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2020-12-25 Apple的旅遊計劃

現在還屬於夏季的燥熱之中,登閣遠眺,享受秋風習習,想來就很愜意~

滕王閣以《滕王閣序》而出名,不知是義務教育讓它普及了,還是本身的瑰麗吸引著眾多遊客。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

臨帝子之長洲,得仙人之舊館。

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

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迴;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

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

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舳。

雲銷雨霽,彩徹區明。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遙襟甫暢,逸興遄飛。

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

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

四美具,二難並。

窮睇眄於中天,極娛遊於暇日。

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

望長安於日下,目吳會於雲間。

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儘是他鄉之客。

不知道大家對這片段是否熟悉,亦或是畢了業全還給了語文老師。

南昌的第一站,當然是首推著名的滕王閣

滕王閣

臨贛江而立,因《滕王閣序》而聞名,「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南昌的地標。

八一廣場

南昌市的又一地標,城市中心廣場,廣場中心有大型的音樂噴泉,值得一去!

秋水廣場

與滕王閣隔江相望的秋水廣場,一定要去看的亞洲最大音樂噴泉!

當然,除了看各種音樂噴泉,訪歷史古蹟,南昌還有很多好去處,例如江西省博物館,南昌之星摩天輪,繩金塔等等。

旅遊為了放鬆身心,增加見識,只要你覺得值了,那所到之處皆是風景~

那麼南昌有什麼好吃的呢?

