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最平淡的一首詞,寫出平生最快樂的時光,最後7字耐人尋味

2020-12-23 諸葛品歷史

嘉佑二年,是科舉史上最為不平凡的一年,為何這樣說呢?主考官歐陽修,小試官是詩壇宿將梅堯臣,更讓人驚嘆的是,此次選拔出的進士當中,尤其是前十名,日後都成為青史留名的牛人。狀元郎曾鞏,入選唐宋八大家之列,蘇軾緊隨其後,被皇帝欽點為榜眼,探花章惇後來官至宰相。

蘇轍取得第五名的好成績,也不容小覷。另外,除了蘇軾和蘇轍之外,還有一對兄弟同時進入前十名,即北宋理學家程頤和哥哥程顥,他們分別是第四和第六。據說,狀元本應該是蘇軾,歐陽修批閱試卷的時候,發現一篇絕妙好文,誤以為是學生曾鞏所寫,為了避免被同僚說閒話,就把這份試卷放在第二名。

殊不知,此乃蘇軾的手筆,後來得知真相的歐陽修,難免有些後悔,覺得對不起蘇軾,陰差陽錯讓他與狀元失之交臂。作為榜眼,蘇軾也備受矚目,尤其是歐陽修對他極為推崇,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前途不可限量。但是,蘇軾真的太倒黴,仿佛上天故意在刁難他,人生之路曲折坎坷。

步入仕途後,蘇軾正準備一展才華,結果傳來母親去世的噩耗,古代以孝為先,他只好暫時放棄官職,回老家守孝。守孝期滿返回朝廷,授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取得不錯的政績,然而父親蘇洵又病逝了,只能帶著弟弟蘇轍,再回家守孝三年。等到蘇軾再次回京,局勢已經改變了,王安石變法開啟,反對變法的大臣,幾乎都被貶到外地。

率性耿直的蘇軾,儘管看清眼前形式,但他依舊上書談論王安石變法的弊端。蘇軾的初衷並非完全反對變法,而是就事論事,純粹為朝廷考慮。只可惜,宋神宗對蘇軾的話置若罔聞,加上御史的彈劾,蘇軾感覺朝廷無立足之地,主動請求離開京城。不久後,皇帝批准他的請求,讓蘇軾到杭州任職。

熙寧七年,蘇軾又被調往密州擔任知州,三年後奉旨前往徐州,官職還是知州。蘇軾的一生,基本都在外地漂泊,但在徐州做官期間,應該是他最愜意的歲月。遠離朝堂紛爭,公務不太繁忙,日子無憂無慮,蘇軾以詩書為伴。在此期間,他寫下最平淡的一首詞,寫出平生最快樂的時光,最後7字耐人尋味。

《南鄉子·自述》涼簟碧紗廚。一枕清風晝睡餘。睡聽晚衙無一事,徐徐。讀盡床頭幾卷書。搔首賦歸歟。自覺功名懶更疏。若問使君才與術,何如。佔得人間一味愚。

從題目就可以看出來,這是蘇軾對日常生活的記錄,沒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那般豪邁,也沒有「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那般感慨,卻多了些許溫馨。溫度降低,蓆子顯得有些涼意,此處的「碧紗廚」,並不是櫥櫃,應該是古代的蚊帳。閒來無事睡大覺,被枕邊的清風吹醒,說明蘇軾過得比較安逸。

接下來的「睡聽晚衙無一事」,聽著屬下匯報工作,晚上衙門沒有什麼大事,不需要加班。既然如此,蘇軾也沒有荒廢時光,把床頭的幾本書看完。如此舒適的狀態,讓蘇軾想起幾首歸隱的詩,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來,感覺看淡了功名利祿,若能一直這般安逸,寧願一輩子不升職加薪。

那句「若問使君才與術,何如」,讀起來相當有意思,要是有人問我有什麼能耐,我會笑著告訴他,我只是一個不聰明的老頭。且看「佔得人間一味愚」,蘇軾那麼有才華,為何說自己愚鈍呢?表面上故意貶低自己,實際卻是在表達一種擺脫塵世功名束縛的願望,榮華富貴皆浮雲,平平淡淡才是真。

