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有個全國少有的「斬城」建城方式和絲綢之路上的交河故城一樣

2020-08-27 胡巴愛旅行

在陝西關中平原上,有一個小城——富平,近幾年這裡因為出產柿餅而遠近聞名。富平因取」富庶太平」之意而得名,這裡曾屬「天下九州」之一的雍州,其建城歷史也有2400多年,在這片土地上至今保留著許許多多古代歷史遺蹟。

這裡,最為獨特的當屬富平老縣城了,或許知道富平的人也未必聽說過富平老縣城,因為現在這個地方已經改名了,老縣城也叫連城,有人把富平老縣城這樣的建築叫做斬城,還有人稱它為塹城,到底哪種說法才是正確的,恐怕還有待考證,我們暫且叫它斬城吧,因為更形象一些。


據說,這樣的建築遺蹟,目前在國內也僅有兩處,富平老縣城也是我國內陸唯一的一座,另一個在今天新疆的交河故城。史書記載交河故城是在一塊溝壑縱橫的黃土臺地上,由交河先民一寸一寸向地下硬掏出來的一座城。寺院、官署、城門、民舍的牆體基本為生土牆,特別是街巷,狹長而幽深,像蜿蜒曲折的戰壕。富平老縣城就是這樣的,恐怕大家很難想像它的模樣。

老縣城的歷史非常悠久了,東周時,公元前456年,秦就在頻山之南,頻山以北建立縣治,定名頻陽縣,舊址在富平縣美原鎮古城村一帶。元末明初,富平縣治由義亭城遷至窯橋寨,也就是現在老縣城的所在地。新中國成立前夕富平縣城解放。如今的縣城是1970年從老縣城搬遷而來的,此後,老縣城人煙減少,於是改做杜村鎮蓮湖村。

所以,想要一睹這獨特的斬城建築,到了富平縣還得再往杜村鎮走。富平老縣城修建在天然土丘之上,四周黃土塬似刀劈般,老城街巷格局保存基本完好,為不規則的長方形,佔地約280畝。據記載,明正統初年(1436年)知縣高應舉開始就高阜塹土為城,周長1500米,高約10米,自壕至堞高20米,池深3米多,並建成東、南、北三面城門樓。城池初具規模。

城內現存主要古建築有文廟、望湖樓、圖書樓及一些古宅院等。據說,望湖樓是1923年由討袁將領胡景翼修建,氣勢巍峨,在周圍的關中民居中也顯得非常高大;藏書樓也是建於民國初年的,當年還有康有為的題字「萬卷書樓」。

老縣城裡還有「中國人民銀行」富平支行原址,看似好像民宅的建築上的牌匾告訴人們這裡曾是富平的金融中心。老縣城由於地勢較高,有些村民已經搬到城下平坦的地方,城內顯得更加安靜了,這個小村落也漸漸像更多的關中農村一樣,回歸於寧靜。

據說富平縣的城南以前也是蓮湖成片,這裡還盛產一種「九眼蓮」,只是當年的千頃碧波「南湖煙雨」已經不復存在,只剩下黃土鑄就的老城牆、城闕。想要去看這獨特的城市建築,感受那個年代的歲月滄桑,恐怕還要早點來呢,這種黃土的建築,經過風雨的侵蝕,也在一點點地坍塌,如果再不保護,恐怕以後就只能從書上看了。

