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油潑麵」,做法簡單又好吃的夏日麵食!
最近跟麵粉玩出感情了,自己做點包子、饅頭、水餃皮、韭菜盒子、蔥油餅已不再是難事,越玩越覺得好玩,有種一包麵粉變化無窮的感覺。前幾天做「口水雞」時覺得它應該要搭配「油潑麵」才對,於是順手也做了「油潑麵」,連麵條都是自己做的,第一次做就成功了,而且真的跟「口水雞」好速配。
「油潑麵」是西安人常吃的家常麵食,前幾年去西安時朋友也是當場做了「油潑麵」跟「油潑辣子」,那叫一個香呀~。為了重現這道西安家常面點,小編還特地請教了朋友如何做腰帶面,因為「油潑麵」不難做,但要好吃就一定得自己做麵條。
中筋麵粉200g,做出來的麵條剛好是2份。水100g、鹽2g,水慢慢加,可以拿筷子或攪拌棒,邊和邊加水,記得不要一次全下,要留一口水來調整。水加到沒有乾麵粉就可以了。
稍微揉一下,可以成團就好了。這時候不需要講究什麼三光,然後蓋上蓋子醒30分鐘。
大家有沒有發現醒了30分鐘的麵團明顯不太一樣了,這時候再把它揉個幾下,然後再蓋上蓋子,再醒30分鐘。
這時候再把麵團揉一揉,就會發現麵團很光滑了。
把麵團均勻分成6等分。
每一個小麵團都是這樣光滑漂亮的才可以哦~。
然後把麵團杆成橢圓形,大概手掌大小就可以了。
杆好的麵團表面均勻地抹上油,可以用刷的,也可以用抹的,小編是直接用沾的,比較方面。
每一片都杆好抹上油,因為有油所以堆疊也沒有關係,然後蓋上蓋子,醒2個小時以上,最少一定要2個小時,面醒的時候足才會好吃。
面醒好之後拿根筷子,在中間壓一條線,然後手握著兩邊把麵團拉開,邊上下甩邊拉,拉到不能拉就可以了,然後再從中間的線把麵條分開,這裡有點難,如果真的不明白就儘量把麵條拉長拉細就好了。
麵條拉得好,會像照片這樣,成為一個大圓,麵條不能斷掉。
醒面的時候準備醬料,照片中就是秦椒,用之前洗一下,然後乾鍋小火烘到香氣出。為什麼要用整根的幹辣椒而不用辣椒粉呢?因為買整根的辣椒才能確保它沒有添加物,有時候有的辣椒粉會加色素,所以買整根的幹辣椒比較保險。
烘烤後放涼,辣椒涼了之後就會變脆。
然後就放到這個石臼裡,也可以用研磨機,但小編喜歡用石臼來搗,覺得香氣更好。
把辣椒搗成粗粉狀就可以了。
拿一個大碗,碗底放一大匙豉油、一大匙醋。
手工麵條煮個一分鐘就好了。放上煮好的麵條、蔥花、辣子、一點鹽。
把油燒熱到160度左右,然後淋在辣子上,大概是一大匙油的份量。
然後趁熱拌勻,一碗香噴噴的「油潑麵」就完成了。
自己做的麵條才有這種光澤度與形狀,口感極佳,果然「油潑麵」一定要手工麵條才好吃,每一根麵條都被醬料與辣子均勻吸附,鹹辣酸香,簡單又好吃的一道麵食。雖然感覺上做手工麵條很花時間,但其實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等待,工序並不多,而且當吃過自己做的手工面後,就會覺得花那麼長時間成就一碗麵是相當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