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國粹?字面意思是國家的精粹,一般指文化領域,至少應該具備兩個條件:
1、源自本土的傳統文化;
2、精美純粹,具有代表性。
作為五千年文明古國,作為世界上唯一從未中斷過的文明,中國數千年來創造了獨有的至今仍然煥發生命力的燦爛文化,其中最為大家熟悉的就是琴棋書畫,以及詩詞、茶藝、中醫、武術、京劇等。
琴棋書畫的棋排在第二位,是從未有過爭議的國粹。棋既包括圍棋,也包括象棋,兩者都是對抗性很強的二人對弈遊戲,都具有悠久的歷史,也都是中國文化的代表符號之一。
下棋有助於開發人腦,通過下棋,可增強一個人的計算能力、思維能力、判斷能力、創造能力,也能提高人的注意力和控制力,所以很多家長朋友會讓孩子學習下棋,但是象棋不單是是技巧,更是哲學。
中國儒家文化推崇中庸有序,而象棋也正好與此相符,象棋的棋子有帥(將)、士、相(象)、車、馬、炮、兵(卒),其中將帥是勝負所在,其它棋子存在的意義都是為了保護本方將帥,擒殺對方將帥,同時,每種棋子都有固定的位置,走法各不相同,所起的作用雖有大有小,都有可能對勝負形成重大影響。
在象棋的對弈中,重在攻守平衡,取捨有道,進退有度。其中攻守平衡講究團隊配合,棋子之間的站位要相互保護,而不能彼此阻擋,防守時有陣型,進攻時也有陣型,這些陣型最小可以是兩子配合,最大可以是全軍協作。
同時,象棋開局的棋形決定了棋勢,棋勢創造殺機,有殺機才能取勝。為了取勢,經常會放棄吃掉對方棋子的機會,也往往會捨棄自己的棋子,「貪吃失勢」、「棄子取勢」、「丟車保帥」講的就是這些情況。
而進退有度更是體現了中國人的處事哲學,達則兼濟天下,貧則獨善其身,時機成熟且有足夠的能力,就該果斷進攻,後方告急則應立即回撤,待局勢穩定後重新組織進攻。
中國古代的文人有很多喜歡下象棋的,其中明代文學家李開先就是一位象棋高手,他的棋力堪稱國手,還留下了兩首長詩《象棋歌》。
通過以上介紹,相信大家都會同意象棋是國粹了,最後補充一點,中國象棋起源於中國,這是無可否認的,絕不能說什麼中國無象所以不是象棋發源地之類的謬論。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琴棋書畫詩酒茶,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