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活做強廣東休閒漁業的對策建議

2021-01-09 中國農業網

    發展概況

     

  休閒漁業是一種以傳統漁業為依託、適應人民群眾物質文化消費需求、跨行業發展的新興產業。休閒漁業的興起,極大地拓展了傳統漁業的內涵和功能。休閒漁業具有三種表現形式:觀賞漁業、觀光漁業、垂釣漁業。     

  (一)觀賞漁業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經濟迅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觀賞魚養殖業不僅走進了尋常百姓家,而且發展勢頭日益強勁,成為全省漁業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據統計,截至2004年底,全省觀賞魚養殖面積已經超過3.8萬畝,產值超過3億元。觀賞魚產銷興旺,也帶動了漁具、水族器材用品、觀賞魚飼料、漁藥等相關產業發展。近年來,廣東觀賞魚及其相關行業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水族經營店鋪超過5000家,水族愛好者逾25萬人,水族產品佔有國內水族觀賞魚市場的80%,出口創匯超過300萬美元。     

  (二)觀光漁業     

  近年來,南海漁業資源持續衰退,加上魚價低迷、油價等生產成本上漲,捕撈漁業效益急劇下降,捕撈漁船70%虧本,大部分負債經營。漁民被迫自發尋求出路。加上在假日經濟的促動下,漁業觀光遊以體味淳樸的漁家風情和天高海闊的自然景觀為亮點,廣泛地吸引著人們的目光。

  廣東省觀光漁業萌芽於20世紀90年代初,起步於90年代中期。截至2001年9月,全省約150艘漁船經營觀光漁業,從業人員約4500人,幾年來累計出航約3.8萬航次,接待遊客約47萬人次,總收入約3730萬元。2001年9月,鑑於觀光漁船不符合現有客船運輸管理規範,省政府要求停止漁船載客行為。但漁民普遍對停止發展觀光漁業表示不解,強烈要求重開觀光漁業。

  2003年4月,經深入調研,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與省海事局聯合下發了《廣東省休閒漁業試點暫行辦法》,確定了海洋與漁業部門為試點工作的主管部門;對休閒漁業行為、漁船進出港籤證、安全監督等方面進行了規範。2003年5月至2004年間正式在廣州、中山、珠海、惠州等地先後開展試點工作,並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據統計,觀光漁船比捕撈漁船每年收入多3萬~15萬元不等,而油耗量是捕撈漁船的1/3,因而深受漁民歡迎。其間,觀光漁業漁船沒有發生一起安全事故。同時還帶動了相關產業發展。如廣州市南沙區萬頃沙鎮圍繞十五湧漁業觀光遊漁港為中心規劃了「生態休閒農業示範區」,已建或將建項目有溼地公園、百萬葵園、花花世界、萬頃荷香、海景生態莊園等,正逐步打造一個集休閒、度假、娛樂、觀光為一體的大農業旅遊圈。     

  (三)垂釣漁業     

 垂釣漁業包括池塘垂釣及海上遊釣兩種。廣東省垂釣漁業以生產經營型為主,即利用現有的漁塘條件、漁場設施,開展垂釣業務,以漁業生產經營為主,以垂釣為輔的生產方式。它投入少見效快,讓遊客充分享受大自然的樂趣。遊釣休閒是近年發展起來的新型漁業產業。目前,在惠州市大亞灣已初具規模。據統計,近兩年大亞灣每年接待遊客達二三百萬人次,其中出海遊釣的遊客達5萬~6萬人次。垂釣活動的開展,帶動了釣具產業的蓬勃發展。據不完全統計,每位垂釣者除初期購買釣具外,每年所消耗、補充釣具的費用平均200元左右。目前全省垂釣愛好者約14萬人左右,按此計算,全省垂釣愛好者一年消費約2800萬元左右。但相對國內外垂釣漁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而言,廣東省垂釣業仍屬於早期發展階段,與之存在很大差距。

  廣東省休閒漁業雖然有了長足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社會效益,但是也碰到了不少困難,遭遇了挫折。

  (一)發展觀念滯後,未能引起足夠重視。長期以來,由於高度重視傳統捕撈和水產養殖生產、加工,休閒漁業的發展一直沒有擺上重要位置,因而缺少宏觀規劃和政策引導,導致產業發展具有盲目性,存在「一哄而上、重點不突出」的現象。

  (二)產業規模較小、層次較低。全省休閒漁業產業產值只佔漁業經濟產值的1%左右。大部分休閒漁業基地建設規模和投資較小,普遍只有幾畝到十幾畝的水面,幾十萬元的投資,缺乏真正集觀賞、垂釣、捕撈、住宿、餐飲、娛樂於一體的大規模綜合型休閒場所,未能形成規模效益。絕大多數項目形式單一,缺乏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基本上以觀光旅遊為主,檔次低,經濟附加值低,配套設施及相關服務總體滯後,未能適合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不同品味遊客的需要。

