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俄羅斯投資100億 日本為領土爭端大動腦筋

2020-12-14 新華網客戶端

  為軟化俄羅斯在領土爭端上的態度,日本政府考慮向俄遠東瓦尼諾港擴建項目提供100億日元(約合6.35億元人民幣)融資,以間接助力兩國關於「北方四島」(俄稱「南千島群島」)歸屬的談判取得進展。

  據《朝日新聞》13日報導,俄羅斯計劃擴建瓦尼諾港,以便更好地向海外出口煤炭、木材等原料。項目預計耗費226億盧布(約合23.5億元人民幣),俄羅斯呼籲各國對此投資。瓦尼諾港位於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瀕臨貝阿鐵路終點,是俄羅斯木材和礦石的集散地。

  日本與美國、歐洲聯盟一同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因此,如何向俄羅斯投大錢,日本政府為此動了不少腦筋。《朝日新聞》說,日本政府打算通過有政府背景的國際協力銀行,經由俄羅斯四大國有銀行,向承建企業提供100億日元融資。煤炭運輸設備也由日本企業直接提供,日本政府不從中介入,以此徵得歐美國家理解。

  日俄兩國本月3日在莫斯科舉行部長級會談,確定了包括瓦尼諾港項目在內的30個優先合作項目。此後日俄還將繼續開展幾輪會談,預計在12月15日俄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訪問日本前在大部分議題上取得一致。(劉秀玲)【新華社微特稿】

