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清茶會】——氤氳茶香裡的新生代四川茶人風採

2021-02-22 天下茶友網

      天下茶友網訊:2018年7月28日下午兩點半,由一周目(茶文化)工作室與禪驛.錦城院子合力舉辦,天下茶友網協辦的益清茶會,於成都錦城院子酒店·瑜舍拉開帷幕。

      天下茶友網CEO楊健、錦城院子代表清歡、一周目兩位創始人——牟宇及阿冉、路易投資總經理助理肖剛、西藏飯店甲拉書院李玉坤、資深茶人汪蘭健、以及眾多茶友共同參與了此次茶人雅集。


錦城院子的入口設計得頗有禪意,竹林溪舍、青石板路,一段緩步徐行的小徑仿佛是穿越時空的隧道。隧道盡頭,兩扇雕漆大門緩緩拉開,一張古香古色的書案便映入眼帘。玉蘭映輝、佳人在畔,定神一看,籤到題名處竟被設計成一張古韻盎然的泛黃畫卷。

凝神靜氣,筆墨暈染,待籤到完畢,自有青衣佳人引領參觀這如詩如畫的禪意雅舍,及至廊腰縵回,裙琚飄然,於酒店一隅乘電梯而下,終至瑜舍,便真正揭開了益清茶會的神秘面紗。

「益清」二字源自周敦頤的《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蓮花在開花的同時,結果的蓮蓬已具,具有「華實齊生」的特質,所以最初被佛家視為能同時體現過去、現在、未來的一種象徵。及至後來,蓮花便成為了佛家的聖物,成為了禪意的體現。

而益清茶會的場景布置更是將這益清二字體現得淋漓盡致。

嘉賓席上,嫩綠色的茶席如同剛剛睡醒的荷葉,透香田田,隨風舒展,每兩席之間安放著插出清逸之韻的蓮花,並一盤造型獨特的茶點。

而主泡茶席的設計又格外不同,一樣是嫩綠的底色,卻取了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荷花和蓮蓬,擇了一隻素雅的陶瓶裝著,與席上的陶壺、茶具,形成高低錯落之態,莫名間,便多了些山野之趣、文人風骨。

待一曲嫋嫋清音從耳畔響起,無人亦無心考究這茶席上的心思,只專注於這拉開茶會序幕的表演——浮生六記。

↑《浮生六記》陳芸——扮演者:王維亞

身著齊胸襦裙的「陳芸」踏歌而至,撥花取茶,溫杯潔具;擷花歸來的「沈復」修剪花枝,插花成畫。一個侍茶,一個弄花,此間閒情逸趣,將《浮生六記》中的場景完美再現,至「陳芸」奉茶,「沈復」攜美觀雨,更是一出讓人心生嚮往的才子佳人戲。

不到十分鐘的茶藝表演,卻早已讓人的思緒隨著情節的推進,回到200年前的名士雅致生活。至茶藝表演結束,靜心冥想開始,嘉賓這才開始收起漫遊的思緒。

由錦城院子愛麗老師帶來的靜心冥想,在陣陣梵樂中,讓人不由沉下心思,放緩呼吸。隨著時間的推移,每一秒都在放空自己。閉上雙眼,俱是一片黑暗,內心卻仿佛有光影搖動,耳畔寂靜,蟬鳴、風動、花香、此起彼伏的呼吸,好像一切都在遠去,又像一切變得清晰。仿佛天地萬物的生長和律動,都在黑暗裡,被我們的內心所照見。

一場沉浸天地的靜心冥想讓感知度在短時間內達到了極致,以致碗泡展示環節,每一位嘉賓對茶湯香氣、滋味的感受都格外清晰。

↑茶師牟宇(右一)

注水、出湯,碗泡法是最簡潔的茶藝展示,一隻烏金盞,一根琉璃匙,便是基礎碗泡法的全部器具。然而正是這最為簡潔的茶藝,卻最能考驗事茶者對茶的理解和認知。

碗泡法改良自宋代的點茶法,只是古來衝點的是末茶,而今衝泡的是散茶。由於大碗的空間更加開放且不設蓋,茶葉能在水中自由呼吸舒展,葉底更加自然可愛,茶湯更加柔順鮮醇。

↑碗泡甘露

由一周目.茶師——牟宇帶來的碗泡法,便是這樣一樣優雅莊重,引人入勝的茶藝展示。茶煙氤氳,飲罷三輪,在場嘉賓紛紛發表了精彩點評,其中天下茶友網CEO楊健老師對幾款川茶的點評尤其入木三分。

接著,楊健老師又說:「通過對幾款川茶色香味形的品鑑,我看見四川青年茶人的踐行和擔當,四川茶通過【益清茶會】這種形式的藝術呈現,讓我們更好的感受到對空間、時間、感官、意境上的獨特享受和感悟,這種情緒難得,這種執著可貴、這份精神值得推廣。」

