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溲生蓮花、關帝顯聖退清兵!飲馬橋的神秘傳說,你可曾聽過?

2020-12-19 騰訊網

如果說水是蘇州的血液,那麼橋便是蘇州的骨骼。平江圖標註的橋就多達三百多座,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蘇州古城的橋梁也有189座,而且每一座都有來歷。

比如,今天要說的飲馬橋。相比烏鵲橋、楓橋、寶帶橋這些耳熟能詳的橋,它不是最早的,也不是最有詩意的,更沒有什麼名氣,卻有著獨一無二的傳說……

馬溲生蓮花,飲馬橋因此而得名

在介紹之前,看見君先問個問題,飲(yìn)馬橋VS飲(yǐn)馬橋,你覺得哪一個讀音是對的?把yìn讀成yǐn的,語文課一定沒認真上。所以,你讀對了嗎?

飲馬,聽名字應該和馬喝水有關。

相傳,東晉時期有一位高僧叫支遁,當年他牽了一匹名叫「頻伽」的寶馬途徑蘇州城時,放馬到此橋下喝水。這匹馬喝飽後撒了一泡尿,於是奇蹟出現了……

支遁像丨百度百科

只見馬尿在河裡流過,發出閃閃金光,等到金光散去,高僧支遁只見河裡長出一叢蓮花來。高僧、寶馬、馬溲生蓮花的祥瑞之相,催生了飲馬橋這個名字。以前在飲馬橋的南面有條小巷叫做蓮花巷,也是和這個傳說有關。據說,蓮花巷就是當初蓮花的所在。

支遁像丨百度百科

關帝顯聖退清兵,救了一城百姓

在清代留存的《蘇城全圖》上,可見飲馬橋西南有一座關帝廟。清代·顧祿的《桐橋倚棹錄》中記載了一段飲馬橋上關帝顯聖嚇退屠城清兵的傳說:

順治二年清兵平定江南,蘇州城裡依然有明朝官兵和太湖盜赤腳張三抵抗。清總兵率軍攻入胥門,並欲途經飲馬橋屠城。然而當悍將土國寶的部眾到飲馬橋時,「見關帝橫馬立橋上,始跪而止。」土國寶大驚失色,慌忙下馬跪拜。以為關公顯靈,嚇得馬上退兵。

原來那不是關公顯靈,而是兩個醉漢吃醉了酒,半夜從廟裡將關公塑像抬到了橋上,無意中嚇退了清兵,從而救了一城百姓,飲馬橋從此更有了傳奇色彩。

逐漸被改造,昔日印跡消失了

飲馬橋,曾經是蘇州的一座拱橋。建在蘇州第三橫河上,溝通護龍街(今人民路)的南北,河東是十梓街,河西是道前街,可以說處在蘇州城市中心的位置。

昔日飲馬橋丨網絡

當時為了通行馬車和黃包車,城內主要交通幹線上的橋梁都難逃臺級改緩坡的改造。那時,飲馬橋南北兩側填高,石級變成了緩坡,原來的高峻就消失了。

50年代飲馬橋丨名城蘇州

解放後,蘇州城進一步改造。1951年,從平門沿護龍街至南門大橋的主幹線基本形成,1952年,這條路開通公共汽車。這時,飲馬橋便沒了昔日的印跡。

80年代飲馬橋東側丨蘇州情調

一個空名,留下一個路口的繁華

隨著城市的變遷,蘇州城的水系慘遭破壞、填埋、湮沒,改建。如今的飲馬橋,雖然還橫臥在人民路中央,但昔日如虹清麗的飲馬橋也只留下空名而已。

相比橋本身,飲馬橋這個路口卻在很多老蘇州心中留下深深印象。

在六七十年代,飲馬橋還具有很高的「政治地位」,由於當時的蘇州政府就在現在圖書館的位置,所以很多重要的慶祝活動、遊行以及歡迎儀式都會途徑飲馬橋。如今,這裡依舊車水馬龍,自路口延伸矗立著銀行、商廈、圖書館……也算的上古城重要的路口了。