相關焦點

  • 在南千島群島的領土爭端上,日本為何不敢直接跟俄羅斯叫板?
    直到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後俄羅斯國內動蕩、經濟衰退,日本抓住機會借經濟援助之名,向俄羅斯提出要求,希望儘快解決領土爭端。雙方曾經達成共識:要就爭議島嶼的歸屬問題進行談判,並儘快籤署和平條約。但在此後日俄關係發展並不順利,雙方在爭議島嶼水域常常發生摩擦,政治關係一度緊張。由於複雜的歷史、政治、經濟和法律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俄日解決北方領土問題的前途十分渺茫。
  • 俄羅斯和蒙古國為何從來沒有領土爭端?
    從世界範圍來看,如此之長的邊界線,很容易產生領土爭端,就比如美國和加拿大的國境線,全長8893千米,即使兩國關係密切,但也有著很多領土爭端,因為國界線太長,擁有一些爭端是難以避免的事。此外俄羅斯與我國,與芬蘭,與烏克蘭,以及等等鄰國,都有過或者曾有過領土爭端,但令人意外的是,俄羅斯與蒙古國卻從來沒有領土爭端,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
  • 盤點困擾各國的領土爭端
    但隨後,日本方面又扣留了停泊在釣魚島附近海域的「啟豐二號」保釣船,並將船上其餘9人進行「控制」。這9人將與先前遭「控制」的5人一併移送到衝繩本島。這一事件引起了各方高度關注,事實上,邊界與領土問題是國家間最為敏感的問題之一,它直接涉及國家的主權與領土完整。邊界與領土爭端的解決結果直接關係到地區甚至世界的和平安全。目前,世界上仍有相當多的國家之間存在著邊界與領土爭端,並由此引發了一系列衝突。
  • 與中國爭、與韓國爭、與俄羅斯爭,日本為什麼有這麼多島嶼爭端?
    我們都知道日本是一個島國,其37.8萬平方千米的國土分布在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及6800多個小島上。而由於歷史原因,日本現在與韓國、俄羅斯、中國都存在嚴重的島嶼主權爭端,這些爭端嚴重的影響著雙邊關係。
  • 美國和加拿大的領土爭端
    就比如領土問題,領土是國家行使主權的對象,包括一個國家的陸地、河流、湖泊、內海、領海以及它們的底床、底土和上空,對於任何國家來說,領土都是根本利益。美加兩國有著兩段漫長的邊界,全長八千多公裡,也有多個爭議地區,雙方始終談不攏,成為了領土爭端。美加兩國的領土爭端主要集中在阿拉斯加地區,南部六千多公裡的不設防邊界,並沒有爭議,否則也不可能不設防。
  • 以日本民族主義為出發點,談談日本為何屢屢與鄰國爆發領土爭端
    島礁主權問題的產生、發展貫穿於近代以來日本國家發展戰略的全過程,而民族主義則是島嶼主權爭端爆發、演變的重要推動力。在日本民族國家構建過程中,受國際國內因素的制約,形成了不同歷史發展階段中各有側重的民族主義。任何時候,領土擴張始終是日本民族主義的核心訴求基於日本民族的單一特性,日本民族主義屬於典型的國家民族主義。
  • 綠卡又出新政策,竟把俄居民變成日本人?美方再挑雙方領土爭端
    此前,美國國務院為了促進「美國族裔多元化」,便向目前比例較低的族裔發放了特殊的長期籤證。而根據俄羅斯塔斯社報導,近日美國國務院在一個綠卡申請的文件中,將居住在南千島群島上2萬名俄羅斯居民的出生地認定為「日本」。對此,俄羅斯外交部向美國表示了強烈的反對。
  • 東京奧委會表示:這些領土都是日本的!韓國、俄羅斯「靠邊站」
    繼韓國欲向獨島(日稱竹島)派駐大規模軍事力量進行演習之際,處於西太平樣核心位置的日本也不甘示弱,旨在通過政治、文化等層面強化獨島的控制措施也已出爐。據環球網消息,東京奧組委官網在畫有國內聖火傳遞路線的地圖上,「悍然」將獨島、南千島群島標註為本方領土。
  • 領土爭端何解?
    俄日領土爭端有什麼解決辦法呢?本期視頻就帶領大家一起走進北方四島。 所謂俄日之間北方四島,是指俄羅斯千島群島以南與日本北海道東北部之間的擇捉島、國後島、色丹島和齒舞群島,俄羅斯稱這四個島嶼為南千島群島,日本稱之為北方四島,陸地總面積為5038.33平方公裡。其中擇捉島面積最大,為3139平方千米,其10餘處海灣中的多處可停泊大型艦船。
  • 日本首相想借拜登,想快速解決千島群島領土爭端?日本太天真了
    拜登當選美國新任總統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奧列格·卡扎科夫近日表示,日本寄希望於美國大選的結果,但即使民主黨人喬·拜登進入白宮,也將無法為日本在千島群島問題上的辯護俄羅斯專家認為將存在這樣的前景:日本可以全權委託美國,對俄羅斯聯邦在千島群島問題上施加壓力,而千島群島仍然令人擔憂「朝陽之地」。
  • 安倍:用新方法解決領土爭端!代表:主權無爭議,跟日本沒必要談
