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的故事】堅守古法釀造 傳承非遺文化

2020-12-16 騰訊網

大直沽三件寶「古廟、燒酒、臺子高」。說到燒酒,不得不提起這個記載著天津酒業發展的百年老字號──天津市直沽釀酒廠。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釀酒這一工藝已經基本實現了機械化和工業化。然而天津市直沽釀酒廠卻捨棄了現代化的生產手段,百年如一日地沿用古法釀造。如今,其釀製出的白酒不僅廣受消費者的喜愛,釀造技藝還被列入了河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市民購買大直沽白酒

天津市直沽釀酒廠地處河東區大直沽前街,據有關史料記載,是在距今一百多年歷史的「義聚永」號等多家燒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最初創辦人是姚琴舫,後與劉鑫共同出資在大直沽開設了「義聚永」燒鍋。大直沽的釀酒業始於元代,到了清代天津酒業大興,燒鍋總數已達70多家,多集中在海河東岸的大直沽,故在民間這裡有「人馬過直沽,酒聞十裡香」的美譽。清朝年間著名詩人崔旭在《津門百詠》中以「名酒同稱大直沽,香如琥珀白如酥」的經典詩句,稱讚大直沽美酒。至今,這兩句詩詞依然題寫在天津市直沽釀酒廠的門廊上,這也是歷盡百年滄桑,大直沽地區匯集幾十家燒鍋,唯一保留下來的釀酒廠。

「雖然釀酒技藝不斷發展,生產規模不斷擴大,但它悠久的歷史,獨特的配方,始終保持著手工釀造的傳統,是天津白酒釀造的傑出代表。」天津市大直沽釀酒廠相關負責人說。大直沽白酒釀造技藝如今已有五代傳人,陳杰作為第五代傳承群體負責人,專項負責傳統釀酒技藝的保護和傳播。「白酒釀造技藝是中國國粹,是民族的驕傲,直沽酒廠傳統釀造技藝主要包括:制曲工藝、原酒陳釀工藝、勾兌工藝等三大工藝流程。該技藝凝聚著眾多民間傳統工藝的精華,蘊涵著豐富的科學、歷史、人文、經濟和社會價值。它是百年來歷代直沽人智慧的結晶,更是一部生動的白酒釀造史與天津衛發祥地大直沽的融合史。」陳杰說道。

這種口耳相傳的古老技藝為何數百年長盛不衰?記者了解到,在白酒釀造過程中,很多完全可以由機器操作的工序,目前仍然是手工操作。因為老師傅們相信,對於一杯美酒而言,選料、潤糧、雙蒸、攤涼、拌曲這些步驟一點都不能馬虎。「我們企業的系列白酒產品是在傳承純糧固態發酵傳統釀造工藝的歷史基礎上,結合現代先進的分析檢測控制手段,精選優質上乘高粱、糯米、大米、小麥等多種糧食為原料,經長期封窖,自然發酵,緩慢蒸餾,取之精華,經多年儲存,精心調製而成。」

傳承傳統,在堅守中創新。「我們會一直堅持傳承、保護、發展大直沽白酒釀造技藝,讓其代代相傳下去。我們也會一直堅守著這份醇香的事業,讓直沽白酒走入千家萬戶。「陳杰說到。