相關焦點

  • 蘇軾最狂傲的一首詞,開篇7個字大氣磅礴,最後一句霸道無比
    比李白小三百多歲的蘇軾,雖然沒有李白身上的俠者風範,但內心的堅強與狂傲,絲毫不遜於李白,可謂伯仲之間。蘇軾曾寫下一首最狂傲的詞,開篇7個字大氣磅礴,最後一句霸道無比。《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充滿了哲理,尤其最後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
    蘇軾可以說是古代最有才情的一位詩人、詞作家、書法家、畫家,他在各個方面,那都是有著很高的造詣,應當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的詩寫得清新脫俗,他的詞更是別具一格,而且還開創了豪放一派,成為了宋詞中最頂尖的高手,然而他在書法和繪畫方面,同樣表現出了極高的天賦。
  • 蘇軾最冷門的一首詞,其中9個字非常有趣,網友:蘇軾太自戀了
    另外,近乎全才的蘇軾,對佛學也有很深的研究,哪怕跟得道高僧談經論道都不落下風,佛印和尚經常和蘇軾切磋詩詞、佛學,兩人之間的友誼頗深。作為豪放派詞人的代表,蘇軾心胸開闊,提筆就能寫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經典詞句,讀起來盪氣迴腸。遇到賞心悅目的景色,蘇軾也會賦詩一首,遊覽西湖時,留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讚嘆。
  • 蘇軾在雨中寫下一首詞,「一蓑煙雨任平生」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態度
    黃州(今湖北黃岡)蘇軾雕塑像蘇軾的這首詞在簡樸的詞意中表達了深意,是一首看似尋常卻波瀾橫生的詞。雖然寫的是雨中隨感與眼前情景,詞中卻處處透露著詞人心中的感慨。詞作由自然現象談到人生哲理,是蘇軾的一首典型的即景生情的詞作。開篇句「莫聽穿林打葉聲」,寫得是雨點打在林中的樹葉之上,發出聲響,可見這場雨來得突然,也是一場大雨。「莫聽」二字有表明詞人雖然途中遇雨,但他一點兒也不在乎這突降的大雨。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
    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林語堂如果要評選宋朝歷史上最偉大的文學家,恐怕還不是歐陽修,而是一個名叫東坡居士的後輩,儘管歐陽修也很偉大,對宋朝文壇的影響也是深遠的,但相對而言,其整體的文化建樹是不如這位東坡居士的。
  • 蘇軾最著名一首宋詞,開篇僅7個字,就把豪放之意寫到了極致!
    在密州時,蘇軾曾作了一首著名的宋詞,開篇僅7個字,就把蘇軾的豪放之意寫到了極致,以致於後人讀來夜不免嘖嘖稱嘆!來看這首宋詞:江城子·密州出獵宋代: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 蘇軾的一首詞,寫出了「吃貨」的最高境界,原來乳茶宋代就有了!
    也許我們可以從北宋大文豪蘇軾身上,找尋到答案。說起蘇軾的一生也是十分的坎坷多磨,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他自己曾說「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這顯然是一種詼諧和自嘲,但是我們卻能感覺到蘇軾的另一種人生境界,那就是樂觀和曠達。
  • 蘇軾不服老,洋洋灑灑寫下一首詞,最後7字成為名句
    但今天還是想通過蘇軾的一首詞《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喚起大家對生活、對未來的嚮往和追求。它是蘇軾不服老的宣言,亦是蘇軾在被貶謫生涯中曠達樂觀的體現。《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寫於公元1082年,也就是宋神宗元豐五年,當時蘇軾因為「烏臺詩案」,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這首詞便是蘇軾在該年春天三月遊蘄水(今湖北浠水縣)清泉寺時所作。
  • 蘇軾外放密州,寫下最豪放的一首詞,開頭7個字便豪氣十足
    然而,這首詞的後半部分又流露出人生如夢的傷感,所以,許多人認為,蘇軾最豪放的一首詞,當推這首《江城子·密州出獵》:江城子·密州出獵【宋代: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 蘇軾平生最得意的一首詞,一個狂字貫穿全篇,專門寫信向朋友炫耀
    累了的時候,就吃上一碗東坡肉,讀上一首蘇軾的詞吧!作為宋代詞壇的一哥,他的詞充滿了魅力,讓人愛不釋手。用「人見人愛,花見花開」,來形容一個男子總覺得有些不妥,但事實卻又當真是如此!於是後世總希望用一些標籤,給他的詞定個義,但卻發現太難了。
  • 蘇軾頗為冷門的一首詞,卻句句經典,最後9個字清新脫俗
    蘇軾,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壇最閃亮巨星,同時也是幾千年來少有的全才,能與之相提並論者屈指可數。他的「明月幾時有?蘇軾就不一樣,隨便拿出一首詩詞,都讓人為之驚嘆,作為豪放派的他,並不被所謂的「豪放派」標籤束縛,婉約詞作也信手捏來。現存蘇軾兩千多首詩,將近四百首詞,從小學到高中的課本裡,大概有十幾首,未入選教材的也有精品。今天介紹蘇軾眾多作品中,頗為冷門的一首詞,卻句句經典,最後9個字清新脫俗。
