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嬌」周依然回重慶代言小面:吃小面就像做SPA,每天都要來一碗

2020-12-18 上遊新聞

「『大力嬌』回來了!」今年熱播的青春題材劇《風犬少年的天空》中,唯一的重慶籍演員周依然收穫了無數粉絲,在劇中教馬田吃重慶小面的情節,更是圈粉無數,如今她終於從小面愛好者晉升為小面代言人。

昨日,周依然特意從北京趕回重慶參加了小面品牌「金牌幹溜」的代言儀式,而在沙坪垻長大、從小就愛吃小面的周依然更是發願,「要把重慶小面推廣到全中國的劇組,還要走向世界」。

在劇中,「大力嬌」家裡是開小麵館的,作為一個重慶人,周依然覺得自己和大力嬌最像的地方就是可以每天都吃小面,「小面幾乎是我小時候的早餐,我媽媽每天早上七八點也要吃一碗,在重慶拍戲的時候,不僅是我每天在吃,不管是誰餓了都會來一碗,那個面做得真是好吃。」

「花椒、海椒、姜蒜水、醬油、香油、豬油、味精、鹽巴、榨菜……起碼十幾種」,說起吃麵的作料,周依然也是如數家珍,「在北京的時候,我也會讓家裡人寄來重慶的小面作料,只有食材都是本地的,才真的有那種味道」。

《風犬少年的天空》拍攝時,周依然印象最深的細節都跟吃有關,比如印象最深的戲,是他們一起吃火鍋,「因為都是真吃,所以特別開心。」

周依然說,其實他們拍的每一場吃東西的戲都是真吃,「重慶的美食沒有人能抗拒。」

在拍攝之外,周依然和其他「大興村F4」的兄弟們都是一起打鬧,一起插科打諢,鬧起來也不會生氣,「而且剛開始,為了讓我們熟悉起來,張一白導演就讓我們一起跑步,還有跑橋,人在最累的時候真的會看到本來的樣子,我們幾個調皮『學生』就真的會偷懶,像馬田那樣的幾個好學生就真的會跑完,這樣下來,我們就真的凝聚在一起,才有戲裡的那種感覺」。

作為新人的周依然,也感慨和幾位實力演員的對手戲很多學到了很多,「彭彭(彭昱暢)不像我、大嘴和咪咪,都是川渝地區的人,雖然我們也都在教他,但是他還是用很短的時間,就可以用重慶方言表演,真的很厲害,很佩服他」。

不過雖然身為重慶人,但周依然完全沒有機會盡地主之誼,因為另一個重慶人張一白導演,已經制定了一個詳細的重慶美食攻略:「用不上我,導演就把大家安排得特別好,他的攻略詳細到從早餐在哪家吃哪個面,然後午餐、晚餐,就像一個針對重慶美食的營養師一樣,都給搭配好了。」

「當時最大的感受是我不能再跟著吃了,我要減肥!」周依然笑著說。

而在《風犬少年的天空》播出後,周依然還在抖音上再次展示了「如何正確吃重慶小面」,如今微博下面,很多網友的留言也會配上自己吃小面的圖片,還會模仿「大力嬌」,把腳翹在凳子上吃麵。

在當天發布會現場,主辦方還特意安排了「大力嬌」吃麵的模仿秀,讓周依然一一點評。

「腳放在凳子上、手架在腳上,邊抖邊吃,其實都是因為吃麵就是放鬆嘛」,而周依然也拋出了自己的吃麵的獨特感受,「我覺得,吃麵就要像做SPA一樣,全身心的放鬆,全身心的投入,才會有那種通透的感覺,可能就是愛吃麻辣、愛出汗,所以向我們重慶女孩也長不胖,哈哈」。

除了愛吃小面,周依然覺得自己和大力嬌最大的共同之處,就是耿直,用北方話來說就是「颯」,「可能是因為吃麻辣的緣故,說話有火藥味,就連和家裡人偶爾都會吵架,可能這也是一種重慶人的交流方式吧」。

而在出演了「大力嬌」之後,周依然也覺得自己的性格也有了一些變化,「原來其實我挺內向的,但演員就是有這種機會發掘自己的內在,演了『大力嬌』之後我感覺自己也開心了許多,可能更多人在現實中和網上都開始叫我嬌姐了吧,不自覺自己也會變得潑辣了一點,更有親切感了」。

「『大力嬌』無所畏懼,敢做敢追夢,又有那麼多人的愛護,其實我還蠻羨慕她的」。

「接下來會有兩部待官宣的電影,每一個角色都和『大力嬌』非常不一樣,目前手上也有幾部網劇和電影的劇本,」在出演了《風犬少年的天空》後,目前周依然還沒有拍攝新戲,不過作為四川音樂學院古典舞專業的畢業生,接下來她更想嘗試古裝戲,「比如,演一個俠女,而且我還要帶著重慶小面去劇組,讓更多的人吃小面,未來還要推廣到全世界!」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湯皓 圖片 錢波

