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祿:回味「開國第一宴」

2020-12-21 新民晚報

今年初春,我在微信上曬出一份菜單。話說1998年秋天,上海大廈為迎接新中國五十華誕而復刻了「開國第一宴」,有一天總經理在17樓擺了一桌,請專家學者品鑑,我有幸忝列末座,餐後就收藏了這份菜單。

年初,我為尋找一份歷史資料,意外地發現了插在某本書裡的老菜單,驚喜之餘就拍了照片傳諸微信朋友圈:美味四小碟:揚州乳瓜、琥珀核桃、白糖生薑、蜜醃金桔。淮揚八冷盆:香麻海蜇、蝦子冬筍、熗黃瓜條、芥末鴨掌、酥烤鯽魚、羅漢肚、鎮江餚肉、桂花鹽水鴨。

六熱炒:清炒翡翠蝦、鮑魚濃汁四寶、東坡肉、雞湯煮乾絲、口蘑罐燜雞、揚州蟹粉獅子頭。一湯:全家福。點心:炸年糕、黃橋燒餅、菠蘿八寶飯、艾窩窩、淮揚大湯包。水果拼盤。

菜單上還有一段文字: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在北京飯店隆重舉行了開國大典盛宴,由當時北京紅極一時的「玉華臺」飯莊的九名淮揚名廚執勺(現尚有二位健在),全部是淮揚菜點製作。宴會共有600多人參加,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董必武、陳雲、鄧小平和當時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開國大典的領導人都出席了這次盛會。

我發出到微信群裡的這張菜單和簡短的解說文字,收穫了熱烈的反響,我的老朋友、國家級烹飪大師徐鶴峰先生也注意到了,還在他擔任高級顧問的蘇州吳江賓館著手複製「開國第一宴」。半個月前,吳江賓館、無錫湖濱飯店、上海興國賓館三家大飯店的廚師團隊會聚太湖之濱,每家拿出一桌復刻版「開國第一宴」,華麗亮相,驚動業界,準備今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華誕之際,在上海、蘇州、無錫三地同時推出。

周二,徐大師請我去興國賓館望松樓品鑑「開國第一宴」中的幾道菜,喝茶閒聊之後,幾道國宴菜先後登席:鹽水鴨、鎮江餚肉、羅漢肚、翡翠蝦仁、雞湯煮乾絲。這些菜中除了羅漢肚,我都吃過,但此時此刻,味道不一樣,心情也不一樣。鹽水鴨是上海人熟悉並喜歡的下酒菜。南京地處長江下遊,河網密布,遍種五穀,養鴨歷史很早,在春秋戰國《吳地記》中就有南京人築地養鴨的記載。做鹽水鴨的鴨子散養於河灘與水田,吃水草、螺蚌及小魚小蝦長大,足夠的運動量和時間使鴨子皮厚肉緊。

據徐大師介紹,鹽水鴨是低溫料理,事先用炒香的花椒鹽抹一下鴨身內外,視季節不同置於缸中醃製數小時,取出後掛在風口吹乾。鹽水鴨是在清水鍋裡燒煮的,並非外界想像的用濃稠的鴨湯來煮,煮過的鴨湯不能過夜,全部清理,這樣才能保證鹽水鴨煮熟後皮色如象牙。「如果用鴨湯煮,鴨皮就會發黑,影響食慾。」徐大師如此說。小火焐熟的鴨子還得浸在老滷中入味。兌制老滷也是極關鍵的,裡面要放香料和酒,還有宰殺後滴下的少量鴨血。一隻「教科書級」的鹽水鴨,切開後可以看到鴨骨的橫截面,骨髓應該是灰色的。「熟鹽擦,清滷復,吹得幹,焐得透」,這一口訣概括了桂花鹽水鴨的技術要點。

開國第一宴中並非全部都是淮揚菜,比如羅漢肚就是北方菜,製作起來也很講究,豬肚內要填進豬前腿肉條、熟火腿、水發蹄筋、開洋、鹹蛋黃、蓮心、芡實、杏仁等葷素輔料,切丁後加調味料,再要加汾酒若干。徐大師強調:「一定要汾酒,茅臺、五糧液雖然高大上,但都沒有汾酒香」。

一隻圓滾滾的豬肚縫上開口後,沉入大鍋葷湯內燒煮,小火四小時後方見分曉。此間還得經常用竹籤子刺探一下肚子,釋放鼓脹的熱氣。取出後放在大盤子內,上面壓重物,使之厚實美觀,便於切成5毫米厚的大片。羅漢肚薄片互相粘連,呈不規則花紋,有的地方是半透明的,像寶石一樣迷人。技術難度更高的是酥鯽魚。

改革開放以來的四十年,也是我國餐飲市場長足發展的四十年。當我們擺脫了經濟短缺,享受到市場繁榮帶來的供應充沛,更要飲水思源。誠如興國賓館黃斌總經理所言:「今天,『開國第一宴』中的菜餚已經實現了平民化和經常化,那麼復刻『開國第一宴』還有必要嗎?我們認為非常有必要,這決非商業運作,而是基於新中國七十華誕的背景,滿足人民群眾感恩偉大祖國、偉大時代的精神需要。(沈嘉祿)