  • 蘇軾最冷門的一首詞,卻寫出了少女最美好的形象!
    閨情詞對於宋詞來說,是其中一大主流題材,上至藉藉大名的柳永、李清照等,下至那些無名詞人。只不過這些寫女性的閨情詞要麼是少女思春,要麼是思婦懷人,要麼是詞人借男女關係用來影射君臣之義的香草美人。而今天小編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詞,就沒有一般閨情詞裡的那種思、孤悶、種種愁情,她只是純粹的一個少女形象,無憂無慮,困了就睡,醒了就去觀賞風景,她熱愛生活,更熱愛自然。可以說蘇軾這首比較冷門的詞,寫出了少女最美好的形象,也給詞壇,尤其是給閨情詞,注入了一股甜美的清泉。
  • 蘇軾很豁達的一首詞,最後兩句非常經典,被許多人當成座右銘
    前言:蘇軾很豁達的一首詞,最後兩句非常經典,被許多人當成座右銘人生別離憂愁苦,諸多事事不順心,豁達樂觀與割腕的豪邁是少不了的。中華文化五千年,每個朝代都是詩詞作為文化傳承的一部分。蘇軾與錢穆父分別多年但是敢籤任何當初一樣,此情堪比金石,相見笑談,猶如春風溫暖人心。最為重要的是所有人能夠不丟失自身的氣節。詩人與友人都是在朝論政被他人誣陷。寥寥幾句寫出了友人的忠君愛國,堅持紫衫氣節的安慰和支持,同時寫出了詩人自己的真實狀況,明客暗主,用自己的事情來安慰友人,進一步寫出了詩人與友人深深羈絆。
  • 蘇軾遊山玩水寫下的一首詞,成為經典傳唱,最後7字令人感染
    蘇軾,北宋風雲人物,詩詞書畫樣樣可以,是歷史上少有的全才,更是天才。蘇軾在仕林之中名聲極大,但一般名聲極大,不一定有一個好仕途,因為嫉妒忌憚的人太多。雖然曾經被讚譽為「宰相之才」,可是我們知道就是一貶再貶。蘇軾最危險的一次就是「烏臺詩案」,差點面臨殺身之禍。
  • 蘇軾讚美紅梅的品質,寫下一首詞,最後7個字令人嘖嘖稱讚
    蘇軾讚美紅梅的品質,寫下一首詞,最後7個字令人嘖嘖稱讚。定風波·紅梅宋代:蘇軾好睡慵開莫厭遲,自憐冰臉不時宜。偶作小紅桃杏色,閒雅,尚餘孤瘦雪霜姿。休把閒心隨物態,何事,酒生微暈沁瑤肌。宋神宗元豐五年蘇軾貶官在黃州,因讀北宋詩人石延年《紅梅》詩引起感觸,遂作詩三首。稍後,作者把其中一首改制成詞,即取調名《定風波紅梅》。相比較而言,總體上變化不大,為了符合詞的格式,蘇軾增加了很多兩個字的短語,也讓全文更加抑揚頓挫。作者通過讚美紅梅傲然挺立的性格,抒寫遷謫後的艱難處境和複雜心情,表現了一種達觀灑脫的品格。
  • 蘇軾很灑脫的一首詞,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
    詩興大發,寫了一首非常灑脫的詞,詞牌是《定風波》,內容大多人也很熟悉,自然是那首《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了。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別怕!正如詩詞大會康震老師所言:"蘇軾的詩、詞成為我們滋養、豐富精神世界的重要源泉,成為我們提升尋常生活趣味的涓涓溪流。"我讀的這本《蘇軾詞傳》中選取了蘇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詩,讓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讀懂了他的豁達。
  • 蘇軾最想得開的一首詩,其中7個字大俗大雅,卻道盡其一生灑脫
    被貶黃州是蘇軾一生漂泊的開始,卻也是詞壇的一大幸事。被貶期間,蘇軾一邊吃著東坡肉,一邊寫下了《念奴嬌·赤壁懷古》、《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等多首千古絕唱。在這一首首詞作中,我們見識了蘇軾的豁達,也了解了他的悲情,可以說這段經歷極大地豐富了他的詞作題材,讓他終於站在了詞壇之巔。
  • 蘇軾被朝廷召回,和朋友離別,寫了一首詞,全篇一氣呵成
    直到有一天,蘇軾被召回京任職翰林學士,在即將告別杭州的時候,蘇軾大筆一揮寫下了一首詞,送給自己的好友道淺。寫出了作者對友人的深情與不舍。上闋中的最後幾句,是蘇軾在別離時發出的深深感慨,具有濃烈的人生道理和對自己所經歷的事情做出的感情抒懷。表達了作者超然豁達的人生歹毒,對待坎坷困難不用過度憂心,無所欲無所求自然就能達到脫離俗套的境地。
  • 辛棄疾寫的很平淡的一首詞,雖感情歡快,卻講出生活流離之樂!
    辛棄疾寫的很平淡的一首詞,雖感情歡快,卻講出生活流離之樂!文|何處落塵埃宋朝最熟悉的兩大詞人蘇軾和辛棄疾,二人的名氣都很大,在詩海長河中他們都有很多名篇只是個人的經歷不一樣,所以詞的風格略有不同,一個是豪放派的鼻祖,一個是處於婉約和豪放交界處。不過相比蘇軾的詞風,我還是比較喜歡辛棄疾的篇目。
  • 一首禪房牆上發現的詩,蘇軾用最詩意的話,寫出宋版「到此一遊」
    但這卻並不是吳承的首創,畢竟這是一個流傳了上千年的特殊愛好,只是古人會用更詩意的方式寫出這句話。文壇最經典的兩次「到此一遊」,當屬王安石和蘇軾的兩首千年經典。王安石寫的是《題湖陰先生壁》,當年他去好友楊德逢家玩,被對方家中的環境吸引,在對方家牆壁上寫下了「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的千古名句,這一次的」到此一遊「當真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