相關焦點

  • 「大力嬌」周依然 拍「風犬」的記憶充滿了美食
    演員周依然在《風犬少年的天空》中飾演大力嬌,大興村四兄弟中唯一的女孩,天生神力,每天混在男孩堆裡就像一個假小子。直到遇到轉學生馬田,她才展露出少女的一面。周依然非常喜歡這個角色,她承認自己身上也有大力嬌的一面。
  • 唱歌跳舞吃小面!吳宣儀獻唱劇《風犬少年的天空》插曲又麻又辣
    由張一白、韓琰、李炳強執導,裡則林擔任編劇的又燃又二又暖的16集青春劇《風犬少年的天空》正在熱播中,昨日上線的全新兩集再度引發網友熱議,風犬少年們各自體會著青春期裡猝然出現的愛情,品味著喜歡上一個人的感覺就像吃小面——又麻又辣。
  • 家鄉的味道:重慶小面
    說起重慶,個個都想得起火鍋。其實對於我一個在外的重慶人來說,回到重慶,來不及吃上火鍋,就一定要去吃一碗小面。前兩年個,重慶小面算是火了,但這一火,也是搞得不倫不類的。不管再走到哪裡,好像都有重慶小面的招牌掛起,五花八門的,讓人看到都焦灼。反正我要是抱起好奇的心態,就是不帶上一份情懷,去嘗一下,也沒有一回,是讓人覺得滿意的。外地的店家們,大多都是掛羊頭賣狗肉。有的在小面裡面加牛肉,其實我在重慶吃小面,根本就沒有吃到過,上頭漂起兩片切牛肉的,一看都不像小面,就是牛肉拉麵。
  • 一碗地道重慶小面 喚醒一座忙碌的城市
    蹲在路邊吃小面的重慶人民 正宗的重慶小面,初看只是一坨素淨的熟實面和著一碗全是辣椒的紅湯,雖然看起來激不起多大的食慾,但隨著你筷子的攪動把每根麵條都裹滿調料後,一口下去
  • 重慶超豪氣的牛肉麵,用半斤牛肉做一碗小面,一碗30元真是值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而這重慶小面可是聞名全國的特色美食,對於重慶人來說,不一定每天都要吃火鍋,但肯定每天都吃小面,所以這麻辣小面在重慶人心中可是很重要的。
  • 一碗重慶小面的40年 曾經憑糧票才能吃
    桌球臺上擺面碗,一手能端16碗南泉是重慶人郊遊的勝地,老人和小孩,談戀愛的,外地來旅遊的,都習慣在遊玩後吃一碗豌豆面。那時,和其他小麵館一樣,南泉豌豆麵店面簡陋,一面大白牆,天花板一個破舊的風扇。煮麵的是直徑一米二的大鍋,店裡8張桌子,有3張桌子用來打作料。店裡當時每天大約要賣出600斤面,8張桌子根本不夠。
  • 重慶,小面江湖
    如今,洪崖洞一躍成為遊客的打卡聖地,重慶小面顯得黯然失色。可去洪崖洞拍個照,哪裡算到過重慶,體驗真正的重慶至少該吃一碗地道的小面。▲ 吃一碗地道的重慶小面是要緊事。圖/匯圖網 重慶人的一天是從一碗小面開始的。如果你家小區旁邊沒有一家好吃的小麵館,你可能在朋友面前都抬不起頭。
  • 舌尖上的中國2裡的重慶小面終於來天津了——一碗小面,麻辣爽透!
    說到重慶美食,熱辣火紅的火鍋是否是第一個印入你想像的畫面?但如果說重慶有一種美食比火鍋還出名,並且讓重慶人民都為之迷戀的,那一定非「小面」莫屬。對於重慶人以及在重慶生活過的外地人來說,小面是體現市井生活的一個重要符號,也成為重慶情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位於西南角地鐵站旁的「一碗小面「就是一家具有鮮明重慶特色的小吃店,不僅麻、辣、鮮具備,色、香、味俱全,而且讓人一吃難忘,久吃不厭。
  • 重慶小面這麼做才正宗!
    正宗的重慶小面是麻辣的,就是一點點微辣對於不怎麼吃辣的人來說都是很辣很辣的。因為重慶人喜歡吃辣,無辣不歡,不辣的小面是沒有靈魂的。麵條不粗不細,很有嚼勁,味道麻辣的很帶勁,很入味,雖辣但還是有種想吃的感覺。
  • 自白 我是一碗重慶小面
    吃完後,一抹油嘴高喊「結帳」,老闆笑嘻嘻問如何,我委婉地表達了意見:油辣子油溫過高濺糊了,有些發苦;鹽、味精等佐料比例不對;湯裡飄著幾片沒酸味的酸菜,不如放四川芽菜更正宗……以上全是實話,吃了近二十年的重慶小面,深知那一碗小面裡深藏功與名,用豬油還是麻油?味精放幾勺?姜蒜末怎麼切?今日就貢獻一份私房食譜,在家搗騰一碗正宗重慶小面吧。
  • 2018重慶小面排行榜丨來重慶一定要吃