相關焦點

  • 絲綢之路上的時間膠囊:吐魯番交河故城
    兩條河流繞城而過,形成一個巨大的柳葉狀高臺,高臺之上的城市就是如今的交河故城。交河故城建於公元前一二世紀,在唐朝時達到鼎盛階段,但十四世紀末毀於戰亂。在交河故城的售票處外有關於交河的簡要介紹,其中有一句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廢墟」。廢墟之美,在於它曾經輝煌地存在過;廢墟之殘酷,在於它輝煌過後又毀於戰亂,湮沒於歷史長河之中。
  • 吐魯番交河故城和高昌故城成功申遺
    吐魯番地區地委委員、宣傳部部長趙文泉主持本次活動    新疆吐魯番交河故城、高昌故城作為絲綢之路上兩處重要遺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批世界文化遺產地6月23日,吐魯番地區在交河故城、高昌古城分設主、分會場舉辦慶祝「絲綢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網」交河故城、高昌故城申遺成功活動。
  • 交河故城,昔日的繁華變成了流沙和荒漠
    交河故城,當地人稱「雅爾和圖」,意為崖兒城。《漢書·西域傳》記載:「車師前國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城下,故號交河。由此可見,交河城系車師人所建,建築年代早於秦漢,距今約2000~2300年。作為車師前王國都城的交河故城,起碼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吐魯番盆地的居民是車師人,車師又稱作姑師,是生活在這裡最早的原始居民。交河故城就是他們的王城。
  • 交河故城話滄桑
    這裡就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城郭諸國之一的車師國都城,是該國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都城建築全部由夯土版築而成,形制布局則與唐代長安城相仿。城內市井、官署、佛寺、佛塔、街巷,以及作坊、民居、演兵場、藏兵壕、寺院佛龕中的泥菩薩至今都還可以看到。寺院佔地5000平方米,有汲水井一口。佛塔群有佛塔101座。從空中俯視,交河故城像一片巨大的柳葉。
  • 世界文化遺產 —— 交河故城
    交河故城1961年列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舊石器時代晚期,交河流域就有人類活動的蹤跡,原始居民為避免野獸的侵害和防備部落間的戰爭,便選擇在這個土崖上建立自己的家園。他們在堅硬的黃土層中掏挖出洞室居住,開鑿出通往河谷底部的通道,到河谷中取水和從事生產活動。
  • 走進交河故城
    走進新疆吐魯番市以西的交河故城,迎面而來的是一片殘垣斷壁。無數土牆、破壁或土臺還帶著一點依稀可辨的原初模樣,以信息碎片的方式,在我腦海裡一片一片拼湊,慢慢復原高臺之上這座故城的繁華秀麗和往來熙攘。
  • 新疆「交河故城」,被挖掘的同時期300個「嬰兒墓」之謎
    「交河故城」是公元前2世紀至5世紀由車師人開創和建造的,在南北朝和唐朝達到鼎盛,9至14世紀由於連年戰火,交河城逐漸衰落。順便囉嗦一句「古城」和「故城」的區別,「古城」是古老而現存尚具有生命力的城市,「故城」是古老而現在已廢棄的城市遺蹟,我們這次參觀就是」故城「。
  • 陝西這座小城藏匿了四壁如劈的「斬城」,還有詩畫般曬秋美景
    富平老縣城位於富平縣蓮湖村,中山塬餘脈,全國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斬城。,建在四壁如刀劈般突兀在臺地上的城池,以峭壁為「牆」,起到了以險代防的作用。如此形態的城防堡壘,據說全國有兩處,一是新疆的交河故城,再就是富平老縣城。
  • 大美新疆感嘆之十—吐魯番交河故城
    我們進入古城,沿一條大道向前走,見兩旁的故城遺址全是土建築,有的高大有的低矮,還有的房屋殘牆斷壁,有幾層高,也有的建在地下,需沿臺階下去觀看。河水分流繞城下,故號交河。」 『交河』的名字由此而來。據介紹,「2000多年前,這個河心洲是車師前國的都城所在地,是該國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其布局與唐代長安城相仿,城內市井、官署、佛寺、佛塔、街巷,以及作坊、民居、演兵場等等都能找到。」
  • 富平老縣城,尋找被封存的舊時光
    但其實陝西不少縣都有所謂的"老縣城",差別是造成縣衙門搬遷的原因和時代不同,或者老縣城本身保護和留存的狀況有很大區別。老縣城就藏在富平縣城北邊的土塬上,等我們七繞八繞終於找對了地方,下車一看,塬上和塬下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青磚到頂、簷部飛椽、瓦片屋頂的房子,像極了用來拍攝革命劇的影視基地。
