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用這些地圖類手機APP?當心洩露隱私

2020-12-25 金融界

來源:中新經緯

能想像嗎,地圖類手機APP也存在多重個人信息安全風險。上海市消保委微信號18日通報2018地圖類手機APP涉及個人信息權限評測結果,超八成消費者擔心地圖類APP洩露個人信息,大多消費者不知自己哪些隱私暴露在不安全環境下。

如今,地圖類APP已經成為讓消費者「離不開」的手機軟體之一。文章稱,網絡調查數據顯示,97.63%的消費者手機安裝了地圖類APP。其中,40%的消費者安裝了兩個地圖類APP,7%的消費者安裝了三個。

上海市消保委於6月初對消費者使用率較高的百度地圖、高德地圖、騰訊地圖、搜狗地圖、圖吧導航等5款熱門地圖類APP涉及個人信息權限狀況進行了評測。結果顯示,圖吧導航疑繞開授權申請獲取消費者隱私,百度、高德等均存在獲得權限但部分無相應功能的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版本為v9.4.3.100310a的圖吧導航獲取敏感權限13個,均在「安裝時授權」,但其中有8個未找到對應功能。圖吧導航通過設置較低版本的系統適用環境,繞開較安全的安卓6.0系統,獲取敏感權限,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

此外,評測發現,與消費者個人隱私關聯度較高的通訊錄、簡訊等敏感權限,如果消費者一旦授權,APP將永久性獲取該權限。雖然理論上可以通過系統設置的後臺將其關閉,但入口較深,一般消費者並不知曉。

《網絡信息安全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網絡運營者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公開收集、使用規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並經被收集者同意。網絡運營者不得收集與其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雙方的約定收集、使用個人信息,並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與消費者的約定,處理其保存的個人信息。

上海市消保委要求,本次測試發現的地圖類APP獲取的敏感權限和功能無法對應的企業,要依照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對沒有具體功能運用的敏感權限進行改正。

同時,上海市消保委呼籲儘快完善相關規範和標準,對於個人隱私關係度密切的通訊錄、簡訊等敏感權限,建議APP開發者能夠提供「一次性授權」的選項,以更好地保護消費者個人信息。