    在重慶唯一能和火鍋相抗衡的,那就只有是小面了。不管是你哪個區,不管你是什麼職業,不管你是什麼身份……對於重慶人來說,一天的生活從一碗小面開始。小面對於重慶人來說,絕對是開啟美好一天的必備美食。據不完全統計,重慶小麵店達到83000多家,重慶人一天要吃掉500萬碗小面。
  • 重慶小面王來鳥!中國最大小麵館現身解放碑,重溫憑糧票和8分錢吃小面的年代……
    對於重慶人,無論你是五星級日料還是米其林都不如那一碗剛出鍋冒著熱氣的重慶小面來得巴適。說道這裡就不得不提下愚小面的面,也是為了保證每天都是最新鮮的麵條,他們的制面師傅都是每天凌晨就開始和面,所以才有我們早上吃的那一碗冒著熱氣的小面。
  • 每個奮鬥在北京的胃,都被重慶小面慰藉過
    「好多人都以為重慶小面就指一碗麵,但現在重慶小面指的是一個大的統稱,它有很多種,豌雜的、牛肉的……」不忙的時候,唐老闆會給客人解釋關於重慶小面的細節,但大多數時候她都忙得不可開交,點菜、收銀、傳菜、收碗,一般這種時候有客人說自己要吃重慶小面,她會給客人直接上一碗麻辣素小面。
  • 一碗小面,憑什麼傾倒老少眾生?
    「要得!」老闆熟練地撈出面,澆上佐料,放了個雞蛋,滿滿一碗,端得四平八穩,放到客人面前。南方人多吃米飯,而重慶小面的存在,又受到如此熱捧,確實很神奇。做小面並不複雜,麵條都是現成的,開水煮麵,煮熟後,放些佐料,幾分鐘就好。食客抽起筷子,拌上一拌,抄起一團就往口中送去。吃完這碗麻辣鮮香的山城小面,重慶人才徹底醒來。
  • 來一碗重慶小面,這是山城最地道的味道
    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城市印象,而美食,正是山城重慶留給世界最美的標籤。重慶人,會吃、善吃。在每一條陳舊巷口,或是嘈雜的馬路邊,哪怕是來一串燙嘴的麻辣串,吃起來也別有一番風味。今天要說的這碗,重慶美食的靈魂:小面,究竟徵服了多少人的胃。
  • 一碗重慶小面,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棒」
    說到我們重慶給人的影響,大家都會聯想到火鍋,美女等等... 然而在80年代初期,在重慶菜園壩火車站周邊,每天早上都有很多早餐攤。其中有一種美食就叫「小面」重慶小面的靈魂就在於調料,迎面撲來的一股辣椒香味讓人垂涎欲滴重慶人非常喜歡麻辣,除了面本身之外,小面的調料有油辣椒、花椒、鹽、醬油、芝麻醬、豬油、蔥花,姜蒜水、味精、醋等等,再加上幾片菜葉子,讓人食慾大開。
  • 重慶最早獲得風投關注的小面 竟然是一碗「方便麵」
    走在重慶的大街上,空氣裡都是麻辣的味道。這是很多外地人初來重慶的感受。他們不僅詫異於重慶人吃火鍋時的豪爽,更是被那一碗碗精心調製的小面打動。可是,走出重慶,再也難覓這種熟悉親切的蹤影。於是,有人把小面裝進了盒子裡帶去大江南北,不僅保持了重慶小面的原汁原味,還把解放碑、磁器口、跨江大橋的圖片印在包裝上,讓這碗小面充滿重慶味兒。這碗走出重慶的盒裝小面叫「挑挑小面」,它的創造者叫潘登。
  • 從早晨的一碗小面 重慶人的高鈉飲食就開始了
    最近一段時間,32歲的張寒因為吃鹽的問題焦頭爛額,因為醫生建議高血壓的他低鈉飲食,但當真的做起來,小張才發現在重慶要做到這一點,有點難。吃東西先查成分表一碗小面就超標張寒是土生土長的重慶人,最愛的美食就是火鍋、江湖菜和燒烤。
  • 去重慶不得不吃的小面,大學青春的回憶
    來重慶以後吃了不少正宗的重慶小面,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是這一道:」豪華至尊重慶小面「,原來正宗的重慶小面裡面並沒有多少趟,它裡面有的是一點點,是有一些紅油和澆頭,就是拿肉末醬,還有一些調料,再加上油,有一些翻炒的,非常香。和北京炸醬麵不同的是,北京炸醬麵上那個醬啊,比較單一,只有那麼一個味道,而重慶小面上的澆頭,味道是比較複雜,比較辛辣的,挑戰你的味覺。
  • 你,想來一碗山城小面嗎?
    每天清晨,穿梭於山城的大街小巷,小面的香味貫穿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