  • 吐魯番高昌故城、交河故城申遺
    「炫舞天山」全國網絡媒體新疆行記者團在交河故城採風天山網吐魯番訊(記者劉寬攝影報導)「炫舞天山」全國網絡媒體新疆行於7月25日走進火洲吐魯番。當日,記者從吐魯番旅遊局了解到,高昌故城、交河故城申遺議事工作已經提上了日程,目前申遺工作正在有序進行。高昌故城奠基於公元前一世紀,是西漢王朝在車師前國境內的屯田部隊所建。故城遺址坐落在吐魯番市東面約四十公裡的哈拉和卓鄉所在地附近,北距火焰山南麓的木頭溝溝口(勝金口)約6.5公裡,東距鄯善縣城約55公裡。
  • 夜遊交河故城
    此刻,故城的一切都掩映在濃濃的夜色之中,視線裡的城市裡,只有路兩邊點燃的蠟光和月亮的清輝。這樣的場景,很容易開啟思緒之門,讓人處於沉思當中。大家跟隨導遊,穿行在夜色籠罩的故城裡,最後,來到夜遊交河的活動舞臺——大佛寺前。大家席地而坐,沉思、靜候。  大佛寺前蠟臺的燭光奕奕,映射出佛寺雄偉的身姿。在隱隱綽綽的光線裡,悠揚的笛聲從大佛寺深處飄來,由遠及近。
  • 「我走過世界上最美的廢墟,見證歷史的滄桑巨變」——交河故城
    初識古城 交河故城位於吐魯番市以西約13千米的雅爾乃孜溝中,當地人稱「雅爾和圖」,意為「崖兒城」,它建在一個自北向南,高30餘米的黃土地上 戰火紛飛中的交河 車師建城《漢書·西域傳》曾有記載,「車師前國,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繞城下,故號交河。」
  • 交河故城——歷史的選擇和見證
    第一次到吐魯番,時間有限,我們放棄了火焰山,放棄了葡萄溝,也放棄了坎兒井,只去了交河故城和吐魯番博物館。交河故城,在吐魯番以西十公裡。這是一塊孤島般的高高臺地,西方、北方都是蒼茫的山,四周河流圍繞,呈狹長的柳葉狀。準確的說,一條河流在這裡分成兩條,沿著臺地兩側而下,在臺地尾部又重新匯合。正因為如此,這座城才有了「交河」之名。
  • 「我走過世界上最美的廢墟,見證歷史的滄桑巨變」—交河故城遊記
    」,意為「崖兒城」,它建在一個自北向南,高30餘米的黃土地上,四面雖無城牆,但崖岸筆立如削,形成了天然壁壘。(故城內部)戰火紛飛中的交河 車師建城《漢書·西域傳(故城示意圖)城中有一面積5000平方米的大寺院,在它的東面和南面是居民區和官署區,西面和北面為小寺院和墓葬區。
  • 新疆交河故城講解詞示例
    歡迎大家來到交河故城!我是你們這次旅行的導遊XX。今天就由我為大家提供服務,大家如果有什麼要求可儘管提出來,我會竭誠為您解決。在古老的絲綢之路中道上,吐魯番有兩個著名的姊妹故城,一個是高昌,一個是交河,它們曾在歷史上創造出燦爛的文明,今天我將帶領大家參觀有「東方龐貝城」之稱的交河故城。
  • 七夕會 旅遊|交河故城之殤
    莫高窟之煌、鳴沙山之奇、天池之美、嘉峪關之雄……如果說祖國西部山川地貌之異讓我開了眼、石窟佛寶之豐讓我動了情,那交河故城之遺蹟,其歲月的滄桑和生命的印跡讓我震撼。故城,不是古城。古城是歷經歲月滄桑後,依然有城郭生命力的地方,而故城是無人居住生活、已經廢棄的城市遺蹟。交河故城,至今已保存了兩千多年,是世界上現存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生土建築城市遺蹟。
  • 戰火洗禮下的歷史厚重沉澱-從繁華昌盛到殘垣斷壁的交河故城
    在14世紀蒙古貴族海都等叛軍最終攻破高昌和交河,蒙古統治者強迫當地居民放棄傳統的佛教信仰改信伊斯蘭教,使當地民眾在精神、物質等多重打擊下,交河城最終廢棄。全城的建築布局主要由南北向中心大道分為東、西兩部分,大道北端是一座寺院,構成了北部的寺院區;故城與唐代的城市格局非常相似,因此很有可能是在唐代有過大範圍的重建和修整,這也導致了唐代之前的建築遺蹟難尋蹤跡,我們能看到的遺蹟就只有唐代至廢棄的那一個時間段了。
  • 全國唯二的斬城,富平老縣城速寫:一座亟待保護修葺的特色古城
    斬城,是建在四壁如刀劈般高臺上的城池。這樣的城池全國僅有兩處:陝西富平的老縣城算其一。起先是作為書院和藏書樓,後來就成為蓮湖小學的後院。曾經的蓮湖小學,有一段為富平阿宮腔劇團。在歲歲年年柿柿紅電視劇可以看到當年記載。
  • 交河的城,高昌的市,歷史的積澱!
    吐魯番是一部厚重的歷史書,自西漢以來它就是西域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東西方幾乎所有偉大的古代文明都曾經在這片土地上迤邐過,留下了豐富的遺蹟和無數的稀世珍品。交河故城,高昌城這些古代遺存,使吐魯番獲得了「世界上最富有的露天博物」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