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爾寅
在名師創業的留學語言培訓機構中,劉洪波創立的學為貴算發展較為迅速的一家,目前已在全國20個城市都建立了校區。
教師的高流失率以及其對招生的負面影響一直是培訓機構要面對的棘手問題之一,尤其對於中小機構來說,名師的出走有時候甚至是致命傷。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學而思構建了不依賴教師的教學體系;新東方選擇讓不同的教師搭班授課;學大一對一則把業務核心放在教學顧問給學生的精準匹配上,用「合適」代替「名氣」。
然而在這種氛圍下,讓很多人頭疼的「名師」卻仍然成為了學為貴的主打招牌。打開學為貴的網站,馬上就能看到一排排主攻不同方向的名師信息,其中不乏王陸在內的很多受考生們追捧的名字。
2017年11月12日,劉洪波剛與北京外國語大學出版社和空中英語課堂共同發布了一套全新教材「Great國際青少英語」。這也意味著在考培領域的運營逐漸成熟後,學為貴開啟了自己的青少領域英語教學業務。
發布會上,劉洪波上臺談及了很多自己對青少英語教學法的看法,在臺上的他講話詼諧,神情豐富,很有做英語老師時的影子,引得臺下笑聲連連。
活動結束後,筆者和劉洪波在會場後方的角落談起了學為貴的現狀。靠著會場桌背接受採訪的劉洪波像是切換了一個模式,語速很快,聲音適中,和在臺上的「教師狀態」有些不同。
學生的小班,機構的大班
雙師模式意味著較高的利潤率
學為貴是在留學考試業務最早探索雙師模式的機構之一,它的「頭部名師」效應無疑是其迅速發展的關鍵因素。
「雙師模式」,即在線名師課程與線下小班教學進行結合,學生要到線下小班學習,同時要在校區通過在線視頻的方式聽名師課程。這個模式在學為貴總業務中要佔30%左右,定價則大約高於市場價格10%。
「我對我們的教學實力和軟硬體有自信,好的教學法是很寶貴的。」劉洪波說自己想做的是整個語言培訓行業的高端品牌,「定價上沒有互相參考的必要性,畢竟大家的教學法不一樣。」
雙師模式的線上部分多少會讓人聯想到在線小班課。劉洪波直言,學為貴的雙師模式的確和現在很多在線小班模式有一定的衝突。
「不過我覺得雙師模式更值得看重,很多『在線小班』永遠是小班,而雙師模式下,學生感覺是小班,對於機構來說卻是大班。這就意味著我們有很高的利潤率,在商業角度上是更好的增長點。」學為貴在成立第一年就有了盈利,對於明年的收益,劉洪波預計稅後利潤可以達到1個億。
雙師中最重要的就是在線課程部分的名師。提到雅思,很多人可能馬上就會想到名師王陸的聽力語料庫。筆者自己複習雅思聽力時,也曾經把王陸出的書當作資料參考過。
「學為貴的雙師模式,要的都是行業名師,我們的目的其實就是壟斷尤其是雅思為主的各領域名師資源。」劉洪波說。學為貴目前整個公司有員工大約800人左右,其中老師佔一半。
對於如何做到這一點,劉洪波提到三點。
第一是靠學術上的吸引力。「很多老師本身就認可學為貴的『GETS教學理論』,公司創始人本身也是老師出身,這些頂級的老師之間其實都是惺惺相惜的,他們互相比較懂。」
此外,學為貴將名師們的教學方式進行了體系化,所有教師都必須遵循同一套教學理論。這也就意味著對現有的名師而言,他們在學為貴具有權威性,如王陸一類的從一開始就有知名度的老師都是以合伙人的身份直接進入的學為貴,這種磁鐵效應所帶動的工作氛圍無疑也是名師們樂於加入的原因。
「所以現在所謂『去名師化』,真正的問題並不在名師身上,」劉洪波說,「而是機構沒有能夠把這些名師的教學經驗沉澱成一個可以複製的體系。」
第二是靠較高的收入。名師們實行的是分成制,在學為貴,名師們可以掙到和接私活一樣高的收入。「大約幾百萬吧,」劉洪波坦言,「所以他們就沒什麼必要去私下上課。有時候脫離了這個平臺可能反而會導致他們消失匿跡,學為貴在市場這方面的平臺還是可以的。」
第三是則是靠學為貴自己的資源平臺直接培養新的名師。新老師需要在認同學為貴教學理念的基礎上加入公司,在掌握了名師的教學理論標準之後,「預備役名師」們採用課酬制度獲得收入,成為真正的名師後,就可以進入分成模式。
目前學為貴已經有了一批自己培養的名師,定義「名師」的標準是該老師的個人自媒體平臺能夠為學為貴帶來流量有招生效應。
「所有老師入職我都要親自面試。」劉洪波特別強調,他的的招聘標準之一是中文邏輯好,在他看來只有母語邏輯較好的情況下,才能有更好的英語教學邏輯。除此之外的要求還包括英語發音好、形象氣質好、有教學熱情、偏於學術性等。對於老師們的學歷則沒有什麼要求,有海外背景的則會加分。
「還有就是,我一般更願意招新人。」劉洪波笑道,「畢竟這樣更好培養,更容易認同我們的教學法。」
