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北京野保專家在三江源地區發現罕見藏棕熊!

2020-12-11 北京日報客戶端

9月30日、10月1日傍晚,青海省三江源國家公園(試點)邊界地帶,正在這裡開展野生動物資源調查的北京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的三名隊員,發現了四隻罕見的藏棕熊。這對於外地進入三江源地區的野調組織來說非常難得,而且可以證明三江源國家公園豐富多樣的野生動物種群已經向周邊擴散了。

「我們傍晚5點左右架設好設備,非常驚喜的是,6:30左右就拍到藏棕熊了,當時非常興奮!」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李理介紹。此前,他們在周邊地區開展了一些走訪,有用的信息並不多。但隊員們發揮野生動物追蹤方面的特長,根據糞便、足跡等,在巴塘草原一帶劃定大型野生動物出沒的範圍,並設點蹲守,沒想到很快就成功了。

「當時天馬上就黑了,山裡忽然下起了冰渣子,藏棕熊就在鏡頭裡出現了。開始還在樹林間若隱若現,後來它跑到一個光禿禿的山下,看得非常清楚。它狀態很好,非常健壯。」李理介紹。很快,大家又發現了第二隻。當時隊員們的衣服都打溼了,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非常冷,但還是給相機做好防水,拍下這寶貴的畫面。第二天傍晚,還在同一地點,前一天晚上觀測到的一隻藏棕熊再次出現,不過這次,它帶了兩隻小熊。大公熊強壯而霸道,帶幼崽的母熊小心謹慎,小熊憨態可掬,都非常可愛。

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2000年成立於北京的拒馬河河畔,20年來開展、參與了眾多野保項目。2014年,加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協助其在三江源國家公園(試點)開展多項野外工作。

「看到三江源保護區裡的野生動物生機勃勃。食物鏈關係、生物多樣性都非常完整。親眼看到了白唇鹿、雪豹、狼、猞猁,還有各種猛禽如金雕、草原雕等國家一級、二級野生動物,簡直太多、太豐富了,野生動物在此繁衍非常健康。」李理表示。「但我們沒有看到藏棕熊,所以一直念念不忘。」

今年,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有一個新的想法:到三江源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的邊界地帶,去看看那裡的野生動物生存狀況。包括是否健康、種群是否在擴散等,重點是大型野生動物。

9月22日,三名隊員從北京出發,來到玉樹地區,計劃做十來天的快速調查,10月4日結束。「每天開車300公裡左右,對生活在周邊地區的人做一些走訪,了解野生動物的蛛絲馬跡,通過這些蛛絲馬跡去更多地觀測這邊的野生動物。」李理說。他們發現,在三江源地區,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得到很好的保護,範圍越來越大,野生動物種群也開始慢慢往保護區的外圍擴散。

最令他們驚喜的就是看到了藏棕熊。據介紹,西藏棕熊亦稱藏藍熊,是世界上最稀有的熊亞種之一,也被稱為藏棕熊、馬熊、喜馬拉雅藍熊、喜馬拉雅雪熊和山熊。1854年由英國動物學家艾德華·布萊首次分類。分布於中國(西部、西藏東部)、尼泊爾的高山地區,在不丹也有但很少見。被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Ⅱ級保護動物,中國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成年藏棕熊體長1.8米到2.1米,體重在200公斤到250公斤之間,牙齒、爪子都非常鋒利,處於高原地區食物鏈的頂端。即使三江源國家公園的工作人員,能看到藏棕熊的機會也不是很多。作為外地來三江源地區做調查的野保工作者,2014年以來,黑豹隊員們第一次看到藏棕熊。

藏棕熊是雜食動物,菜譜比較豐富,包括旱獺、兔子、穀物、草籽、水果等,有時候也吃一些腐肉。「有人問在野外遇到熊,是不是要躺下來裝死?實際上,藏棕熊非常兇猛,真躺下來,就是主動給它加餐了。」李理笑著說。隊員們選擇的拍攝地點是一處相對安全的高地,全程距離藏棕熊180米到500米之間。