  (三)產業區域發展不平衡。受各地經濟基礎、人們消費觀念等因素影響,珠三角地區休閒漁業發展迅速,集中體現在廣州、深圳、中山、東莞等地,而粵東、粵西、粵北等地發展普遍緩慢。2005年1月,省政府批准北部灣和粵東地區增加兩個觀光休閒漁業試點,由於條件有限,試點工作未能如期進行,而沒有納入試點的深圳、東莞、惠州、陽江等地漁民卻強烈要求發展觀光休閒漁業。

  (四)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目前,觀光漁業、垂釣漁業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甚至連行業標準都不健全。觀賞漁業雖然在省水族協會的倡導下,制定了行業標準,但不具備法律效力,海關在觀賞魚出口方面仍沿用經濟食用魚類的標準進行檢驗。觀光漁業業主迫切要求省政府出臺《廣東省休閒漁業管理辦法》,規範休閒漁業的發展。

     總體思路     

  加快發展休閒漁業在建設海洋經濟強省和社會主義新漁區,構建和諧海洋、和諧社會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十一五」期間,廣東省發展休閒漁業的總體思路是:堅持以資源為基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統籌規劃,加強引導,因地制宜,突出重點,高起點地建設一批休閒漁業基地,完善各種配套設施,增強整體服務水平,全面推動休閒漁業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

  一是規劃建設形成一批有檔次、有特色、有規模的休閒漁業基地、園區。如在近郊重點發展池塘垂釣漁業;在遠郊,結合江河、湖泊、水庫等資源,建設沿江休閒漁業基地、無公害水產養殖垂釣專區;在沿海鼓勵發展高水平安全的觀光漁業。

  二是創新方式方法,增強休閒漁業的發展活力。如結合人工魚礁和網箱養殖區建設,積極發展海上遊釣業。觀賞漁業和垂釣漁業要適時舉辦釣魚比賽活動,觀光漁業儘量讓遊客品嘗新鮮魚貨,體會當漁民的感受。結合知名旅遊品牌,拓展漁家樂等休閒漁業旅遊項目,如看巨網捕魚、當*漁民、賞湖庫風光、品魚蝦等,進一步延長產業鏈。

  三是大力發展觀賞魚養殖及系列產品,不斷更新花色品種,提高品種檔次。爭取建設1個~2個觀賞魚水族展覽館,吸引更多的青少年接受漁業科普教育;要充分發揮科研部門的作用,解決一些瓶頸問題,促進觀賞魚健康發展。

  四是發揮漁港的整體功能,把漁港建設成為集漁船避風、水產品交易、供油供水、船用配件供應和品魚、觀賞為一體的綜合性漁港,依託漁港條件發展觀光漁業。

  五是以舉辦南海開漁節等各種節日慶典、博覽會等活動為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漁業文化活動。

     對策建議     

  (一)把休閒漁業發展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要從建設「和諧漁業」、「漁業經濟強省」的戰略高度來認識休閒漁業發展,重點在規劃、標準、政策、投入上做文章。1.堅持分類指導,制定廣東省休閒漁業發展規劃,同時注意與全省「十一五」經濟發展等規劃相銜接。2.開展休閒漁業相關部門政策性調研,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和優惠措施。3.委託中介組織制定相關的行業標準、操作規範等。4.協調各有關部門,爭取財政支持;加快資源的開發利用,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吸引社會投資。

  (二)建立健全法律法規、規章制度。休閒漁業是新興的產業,沒有現成的經驗,制度規範不健全,特別在觀光漁業方面,不少轉產漁船陳舊,適航性能差,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要爭取儘早出臺《廣東省休閒漁業管理辦法》,完善休閒觀光漁船的船舶檢驗新標準,使觀光漁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觀賞漁業、垂釣漁業也急需完善相應的制度規範同時,要儘早出臺廣東省觀賞魚質量標準,明確觀賞魚檢驗檢疫程序,暢通出口渠道。制定垂釣漁業經營的市場準入、安全設備標準等等。

  (三)加大扶持,積極開展休閒漁業試點工作。當前,休閒漁業應把著力點放在整合、規範和試點等方面。觀賞漁業應側重整合、做強;觀光漁業應側重規範、安全;垂釣漁業應側重基地建設。因此,建議休閒漁業應從建設試點抓起,通過扶持龍頭企業,建設一批休閒漁業示範基地、示範船隊和示範區,不斷擴大休閒漁業的社會影響,提升休閒漁業國際競爭力。