↑天下茶友網CEO——楊健(中)

茶湯飲罷,肌骨已清。隨著茶席的再次更換,茶師牟宇起身講茶,將蒙頂山茶文化追根溯源、娓娓道來;茶藝師王維亞端坐一旁,以一盞蓋碗,將涉及到的蒙山名茶一一泡成茶湯。

在蒙頂山茶文化溯源中,茶師牟宇從「禹貢蒙山」、「茶祖吳理真」、蒙山貢茶」、「蒙山禪茶」、「蒙山歷史名茶」等多個方面,用清晰明確的歷史記載,信手拈來的茶中典故,將蒙頂山茶文化的歷史演變詳盡闡述。

其後,特意增設的老川茶紅茶品鑑環節,更是打破分享中所提到的歷史川茶格局,衍生出川茶的無限可能。

經了解,此次活動由新生代茶人阿冉精心策劃,由青年制茶師牟宇及優秀茶藝師王維亞傾情演繹,所有參與籌備此次活動的人員皆為新生代茶人。

益清茶會,將「茶藝」、「漢服」、「蓮花」」等多種元素進行結合,對傳統文化進行翻譯,對禪意生活進行詮釋,呈現出一場茶煙氤氳裡的新生代四川茶人秀。

精彩回顧:

新生代川茶人、一周目茶工作室創辦人:周冉

新生代川茶人、青年制茶師:牟宇

新生代川茶人:王維亞

影:阿冉  笨笨哥

·END·


相關焦點

  • 氤氳茶香 飄然世外 !
    氤氳茶香 飄然世外
  • 清茶一杯,慢煮時光
    一碟小菜,幾份點心,與家人共享,和親友小聚,是疲憊中的緩解,是枯燥中的柔軟;一杯清茶,一本閒書,隨意的翻看著,漫不經心的品茗著,心隨茶動,思隨文湧;一段音樂,一點文字,讓浮躁的心緒在茶香中緩緩的淡去,在書香裡慢慢的平靜。  明媚的日子,忙碌之餘喜歡沏一壺茶,放著舒緩的音樂把時光消磨。
  • 人物 林子晴,茶香氤氳裡的古韻少女
    在策劃裡,林子晴為了突出華傳特色,想出用漢服為載體,服裝按照行制劃分,反映出唐朝的盛況;又以禮儀之邦為主題來揚我華夏文化,興我禮儀之邦;在表演漢服舞臺劇的過程中,用詩朗誦來整體升華,古箏、簫、舞蹈和大合唱以輔來營造古典氛圍,並通過身著不同形制漢服進行表演,以漢服為載體,呼籲大家關注華夏傳統文化的復興與推廣。
  • 茶聖、別茶人、茶仙、茶神、茶怪都代指誰?
    別茶人——白居易在中國文人墨客都愛茶,茶裡有智慧、有文泉、有思湧。讀過《長恨歌》、《琵琶行》的人都會吟上幾句,答謝好友李宣寫的一首詩:「不寄他人先寄我,因緣我是別茶人」,表現茶人是位善於鑑茶識水的「別茶人」。他的另外一位好友元稹知他愛茶,特寫了一收寶塔詩相贈。
  • (原創散文詩)穀雨茶敘:茶香裡的慢時光
    在穀雨茶敘,每一種茶,每一縷茶香都特色鮮明:或醇香馥雅,或清冽生動,或淡雅舒漫,或濃鬱芬芳……在這裡,攏一室茶香,把日子拉長,一點點融入茶香裡的慢時光,拋開歲月的蒸、煮、烹、炸……只低首,讓鼻息與茶香親密接觸。沒有一段詩情值得辜負,約三五好友,品一杯好茶,品味一段難忘時光。
  • 第二屆日照茶會:茶人的美,茶席的韻味
    5月9日,第二屆日照茶會在日照市萬平口海濱風景區演藝廣場舉辦,本屆茶會借鑑無我茶會的形式,大家圍成圈圈泡茶,一味同心,打成一片。布置茶席者都自帶茶具,布置的茶席各具特色,體現了茶的包容性。接下來讓我們領略茶人茶席的風採。
  • 半盞清茶 浮沉人生
    生命由薄變厚,由厚變薄,如煙的歲月裡,懂茶人與茶嫣然成為知己,默然靜守,寂然喜歡。 一如這盞清茶,經過了滾熱的水的澆灌,才能散發幽幽的芬芳。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就事生情生煩惱,妄念轉正心清靜。 ‍當愁緒滿懷無處消遣時,一杯清茶,一個獨處角落,一段靜謐的時光是最好的消愁良藥。茶香中,讓時光慢下來,讓心靜下來,痛苦和憂愁隨杯中的茶水漸淺。
  • 別人家的畢業晚會:佛學院學僧「一杯清茶謝師恩」
    主持人在深情的朗誦中點出今晚茶會主題,隨後敲磬,潺潺流水響於心,清淨靈動,茶會於此開始。本四班八位茶人開始點茶泡茶,大家坐於蒲團上,賞茶之色,享茶之香,品茶之味。肅穆又生機盎然,與茶香融合,茶會更顯恬靜。
  • 清茶一盞,心情幾許.
  • 周莊:午後一縷茶香 時光變得溫柔繾綣