「其實,人只要不主動驚擾野生動物,是可以和它們和平相處的。當地人就會根據野生動物的出沒時間,選擇錯峰出行。即使不錯峰,遇見了也互不幹擾。」李理說。

李理攝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於麗爽

編輯:蔡文清

流程編輯:王夢瑩

相關焦點

  • 野保專家首次在三江源地區發現罕見藏棕熊
    9月30日、10月1日傍晚,青海省三江源國家公園(試點)邊界地帶,正在這裡開展野生動物資源調查的北京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的三名隊員,發現了四隻罕見的藏棕熊。這對於外地進入三江源地區的野調組織來說非常難得,而且可以證明三江源國家公園豐富多樣的野生動物種群已經向周邊擴散了。
  • 三江源地區發現罕見藏棕熊
    趁著這個國慶長假,生活在三江源的野生動物也想出來逛一逛。9月30日傍晚,三江源國家公園邊界地帶,正在開展野生動物資源調查的北京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的三名隊員,驚喜地發現了四隻藏棕熊。這對於外地進入三江源地區的野調組織來說非常難得,這足以證明三江源國家公園豐富多樣的野生動物種群已經向周邊擴散了。  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李理介紹:「我們傍晚5點左右架設好設備, 6點30分左右就拍到藏棕熊了,當時非常興奮」。他說:「當時天馬上就黑了,山裡忽然下起了冰渣子,藏棕熊就在樹林間若隱若現,後來它跑到一個光禿禿的山下,它狀態很好,非常健壯。」很快,大家又發現了第二隻。
  • 首次發現!雪豹和金錢豹在三江源地區同域分布
    今年,三江源國家公園及祁連山國家公園,將正式掛牌成立。這兩個國家公園以及周邊地域是我國乃至世界上珍稀野生動物分布最集中的地區。為了進一步摸清這些野生動物分布的情況,一支專業的調查隊伍,從去年11月到今年1月中旬,布設了700多臺紅外相機,調查近百個村落。
  • 三江源「熊出沒注意」
    中新社記者 蘇丹日前,中新社記者跟隨「同飲一江水、共話瀾湄情」2020瀾湄萬裡行中外媒體採訪團隊來到青海三江源地區。在雜多縣,青海三江源國家公園森林公安局昂賽保護分區派出所所長冶生華向記者講述了三江源地區「人獸衝突」的現狀。據介紹,牧民在冬季會居住在固定居所(俗稱「冬窩子」),到夏季則會離開居所,到牧場上扎帳篷「逐草而居」。如果離開時將房門鎖閉,則一定會招致棕熊的破壞。「它們把老百姓家裡的酥油、炒麵吃得一乾二淨。」冶生華說,棕熊不但吃光牧民家裡的食物,有時還會賴在房子裡不走。
  • 通訊:三江源「熊出沒注意」
    中新社玉樹10月18日電 題:三江源「熊出沒注意」  中新社記者 蘇丹  日前,中新社記者跟隨「同飲一江水、共話瀾湄情」2020瀾湄萬裡行中外媒體採訪團隊來到青海三江源地區。在雜多縣,青海三江源國家公園森林公安局昂賽保護分區派出所所長冶生華向記者講述了三江源地區「人獸衝突」的現狀。
  • 中國多方合力保護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
    近日,記者跟隨「中華環保世紀行」採訪組,前往三江源地區實地了解生態保護情況。55歲的樂尕是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昂賽鄉年都村村民,也是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園區的生態管護員。在三江源國家公園,還有17210名像樂尕一樣的牧民通過政府培訓後持證上崗,園區目前已實現生態管護員「一戶一崗」。昂賽大峽谷內的瀾滄江。
  • 三江源國家公園首次建立野生動物本底資料庫
    圖為三江源國家公園資料圖。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供圖中新網青海樂都10月14日電(李江寧)14日,記者從青海省科技廳獲悉,日前,青海省科學技術廳組織專家對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承擔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本底調查」項目進行了成果評價。
  • 三江源國家公園藏著多少精彩
    江河之水從「世界屋脊」而來,對於身處平原地區的人來說,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從「天上來」了。「中華水塔」在這裡在三江源,水是最重要的,也是姿態最豐富的。三江源地區湖泊眾多,僅國家公園內面積大於1平方千米的就有167個。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黃河源區的星星海,即金庸筆下的星宿海,此處方圓幾百裡內分布著形態各異的湖泊、沼澤,湖光瀲灩,如蒼穹繁星。
  • 三江源國家公園藏著多少精彩
    江河之水從「世界屋脊」而來,對於身處平原地區的人來說,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從「天上來」了。「中華水塔」在這裡在三江源,水是最重要的,也是姿態最豐富的。在三江源地形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巴顏喀拉山、可可西裡山、阿尼瑪卿山及唐古拉山脈橫亙其間。在這些平均海拔4800米以上的高山上,雪峰綿延逶迤,冰川犬牙交錯。
  • 三江源地區雪豹、狼成災,襲擊家畜攻擊人類,人類卻不能傷害它們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退耕還林還草,打擊偷獵盜獵活動,野生動物有了喘息之機,最近幾十年不少生物數量有所增加,在三江源國家公園試點保護區域內,藏羚羊數量達到了3.7萬頭,藏原羚羊數量達到了3.4萬,藏野驢數量達到了1.7萬頭,均高於人工檢測的種群密度。
  • 青海首次完成三江源地區高寒溼地類型野外調查