原創:河東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須註明來源金貿河東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百年古法釀造—傳承人任業入庫《中國傳承•人才智庫》
    2020年07月08日,經非遺和傳統文化傳承專委會召開專家組評審會議,一致認同四川省丹稜縣任業同志申報的「張場白酒古法釀造技藝」具有非遺和傳統文化傳承價值,並向中國傳承人網、中國鄉土文化網《中國傳承·人才智庫》推薦入庫。經審核完全符合入庫標準,準許入庫,授予受國家知識版權保護的非遺和傳統文化《中國傳承·人才智庫》認證入庫榮譽證書和「中國傳承人」榮譽徽章。
  • 山東萊西:古法釀造 這裡的老酒高8度
    我們憑藉獨特的古法釀酒工藝,能生產出20度老酒。 」在萊西市大沽河畔沽韻酒業的酒窖中,王麗萍言語中透露著自豪。她釀出的老酒如何能高8度?日前,王麗萍談到了與老酒結緣的經歷。源於對傳統文化著迷米酒含有十多種胺基酸,其中有8種是人體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據統計每升米酒中賴氨酸的含量比葡萄酒和啤酒要高出數倍,被稱為「液體蛋糕」。
  • 金種子:古法釀酒為舌尖釀造驚喜
    金種子,作為安徽糧食白酒的典型代表,以其複雜的傳統濃香工藝給人留下了神秘的印象,其對品質的堅守給人傳遞了匠心的力量,其獨特的窖香給人呈現了濃香型白酒的魅力。匠心釀造下的金種子酒,帶你見證從一粒高粱到一滴酒,這距離究竟有多遠?
  • 匠心釀造 衡水義慶隆傳承十八酒坊千年古法
    原標題:匠心釀造衡水義慶隆傳承十八酒坊千年古法隨著現代工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傳統手藝正處於失傳的尷尬處境。「古桃城,雖不大,燒鍋卻有十八家」,在素有十八酒坊美譽的衡水,釀酒的傳統工藝亦呈現凋落之勢。
  • 【八閩美食非遺購物節】日曬夜露,滋養每一缸,千年傳承,只為一滴古法醬油
    也因此,當地對古法醬油的技藝傳承堪稱完美,這項傳統技藝始於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7月,歷經一代代的傳承,仍然保持著千年前的味道。「晝晴則曬,夜晴則露」本期特稿的主角——廈門古法醬油本次活動將持續至6月30日,還有眾多非遺美食等著大家。廈門古法釀造醬油技術是中國最原始的醬油釀造方法之一。製作一缸醬油,從豆子入缸到出缸,有著一整套完整的工序——選豆浸泡,蒸豆拌曲,發酵入缸,到日曬夜露,成熟抽油,沉澱滅菌。這些工序每一個步驟看起來不複雜,卻絕不是大工廠裡按一按設備按鈕那麼簡單。
  • 金種子傳承古法釀造,匠心出好酒
    2014年,「醉三秋酒傳統釀造技藝」入選安徽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除去種種名酒光環,金種子酒最根本的還在於其釀造工藝。精選原糧、水源高粱作為釀酒原料之一,在我國已經有著700多年的歷史。傳承古法釀造曲為酒中魂,好曲釀好酒。金種子酒釀酒所選用的是已經有著幾百年歷史,由技藝傳承人代代相傳的風火酒麴。制曲時間一般集中在氣溫最高的月份,加上制曲的升溫措施,溫度控制在60度以上。由此曲釀製出的酒,酒感綿柔回味悠長。
  • 國家非遺傳承人重拾古法釀造技藝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劍平)10月29日,用純手工製作釀造六年的黃酒工藝在2020首屆中國塔牌本酒節上揭開面紗。中國美術學院品牌研究專家丁強說,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一座紹興城,演繹著半城黃酒文化。古時紹興釀酒,全賴自然。水需取自鑑湖源頭,糯需來自上品太湖糯米,立冬時投料發酵,經年後方能成酒。承襲至今,科技發展,製法大改。
  • 匠心釀造 衡水義慶隆傳承十八酒坊千年古法
    原標題:匠心釀造衡水義慶隆傳承十八酒坊千年古法隨著現代工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傳統手藝正處於失傳的尷尬處境。「古桃城,雖不大,燒鍋卻有十八家」,在素有十八酒坊美譽的衡水,釀酒的傳統工藝亦呈現凋落之勢。
  • 嘉興海鹽縣局:稅惠相伴 古法釀造譜寫百年傳奇
    沈蕩釀造,醇香百年。在海鹽,沈蕩釀造的牌子家喻戶曉,老底子海鹽人都是喝著沈蕩黃酒、吃著沈蕩醬油長大。歲月更替中,沈蕩釀造不廢傳統,沿襲古法釀造,歷經百年風雨,成為海鹽醬園行業的僅存碩果。步入沈蕩釀造廠區,白牆黛瓦與「官酵槽坊」的百年招牌,讓人仿佛置身於那個久遠的年代,千餘只醬缸整齊排列,老師傅不斷掀起缸蓋「翻缸」。這裡沒有現代化工業氣息,有的只是傳統技藝的默默堅守。
  • 古龍食品榮登《世界遺產》雜誌 古法醬油釀造技藝再獲關注