  (四)充分發揮行業中介組織的作用。適應觀賞漁業的興起而成立的廣東省水族協會在引導產業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後應繼續加強種質資源、市場狀況、養殖環境等基礎情況調研、評估工作,加強資源保護開發和業內信息交流,促進國際技術合作,促進產業健康發展。從長遠來看,為避免出現惡性競爭局面,休閒漁業應在政府部門的統一指導下,充分依靠行業協會、中介組織來規範和管理,以推動行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焦點

  • 以「海」為媒做活「海遊」文章|黃驊市南排河鎮打造濱海休閒漁業...
    以「海」為媒做活「海遊」文章|黃驊市南排河鎮打造濱海休閒漁業旅遊名鎮 2020-09-04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透視廣東休閒漁業!(含龜鱉業)
    廣東是全國漁業大省之一,同時,在發展休閒漁業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廣東擁有4000公裡的海岸線,在這綿長的海岸線上有數不勝數的海灣;廣東還有廣闊的海洋,一千多個島嶼星羅棋布;廣東內陸江河縱橫交錯,山塘水庫密布,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條件。加上廣東的氣候溫和,幾乎一年四季都是旅遊度假季節,這是僅次於海南的優越條件,也是其他省可望而不可及的。廣東漁業歷史悠久。
  •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教授陳榮平:讓廣東休閒漁業綻放「文化自信」
    何為休閒漁業?廣東發展休閒漁業有何優勢?應如何找準發展定位?如何培育廣東特色的休閒漁業品牌?帶著一系列問題,《海洋與漁業》記者專訪了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文旅、農旅研究學者陳榮平教授。A陳榮平:毋庸置疑,廣東是很適合發展休閒漁業的。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廣東擁有發展休閒漁業的多重優勢,主要有三點。第一,漁業產業基礎雄厚。廣東海岸線長,漁業資源豐富,近海的養殖漁業起步較早。此外,據我了解,廣東內陸尤其是珠三角水鄉淡水養殖業也同樣發達。不但規模以上的養殖業發達,而且一家一戶式的小型養殖也很普遍,只是這種庭院式的養殖尚未納入統計。
  • 關於拓展南海休閒漁業(海釣旅遊業)的建議
    尤其是依法興漁將成為法治思維在漁業中的具體體現。這幾個基本原則是總綱,整明白了,很多重大的立項就很容易通過,爭取國家的支持也就水到渠成。    2、積極發展休閒漁業。加強休閒漁業規範管理和標準建設,深入開展休閒漁業品牌示範創建活動。大力發展休閒漁船及裝備,加強和規範休閒漁船及裝備的檢驗和監督管理。
  • 對於海南發展休閒漁業的建議
    對海南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代表建議第2176號的答覆(B) 周敬民代表:   您提出的《關於對於海南發展休閒漁業的建議》已收悉,現答覆如下:   感謝您對海洋經濟的關注。
  • 關於加快發展與自由貿易港建設相適應的儋州海洋休閒漁業的建議
    二、建議(一)成立儋州市休閒漁業協會,推進休閒漁業科學發展。儋州市海洋休閒漁業協會的成立,將為儋州市休閒漁業相關企業,提供一個相互交流、加強合作的廣闊平臺。建議借鑑廣東省珠海市經驗,使海洋休閒漁業協會能夠發揮和凝聚各行各業發展合力,成為與政府部門和各企業之間的紐帶,帶動儋州市海洋休閒漁業快速、科學發展。
  • 關於完善休閒漁港法規體系建設依法推動休閒漁業發展的建議 - 政協...
    關於完善休閒漁港法規體系建設依法推動休閒漁業發展的建議(B類) 對政協海南省第七屆委員會   第二次會議第0294號提案的答覆       民進海南省委會:   貴委提出的
  • 雙節合一,廣東多條休閒漁業線路等你挑
    9月12日下午,以「文旅助農、振興漁業」為主題的廣東省休閒漁業線路推介會與產品發布會在2020廣東旅博會1.2號館舉行,吸引了文旅同業、專家學者、廣東省休閒漁業與垂釣協會會員單位及企業代表等120多人出席。
  • 推動休閒漁業健康發展的思考
    發展休閒漁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休閒漁業是現代漁業乃至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維護海洋生態、推動綠色發展,創新實踐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論述的有效抓手,對海南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實施海洋強省戰略,以及轉變漁業產業形態、增加漁民收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具有重大意義,發展潛力巨大。
  • 海口啟動休閒漁業試點
    海口啟動休閒漁業試點三大舉措做大做強做優產業本報海口8月29日訊 (記者 計思佳)8月29日上午,海南省休閒漁業試點(海口)啟動儀式在海口國家帆船帆板基地公共碼頭舉行,標誌著海口市率先啟動休閒漁業試點。
  • 廣東漁業由大到強 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首屆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廣州南沙開幕,全國160家苗企攜200多良種亮相12月5日,全國漁業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廣東。 謝進揚 攝2020年12月5日,首屆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在廣州市南沙區東湧鎮,廣東國際漁業高科技園隆重開幕。