    【點睛】尋常院落,倚窗聽風,有蟲鳴為伴,在搖椅上細品一杯清茶,和著花香,時光頓時變得溫柔繾綣。 任孩子們在紙藝的世界裡盡情玩耍,釋放童真和想像。 乘坐小火車,穿梭蘑菇屋,與比薩斜塔比高……配上可口點心的下午茶時光,不由得追憶起自己的童年,往昔的美好在茶香中沉澱。 03 Topic
  • 禪茶 | 一曲《茶香滿色》悠閒素雅,品歲月靜好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首好聽禪茶音樂《茶香滿色》,是一首由張維良老師演奏的笛簫音樂,選自其閒情聽茶系列專輯《茶詩》。和煦陽光,茶香禪曲雅集,泡上一壺茶,靜聽一曲竹笛,享受靜謐的品茶時光,心素如簡,人素如茶,所謂禪茶,該是不爭朝夕,聽曲,聞香,品茶,感受歲月靜好....
  • 10首帶茶香古風歌:此生相依,人間白首;千金不易,清茶淡粥……
    01人就像茶得受得了高溫熬,葉片從浮到沉由卷至舒艱辛多少,採茶詩裡一首歌唱破春曉……——《採茶紀》原唱:雙笙02為理雲鬢,為簪銀鉤。明月可鑑,情深亦壽。此生相依,人間白首。千金不易,清茶淡粥……——《白石溪》原唱:洛天依/樂正綾03誰家門前歌聲悠然,半杯清茶半闕臨安,盞中茶暗香冉冉繞三圈,抬頭看日光傾斜,心隨流水潺潺身輕欲上九天……——《梅塢尋茶》原唱:少司命04小徑踏夜白月下,奉杯茶,置杯久茶淡香早發,那一口濃烈難咽下……——《霽夜茶》原唱:小曲兒05
  • 茶香氤氳,西湖龍塢茶鎮未來還會這麼變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方力 通訊員 瞿春春 葉子茶香氤氳,西湖龍塢茶鎮正用一片片綠葉,講述「金葉子」的故事。龍塢,杭州茶香濃鬱之處。自2015年列入全省首批特色小鎮以來,龍塢茶鎮依託龍井茶優勢,煥發新的活力。近年來,已經走出了一條茶產業、茶科技、茶旅遊、茶文化融合發展的全產業鏈。不久前,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浙江大茗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部正式遷入。目前已經有6個億元以上產業項目入駐小鎮。
  • 人均喝茶最多的國家,超越中國和英國,這裡還有專職送茶人
    先將茶葉放入上層稍小一些的壺中,在下層大壺中注入冷水,兩壺一起置於小火上慢慢加熱,水滾後,小壺中的茶葉相當於被幹蒸了一下,茶香被&34;了出來,待茶香溢滿屋子時,將大壺的滾水衝一些入小壺,濃香的茶湯就成了。飲用之前,先在杯中倒入一些濃濃的茶湯,再根據口味用大壺中的水來調節。
  • 大快朵頤與小烹清茶
    (原標題:大快朵頤與小烹清茶) 王詠亮年節假期,在外鄉打工的朋友紛紛還巢歸來
  • 茶香
    更多的,是古往今來進入我視野中崇尚自然與尚儉尚德的江西茶人。想必,在每一個人的心目中,一杯茶裡不僅是氤氳的清香,還有一縷縷的鄉愁。像江西的許多茶人一樣,我又一次回到了出發的原點——家鄉婺源。想想,要表達傳遞江西的茶文化,首先要深入了解身邊的茶人茶事,以及日常生活的細節與感觸。而婺源的大鄣山,既是我「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也是婺源出產名茶的靈秀之地。
  • 我們用四川的竹和景德鎮的瓷做了一把壺
    盛夏,便要喝一壺清茶。拿出心心念念終於抵達的「笠原」茶壺,摸著它圓滾滾的壺身,興致盎然地往壺裡丟茶葉。
  • 換個角度看西湖⑤西湖龍塢茶香氤氳 演繹千年茶鎮新「豐」景
    片片嫩茶猶如雀舌,經過開水浸透蒸騰,色澤清綠,碧液中透出馥鬱芬芳,嘬一口,茶香便從鼻端沁入咽喉,味美回甘,這是上好西湖龍井的模樣。杭州西南,過了九溪,沿著錢江一路徜徉,見一處四周群山環繞,茶園茶山連綿起伏之地,便是龍塢茶鎮了。 龍塢茶鎮有24.7平方公裡,由11個村社組成,常住人口1.3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