    37年來,他和同事們堅守傳承著這項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古法醬油釀造技藝。  曬場上的6萬口大缸和這一獨特的古法醬油釀造技藝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海內外的知名媒體紛紛報導這種鮮見的中國傳統文化。  近日,由外交部主辦的《世界遺產》雜誌聚焦古龍食品,對其古法醬油釀造技藝進行深度報導,這是廈門古法醬油釀造技藝繼先後在《舌尖上的中國2》、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寰行中國》亮相後,再度受到媒體關注。  《世界遺產》雜誌深層次介紹世界遺產動態,對全球世界遺產現象及文化進行全方位展示分析,同時配合中國申遺工作,關注並宣傳國內具有重要遺產價值的傳統文化、人文、地理等內容。
  • 聆聽大師故事,品味古法文化...一起來探尋「平遠工藝」傳承的新面貌
    在這產品設計的背後,正是八珍娘傳承客家娘酒釀造文化的理念。「古法就是八珍娘的競爭力和生命力。」韓垂財表示,時下酒廠增加了數位化設備,提高了生產的效率,但釀造工藝本質上並沒有變化,八珍娘酒的生產仍保持著最傳統的生產工藝。
  • 口子酒業世代傳承古法釀藝,釀造經典「口子窖」
    口子酒業世代傳承古法釀藝,釀造經典「口子窖」 2020-12-28 10:49:49 來源: 中國商報   提及白酒,大家自然而然就會談起白酒的香型,中國白酒有四大香型,其中兼香型白酒憑藉獨特的風格受到大家的追捧
  • 傳承古法,專注釀造,貴州民族酒業專注出品好酒
    隨著時代不斷地發展,在酒的製作中越來越多的新技術得到應用,在追求新奇的時代,遵循古法更顯珍貴。傳承古法,專注釀造貴州民族酒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州民族酒業")源於楊氏燒坊,現董事長楊順勇便是楊氏燒坊傳人。
  • 古法蜂蜜酒傳承人劉勳華成功入庫《中國傳承人才智庫》
    2020年07月28日,經非遺和傳統文化傳承專委會召開專家組評審會議,一致認同四川省瀘州市劉勳華同志申報的「蜂賜緣·蜂蜜酒釀造技藝」具有非遺和傳統文化傳承價值,並向中國傳承人網、中國鄉土文化網《中國傳承·人才智庫》推薦入庫。
  • 古法傳統發酵醬油,5萬口醬缸傳承千年文化,這醬油「牛掰」了!
    古法傳統發酵醬油,5萬口醬缸傳承千年文化,這醬油「牛掰」了!   醬油作為中國人的特殊調味劑,也成為了一種非遺文化。
  • 承李記傳統古法釀酒技藝入駐銀川藝博非遺文創館
    能有效保護與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又能弘揚地方文化。承李記傳統古法釀酒技藝,傳統古法純糧釀酒是李家傳承的古法制曲、釀造、燒鍋的系列釀酒技藝。經歷社會重大變革仍能傳承至今,顯示了李家純糧釀造歷史文化基奠的強大生命力。 李家釀酒,追求藝的至臻,傳承術的嚴謹。從出鍋的酒質清香甘冽,到陳釀綿甜醇厚而不失其本性初韻,李家燒酒是酒道、人品、技藝和時光的載體。當傳統的白酒變成酒精和各類化工產品的勾兌品時,&34;尤顯珍貴。 李家的燒酒自落地寧夏,親朋好友競相求取和收藏,尤其是獨特的白酒飲用理念,為人們所接受和理解並不斷的擴大著影響力。
  • 口子酒業:口子窖代代相傳,遵循古法釀造技藝
    口子酒業:口子窖代代相傳,遵循古法釀造技藝一杯酒的背後,蘊藏著時代的印記!口子窖作為中國兼香型白酒的代表,為了更好地傳承經典,歷經千年沉澱,傳承古法釀造技藝,多曲並用確保兼香的基底,高溫潤料堆積法做足兼香的潤色,三步循環貯存法促進兼香的平穩,最終實現口子窖酒獨特複雜的兼香風味。
  • 古法釀造曬出醬香
    每年小暑過後是曬醬的黃金季節。白天,工人們趁著好太陽,翻曬大陶缸中的醬品,讓豆醬充分享受太陽的熱度,炎熱和高溫使其更好地自然發酵,這是日曬。該曬場170畝,目前放置12380個大缸,每缸醬料重約600公斤。
  • 舌尖上的紹興非遺——是美食,更是文化傳承
    作為一座擁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紹興有哪些美食躋身了非遺名錄?這些美食背後有些什麼故事?記者日前走近這些非遺美食,探尋它們值得被珍惜的味道。 有人說,飲食文化最能體現一座城的「性情」,最能展現一地居民的生活態度。
  • 白酒+文化+旅遊深度融合 助推湯溝香泉小鎮非遺傳承
    同時,湯溝酒一直堅持手工古法釀造,每一個細節都蘊含著師傅們的匠心,近百名釀酒大師始終堅持歷史傳承,是中國白酒手工古法釀造技藝的燎原之火。同時,湯溝鎮是一個有著悠久文化歷史的古鎮,2014年曾獲批國家級生態鄉鎮、並相繼榮獲全國重點中心鎮、江蘇省重點鎮、江蘇省百家名鎮等稱號。經過幾百年的工藝傳承與數十年的現代發展,湯溝鎮已經湧現出一批酒類知名企業及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