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行安利時間:今天我健發了新歌,趕緊貼出來大家聽聽,是不是很有春天的感覺哈?溫柔的歌聲讓我想起了去年春天在臺灣的旅行~~~
那麼,說起臺灣旅行回來的伴手禮,你會想到什麼?無外乎太陽餅、牛軋糖、鳳梨酥對不對?蕃蕃兩次去飽島,嘗過各種夜市小吃生猛海鮮後,發現能帶回來的也就是那些而已。。。確實很沒創意,但真正好吃的伴手禮,還是賣很貴呢。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鳳梨酥。
我們通常所說的鳳梨酥是用冬瓜和鳳梨混合入餡,比較甜膩也很軟,比如佳德鳳梨酥。最近幾年逐漸紅起來的土鳳梨酥則是使用純鳳梨製作餡料,吃起來比較酸,有天然的香氣和足夠的纖維感。微熱山丘就是紅極一時的土鳳梨酥代表,蕃蕃還曾經在上飛機前專程打車到臺北市區的那家唯一的專賣店去買了帶回上海。後來聽說微熱山丘在上海也陸續開了分店,逼(jia)格十分高,我就沒有再那麼熱衷了。
那麼賣十幾塊一個的土鳳梨酥吃起來到底如何呢?大家要不要學著自己做了吃吃看?試過上面那盤成品的基友們,可都說我做的鳳梨酥要比微熱山丘的更好吃呢!
【傲嬌臉】
話不多說材料準備起來:
首先你要準備一些模具,差不多長這樣。我買的是加長扁方形的模具,大小是62mm*34mm*22mm,成品與微熱山丘的大小接近。
鳳梨酥分為兩部分,餡料和酥皮。
先說餡料。既然是鳳梨酥,當然就要買鳳梨去做餡兒,先買個2隻吧。最好不要買菠蘿。對,是鳳梨,不是菠蘿,兩者是有差別的。(削鳳梨是像削土豆一樣方便的,且肉質更細嫩多汁。)另外再準備冰糖一包,以及麥芽糖漿一 瓶(可以不用,反正我也忘了拍照片。。。)
再說酥皮。要準備的有,低筋麵粉300g,黃油200g,雞蛋1個,細砂糖20g,奶粉30g。(下圖左上角是做好的餡兒。)
做法如下:
1、我們先做餡料。土鳳梨酥的餡兒可以有兩種做法,一個是放麥芽糖漿的版本,一個是不放的版本。
第一次做的時候,家裡沒有麥芽糖漿,所以我就按照自己的想法,雖然耗時耗煤氣,可是真的非常好吃,所以先介紹給大家。
其實非常簡單。先把2隻鳳梨切碎,最好不要用攪拌機打碎,手切更能保留鳳梨的纖維感。
儘量切小粒~
然後入鍋,直接加入200g冰糖,開大火熬煮。
期間不斷翻炒,防止粘鍋變糊。所以在此強烈建議使用不粘鍋!
漸漸地水分會出來,且越來越幹。
一直炒到這個顏色和質地,也就差不多了。整個過程需要45分鐘左右,有點累,需要堅持。但成品出來,即使只是吃餡兒,也已經香甜到幸福了。兩隻鳳梨最終熬出來的餡兒不過一斤左右,產出率非常低,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餡料的另一種做法如下:
一樣是2隻鳳梨切碎,但是需要使用乾淨的紗布將鳳梨汁擠出來,只保留鳳梨肉,擠得越幹越好。擠出來的鳳梨汁可以倒進模具做冰棍,也可以直接喝掉,別浪費了。
擠幹水分的鳳梨肉入鍋,加100g冰糖翻炒至較幹的程度。
這時候加入100g麥芽糖漿。麥芽糖漿就是我們小時候吃的那種不怎麼特別甜的特別粘稠的糖,用小棍子攪起來的那種,像顏色較深的蜂蜜。(並沒有照片)
也是炒到比較幹,顏色也很深的程度。餡料晾涼備用。
上面兩種做法中,蕃蕃還是更喜歡前者。誤打誤撞沒有使用麥芽糖漿,而是保留了鳳梨汁的原味,更酸,卻也更有鳳梨味。
2、再做酥皮。黃油軟化後,加入細砂糖打發。
加入雞蛋打發到羽毛狀。
篩入低筋麵粉,加入奶粉。
拌至無乾粉,揉成團,靜置鬆弛半小時。
3、現在可以把皮和餡兒合起來了。先各自稱重分成一個個小團,酥皮是30g一個小團,餡兒是20g一個小團。
取一個酥皮麵團,按壓成圓形的皮,像包湯圓一樣包住餡料。
然後放進模具中,壓製成長方體。可以直接在烤盤上輕輕壓制整型。儘量填滿四個角。需要注意的是麵團在烤的過程中會膨脹,所以揉好的糰子壓進去應該比模具邊緣略低,不要填滿,大家可以根據自己模具的大小調整麵團大小。
4、烤制。烤箱預熱到170°C,放進去先烤10分鐘。
待基本成形,略上色後,拿出來翻面(也就是上下翻過來,讓兩面受熱均勻)。最好使用五指的隔熱手套,方便操作。。。
翻好面以後,再進去烤10—12分鐘,只要表面金黃了就可以拿出來了。
脫模以後就大功告成啦!撒花!
聞起來,鳳梨的水果香氣與酥皮的奶香融合在一起,那麼美妙!放進嘴裡一咬,酥到掉渣,再一嚼,絲絲纖維與粒粒肉感交替,酸甜恰到好處!毫不誇張地說,吃了自己做的土鳳梨酥,你就再也不想花錢去買了。。。
然而這過程也真的是累。。。累到我自己都捨不得吃!
然而然而!對我來說並沒有結束,比做土鳳梨酥更累的,是寫這篇推送教你們怎麼做土鳳梨酥。。。
啊。。。所以還不掃碼關注我一下?
以上照片及文字版權歸本公眾號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工作聯繫請發郵件至gaoyuzx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