相關焦點

  • 當心!這17款App正在偷窺你的隱私,很多江門人在用,速自查
    當心!現在的年輕人,只要給他一部手機就能安安靜靜待一天其實手機本身不好玩app多了,才開始變得有意思不過,手機裡app越來越多一些問題也不斷被暴露
  • 安裝手機APP要求允許訪問手機文件,APP會洩露用戶個人隱私嗎?
    有時候下載一些軟體,安裝完成後需要訪問手機中的照片或者文件才可以使用APP,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許多APP集合了掃描、讀取數據的功能,方便下次打開應用可以直接進行操作。手機軟體可以訪問手機文件,個人隱私是否會洩露?
  • 上海消保委評測地圖類APP:高德等多款APP過度獲取用戶敏感權限
    東方網記者程琦7月18日報導: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快速發展,手機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同的娛樂需求加上碎片化網絡生活習慣,催生了大量應用軟體,帶來精彩生活。但與之同步出現的」信息洩露,合法權益被侵犯」等等問題又讓用戶談虎變色,尤其是「手機應用權限過度申請」所引發的種種爭議,更是不絕於耳。
  • 部分地圖APP存在隱私安全風險
    原標題:部分地圖APP存在隱私安全風險   部分地圖APP存在隱私安全風險   新華社電(記者 周蕊)上海市消保委18日通報,讓消費者「離不開」的手機地圖類APP存在多重個人信息安全風險,包括過度索權、利用技術手段繞開授權流程等問題。
  • 流氓軟體終於解決,用戶隱私從此不再透明,違規APP的好日到頭了
    可能一開始大家並沒有注重這件事情,不過隨著用戶的隱私擦洩露,財產流失、被詐騙盜刷等相關案件越來越多。因此,有關部門開始注重這件事情,那麼對於這類事件頻繁曝光的背景下,有關部門是怎麼解決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手機APP可能洩露你的隱私,這個功能千萬別開!
    你的消費記錄被購物APP分析,出行住宿被旅行APP掌握,行車線路也被導航APP知道得一清二楚,而一旦這些數據被洩露
  • 陳喬恩自爆手機號遭洩露,明星個人信息洩露事件已不是第一次
    陳喬恩稱,被洩露後「動不動就接到理財投資」的騷擾電話。事實上,明星隱私信息洩露早已經成為了重災區。明星的手機號、航班號、身份證號、護照號、家庭地址、出行行程等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這些隱私信息從何而來?其背後隱藏著一條屢禁不止的販賣個人信息產業鏈。不僅僅是肖戰和王一博,就連朱一龍,蔡徐坤,李易峰,李現,鄧倫……各個當紅男星的個人信息手機號都在網上被黃牛來迴轉賣。信息不知是真是假,但是從明星的微博曝光來看,確有其事。而且在網絡上可以輕易地購買明星的各類隱私信息,這種可以買賣的隱私也成了許多不法分子謀取利益的工具。
  • 手機來電標記暴露隱私 隨便撥號就知你單位
    《規定》稱,鼓勵電信和網際網路行業開展個人信息保護進行自律、自查,但目前並沒有第三方去核實和監管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隱私問題。   知名IT律師於國富:   第三方軟體如果不涉及名字和負面標註就不涉及隱私洩露,由於職業一般是公開的信息,職業並不必然涉及隱私。
  • 謹防微信免費列印照片洩露隱私
    相信不少的小夥伴,對免費列印照片的機器並不陌生,只要掃描屏幕上的二維碼,關注帳號並上傳照片,就可以免費列印照片,這些機器在商圈周圍比較多見。「立等可取」的時髦和方便讓不少潮人躍躍欲試不過,你知道嗎?這種新興的照片列印方式,不僅是商家的「吸粉」利器。而且分分鐘洩露你的隱私!
  • 共享充電寶陷洩露個人隱私旋渦 消費者隱私已被洩露怎麼辦
    生活中,出門在外遇到手機沒電時,一款可租用的共享充電寶可謂「江湖救急」。近兩年來,隨著消費的變化,曾經被人稱為「偽需求」的共享充電寶,如今似乎成了「剛需」。不過,共享充電寶最近陷入了洩露個人隱私的旋渦。近日,公安部網安局微信公眾號推送了一篇題為《警惕身邊的共享充電寶陷阱》的文章。
  • 網絡時代發達,常用軟體存在隱私洩露的隱患,這些預防措施很重要
    當今社會是信息一體化全球一體化的時代,社會的發展也非常快,故事後的人們通過書信來交流,通過各國各地的使節來傳播文化,後來人們報紙作為新聞的傳播載體,而後手機的發明讓人與人的交流更加便捷,信息化時代初步到來,直到網際網路的發展以及智慧型手機的出現,人們才能實現現在的「坐在家中看世界」「一機走天下
  • 陳喬恩手機號被洩露、孟美岐航班號被綁定……明星隱私販賣黑產仍...
    11月24日,陳喬恩在社交平臺上發文斥責自己的手機號被洩露。其實,藝人的手機號、航班號、護照號等個人隱私信息已成洩露重災區,剛不久前,孟美岐也發文表示,她的航班號老是被人綁定。
  • 蘋果App Store 新增 App「隱私」信息,你需要了解的都在這裡
    近幾年,因為手機app隱私洩露而導致的各種問題層出不窮,從通訊錄被上傳到最近的手機出廠時被植入木馬,消費者輕則被營銷號整日騷擾,重則財產損失嚴重,手機端的隱私安全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關注
  • 經常坐飛機的人注意了,用這款APP選座可能會洩露隱私!
    近日該應用更新後增加了一個「虛擬客艙」的功能,然而這個功能被指能夠洩露乘客隱私。21日,網友@喜樂喜囍 在新浪微博發聲稱,她在航旅縱橫APP上選座後,有陌生人向其發送「可以約你嗎」等騷擾信息,而她發現,自己也可以通過航旅縱橫查看航班上其他乘客的名字和頭像。
  • WiFi萬能鑰匙類app洩密?6步教你保護自己的隱私安全
    「隨時隨地免費連接WiFi」的殺傷力對於剛觸網的人們而言無異於「免費的午餐」,尤其智慧型手機剛剛普及的階段,用戶對流量需求陡增。   「當時家裡沒有網,手機流量又不夠用,就只能用它去蹭別人家的網了。」   「我也知道它會搜集我連接的WiFi密碼,但是那不是沒辦法嘛。」
  • 紅星評論|朋友圈發原圖洩露位置?微信觸及的隱私話題不該輕輕放過
    近日,有消息稱,在微信發照片時選擇「發送原圖」,有可能會洩露拍攝時的位置信息。如果這些敏感信息被不法分子拿到,可能會進行詐騙。一時間,該消息衝上微博熱搜,引發大眾熱議。隨後,騰訊微信團隊對此進行了回應,總結起來有兩點:第一,不論你用微信還是簡訊、郵件等其他通訊工具,只要發送的是原圖,就會附帶位置、時間等信息,這是智慧型手機設備帶來的問題,而不是微信這款app的問題;第二,在微信發朋友圈,不管發的是不是原圖,都不會洩露位置信息,因為朋友圈發送的照片都經過系統自動壓縮過的。總之,這個隱私洩露的鍋,微信不背。
  • 手機號碼被標記個人信息 軟體洩露用戶隱私引爭議
    一次,孫明用手機軟體叫車,一上車,司機就跟他打招呼:「您是某單位的某某部門的記者吧,我打您電話時手機上顯示的。」   孫明感覺自己的隱私被洩露了。   在智慧型手機普及的今天,人們接打電話時常會看到一些被標記的電話號碼,比如推銷、中介或者詐騙電話。市面上常見的手機號碼標記軟體包括360手機衛士、騰訊手機管家、百度手機衛士等十幾款。
  • 徹底刪除手機內的微信聊天記錄?個人隱私信息不再被洩露!
    徹底刪除手機內的微信聊天記錄?個人隱私信息不再被洩露! 徹底刪除手機內的微信聊天記?
  • 又有明星信息被洩露,騰訊手機管家隱私保險箱為手機信息安全加碼
    又有明星信息被洩露,騰訊手機管家隱私保險箱為手機信息安全加碼 近日,某明星稱自己手機號碼遭到洩露,接到多個騷擾電話,引發網友廣泛討論。
  • 網際網路時代的「裸奔」:APP如何偷窺你的隱私?
    另外,你的手機是否頻繁收到一堆優惠活動的垃圾簡訊;除了快遞小哥給你打電話,更多時候對方直接報上你的大名,當你以為是老朋友或者同事時,卻發現對方讓你帶上小孩來參加課程體驗,或者某某房源又有優惠。對於個人隱私洩露,你是否深惡痛絕呢?對于越來越懂你的手機,你懂它嗎?本文起底惡意APP如何竊取你的隱私,以及教你如何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