    中新社西寧9月20日電 (孫睿 金泉才)青海省氣象科研所20日下午向中新社記者透露,青海首次完成三江源地區高寒溼地類型野外調查。三江源地處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腹地,是長江、黃河、瀾滄江三大江河的發源地,是中國及東南亞地區重要淡水供給地,其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自然景觀、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保護價值。青海省氣象科研所工程師張帥旗介紹,溼地是全球四大生態系統之一,被譽為「地球之腎」。
  • 雪豹、棕熊、黑頸鶴……青海三江源國家公園公布大批珍稀動物影像
    位於青海省境內的三江源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生態保護地,也是眾多珍稀野生動物的家園。近日,長期在當地進行野生動物研究的科研團隊公布了一批拍攝於今年的野生動物畫面。眾多珍稀物種紛紛亮相,成為三江源生態保護成果的見證。
  • 探索三江源國家公園的首批先行者
    艾驛雲遊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作為合作夥伴特許授權負責招募工作,同時授權該公司法人代表及業內著名專家郭椿濤先生作為招募官開展相關工作。今年國家公園批准基金會和生態體驗服務公司生態體驗和科教活動招募總名額為1000人,其中包括專項公益活動及專業科考等,因此名額非常緊張,實際對外民間招募人數原則上不超過300人。艾驛雲遊文化傳媒是目前可以進入三江源國家公園的主要渠道之一。
  • 【三江源,我們的國家公園】野性和愛的江源
    (野犛牛) 姚斌 張多鈞 攝  三江源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是高原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素有「高寒生物種質資源庫」之稱。  從鼠兔、高原兔、角百靈等小型動物,到藏羚羊、巖羊、藏野驢、野犛牛等有蹄類動物,再到獵隼、猞猁、雪豹等獵食者,野生動物才是高原上名副其實的主人。這便是三江源,中國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野生動物園」。
  • 5月12日青海棕熊襲人致死事件為何會發生?
    藏馬熊事發地點在青海治多縣,位於三江源,肇事棕熊按亞種來看是藏馬熊(西藏棕熊),只要了解三江源的區域特點和藏馬熊的生活習性就知道這起慘案為什麼會發生了。三江源總面積36.3萬平方公裡,約佔青海省的一半,是長江、黃河、瀾滄江這三條大河的發源地。2000年5月青海省成立三江源自然保護區,2003年1月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三江源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看似高寒荒涼,實則生機盎然,這裡是我國野生大型猛獸最豐富的區域,被稱為「高原淨土」。
  • 美麗的三江源!快來了解下
    近日,三江源國家公園首次發布長江源頭高清全景影像。歷經20多天的拍攝完成了珍貴的影視資料。那麼,你了解「三江源」麼?三江源地區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之一。積少成多 匯聚成河長江總水量的百分之二十五黃河總水量的百分之四十九和瀾滄江總水量的百分之十五都來自三江源地區這裡也成為了世界矚目的國家公園
  • 初見三江源
    試點區總面積12.31萬平方公裡,平均海拔4713.62米,擁有世界上高海拔地區獨有的大面積溼地生態系統,素有「中華水塔」之稱,是我國乃至亞洲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採訪團一行來到了玉樹州博物館,博物館裡可以看到青海省獨特的人文景觀和生態景觀,自然展區部分可以看到生命的源流——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沙盤,雪豹、猞猁、棕熊等眾多野生動物的標本,還能看見豐饒的草地、珍貴的森林、可可西裡無人區等探秘故事。 玉樹州生態地位特殊而重要,是我國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
  •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現罕見白化狍子 _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本報訊  記者吳林錫 通訊員仲崇博報導  5月12日,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大興溝局託盤林場巡護員在整理野外紅外線相機數據時發現,在4月5日拍攝的視頻中,一隻全身白色的鹿科動物正在覓食。經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東北虎豹監測與研究中心副主任馮利民鑑定,這是一隻野生白化狍子。這是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內首次發現野生白狍。
  • 外交部公安部提醒:切勿輕信赴緬北地區的招工信息
    近日,國內公安機關接報多起中國公民被騙往緬甸北部地區,進而遭綁架、非法拘禁、敲詐勒索、強迫賣淫的刑事案件。外交部領事司和公安部刑偵局提醒廣大中國公民提高警惕,通過正規、合法的勞務中介外出務工,切勿輕信赴緬北地區的招工信息。如遇緊急情況及時向當地和國內公安機關報警,並聯繫使領館求助。
  • 三江源國家公園記錄棕熊攜幼崽出窩畫面
    三江源國家公園記錄棕熊攜幼崽出窩畫面 2020-05-07 13:23:31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