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蒲草,有何寓意和作用

2021-02-27 健康宣傳維護

陰曆五月五端午節是入夏後的第一個傳統節日,此時氣溫上升,正是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易傳遍的時候,因此古時候人們一般都會在家門口放幾棵艾草。因為艾草本身有奇熱的香味,大家利用其功效用來驅病、防蚊、闢邪。下面體恆健番茄紅素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端午節掛艾草、蒲草有何寓意和作用?

掛艾草、蒲草的科學道理

諺語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這天,人們把插艾草和蒲草作為重要內容之一。「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溼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蒲草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可見,古人插艾和蒲草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偉大智慧。

掛艾草、蒲草的文化意義

「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蒲草,就像貼上一道靈符,可以趨利避害。過端午,一般會將艾草綁成一束,然後插在門楣上,或是在門楣兩端分別插上一根艾草。艾草代表招百福,插在門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體健康。有關艾草可以驅邪的傳說已經流傳很久,主要是它具備醫藥的功能而來,像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曰「雞未鳴時,採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採艾為人形,懸於戶上,可禳毒氣。」

掛蒲草的寓意

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蒲草(蒲劍)等都有其原因。通常將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因為蒲草(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徵驅除不祥的寶劍,因為生長的季節和外形被視為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們稱它為「水劍」,後來的風俗則引申為「蒲劍」,可以斬千邪。清代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有一段記載「截蒲為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於床戶,皆以卻鬼」。

而晉代《風土誌》中則有「以艾為虎形,或剪彩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裁之。以後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劍狀,名為蒲劍,以驅邪卻鬼」



