兒童魯雙玲的家中,簡短寒暄之後,送教上門教師饒藝便開啟了當天的課程。看著她是一天天地成長和進步,很是欣慰……」  與魯雙玲一樣,目前寄住在親戚家的特殊學生張友,也是享受到義務階段「一個都不能少」送教上門的典型例子。  張友出生於2001年,屬於智力二級殘疾,生活無法自理。2020年6月,19歲的他在燈塔街道馬巖小學畢業。同年9月,銅仁市第十一中學在燈塔雲場坪學區辦報上來的名單中,了解了張友的情況,考慮到其特殊原因,於是該校選擇送教上門。
  • 坪地中學幫扶送教,為大方九中37位特殊學生「點燈開窗」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潘文婷 通訊員 劉熊善「特警駐守」「37位學生都因輕微違法犯罪而入校」……這是龍崗區坪地中學幫扶校——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第九中學給人的第一印象。面對大方九中這樣一所育新性質的學校,如何更好的對其開展幫扶活動才能取得實效,這是坪地中學一直在思考的問題。11月17日至18日,坪地中學組織幫扶團隊赴大方九中開展實地幫扶活動,在為期兩天的幫扶活動中,兩校共話學校管理、德育工作開展,坪地中學鐘聲、彭淑瑤兩位老師送教的《尋找屬於我的寶石》《探索職業興趣,規劃生涯發展》課程更是引起大方九中師生的熱烈反響。
  • 愛心傳遞,情暖人心——渝水八小開展送教上門活動
    為促進教育公平,使每一個特殊兒童都能接受教育,享受到教育的權利。一直以來渝水八小秉承著一個都不能少的原則,對所在片區範圍內的特殊兒童開展送教上門。一周兩次送教上門服務,從不間斷。近日,渝水八小送教上門小隊又來到送教對象安安家裡開展送教活動。
  • 送教上門實現教育扶貧「一個不少」
    針對貧困家庭的殘疾學生,全面實施送教上門工作,實現了農村義務教育普及上「一個不少」。一大早,慈利縣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趙松麗像往常一樣,提著自己的教學用具前往學生黎運剛的家中上課。今年15歲的黎運剛,來自慈利縣楊柳鋪鄉岔溪村,是趙松麗所教學生中最特殊的一個。
  • 湖南科技學院:情暖冬日考研學生 師生齊享「糕」中蛋糕
    紅網時刻永州12月19日訊(通訊員 劉暢 李瑾 申璨 覃小明)為給考研學子舒緩壓力、加油打氣,12月18日中午,湖南科技學院傳媒學院在創新創業大樓一樓舉辦了「情暖冬日,研路花開,考研送溫暖」主題活動。活動在學生黨員、學生幹部對考研學子視頻祝福中拉開帷幕。楊增和寄語考研學子,鼓勵他們充分利用最後一周時間,保持良好心態,合理舒緩壓力,注重過程,把準備做到極致。龍運榮就考研初試、複試、調劑等方面給予了指導。全體考研學子吹氣球、捏爆氣球,寓意考試不同凡響。在此環節,學子們在尖叫聲中舒暢了心情,緩解了壓力。
  • 遂寧市船山區精心做好送教上門工作
    「上門送教」,讓孩子和家庭真正地感受到國家的好政策、社會的關愛、教育的魅力、人性的真善美,樹立對生活的信心、對未來的憧憬。  區資源中心與各個學校形成合力,和涉及到的「送教上門」學校建立QQ工作交流平臺,與全區每一個送教學校和教師保持業務聯繫,並隨時進行業務指導。通過收集「送教上門巡迴指導需求徵詢表」了解普校的教學管理者及教師的困惑,開展有針對性的巡迴指導。
  • 【洞庭赤子 沅江楷模】劉豔科:堅持送教上門 用愛教育特殊兒童
    劉豔科,沅江市保民學校一名普通老師,十多年來,她始終堅持送教上門,用愛心傳遞溫暖,讓特殊兒童在家也能感受到學校的關懷。自2019年開始,保民學校的劉豔科老師,開始對他進行上門送教服務,讓他第一次有了學習的體驗。劉豔科每隔幾天,就會去看望一下小鴻,她從當初的不適到如今與小鴻相處得十分融洽,期間花費了不少的心血。劉豔科說:「因為我從來沒有接觸過智殘的孩子,所以一開始真的不知道怎麼去與他交流,怎麼樣去溝通。
  • 漳州南靖縣龍山中學開展「送書上門」主題黨日活動
    閩南網2月28日訊(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記者 張韓豐)2月27日,在漳州市南靖縣龍山鎮24個村居的鄉間小道上,一群佩戴黨徽、戴著口罩的人們,拎著一包包書籍,走家串戶,送書上門。這群人就是南靖縣龍山中學「黨員送書上門先鋒隊」的老師們。
  • 情暖寒冬關愛孤老 石鼓民政籌集十萬元物資上門送「溫暖」
    11月27日上午,石鼓區「『情暖寒冬·關愛孤老』——讓家更溫暖」活動在角山鎮政府正式啟動。石鼓區民政局購買物資為困難群眾、孤寡老人們送上家門。11月27日上午,石鼓區「『情暖寒冬·關愛孤老』——讓家更溫暖」活動在角山鎮政府正式啟動,石鼓區民政局籌集近十萬資金購買大米、植物油、保暖睡衣、內衣,以及被子床單等物資,現場整備待發,將一一為困難群眾、孤寡老人們送上家門。「家裡溫暖了,就不會有人願意出去流浪,這就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 張家界武陵源:送教上門實現「一個都不能少」
    張家界武陵源:送教上門實現「一個都不能少」。紅網時刻張家界6月30日訊(通訊員 屈澤清 張文波)扶貧必先扶智,治窮必先治愚。如何發揮教育的力量,切斷貧困的「代際傳遞」,考驗著所有的教育人。張家界武陵源區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創新舉措,分類施策,兜底線、補短板、提質量,使特殊群體感受到了關愛和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