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會回應涉不正當競爭 電商平臺「二選一」幾時休?

2021-01-20 南方新聞網

據新華社1月14日報導,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根據舉報,依法對唯品會(中國)有限公司、廣州唯品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涉嫌實施不正當競爭行為立案調查。對此,唯品會通過官方微博回應將積極配合調查。

據悉,2020年9月,唯品會被愛庫存通過郵遞的形式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廣州市荔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同時提交實名舉報。愛庫存方面指認唯品會存在強迫商家「二選一」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彼時,唯品會回應稱:「消息不屬實」。

遭立案調查後,唯品會股價跌超2%

北京時間1月14日晚間截至美股收盤,唯品會股價跌超2%。

據悉,唯品會於2012年3月23日在紐交所上市,上市首日發行價6.5美元。此前唯品會第三季度淨營收為人民幣232億元,同比增長18.2%;歸屬股東淨利潤為12億元,同比增長42.1%。

針對立案處罰一事,南方網記者聯繫了唯品會公關部相關負責人。截至發稿,唯品會方面尚未作出正面回應。有關事件進展,南方網將繼續關注。

據了解,此前,唯品會曾因不正當價格行為遭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行政處罰。

2020年12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依法對包括唯品會在內三家企業開展自營業務不正當價格行為進行了調查,並依據《價格法》第四十條、《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七條作出處罰決定,對唯品會罰款50萬元人民幣。

記者查看了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上述行政處罰決定書,其中顯示,對唯品會2020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的價格行為進行檢查,發現唯品會在售商品中有電飯鍋煲、蘋果筆記本電腦、波司登羽絨服、歐萊雅日霜+晚霜組合等7例商品存在不正當價格行為。

電商平臺「二選一」行為何時休?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蓬勃發展,一大批網絡平臺迅速崛起,在創新商業模式、給市場經濟注入大量新鮮血液、給消費者帶來便利的同時,同質化競爭和多領域競爭也日趨激烈,不正當競爭問題愈加凸顯。近期國家監管部門嚴查嚴控,加強反壟斷監管的決心清晰可見。加強反壟斷監管,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更是勢在必行。

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競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電子商務商會跨境電商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包國良表示,網際網路加速了市場競爭格局的結構性變化,市場競爭環境變得越來越複雜,而這個新的競爭環境不斷在壓縮中小微企業的生存空間,導致電商平臺「二選一」行為的根本原因有兩點:一是平臺信息極大化後,商家流量成本不斷攀升,二是平臺之間的流量競爭,使得平臺不斷的搞各種優惠促銷活動,讓很多商家無利可圖,甚至虧本賺吆喝,平臺之間流量競爭加劇。

「在國際經濟大環境不景氣的背景下,國家提出了雙循環的發展戰略,內循環的發展離不開中小微企業的參與,同樣也需要中小微企業的活躍度。『二選一』則讓中小微企業收到嚴重打擊,這不僅僅是打擊中小微企業的積極性,更是影響了市場經濟的公平競爭原則的。《關於促進平臺經濟規範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印發已經15個月了,指導意見鼓勵與規範並重,線上經濟必須依法經營和創新。」包國良稱。

反壟斷調查或將呈現常態化趨勢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盈科(杭州)律師事務所律師方超強表示,從市場經濟的角度而言,反壟斷是永恆的命題。近年來網際網路領域的「價格戰」、「補貼戰」以及一系列的旨在打造細分市場巨無霸的併購案,其實都有壟斷色彩。此前,之所以鮮有觸犯監管紅線的聲音,只是因為新商業模式出現,監管者不知如何監管罷了。這是法律監管天然的滯後性。但當監管者了解了新商業模式,又完善了諸如涉及平臺經濟的相關市場認定標準、新涉壟斷行為的定性等內容,反壟斷監管就最終會到來。

「今年以來,《<反壟斷法>修訂草案(公開徵求意見稿)》和《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相繼發布,雖然都是草案,但從內容看,已經增加了很多針對網際網路平臺經濟的特別規定。」方超強進一步提到,這意味著監管層面已經對網際網路平臺經濟的壟斷監管做好了監管的充分準備,也即將有監管的合法依據,今後針對網際網路平臺領域的反壟斷監管和調查將會成為常態。