相關焦點

  • 端午節為什麼要在門口懸掛艾草和菖蒲?有何作用?原來是這樣的
    在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每個節日都有著獨特的民俗習慣,也許有些民俗現在看來好像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實際上它往往有著深刻的道理,這更是廣大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期待和珍惜。傳統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說到端午節大家肯定首先會想到吃粽子,划龍舟,飲雄黃酒等等。
  • 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
    除了這些,過端午節還有一種獨特的民俗方式,那就是門上懸掛艾草,俗語「清明插柳,端午掛艾」。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艾草那「兩不掛」?為什麼端午要掛艾草呢?原來,端午一到,夏季炎熱的天氣就到了,自然界的各種飛蟲走獸開始興盛,包括一些有毒的小動物,比如毒蛇、蟾蜍、蚊子、蒼蠅、蠍子、蜈蚣等也會活躍起來,正所謂「端午到,五毒出」。
  • 端午節艾草的用途是什麼 這是有一定寓意的
    在端午節的習俗中掛艾草菖蒲到現在大家還能見到,以前小的時候每逢端午前一天必去田地裡割艾草掛在大門口,那麼,它的用途大家要了解清楚。   掛艾草菖蒲的用途: 在端午節這天,人們把插艾草和蒲草作為重要內容之一。「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   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溼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 端午節為什麼門上掛艾草?
    端午節有許多精彩繽紛的習俗活動,有賽龍舟、食粽、掛艾草菖蒲等等。而端午習俗食物為粽子、雄黃酒、五紅、五黃為代表。端午將至,幾乎家家戶戶的大門口都掛上翠綠的艾草菖蒲,別有一番節日氛圍呢。那麼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
  • 端午節來臨,家裡掛艾草與菖蒲,那你知道為什麼有掛艾草習俗嗎?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 自古以來端午節便有划龍舟及食粽等節日活動!掛艾草也是端午節的一個習俗,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嗎?端午是入夏後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正是疾病多發的時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們往往會在家門口掛幾株艾草,由於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闢邪。
  • 端午掛艾草寓意什麼,原來艾草的作用這麼大
    ,馬上就要到端午節了,家家戶戶也要開始掛艾草了。那端午節將艾草掛在門口有什麼寓意呢?艾草具體都有什麼用呢?一起來了解下吧。4、身體健康 同時艾草有很強的藥用價值,它的香味裡含有多種的揮發性油,將其入藥能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所以在門口掛艾草還寓意著家人身體健康,能讓身體免受病災的侵害,這是掛艾草的寓意之一,也是端午節重要的習俗。
  • 端午節掛艾草的傳說
    現代實驗研究證明,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鎮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鎮靜及抗過敏作用;護肝利膽作用等。艾草可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等食譜,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艾草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這特殊的香味具有驅蚊蟲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門前掛艾草,一來用於避邪,二來用於趕走蚊蟲。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
  • 端午節,艾草應該掛啥地方?掛艾草還有何講究?看完有數了!
    「端午到,五毒出」,端午節過後,天氣會越來越炎熱,蛇、蠍子、蟾蜍等五毒便會開始活躍起來,由於這些動物都有毒,為了避免它們傷人,所以到了端午節前後時,人們都會插上艾草來避五毒,那麼艾草應該插在什麼地方呢?
  • 艾草和端午節的不解之緣
    到農曆五月初五了,也就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說到端午節,我們就不得不細細說說和這個節日有著頗多淵源的一種植物,艾草。
  • 端午節與艾草
    說明用艾葉作施灸材料,有通經活絡,祛除陰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等作用。艾草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端午掛艾驅邪瘴端午節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 端午節為什麼要在門口插艾草?原因竟是.......
    一說到端午節習俗除了吃粽子 還有插艾小編小時候看大人們總會採些回來這種習俗就像端午節吃粽子一樣流傳了上千年明天就是端午節泗縣家家戶戶又開始插艾草了儘管關於端午門上插艾草的說法種種不一但是人們還是愛插艾草
  • 「媽媽,端午節為啥門上要掛艾草?」孩子的見識,藏在父母回答裡
    早上出門,對門的鄰居在門面掛了艾草,還有長條的菖蒲。兒子眼睛一亮,甚是奇怪,問:「媽媽,這門上掛的是什麼草?為什麼要在門上掛草呢?」哦,又一年端午到,又到了掛艾草和菖蒲的時節了。濃濃粽香葉,悠悠端午情。
  • 農村端午節插艾草講究「插早不插晚,掛長不掛短」,為什麼這樣?
    離端午節的日子越來越近了,除了粽子,艾草也是特別火熱的一種植物啊,而農村端午節插艾草要說有講究也不是特別講究,像提前個兩三天掛艾草也是可以的,掛多少根艾草也是沒有限制的
  • 艾草和菖蒲,是奶奶端午節的標配
    記得小時候,每到端午節,奶奶都會提前買好艾草和菖蒲,用紅繩綁在大門上。每次問這是做什麼的,奶奶總說,端午節是五毒月,這是為了闢邪驅毒的。小小的年紀,對這個世界總是充滿了好奇。什麼也不懂,卻也能記住艾草和菖蒲的香味沁人心脾,知道掛上這些端午就來了。長大以後,什麼事情都會從中醫的角度看,再看端午,原來中醫的文化對我們的影響那麼深。
  • 端午節,除了包粽子,玩「立蛋」,還要艾草煮雞蛋,您知道嗎?
    端午節,除了包粽子,玩「立蛋」,還要艾草煮雞蛋,你吃了嗎?另外還有很多好玩的,快來看看吧。
  • 端午節掛艾草、菖蒲,飲用雄黃酒闢百毒
    儘管對於端午的起源有著各種看法,不過人們普遍認為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且這一說法已經成為人們的常識了,但流行的說法未必就是準確的說法,近現代的許多學者指出關於端午節起源於對屈原的紀念的記載,最早是出現在戰國晚期,比將介子推和伍子胥與端午節聯繫起來要晚得多,而且這一說法只是到了隋唐以後才逐漸被普遍接受,此外,關於端午節時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與屈原聯繫起來也是隋唐以後的事,因此,端午節最早並不是出於對屈原的紀念
  • 掛艾草與菖蒲
    掛艾草與菖蒲 2018年06月13日 15:17 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草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就像貼上一道靈符,可以趨利避害。艾草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有較強的驅毒除瘟作用,插在門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體健康。   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徵驅除不祥的寶劍,因為生長的季節和外形被視為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可以避邪。
  • 為什麼端午節門旁掛艾草?關於它的傳說你又知道多少?
    用心生活,用心感悟,如你有好的故事,好的感悟,可以分享。喜歡美子,歡迎分享和關注!端午節快要到了,那麼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呢?我想大家都知道,無非就是賽龍舟、祭龍、採草藥、掛艾草、打午時水、洗草藥水、拜神祭祖、浸龍舟水、食粽、放紙龍、放紙鳶、拴五色絲線、佩香囊等。
  • 2017端午節:手執艾草招百福
    角色等級人≥30級,單人活動介紹門懸艾草可招百福,端午期間家家戶戶都將艾草掛於門前以求闢邪招福。玩家可前往長安城(240,110)的端午使官處購買艾草福袋,前往規定地點收集艾草。在特定場景的建築物門前懸掛艾草,可收集福氣值,福氣值可在端午使官處兌換獎勵。還有機會進入艾草精靈的寶藏哦,寶藏中有機會獲得大量金錢獎勵。
  • 端午節「插艾草、掛菖蒲」閒談~
    節前,市埸上出現的一種特殊貨物一一一艾草和菖蒲擺滿了街頭巷尾與街道的兩邊。人們爭相購買這種貨物,幾乎人手一束,家家戶戶預備端午節那天清晨在家門口插艾草、掛菖蒲。        中原地區有一戶人家,男人都外出了,家中只有一婦和二個小孩,一小孩為親生,一小孩是她嫂子的遺孤。親生的小孩剛能行走,她嫂子的遺孤大她自己的小孩一歲。婦人帶著二小孩逃難,背著她嫂子的遺孤,卻讓自己剛能行走的小孩步行。但自己的小孩行走艱難,總是落在後面。        走不多遠,婦人遇一黃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