支遁也好,「關公」也罷,也許飲馬橋從來不算一條特別美麗動人的橋,但也未曾安靜過。而今的飲馬橋,不到4米長,在這鬧市一隅,不留神興許就忽略了。

*部分圖文素材來自名城網、蘇州發布、蘇州民政、蘇州故事匯、蘇州市旅遊局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看見蘇州綜合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RECOMMEND

相關焦點

  • 虎丘塔傾斜為何不倒的秘密,你知道嗎?
    ——張繼蘇州從兩千年的歷史中向你走來,在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城中,可能最不缺的就是令人著迷的故事了。今天小客就帶你走街串巷,帶你了解蘇州最有故事的地方,看那個故事最能打動你的心。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傳說。不知是哪一個朝代,虎丘塔傾斜得越來越厲害,急壞了土地公公,他想來想去,只能用神威來救虎丘塔。這天晚上,蘇州城的男女老少個個做了個夢,夢中被喊去拉繩,拉正虎丘塔。第二天一早醒來,人人都覺得腰酸背痛。
  • 關帝顯聖志傳11:鄉會場默助張翰林
    關帝說完準備離去,張春站起來要送,關帝說:「不用。」於是從天井飛起來而去。張春朝關帝飛去的方向跪拜,只見三臺北鬥,星光璀璨。張春醒來,梳洗完畢,到關王殿,把關帝耳朵檢查,看見一隻耳朵有蜂巢,隨即將蜂巢剔除,並擦拭乾淨。這天晚上,張春又夢見關帝對他說:「多謝你的美意,我當牢記不忘。」張春請關帝坐上座,自己在旁邊站立。
  • 你竟不知道蘇州與《浮生六記》的關係?那如何讀此書,如何遊此城
    文學家三個字被打上了引號,對的,你沒有看錯。其實沈復在當時的朝代一點名聲也沒有。出生於蘇州城南滄浪亭畔士族文人之家。但沈復自己卻從來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這在當時還真的挺難得的,估計也就像現代韓寒退學那樣新奇!曾以賣畫維持生計,十九歲入幕,此後四十餘年流轉於全國各地。後回到老家蘇州從事釀酒事業,當然也就只夠溫飽而已。
  • 關帝顯聖志傳21:法雲寺斬僧救磐石
    卻說張尚書,就是張磐石,他沒有考取功名時,曾經在法雲寺讀書,一日臨池讀書,欲出優遊一會,這正是:紅葉學書,青田取酒,鄭虔之僧舍可尋,劉章之核壺難得。不開門,還不見有什麼蹊蹺,開了這個門,叫張磐石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門裡卻是一個俏麗婦人,你看裡面,一張小桌,幾味魚肉,兩瓶茶酒,正是:佳人半醉,美女新妝,烹雪之茶,果然剩有寒香;爭春之室,自是堪來花嘆。女子說:「先生錯了,這是僧人的密室,僧人將不利先生了。」正要再說,僧人突然來了,笑著說:「張先生,這是普救寺嗎?我為法聰和尚嗎?」
  • 普陀山:觀音顯聖撥雲見日
    觀音顯聖撥雲見日在普陀山普濟寺,我們見到了全山方丈戒忍大師。對於1997年在南海觀音銅像開光法會上出現的奇異天象,他至今仍然記憶猶新。就在所有人都感到一籌莫展的時候,原本厚重的烏雲竟然在一夜之間悄然退去。當天凌晨三點半,戒忍大師特意起身上殿察看天氣,發現天上星光朗朗,他不禁鬆了一口氣,看來天公作美,今天開光應該是沒問題了。但是沒有想到,開光之前,鋪天蓋地的烏雲再度席捲天空,一場傾盆大雨似乎已不可避免。戒忍大師當即通知準備雨衣4000件,以備法會使用。
  • 佛教是一部舍利「顯聖」的歷史——李四龍