相關焦點

  • 唯品會攤上事了,因涉嫌不正當競爭而被立案調查
    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根據舉報,依法對唯品會涉嫌實施不正當競爭行為立案調查。對此,唯品會官方回應稱,將積極配合監管部門調查,目前公司所有業務仍正常進行。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誰舉報唯品會所謂的不正當競爭之舉?我猜測很有可能是曾與其結下梁子的愛庫存,雙方爭端還得從去年9月說起。
  • 唯品會攤上什麼事了?
    隨後,唯品會在其官方微博回應稱:今日,唯品會接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知,對唯品會涉嫌不正當競爭行為立案調查。唯品會將積極配合監管部門調查。 作為電商巨頭之一,唯品會此番被調查或與「二選一」有關,此前唯品會被「愛庫存」實名舉報強制要求數百商家二選一,影響極大。
  • 劉強東:「二選一」致京東服裝增長停滯 與唯品會存「目標銷售額」
    「我們去年第一季度的服裝品類增長速度大約是92%,這是非常高的,所以,競爭對手要求商戶『二選一』對我們短期內的財務影響確實是存在的。」劉強東說。實際上,「二選一」也正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此後,京東服裝板塊遭遇種種挫折。
  • 電商「二選一」是不是平臺的自主經營權?最新專家說法來了
    在《電子商務法》頒布兩周年這個時間節點,平臺強迫商家「二選一」等行為似乎並未隨著法律法規的完善而得以遏制。9月14日,愛庫存表示已經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國家機關實名舉報唯品會強制商家「二選一」的行為。這一事件還有待相關職能部門進一步調查,等待公開最終結果,但電商平臺「二選一」現象卻是由來已久。
  • 京東、天貓、唯品會三家平臺因不正當價格行為被罰
    出手了,30日晚間,市場監管總局最新消息,京東、天貓、唯品會電商三巨頭,因不正當價格行為被罰!各罰50萬元京東、天貓、唯品會三家平臺涉不正當價格行為分別被罰市場監管總局網站12月30日消息,針對「雙十一」前後消費者反映強烈的網購先提價後打折、虛假促銷、誘導交易等問題,根據價格監測和投訴舉報等有關線索,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北京京東世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京東)、杭州昊超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天貓
  • 電商平臺訴天貓「二選一」,問法網評:匹馬立高臺,單槍挑烏雲!
    同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浙江省杭州市召開「規範網絡經營活動行政指導座談會」,召集京東、快手、美團、拼多多、蘇寧、阿里巴巴、雲集、唯品會、1藥網等20多家平臺企業參會,就電商平臺間競爭加劇,「二選一」、「獨家交易」問題進行約談。
  • 美團:餐店選擇自由 專家:或涉不正當競爭
    湖南餐企反對美團元月份上漲抽成比例,長沙、衡陽紛紛加入作戰隊伍(詳見12月13日《大湘菜報》),這一事件的走向如何?美團怎樣回應?會否影響到消費者…… 【美團回應】餐店可自由選擇 湖南秦湘律師事務所錢芳、張楚英二位律師搜集了商家籤訂的合同,並指出了《美團外賣服務合同》、《美團配送補充協議》條款中部分不合理處:「單方保持門店價不低於美團價格……給其他平臺的價格不得低於給美團的價格……如甲方違反本合同的任一條款或美團外賣上的任何規則等,乙方有權拒絕向甲方支付代收外賣款項……」 錢芳表示,合同上存在不少霸王條款,且外賣發票上沒有提供增值服務費稅金的發票
  • 小商品城上線官方電商平臺引「左右手互搏」:子公司義烏購稱涉不...
    原標題:小商品城上線官方電商平臺引「左右手互搏」:子公司義烏購稱涉不正當競爭索賠1000萬   義烏小商品市場官方電商平臺出現了「
  • 市值蒸發200億再陷「二選一」風波 唯品會持續盈利後還有新故事嗎?
    來源:投資者網作者:嶽紅豆9月3日,上海眾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愛庫存)發布了《關於抵制唯品會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聲明》,再次將剛剛發布盈利財報的廣州唯品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唯品會」,VIPS.US)置於風口之上。