    今天刷新聞的時候小編又看到一條大消息!據俄羅斯媒體相關報導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日前在接受採訪時正式公開提出,他個人希望同俄羅斯在新方法的基礎上早日解決南千島群島問題。而與此作為對應的是,俄羅斯總統環保、生態與運輸問題特別代表謝爾蓋·伊萬諾夫此前曾公開表態,在記者鏡頭前宣稱俄羅斯和日本之間不存在任何主權及領土爭議問題,俄方對南千島群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俄方從沒打算、也沒有必要去跟日本在南千島群島歸屬權的問題上做談判。
  • 日本被踢出俄羅斯機場合建工程
    日本被踢出俄羅斯機場合建工程張旌日本和俄羅斯消息人士2日說,兩國原本商定共同改建俄羅斯遠東地區一處機場,但日方提出的合作方案在最終階段遭俄方拒絕。日方參與企業包括綜合商社雙日公司、日本機場大廈公司和一家海外基礎設施投資企業。日方2016年12月與哈巴羅夫斯克機場公司籤訂合作備忘錄,2017年4月就新航站樓建設達成協議。按日本媒體的說法,這些企業得到日本國土交通省支持,外界認為參與這項工程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 中塔領土爭端中國是「吃虧」了嗎?中塔領土爭端是怎麼回事?
    《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中塔領土爭端是怎麼回事?公元1864年,沙皇俄國強迫中國清政府籤訂掠奪中國西北領土的不平等條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沙俄併吞我國44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但我國在條約中明確規定中俄兩邊國界「行至蔥嶺,靠浩罕界為界」,但是由於清政府的軟弱無能,一味著要求和平處理,但這對中國來說並不公平。
  • 外媒:俄羅斯向與日本爭議島嶼部署S-300系統
    外媒稱,俄羅斯12月1日稱,它在日本附近兩國有爭議的島嶼部署了大量新的S-300V4防空飛彈系統,以執行戰鬥任務。此舉很可能激怒東京。    據路透社莫斯科12月1日報導,俄羅斯國防部的紅星電視臺說,這種用於反擊彈道飛彈和空中攻擊的移動防空系統部署在擇捉島上。
  • 俄羅斯領土變動史,蘇聯解體讓俄羅斯失去了什麼?
    隨後,南俄羅斯平原的阿斯特拉罕汗國、大諾蓋汗國和巴什基爾亞先後被吞併,整個烏拉爾山以西、高加索以北盡為俄羅斯所有。16世紀後半葉,沙俄開始越過烏拉爾山向西伯利亞擴張,西伯利亞旋即被徵服。在此後的幾十年間,沙俄的勢力已經抵達了太平洋西北岸,廣大的西伯利亞成為俄羅斯領土。
  • 俄羅斯修憲公投,日本慌了
    原創 孫秀萍 曲頌 環球時報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和日本共同社29日報導,實際管轄俄日爭議領土南千島群島(日本稱「北方四島」)的俄薩哈林州州長利馬連科此前一天表示,俄憲法修正案全民公投將使南千島群島歸屬問題不復存在
  • 愛沙尼亞向普京索要侵佔領土:不同意就找北約對俄宣戰
    據俄塔社1月2號報導,愛沙尼亞議會議長亨珀呂埃斯最近發表了新年致辭,表示2月2日是《塔爾圖和平條約》籤署100周年,在條約框架內,俄羅斯承認愛沙尼亞的獨立並確定了邊界,這意味著納爾瓦河右岸和別喬爾斯基區應該屬於愛沙尼亞。
  • 2萬俄羅斯人搖身一變成為日本人?俄羅斯強硬回應,恐爆發衝突
    俄日爭議島嶼出生者被美國認定為日本人,俄外交部作出回應據日媒報導,南千島群島的出生者在美國申請綠卡時,將會被認為是日本公民。據悉,南千島群島人口約有2萬人,目前在俄羅斯的實際控制下,主要居民為俄羅斯人。
  • 俄羅斯想搭一座橋到日本北海道,讓歐洲和東京連起來
    大橋竣工後,就能把日本鐵路網絡與俄境內的貝阿鐵路、西伯利亞大鐵路聯通,從而把俄羅斯在歐洲的區域與日本本州島連接起來。 不過,這條大動脈仍缺失幾個環節,除薩哈林島—北海道大橋外,俄內陸與薩哈林島至今也未實現對接(北海道至本州島已經通過青函海底隧道相連)。西伯利亞大鐵路到符拉迪沃斯託克終止,俄羅斯計劃再向東延伸,通過建造橋梁或隧道抵達薩哈林島。
  • 日本阻止不了中韓走近 歷史和領土爭端不可逾越
    【日本連續兩天服役兩艘大驅】日本阻止不了中韓走近楊雷三角關係就是三對雙邊國家間關係相互影響、相互制衡的關係。在由中韓日三角關係中,中韓關係的走近,將對其他兩國間關係帶來影響。進入21世紀以來,面對中日兩國自明治維新以來首次發生的強弱換位,日本民族在心理上難以承認和承受,日益表現出一種極度焦慮的社會心態。尋求改變現行日本在東亞地區國際地位下滑的趨勢成為右翼力量再次發揮強大政治影響力的基礎。隨著日本與日益崛起的中國關係出現不穩定,引發了韓日關係、中韓關係的變化。韓日關係因為慰安婦等歷史認知和島嶼爭端問題的激化而走向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