    這些僧人有的本身即很神秘,譬如,仁:壽元年分送到隋文帝誕生地大興國寺的道密,精通佛理與西梵文言,同時還「召方鏨」,「具銜騰能圊褚宵世」;而分送舍利到毫州的曇良,平時「專誠讖禮」。至於當地的信眾,絕大部分是無名無姓。所以,這些故事裡的中心人物,人多比較含糊。他們一起見證神異的感應,但並不需要擔保這些事件的真實性。
  • 佛菩薩顯聖、天現瑞相,佛家怎麼看?
    「快看這顆佛珠,是菩薩顯聖了,這塊花紋就像一尊菩薩啊!」 尤其在網絡上的佛教類話題裡,「顯聖」、「瑞相」和」感應」的話題,人氣一直都很高,相關的故事和照片也經常會被傳來傳去。 歷史上,的確留下過不少的「感應錄」,記錄了一些信佛念佛者親身感應的故事。
  • 大關帝廟:祀戎結合的典例
    大關帝廟正是一座集祭祀功能與軍事功能於一身的典例建築。從祭祀角度來說,武廟的地位等同於文廟。所以在相應的封建時代裡,各地官員必須像對待文廟一樣,承擔起武廟內四時奉祀的重要職責。在科舉制度中,武廟地位同樣崇高。武科舉時,武科貢生都要到武廟裡祭拜武科先聖先師後才可以參加考試。從軍事角度來說,古代國家凡有重大的軍事行動,都必須在武廟告祭之後才能出徵。大關帝廟的位置緊鄰都司街。
  • 萬人空巷,熱鬧非凡的「關帝廟會」
    恭城武廟建於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廟宇面積2100平方米,傳說關公不僅忠義仁勇,還憐惜百姓,當百姓有難時他都有求必應。在恭城就有一個關公顯靈降雨解除恭城百日無雨、田地乾裂,人畜飲水困難的傳說。為感念關公恩澤,祈求風調雨順,平安吉祥,隨後每年的農曆五月十二,恭城民眾便要對關聖帝君進行祭拜。廟會活動一般為三至五天,即農曆五月初九至十二。
  • 老北京最具傳奇色彩的關帝畫像去哪兒了?
    慈禧「西狩」回京過正陽門,也曾停留入廟燒香,還被門樓上圍觀的外國人俯拍到其在廟內揮手致意的照片。一直到民國時期,民間還在傳說這座廟裡的關老爺護佑清室。張勳復闢那天,據稱有太監前往該廟燒香,親眼看到關帝坐騎神馬全身是汗,「關羽是為保護清室而把它騎累了」。 這座關帝廟在民間也頗有影響,香火旺盛,尤以靈籤聞名遐邇。
  • 一朵花開半年,金燦燦如「蓮花」,這些巨大神秘的花,很稀罕
    現在喜歡養花養草的朋友越來越多了,越來越多的新品種花卉被培育出來,但是,有些巨大神秘的花,我們平時可能都沒有聽過,也沒有見過,今天說兩種不太常見,但是開花既特別神秘漂亮的大花。第一、地湧金蓮地湧金蓮,是地湧金蓮屬的一種多年生的植物,它的原始環境在雲南,那裡是很多植物的開掛區,所以有很多比較奇特的花卉,地湧金蓮它屬於佛教的五樹六花之一,是比較佛系的一種花,株型比較奇特,花朵好似層層疊疊的蓮花,金燦燦的,又被稱作千瓣蓮花,就像一朵金色的蓮花坐落在樹叢之中地湧金蓮花的葉子和芭蕉樹很像
  • 《紫荊》:「關帝文化」在香港長盛不衰的原因
    關羽,字雲長,以其忠義仁勇,為後人所崇敬,歷朝先後有16個皇帝為其加封,直至被加封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封號長達26字,成為世人皆知的「關帝」。民間傳說及《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基本上是百姓理想的化身。正直威嚴,不為財色利誘,立場堅定,忠於友誼,知遇報恩,見義勇為,成為民族審美理想的寄託。
  • 懷安民間傳說|關帝廟村的來歷
    關帝廟村原叫六合房子,後來為什麼以廟為村名呢? 在危急之際,朦朧中忽見一關帝之廟,便進去躲藏。敵至,頓聽戰馬長嘶,金鼓震天,以為有伏兵,便倉惶潰逃。海盜走後,寺廟消散,王浮龍孤身一人站在原野,只見旁邊樹上拴著一匹白馬。王浮龍慨嘆:「此乃武聖關公顯靈也。」因感念關公救命之恩,王浮龍便命人在他祖上碾房窯村修建關帝廟。豈料,他的馬童領命採購建廟用的物料,途經他遷居發跡地六合房子時,關雲長護衛周倉夢中顯靈,持刀攔擋,命其就地修廟。