不過,劉洪波也承認,雙師模式也有其不可忽略的短板。在口語和寫作這兩個中國學生的弱項上,在線視頻教學會存在一些技術瑕疵。因此名師只能通過在線方式講理論,而其他個性化的教學內容仍然需要線下老師,「目前在技術解決方式上想解決這個問題還是有難度的,所以我們不能完全線上,必須要有線下的當地學校。」
教育機構自己造血,不讓資本成為「攪局者」
學為貴在如今每年都是用自己現有的資金去進行業務上的拓展,在各個地區進行推廣,從而增大校區加盟規模。
按理說,學為貴現有的成績應該已經使得這家公司被一些資本列為了目標,但是劉洪波告訴筆者,他們拒絕了所有在追他們的資本。事實上,他將資本稱為「攪局者」。
「一個優秀的教育公司應該是能夠自己造血的,口碑好的話自己就可以帶起收益。」劉洪波雙手抱胸,說道,「資本是在攪和,很多公司只是自己提前出賣了自己的股份。」
雖然現在流行說網際網路+教育,仿佛二者已經融為一體,但是劉洪波認為教育機構不應該像網際網路行業一樣一輪輪的融資。
「這和高科技不一樣。教育公司明明是先收學費的,如果還虧本,那很不正常。你把資本去掉,才能體現一個教育機構的真正實力。」
能夠被資本看重的教育機構大多具備可以規模化的特徵,但能夠將教學法體系化的劉洪波卻不認為學為貴能夠快速的擴大規模。「你的內容不好的話,教育上規模越大,越容易出現問題。學生多了以後,如果別的跟不上很危險,所以我不太想過度擴張市場。教育是個慢工,和網際網路不一樣。即使拿了資本我也不敢去瘋狂擴張市場,因為名師是很少的,你不能保證名師也幾何增長。」
靠自己的力量發展,學為貴現在在全國20個城市有校區,每個學校2-3個教學點。名師都都在北京的五道口、國貿、魏公村、沙河這幾個教學點統一進行教學。
劉洪波的目標是兩年內增加到200個教學點,加盟學為貴需要保證金,在線課程由學為貴直接負責,線下課程則歸加盟商負責,雙方各自收取學費。但是學為貴要對線下加盟商的老師進行培訓並頒發資格證。
推出「雅思會員」模式,主要針對大學生群體
學為貴還推出了基於官網及APP形成的一套在線學習模式,會員可以通過名師直播課、錄播課以及系統教材、個性練習、智能反饋等內容,利用碎片時間學習。其中會員還可以獲得包括雅思聽力語料庫練習、雅思閱讀考點詞538、雅思寫作詞彙搭配在內的15項練習權限。
劉洪波表示,「雅思會員」模式的主要針對的那些具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習者,尤其是廣大的大學生學習群體。「雅思會員」當中還包括許多參加線下培訓的考生。這些考生大致分為三類:一類是在上收費課前鞏固學習基礎;為上課提前做好準備;另一類是課程學習的同時,自行結合講、學練習,最大限度掌握課程內容;還一類則是收費課結束後,結識更多雅思考生,一起有計劃、有監督地進行考前衝刺。
劉洪波透露,從2016年1月以來,已有超過20萬考生成為了「雅思會員」,其中雅思滿分學員超過200名。
通過出版教材做品牌營銷,未來覆蓋全年齡段
11月12日,劉洪波在北京語言大學逸夫樓發布的是學為貴的第一套針對青少年英語的教材。
此前學為貴的教材分為兩種,一種是名師們個人名義出版的參考書,這些出版物的版權全部歸名師們個人所有。另一種則是學為貴和人民大學出版社合作的雅思教材,是目前50%以上的雅思考生都會使用到他們的書籍。
「你去淘寶搜索雅思,第一個出現的一定是學為貴的教材。」劉洪波顯得有些小得意。
出版教材這種類似口碑營銷的方式在學為貴得到了不錯的效果,目前學為貴的部分教材已經推廣到了一些民辦校裡面,清華、人大、理工、央財、二外等學校的2+2項目也都使用的是同款教材。
在覆蓋了小學到高一範圍的青少年英語之後,劉洪波下一個目標是3-8歲的年齡段,他最終的計劃是將教材在未從3歲覆蓋到研究生,甚至對外漢語教學。
「過一陣子我們在其他業務方面也即將會有有很大突破的產品發布,不過現在還得保密。」劉洪波說。
「如果真的有創新,就無所謂競爭」
採訪的最後,筆者問及劉洪波對教育行業的當前市場競爭的看法,這使得話題又一次回到了資本的身上。
「其實如果真的有創新,就無所謂競爭。一開始的時候大家都說新東方環球都上市了,你再做雅思就做不起來了,但是學為貴這不還是做起來了?」劉洪波說,「我們是中國五大雅思官方認可的合作機構,而其他幾個都是上市公司,有的都做了十幾年,學為貴是唯一一個沒有被資本洗禮的。」
說到這裡,發布會的後續收尾工作也基本結束了,學為貴市場部的員工們招呼著讓劉洪波上講臺上一起合影留念。
「自己人還合影啊?」劉洪波揮手叫手下等一下,轉過頭來和筆者告別,握手的時候,劉洪波補充道,「我就是覺得這一塊行業真的很好,不過能做多大要看創始人想幹什麼。總之,學為貴是內容為王,教學體系取勝。模式很好模仿,但是如果內容服務、體系做得好,我肯定紅海也能變成藍海嘛。」
說完,他便說著「失陪了」,向逸夫樓會議廳的講臺上走去。(多知網 曹爾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