  • 《中國休閒漁業發展監測報告(2020)》發布
    今年,在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的指導下,總站學會在對監測數據分析研究基礎上,對產業發展的新形勢、新變化進行了歸納分析,展望產業下一步的發展,並提出了政策建議。沿海地區11個省份(包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廣西、海南)休閒漁業產值約為602.32億元,同比增長14.69%,佔全國休閒漁業產值的63.86%;內陸20個省份休閒漁業產值約為340.86億元,同比增長8.42%,佔全國休閒漁業產值的比例為36.14%(附表1)。
  • 《廣東省休閒漁業管理辦法》政策解讀
    二、《辦法》修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貫徹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和深化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廣東休閒漁業健康發展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
  • 加強桂臺漁業交流合作 廣西將做休閒漁業"大文章"
    廣西水產畜牧局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廣西漁業正由傳統漁業向現代漁業邁進,鼓勵發展遠洋捕撈、水產高效養殖及精深加工,對高效養殖、遠洋捕撈、精深加工等技術與設備有較大需求。而臺灣漁業產業發達,漁業水平世界領先,在特色漁業、水產品加工、休閒漁業、海洋捕撈等都有較為成熟的技術體系和管理經驗。兩地漁業產業互補性強,合作空間巨大。
  • 搶抓機遇發展海洋休閒漁業
    省人大代表、連雲港市連雲區墟溝街道南巷社區黨委書記秦泗花認為,當前我省正大力推進海洋強省建設,加快海洋經濟轉型,推動海洋休閒漁業發展,面臨千載難逢的機遇。秦泗花建議,儘快出臺有利於行業發展的基礎性規範文件,加快休閒漁船、食品衛生、安全生產、環境保護、觀賞魚引進、公共水域垂釣等管理制度和標準制訂。「要扶持產業發展、加強行業交流,加強財政資金扶持力度,省級層面設立休閒漁業發展基金,優先扶持海洋休閒漁業新業態、新模式,鼓勵民間和社會資本參與休閒漁船和海洋牧場等項目建設。」
  • 一起出海垂釣,11條廣東精品休閒漁業線路出爐
    為了更好地促進休閒漁業產業發展,推動休閒漁業與文旅平臺的進一步融合,廣東省休閒漁業與垂釣協會聯合廣州旅易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簡稱「旅易國際」)於日前舉辦了一場廣東省休閒漁業線路推介會。
  • 浙江溫州龍灣區人大協同蘭州理工大學楊國來教授調研區海洋漁業...
    &nbsp  章魁洪局長緊緊圍繞「利用優勢、打造品牌、提升能力」(&nbsp即利用沿海經濟帶發展戰略優勢,打造漁業集養殖、加工、休閒為一體的自主品牌,進一步提升產業競爭力和創新能力)的主題思想匯報工作:一是全面剖析全區海洋與漁業經濟運行的總體情況;二是有針對性介紹龍灣區現代漁業工業園建設情況和未來規劃;三是統籌分析海洋與漁業四大服務板塊(海域審批、漁業轉型升級、綜合執法
  • 一場國家級盛會「攪活」廣東漁業
    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全省推動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之際,漁業種博會以更大的規模、更豐富的展品,全面展示廣東漁業發展的新成效,展示我國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為廣東扛起漁業大省的責任與擔當,引領我省從漁業大省向漁業強省邁進提供了廣闊的平臺,也必將為廣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注入強大動能。
  • 第五屆中國休閒漁業高峰論壇在廈門舉辦
    休閒漁業經營主體、從業人員和遊客接待數量快速增長,全國休閒漁業經營主體達13.41萬個,從業人員83.36萬人,人均產值11.31萬元,全國接待遊客2.74億人次,遊客人均消費345元。我國休閒漁業的產業結構仍以旅遊導向型、休閒垂釣及採集、觀賞魚和釣具、釣餌、觀賞魚漁藥及水族設備等四個類型為主,其中前兩個產業產值佔到休閒漁業總產值的77.43%。
  • 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休閒漁業發展的影響初步研究
    本文初步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休閒漁業的短期、全年及長遠影響,並提出了相關的政策建議,旨在為休閒漁業產業發展提供參考。當前我國休閒漁業面臨的新形勢和對策研究休閒漁業是利用各種形式的漁業資源(漁村資源、漁業生產資源、漁具漁法、漁業產品、漁業自然生物、漁業自然環境及人文資源等),通過資源優化配置,將漁業與休閒娛樂、觀賞旅遊、生態建設、文化傳承、科學普及以及餐飲美食等有機結合,向社會提供滿足人們休閒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的一種新型漁業產業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