  • 諸暨有關「石蟹」的傳說,你可曾聽過?
    從古時候的石蟹傳說,到一代代靈水人治水造橋,再到五洩江靈水段生態改造並成為「浙江省美麗河湖」,這個美麗、靈動的山村就是一部活的水歷史。五洩一帶,遠古時曾是一片汪洋,由於地質變化,滄海桑田,遂成今日山嶽深谷。在景區五洩湖西側的沈家村火燒山腳,距地表下約1米左右頁巖內,每有化石出土,其中以「壽昌中鱭魚化石」為多,兼有蝦蟹藻類。魚化石大者20餘釐米,小者約4釐米。骨架清晰,地質時代當屬中生代白堊紀早中期,距今約1.15至1.35億年。這些化石地近五洩江,常年受溪水衝擊,其石隨五洩江而下,自然有散落於沿江各地者。
  • 媽祖顯靈傳說
    三寶祈畢,回至船上,果然順利起碇啟航,並獲大財!三寶履踐諾言,捐出巨金,擴建祖廟,遂成規模。  枯宋元佑元年,蒲東有寧海,漂以枯槎,光氣夜現,當夕我天后託夢鄉人,方知神後當年顯聖槎也,遂建塑像崇祈。  顯夢闢地  默娘升天之後,湄洲百姓非常懷念。大家頓失依託,十分失落,故日思夜想。
  • 二郎顯聖真君——一個逐漸被邊緣化的神祇
    根據《西遊記》中所述二郎神乃是玉帝的外甥,孫悟空一句話就將二郎神的身份交代的一清二楚——大聖道:「我記得當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楊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麼?」在民間傳說中,玉帝的妹妹思凡下界,與楊天佑生二郎神,但也因此違反天條,被玉帝壓在桃山之下,後來二郎神得到了西王母的指點,又拜玉鼎真人為師,學得神通本領,力劈桃山救出母親。二郎神的形象現如今基本已經定型:儀表堂堂,額上有三目天眼,手持三尖兩刃刀,另有哮天犬相隨。
  • 這些關於黑貓的傳說你都聽過嗎?
    說起黑貓,有人覺得它們神秘,有人覺得它們高傲,也有人覺得它們是不詳的徵兆。千百年來,關於黑貓的傳說一直沒有停止過,一些古老的傳說至今仍在流傳,這些傳說你都聽過嗎?在中世紀的歐洲,人們相信黑貓是女巫的寵物,會跟著巫婆一起騎著掃帚飛上天空。
  • 蓮花泡的傳說
    有名泡子三百六,無名泡子數不清,最神奇最著名的當數蘭河鄉愛民村的蓮花泡。它宛如一輪明亮的圓月,飄落在碧野之中;又似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呼蘭河畔。它是一泓神奇之水,隨著大自然的夢幻變遷,相傳的是它那神秘的變幻故事。  早在100多年前,從現今的蘭西河口大橋沿呼蘭河東岸南行二十裡,距呼蘭河不足500米的荒野中,自然形成了一個1萬多平方米的圓形河泡。
  • 清朝最高中國人,被英國人重金買去展覽賺錢,曾因太高嚇跑過清兵
    身高有時候也變成了我們選擇男女朋友的基礎條件之一,有聽過一句玩笑話「身高一米八的男生帶走了一米六的女生,剩下了一米七的男女肚子徘徊」。當然這只是玩笑話,那麼你遇到最高的人有多高呢?大部分人身邊的朋友最高的無非就是一米九左右,有人說NBA 的姚明算高了229cm,在NBA百科裡記載了NBA最高的球員叫做曼紐特·波爾和喬吉·穆雷桑,兩人均是2.31米。
  • 文殊菩薩顯聖的地方,寺廟觀庵齊聚的「小西天」
    肅南文殊寺,祁連山主峰素珠鏈腳下古老的石窟群,傳說中,文殊菩薩在此顯聖。文殊寺石窟寺廟庵觀依山而建,千年來,藏傳佛教、漢傳佛教、道教等中國幾乎所有派別的宗教在這裡交集融合。石窟內的佛教藝術、早期壁畫可以和敦煌莫高窟相媲美,民間有著「先看文殊,後看敦煌」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