相關焦點

  • 揭秘「開國第一宴」:淮揚菜為主
    [摘要]關於「開國第一宴」,有三個歷史問題還需要澄清:舉辦「開國第一宴」的大餐廳在什麼地方?經辦「開國第一宴」的廚師都有誰?「開國第一宴」的原始菜譜有沒有留下文字記錄?舉辦「開國第一宴」的地址在北京飯店何處呢?截至目前,各種媒體、書、刊都沒有明確的報導。「開國第一宴」在哪舉辦?當年參加國宴製作的北京飯店的181名老職工,大多數人均已謝世作古了。要想弄清楚「開國第一宴」的地址,就必須對新中國成立前北京飯店的建築做一下簡單介紹。
  • 歷次重要國宴菜單解密 開國第一宴
    歷次重要國宴菜單解密 開國第一宴時間:2015-09-04 20:58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歷次重要國宴菜單解密 開國第一宴 歷次重要國宴菜單: 1949:開國第一宴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之夜,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飯店舉行了新中國第一次盛大的國宴。
  • 「開國第一宴」上的就是淮揚菜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結束後,新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飯店舉行了有600餘位賓客參加的新中國第一次國慶招待會,史稱「開國第一宴」。但當時的北京飯店缺乏中餐的製作經驗,於是,經周恩來親定,北京飯店專門從京城有名的淮揚飯莊——「玉華臺」調來淮揚菜名廚朱殿榮、孫久富、王杜昆等9名廚師,為「開國第一宴」掌勺。
  • 解密新中國「開國第一宴」:一口大鍋定乾坤
    專題:奧·秘  自從前幾年,北京飯店推出了「開國第一宴」之後,某些餐飲企業跟風而上,也以「開國第一宴」當炒作的題材。其中更有人把參加開國第一宴的人物搞錯,對開國第一宴的背景介紹有誤,甚至以營利為目的,有意無意地增刪開國第一宴的菜譜。因此,有必要對當年情景作一番回顧。
  • 開國第一宴香飄七十載
    今年春上,我在微信上曬出一份菜單,那是1998年秋天,上海蘇州河北岸著名的國賓接待單位上海大廈為迎接新中國成立五十周年而復刻了「中國第一宴」,並請一些專家學者品嘗,我有幸忝列末座,餐後收藏了這份菜單。
  • 揭「開國第一宴」菜譜:淮揚菜為主 酒有三種
    關於「開國第一宴」,有三個歷史問題還需要澄清:舉辦「開國第一宴」的大餐廳在什麼地方,具體位置在哪?經辦「開國第一宴」的廚師共多少人?他們都叫什麼名字?「開國第一宴」的冷菜、熱菜、湯菜、主食的原始菜譜有沒有留下文字記錄?本文作者彭曉東曾是北京飯店會計,他的發現值得注意。
  • 揭秘「開國第一宴」,淮揚菜為何入選宴會菜單?
    69年以後,2018年9月10日,鄭州,由中國烹飪協會舉辦的向世界發布」中國菜「活動暨全國省級低於經典名菜、明宴發布會上,「開國第一宴」入選「北京主題名宴」。北京玉華臺飯莊國宴級」大鍋菜「開國第一宴的共60桌,菜品分為冷菜、熱菜、湯品、點心四道,從菜單不難看出是按照傳統中國桌飯標準和程序設計的,這對於以西餐,尤其是法餐見長的北京飯店來說
  • 開國第一宴是淮安名廚傑作
    這本書首次提出了開國第一宴,也指明主廚是朱殿榮,他是淮安人。關於開國第一宴的菜譜,張玉珠和朱幸年都笑著說,過去烹飪前都是廚師用張白張臨時寫的,不像現在要事先寫個菜譜讓客人定奪一下。第一宴的「菜譜」,雖說當時寫的,但是保密的,用完就要處理掉的,因此不可能留下完整的開國大典的菜譜,所以說網上傳的開國大典的菜譜不是真的。
  • 江蘇揚州還原「開國第一宴」每桌價格約5000元
    「開國第一宴」樣品。敏賢 陳詠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當晚,北京飯店承辦了新中國的第一次國宴,即以淮揚風味菜餚為主的「開國第一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讓普通市民也能感受一下「開國第一宴」的「風味」,國慶長假,「淮揚菜之鄉」揚州一知名酒店復原推出「開國第一宴」。揚州淮揚菜傳承人、曾被選為中國十佳烹飪大師的薛泉生介紹,「開國第一宴」的菜餚主要為淮揚風味。
  • 鎮江那些美食:「開國第一宴」和鎮江餚肉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隆重舉行了開國大典,當晚,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飯店舉行了新中國第一次盛大國宴,中共中央負責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國民黨軍隊的起義將領、少數民族代表,還有工人、農民、解放軍代表,共六百多人出席了在北京飯店舉辦的新中國第一次國宴,總共六十多桌。 這就是被稱為「開國第一宴」的國宴。
  • 門票最高兩千 北京飯店再現「開國第一宴」(菜單)