相關焦點

  • 一張圖詮釋美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他們四個人文章中最著名的,就是王勃的《滕王閣序》,《滕王閣序》中最著名的,就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無論詩中還是文中,最好的句子都是王勃的,他排在第一,也算實至名歸了。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我千辛萬苦找了這張圖,來重現當年王勃筆下的美景。如果用兩個字概括這幅美景,就是「壯麗」。幸虧王勃不是近視眼,不然,他一定寫不出這幅美景的。
  •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出自唐朝王勃所作《滕王閣序》。作者以落霞、孤鶩、秋水和長天四個景象勾勒出一幅寧靜致遠的畫面,歷來被奉為寫景的精妙之句,廣為傳唱。王勃《滕王閣序》佳句迭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即是其中之一。本句首先是色彩美。
  • 滕王閣: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最後,「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句子一出,閻公大吃一驚,連聲讚嘆王勃是舉世無雙的天才。回過頭來,我們再品讀這首和《滕王閣序》同時作的《滕王閣詩》。第一句用直白的筆觸,寫出了滕王閣的氣勢。滕王閣面朝贛江,可以遠望,可以俯視,但這麼好的景象,如今還有誰在滕王閣上欣賞呢?
  • 千古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竟被人誤解
    短短的一篇序裡面創造了很多成語和俗語,如人傑地靈,物華天寶,高朋滿座,萍水相逢……其中最出名的當屬這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在我們的印象裡,這兩句一般都解釋為落霞與野鴨一起飛翔,秋水和長天連成一片。
  •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南昌半日遊
    和閨蜜來到江西大半個月了,都是比較宅的人,沒怎麼出去玩過,恰巧那日有事來到了江西省的省會——南昌市。四點鐘辦完了事情,晚上十一點多的火車就要離開了,還有好幾個小時,我們倆臨時決定逛一逛南昌,來一段說走就走的旅行。
  •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一聽這首詩來南昌就知道去哪了
    :NO.1滕王閣簡介:滕王閣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因初唐詩人王勃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後世。樓共9層,5層是觀景最好的樓層,也是整個滕王閣的精華。中廳牆上銅板雕刻的《滕王閣序》是蘇軾的手筆。
  • 江西南昌滕王閣遊記,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今天,我想向你介紹南昌的滕王閣,你去過那裡嗎?滕王閣坐落在贛江邊,以王勃的《滕王閣序》而聞名。它是「江南三大建築」之一,也是南昌的標誌性建築。景區主要由滕王閣主閣和南北兩側的小花園組成,這裡的主要項目是爬樓往外看。共9層,其中5層為最佳觀景層,是整個滕王閣的精華所在。中堂牆上的銅板上刻的《滕王閣序》是蘇軾寫的。
  • 「詩傑」王勃十首經典詩詞,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9、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出自唐·王勃《滕王閣序》。詩句描寫秋天登臨滕王閣所見到的南昌勝景。王勃將紅霞、白鳥、藍天三色相襯,使詩的意境畫面更形豐富生動。同時,讓無生命的落霞與有生命的孤鶩並舉,畫面更生動。
  •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句詩寫的就是美麗的鄱陽湖
    前一陣鄱陽湖大水漫捲,許多焦慮的目光注視著它,「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句詩寫的就是美麗的鄱陽湖。唐朝詩人王勃曾在他的那篇膾炙人口的名篇《滕王閣序》中,用大手筆描繪美麗的鄱陽湖。沒錯,鄱陽湖就位於江西這塊人傑地靈的要塞之地。如果說奔騰東去的萬裡長江,是系在祖國母親腰間的一條美麗的金絲帶,那麼鄱陽湖就是鑲嵌在這條金色飄帶上的那一顆巨大的紅寶石。鄱陽湖是江西的母親湖,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溼地之一,更是中部重要的候鳥越冬地,屬於世界的「生命湖泊」。
  • 「孤鶩」還是「孤霧」?日本的《滕王閣序》抄自中國,卻為何不同
    其中最讓人讚嘆的一句話就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句話描繪了一幅滕王閣上壯闊而美麗的夕陽場景,讓人仿佛身臨其境。不過,這句話至今卻仍然存在爭議,有人說,這裡的「孤鶩」是「孤霧」,為何會如此呢?這還要從日本的《滕王閣序》說起。《滕王閣序》的背景《滕王閣序》是唐代詩人王勃所作。
  •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在古代詩詞中是什麼水平?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句詩是在古代詩詞中是什麼水平?首先這兩句是王勃《滕王閣序》中間的句子,是駢文句子。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可以看到,除了抑揚頓挫之外,節奏感的重複性和押韻都是完全達不到詩歌要求的。確實,這兩句寫景非常漂亮,意象營造也成功,要不然也無法成為千古名句。
  • 新疆深秋伊犁河邊腦海總會浮現,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而獨愛伊犁的秋,因為伊犁有條母親河,名叫伊犁河,伊犁河的落日每每都看不夠,每年的秋天站在不論那一段的伊犁河邊,腦海中總是能浮現出: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雖然這句出自唐朝王勃所作滕王閣序,作者以落霞
  • 落霞與孤鶩齊飛中的落霞不是晚霞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初唐四傑中王勃的千古名句,出自名篇《滕王閣序》,可謂是古代駢文的扛鼎之作了,這句名句更是家喻戶曉,至少,上過高中的人對它一定不陌生。每當讀到這句,腦海中不禁浮現出這樣一幅畫面:孤鶩在晚霞中飛翔,秋水和長天連成一片。反正,我的語文老師是這樣翻譯的,當然,我相信,幾乎所有語文老師都會這樣解釋。但,實際上,「落霞」並不是傍晚的晚霞。對此,宋代吳曾在其《能改齋漫錄·辨霞鶩》中說:「落霞並非晚霞,蓋南昌秋天有一種飛蛾,七八月,皆紛紛墜入大江之中,江魚每食之,土人謂之霞,故勃取以配孤鶩耳。」
  • 秋水共長天一色——鄱陽湖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是唐代詩人王勃所著《滕王閣序》中描繪鄱陽湖的千古名句。鄱陽湖,是我國第一大淡水湖,位於江西省北部,長江中下遊南岸,它承納贛江、撫河、信江、修水和饒河等五河之水,向北注入長江,為長江流域重要的過水性、吞吐型、季節性淺水湖泊。
  • 「孤鶩」能不能隨意改寫為「孤霧」
    關於「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曾經有「滕學」專家公布,根據日藏唐本研究成果,《滕王閣序》中傳唱千古的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恐怕要改寫。針對「孤鶩」恐怕要改寫為「孤霧」的問題,「滕學」專家提出了兩點理由,兩點理由似乎都能說明問題,但細究起來,這兩點理由都站不住腳,有許多值得讓人發出疑問的地方。「滕學專家」認為的「落霞」、「秋水」、「長天」等都是自然景觀,冒出來動物「孤鶩」一詞,不那麼對仗的觀點經不起推敲。
  • 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為什麼可以用在詞中不可用在詩中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王勃滕王閣序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句詩是在古代詩詞中是什麼水平?前言「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是王勃《滕王閣序》中的名句,化用了庾信《馬射賦》:"落花與芝蓋同飛,楊柳共春旗一色." 。
  • 同題詩欣賞|《秋天的落霞》(23首欣賞)
    文/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山東)淡定的走向遠山的落霞沒有孤鶩與她齊飛熟悉的影子猶如故人歸來嬌豔的紅唇動人而嫵媚從來不曾訴說她的故事文/張釗能與孤鶩齊飛的落霞只屬於秋天像江邊的那樹紅葉向晚的那陣風都是一江流水無法稀釋的濃釅
  • 乳山銀灘:海上落日餘暉 秋水長天一色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乳山銀灘如畫一般的美城,擁有清新脫俗的氣質,銀灘海面的落日餘暉更是別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