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阿膠「補血止血」的功效深入人心。但有人卻說,這是假的!
2018年春節期間,國家衛健委屬下的公益熱線官微「全國衛生12320」,推送了一條《過年不值得買之阿膠》的微博,文中提到——
「阿膠只是『水煮驢皮』,驢皮的主要成分是膠原蛋白,這種蛋白質缺乏人體必需的色氨酸,因此並不是一種好的蛋白質來源。」
一石激起千層浪,該微博瞬間引發了全網熱議,雖然其隨後被發布者刪除,但爭議一直未曾平息,甚至由此觸發了東阿阿膠的歷史性暴跌。
那麼,阿膠的功效究竟如何呢?
「補血聖藥」,非浪得虛名
對此,廣東省中醫院藥學部龔又明藥師、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譚漢添藥師,都肯定地表示,阿膠「補血聖藥」之美譽,並非浪得虛名。
傳統中醫認為,阿膠味甘,性平,歸肺、肝、腎經,有補血、滋陰、潤燥、止血之功效,多用於血虛諸證,尤其擅治出血所致的血虛。
所謂血虛,指的是陰血虧虛,主要見於脾胃功能減退者。脾胃乃「後天之本」,主管氣血生化,如先天不足或後天飲食不節、思慮過度等,均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此外,失血過多、久病不愈,亦會造成血虛。
血虛之人,多表現為面色無華、失眠健忘、唇甲蒼白、頭暈心悸等,凡血虛出現上述症狀者,都適合服用阿膠。
清代名醫徐大椿在《洄溪醫案》中,就記載了用阿膠治療血虛的病例:
一名張姓女子,素有血證,是年為女兒辦嫁妝過於費心勞神,以致「血冒升餘,昏不知人」,醫生趕緊給她用了阿膠、
三七,並加以少量人參,該女子即「目開能言,手足展動」,繼續休養一個月後,就能順利起身了。
可見,阿膠的補血功效是有目共睹的,無怪乎清代名醫葉天士要稱讚阿膠是「血肉有情之品」了。
不是婦科專藥,男人也能吃
阿膠常被用於治療月經不調、血虛閉經、分娩失血過多、孕期胎動不安等症,以至於很多人誤以為,阿膠只有女人才可以用。
事實上,這是一種誤解。阿膠補血養血的功效,並不僅限於婦科血證。李時珍《本草綱目》載:「阿膠可療吐血、衄(音nǜ)血、血淋、尿血……」提示阿膠不光女性能用,只要是血虛、出血的症候,無論男女,都可以服用。
對於男人來說,阿膠甚至還有補益精血之效,可治療因精血虧虛引起的陽痿、早洩等性功能障礙和前列腺疾病。
南北朝醫學家陶弘景在《名醫別錄》裡便有記載:「阿膠,微溫,無毒。主丈夫少腹痛,虛勞羸瘦,陰氣不足,腳酸不能久立,養肝氣。」可見,對於男子,阿膠還可以補肝腎、強體魄。
不僅如此,現代藥理研究還發現,阿膠在促進造血功能、提高免疫力、促進鈣吸收、改善不孕不育等方面,也有一定作用。
藥師提醒:這些人不宜用阿膠
現時,由於原料驢皮短缺,加上商家賣力營銷,阿膠的價格一路飛漲,直接被推上了「滋補神藥」的高臺。但在此提醒,阿膠實為「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並非人人適宜。
以下幾類人群,服用阿膠尤須慎重——
一是脾胃虛弱之人。
阿膠性質黏膩,不易消化,而脾胃不足者本身多有消化不良,嚴重的還伴嘔吐、腹瀉,故並不適合服用阿膠,建議換別的方式進補。
兒童腸胃功能較弱,消化吸收能力有限,也不建議進食阿膠。
二是溼熱體質者。
這類人群多伴口苦口臭、舌苔厚膩、大便黏膩、小便黃等症狀。由於體內陽氣較盛、內熱很重,服用阿膠反而容易上火,出現牙齦腫痛、口角皰疹、大便乾結等。
三是經期女性。
阿膠除了有補血作用,還有止血功效。月經以通為和,經期服用,可能出現經量減少、排不乾淨等情況。
四是感冒發熱者。
感冒發熱時服用阿膠,體內病邪會因阿膠滋膩收斂不易排出,致使病程遷延不愈,故邪盛體虛時治療首當祛邪,而不可貿然服用阿膠。
總結而言,阿膠是一味好藥不假,但也並非像傳言那般神乎其神。在臨床應用中,醫生也很少單用一味阿膠補血,通常都會搭配一些健脾補胃的藥材,以提高療效,降低不良反應。總之,服用時謹遵醫囑就好。
本文來自《健康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