    這臺晚宴不僅將重現「開國第一宴」的盛大場面,還要求所有參加晚宴的來賓著盛裝出席。據悉,以後每周六在這裡都要舉辦這樣的盛裝晚宴。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結束後,毛澤東、周恩來、董必武、宋慶齡等國家領導人就是在當時北京飯店的大宴會廳參加了盛大的晚宴,「開國第一宴」因此而得名。這次活動的初衷就是再現當年的盛況。
  • 開國第一宴菜譜曝光 獅子頭東坡肉登上大雅之堂
    書中首次權威披露國宴菜譜、百年老字號起源、已經絕跡的行業「暗語」等鮮為人知的歷史資料,其中也包括頗具神秘色彩的「開國第一宴」菜譜。[我來點評]  記述北京市飲食服務修理業的《北京飲食服務志》昨天正式面世,向上追溯到公元前11世紀初的周代燕國,下到1995年前後,北京飲食服務業的歷史和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演進、變化和發展狀況,在書中得到全面展示。
  • 1949年開國第一宴是「八大菜系」的哪個菜系?又有哪些菜?
    閱兵之後就是宴會,新中國成立後的宴會馬虎不得,畢竟是中國第一宴。我們傳統菜系有魯、 川、 粵、 閩、 蘇、 浙、湘、 徽這八大菜系而八大菜系又各有特點,究竟是哪一家菜系榮登開國第一宴的餐桌?宴會的地點是設在北京飯店,而廚師是從「玉華臺」聘請的9位名廚。
  • 「開國第一宴」竟是「大鍋菜」 中國最頂級的「飯局」究竟什麼樣?
    「開國第一宴」竟是「大鍋菜」?說起名氣最大的國宴,開國大典之夜的「第一宴」定是榜上有名。1949年10月1日 開國大典 北京日報資料圖1949年10月1日晚,座落在長安街東側的北京飯店燈火通明,人聲鼎沸,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次盛大的國宴就是在此舉行。
  • 你知道「開國第一宴」都吃了些啥嗎?
    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天安門隆重舉行了開國大典,中國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當晚在北京飯店舉行盛大國宴,史稱「開國第一宴」。中外賓客對此次宴會的菜點給予了高度評價,而這次國宴就是以淮揚風味製作的菜品,其質樸、清鮮、醇和的菜品,為國宴的精陳簡約定下了基調。
  • 新中國「開國第一宴」的21道菜你吃過幾道?看完菜單我沉默了
    1949年10月1日,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在開國大典的當晚,在北京的北京飯店承辦了新中國的第一次國宴。開國大典之夜,中共中央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工人、農民、解放軍代表等600多人出席了中國第一次國宴,總共60多桌,這次宴會後來也被稱為「開國第一宴」。那麼當時的「開國第一宴」到底吃了什麼呢?因為參加宴會的人來自五湖四海,為了照顧大家的情緒,就選擇了口味適中的淮揚菜。
  • 背靠紫禁城,右鄰天安門,舉辦「開國第一宴」!
    背靠紫禁城,右鄰天安門,舉辦「開國第一宴」!以前老北京有一句擠兌人的話:「你嫌這不好,住北京飯店去。」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北京飯店是一個了不得地方,一般人住不起。這家飯店有多牛?背靠紫禁城,右鄰天安門,舉辦「開國第一宴」!
  • 大師抖音揭秘開國第一宴菜品做法,一起吃起來!
    紅燒鯉魚、口蘑雞塊、核桃酪……一道道聽起來就讓人口水直流的菜品,曾經登上開國第一宴,招待八方來客,展示中華風採。如今,在國宴大師的手中,它們的精妙技巧被層層揭開,網友們也有機會一邊學做國宴菜,一邊聽大師講解新中國成立至今,那些發生在國宴餐桌上、後廚裡的難忘故事。
  • 北京飯店「開國大宴」的九大名廚都是誰?服務人員中竟有位日本人
    1949年10月1日下午3點,開國大典在天安門廣場舉辦。開國大典結束後,毛主席帶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與會的六百多名代表,來到距天安門城樓咫尺之遙的北京飯店,參加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開國第一宴」,即「開國大宴」。作者 彭曉東
  • 1949年「開國大宴」的服務人員中竟有位日本人,工資比首廚還高
    1949年10月1日下午3點,開國大典在天安門廣場舉辦。開國大典結束後,毛主席帶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與會的六百多名代表,來到距天安門城樓咫尺之遙的北京飯店,參加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開國第一宴」,即「開國大宴」。老北京飯店舞池局部,這裡也是舉辦「開國第一宴」的部分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