  • 脈脈回應「B站起訴不正當競爭勝訴」:沒有不正當競爭 已達成和解
    日前,網傳「B站起訴脈脈不正當競爭勝訴」 一事,引發多方關注。對此,脈脈在官微發布聲明回應稱,脈脈與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已在法院的調解下達成和解,脈脈不存在利用虛假用戶發布傳播虛假不良言論、構成不正當競爭的行為。
  • 又一電商攤上大事,新華社點名批評!
    作者:張生來源:鳴金網不管是老虎,還是蒼蠅,都照打不誤。那些趾高氣揚欺壓商戶和老百姓的平臺,一個都跑不掉!一網際網路反壟斷又一槍打響,這次中彈的是唯品會。1月14日上午,國家市監總局發布通告稱,依法對唯品會涉嫌不正當競爭行為立案調查。
  • 「共享會員」暗藏灰產鏈涉不正當競爭
    網站提供視頻平臺「共享VIP」服務被訴「共享會員」暗藏灰產鏈涉不正當競爭通過「共享」VIP帳號,無須付費就能觀看視頻網站VIP專享視頻?近日,因認為咪貓視頻利用「共享VIP」擴大平臺流量及熱度,破壞了優酷平臺的會員管理制度,減少了交易機會和經濟收益,優酷公司以不正當競爭糾紛為由將咪貓視頻訴至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索賠190萬元。海澱法院通報顯示,優酷公司調查發現咪貓視頻APP的「共享」方式為:用戶通過上傳各大視頻平臺VIP會員帳號或完成其他限定任務,獲得平臺虛擬貨幣,可兌換優酷VIP權益卡。
  • 首例短視頻模版著作權案背後:有人年入百萬 或涉平臺不正當競爭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首例短視頻模版著作權案背後:有模版師年入百萬,或涉平臺不正當競爭為方便用戶製作「大咖」同款短視頻,一些社交平臺提供可以替換內容的短視頻模板,用戶只需替換視頻主角即可獲得專屬自己的「網紅」短視頻。
  • 「二選一」或成為歷史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擬出臺平臺經濟領域的反...
    但並不是投訴巨頭二選一的「受害者」永遠是「受害者」,許多公司會隨著發展從聲討「二選一」轉變為「二選一」的實施者。比如唯品會就曾如此。據《北京青年報》等媒體今年9月報導,社交電商愛庫存公開投訴唯品會在電商領域實施「二選一」行為,嚴重損害市場公平競爭環境、破壞消費者利益。
  • 割捨品駿快遞,唯品會做減法
    唯品會上述負責人稱,受限於單平臺規模效應,唯品會單件物流成本高於快遞行業平均水平。目前,唯品會實際履約費用和費率佔比均有所下降,預計全面切換社會化物流業務後,唯品會單件物流成本有望繼續降低。引入社會化物流一度成為唯品會降低履約費用的關鍵方式之一。
  • 楊超越不經意一問,唯品會3億會員現身
    12月1日,她發了自己在唯品會上的訂單,配文:「哇唔,最近看綜藝老說唯品會買衣服超值,隨手一逛,沒忍住就下單了聽說唯品會有3億會員,但怎麼都沒看到啊?你們是不是早就默默用上了沒告訴我 。」結果,這不經意一問,引來大家紛紛秀出了自己唯品會會員的身份和購物記錄。
  • 終止自營快遞背後:唯品會走到線下
    為了更多地了解唯品會線下店的情況,《IT時報》記者對唯品會線下店進行了走訪。在塘橋地鐵站附近,一家近500平米左右的唯品會店鋪坐落於此。記者看到,這家店鋪內陳列著男女裝、包包、化妝品、鞋子、家用小電器等商品,價格百元至千元之間。儘管是周一,前來商場購物的人數屈指可數。不過,不少顧客在逛店時挑選自己中意的款式當場試穿,且當場買下的用戶不在少數。
  • 平臺補貼低價不正當競爭壟斷從何說起?
    平臺補貼導致低價傾銷是不正當競爭行為?社區團購和小商販搶地盤賣菜擠壓了小商販生存空間等等。誰在妖魔化社區團購?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這些毫無憑據的指責,怎麼沒有具體說明社區團購對社區居民帶來什麼影響?都是空洞的針對社區團購參與者網際網路巨頭指責。沒有法律事實和證據支撐。社區團購究竟好不好,必須要根據市場來分析判斷。
  • 拼多多淘寶「二選一」?最後買單的卻是商家和消費者
    結合「二選一」出現的時間點,我們發現,在618、雙11以及店慶日前後,是「二選一」的高發期。為了爭奪客源,爭奪優質商家,擠壓競爭對手,一些平臺會強制商家做出選擇,一旦不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輕則降低權重,重則直接關店。換句話說,這就是一種平臺霸權。有意思的是,不僅僅是在電商領域存在「二選一」的亂象,外賣領域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