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文史研究館「中華文化大講堂」正式啟動
本報北京10月24日電(記者陳慧娟)中央文史研究館推出的國家級精品項目「中華文化大講堂」,日前在北京正式啟動。「中華文化大講堂」系列活動以研究中華文明、推廣中華文化為核心目標,歷時兩年籌備,邀請130餘位文史研究館館員、特約研究員和館外特邀專家參與,以名師講座、大家論壇、展覽雅集、藝術創作等豐富形態,為大眾奉上國之精粹。
-
中央文史研究館「中華文化大講堂」在京啟動
中央文史館館員、特約研究員等中華文化大講堂專家委員會代表見證項目啟動「中華文化大講堂」歷時兩年籌備,邀請130餘位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特約研究員、地方文史研究館館員和館外特邀專家,以名師講座、大家論壇、展覽雅集、藝術創作等豐富形態向公眾呈現中華文化的恆久魅力。
-
中央文史研究館「中華文化大講堂」正式啟動-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北京10月24日電(記者陳慧娟)中央文史研究館推出的國家級精品項目「中華文化大講堂」,日前在北京正式啟動。 「中華文化大講堂」系列活動以研究中華文明、推廣中華文化為核心目標,歷時兩年籌備,邀請130餘位文史研究館館員、特約研究員和館外特邀專家參與,以名師講座、大家論壇、展覽雅集、藝術創作等豐富形態,為大眾奉上國之精粹。 當天,中央文史研究館特約研究員、故宮博物院故宮學院院長、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開講第一課:「中華文脈與文化自信」。
-
「疫情下的人文精神力量」——中央文史研究館第七屆國學論壇在京...
央廣網北京10月30日消息(記者馬喆)由國務院參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館主辦的中央文史研究館第七屆國學論壇30日在北京舉行。中央文史研究館第七屆國學論壇在京舉行 國務院參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館供圖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袁行霈出席開幕式並代表主辦單位致辭
-
中央文史研究館和上海市文史研究館共同慶祝《世紀》雜誌創刊25周年
中央文史研究館與上海市文史研究館在上海主辦「世紀迴響——《世紀》雜誌創刊25周年座談會。 查建國 攝中新網上海7月27日電 (記者 許婧)由中央文史研究館與上海市文史研究館主辦的「世紀迴響——《世紀》雜誌創刊25周年座談會」27日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行。著名國畫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汪觀清先生代表書畫家捐贈其國畫作品《牛犢情深圖》。該畫由汪觀清館員精心創作並請104歲的顧振樂館員題款,筆墨情深,以資祝賀。
-
文化過年新去處!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對外開放
今年春節,歷時三年打造的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對外開放,為了迎合春節的氣氛,館內還設置了多個互動活動供市民參與。
-
中央文史研究館第一批館員:鮮為人知的幕後故事!
中央文史研究館第一批館員文/洪文軍1951年,中央文史研究館成立時合影中央文史研究館舊址—北海靜心齋中央文史研究館現址—前門東大街11號從北京前門向東約二百米處,有一處幽靜的院落,院子的東北角,青松掩映下還有棟古典歐洲風格的二層圓堡式建築,這裡曾是荷蘭使館舊址,1981年成為中央文史研究館的駐址。
-
上海文史研究館在宜興設紫砂研習基地
中國江蘇網1月21日訊 上海文史研究館工美研究社在宜興設立紫砂文化研習基地,基地揭牌儀式昨天在宜興市荊溪紫砂藝術院進行。宜興市陶瓷行業協會會長史俊棠受聘擔任該研習基地名譽主任,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毛國強以及宜興畫家杭中吉、紫砂藝人杭傑受聘成為上海文史研究館工美研究社特聘研究員。
-
佛光山「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開幕
慶祝佛光山五十周年紀念系列活動,5月16日是佛光日,上午特於佛陀紀念館大覺堂舉行「吳韻漢風精彩江蘇──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演」開幕式。
-
「滔海寄沫——楊建文書法展」在上海市文史研究館展廳展出
10月30日,「滔海寄沫——楊建文書法展」在上海市文史研究館展廳展出。適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楊建文書法展向祖國母親獻禮。使轉如意的筆法,疏密有致的結構,酣暢祥和的章法,「江河蜿蜒,百川奔海」的氣勢,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國情懷內容相得益彰,讓觀眾領略自然之性,造化之功,文化之力,民族之情,國家之愛。楊建文是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教授、上海市文史研究館書畫研究社特聘研究員、上海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中國書法院現代書法研究中心主任等。
-
趙英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黨組書記、館長
10月14日下午,上海市文史研究館召開幹部大會,宣布市委關於趙英同志任中共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黨組書記、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長的決定。
-
唐城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今日正式開館啦
2020年9月24日,唐城景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正式開館為促進文化和旅遊的深度融合,提升遊客的旅行品質和文化內涵,營造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2019年襄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與盛世唐城景區合作共建非遺展示館。
-
非物質文化遺產經典的「味道」
當下非遺還有經典嗎 近30年來,中國社會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工業化、城市化,民眾的生活受到了工業文明的衝擊,瓦解了人們對文化經典的認同,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動搖了民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接受和理解,人們會詢問:當下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經典嗎?
-
2021年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工作會商會在潮州召開
12月10日上午,2021年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工作會商會在潮州召開。 2021年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工作會商會會場
-
中央文史研究館文史資料庫暨門戶網站試開通運行
人民網北京12月4日電 (梁秋坪)由國務院參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館主辦的中央文史研究館文史資料庫暨門戶網站試開通運行新聞發布會4日在京舉行。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馮遠出席會議,國務院參事室黨組成員、副主任王衛民出席會議並講話,中央文史研究館文史資料徵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段國華主持會議。王衛民指出,中央文史研究館文史資料庫,是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和大數據管理方式建立的數位化文史資料庫。
-
影像記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方法研究
然而,在用影像記錄非物質文化遺產時,作為電視創作者,應當如何更好的完成這個記錄工作,可能就需要回歸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通過尋找其本質特徵,然後從紀實類作品創作中找到合適的方法進行實踐,從而達到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記錄。
-
【(非遺日)沒來過常州大學校內的「常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怎麼證明你是常大人?】
那麼我們常大有沒有活動和成果呢,讓小編自豪地告訴你,除了下文文末要講到的昨天學校開展了「保護成果、學習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習與體驗活動外,咱們常大可有「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常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俄。一個大學擁有所在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在中國的高校裡算是絕無僅有了!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坐落常州大學的常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風採吧!
-
徐州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業務培訓班
為加強全市基層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隊伍建設,推動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徐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於12月3日-4日舉辦了徐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業務培訓班。來自11個縣(市)區局(徐州經濟開發區社會事業局)分管局長、文化(非遺)科科長、非遺保護中心主任、市非遺保護中心工作人員、徐州演藝集團非遺負責人參與培訓。本次培訓特邀國內非遺專家教授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播等方面知識和實用技能進行授課講解。
-
滄州發改委批覆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項目
近日,滄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關於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周邊基礎設施工程初步設計的批覆。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項目總投資30000萬元。
-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情況
基本建成較為健全的「世界—國家—省—市—縣」五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縣(市、區)國家級非遺項目覆蓋率達到100%。2.保護研究得到加強。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記錄工程,圍繞重點項目,編撰《越韻吳風—嘉興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觀》(共11卷),現已出版9卷,《嘉興傳統醫藥》《嘉興傳統技藝》將於2020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