滷豬下水技術中如何分鍋滷製的問題探討

2020-12-16 享受饕餮盛宴

滷豬下水技術中如何分鍋滷製的問題探討

一般所說的滷豬下水,在之前民間稱之為十三寶。

十三寶分別是:

1、豬頭,2、豬蹄,3、護心肉,4、豬耳朵、5、豬尾巴,6、大腸,7、小腸(包括纏把苦腸),8、豬肺、9、豬腰子,10、豬肝,11、沙肝(脾)、12、豬心,13、豬肚。

當然不同地區有不同說法:

例如有些地區可能把豬頭排除在外,把口條、肘子等歸納進去。一般說的豬下水,其實就是豬內臟。

十三寶,其實豬下水系列的製作可不僅僅是這些,還可以更加詳細的分類、例如:肚頭、大腸頭等等。

一般傳統的說法是這些東西都是廢料,往往有異味,肉質不夠好,但是恰恰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豬下水,卻往往能夠做出美味可口的佳餚。

但是由於不同地區口味不同,或者說有些新同行不明白如何去分類製作,導致很多人把所有的豬下水都在一個鍋裡滷製,這樣很容易串味,容易出現豬騷味(就是類似於豬大腸的味道)。

所以我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下主要注意事項,僅供參考,當然有一些地區,他就喜歡那個味道,完全可以都在一個鍋裡滷製出來,不過我們學習一個技術或者研究一個技術,目的就是為了商業化製作,說白了就是做生意賺錢,但是在不同的地區你要適合不同人的口味,所以有一些知識也需要新進同行了解一些。

需要特別注意的或者說為了避免出現豬騷味,突出食材本味的主要是豬肝、大腸、小腸、苦腸。

1、豬肝:

我們為了突出食材本身的味道,在製作豬肝的時候,可以只用水和鹽,不用其他任何佐料和香辛料。

具體做法:

(1)預處理:先將豬肝用清水浸泡,泡出血水,可以進行焯水也可以不進行焯水如果焯水的話,最好的方法是採用開水焯水,一般只需要焯水,大概3~5分鐘即可。

(2)滷製:豬肝與水的總重量每10斤,用鹽量為100-125克之間(因為每個地區口味不同),冷水下鍋,如果直接煮熟的話,大約40分鐘左右。

如果燜熟大約60-90分鐘之間(因為我們要考慮一下水的多少和天氣溫度,水少了降溫速度太快,會導致燜不熟,如果冬天的話,室內溫度過低的話,也會導致水溫下降速度太快,所以這個時間是不確定的,但是通常在60~90分鐘之內)

註:特別強調一點這種做法,不要使用鐵鍋,要用鋁鍋或者不鏽鋼桶,因為豬肝中的血和鐵相遇就會出現鐵鏽味。

2、大腸、小腸、套腸、苦腸

我們為了突出食材本身的味道,不能完全用滷水去製作,也不能跟其他的肉製品混滷在一起。

通常我們採用的方法是滷水與清水1:1的方法。

具體做法:首先我們要過濾適量的滷水,將滷水中的殘渣和血沫去除掉,放入鍋中,然後加入一倍的清水,調味品,我們只用食鹽跟味精即可。食鹽的用量每10斤也是大約在100克到125克之間,味精每10斤大約用50克。

大火燒開,放入焯水後的大腸、小腸、苦腸,大火再次燒開後改為小火,一般套腸50分鐘、大腸45分鐘、小腸40分鐘、苦腸60分鐘,需要注意的是,我這裡說的是生品,如果是冷凍產品,特別已經經過加工過的,例如:半熟、八成熟等,要適量的縮短時間。

註:以上內容僅僅是為了避免所有的產品都在一個鍋中製作串味和突出食材本身味道的方法,也僅僅是代表個人的觀點,我們作為商家應該做適合本地口味的產品,去哪裡做生意就應該適合哪裡的口味,另外沙肝如果量大也是需要分開的,可以直接用滷水製作,但需要分鍋。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鹽水鴨、鹽水雞、鹽水鵝等滷製技術中的新式做法與傳統做法的探討
    鹽水鴨、鹽水雞、鹽水鵝等滷製技術中新式做法與傳統做法區別探討本文內容意在探討傳統鹽水類製品與新式鹽水類製品製作工藝中的區別。鹽水滷類製品比較典型的代表當屬鹽水鴨,我們以鹽水鴨為例進行探討。在傳統鹽水鴨製作過程中有一口訣是比較公認的,口訣:熱鹽擦、清滷復、晾(烘)的幹、捂的足、皮白、肉紅、骨頭綠。而新式做法要比傳統做法簡單的多,且味道更好。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傳統的做法注重醃製,不注重滷製滷水(滷水多為一次性滷水)。
  • 傳統川滷肉類與內臟滷製有訣竅,否則損壞滷水,如遇變臭這樣處理
    關於肥腸如何滷製,易家川菜過去也講過這個問題,本期配合川滷肥腸的操作視頻來為各位易家會員們豆腐三篇的做一個經驗建議,希望大家生意興隆。本期我們用的是鮮肥腸來滷製,鮮肥腸與熟肥腸、凍肥腸在口感方面都有明顯差異,鮮肥腸肯定最好吃,不否認,但滷鮮肥腸的過程更需要細緻,畢竟鮮肥腸成本高,要滷就要滷巴適。鑑於之前處理肥腸這一道工序我們已經交代清楚了,這裡我們直接闡述肥腸的滷製過程和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 川式滷水調製、滷製秘笈|泡菜滷水調製、滷製菜品技術關鍵
    川人喜食泡菜又鍾愛滷菜, 而四川民間傳說的古方中,還把泡菜加入川式滷水中, 以製作滷菜。成都南堂小館在遵循傳統川式滷水調製規律的基礎上,加入了川式泡菜,研創總結出泡菜制滷的技巧,終將泡菜滷水這一即將失傳的技藝傳承下來,並呈現在消費者面前。
  • 麻辣滷素菜的配方與滷製方法
    4、將炒鍋洗刷乾淨,鍋中加入植物油1000克,燒至四成熱時加入生薑、蔥段和香料炸出香味後放入郫縣豆瓣醬,繼續翻炒,炒至郫縣豆瓣醬出香味,呈現淡黃色時加入準備好的高湯或者清水,用旺火燒開,中火煮一小時後即為素菜滷水。
  • 如何才能學到真正的滷菜技術?揭秘培訓機構和加盟店背後的秘密
    而進入滷菜行業,門檻也較低,因此受到很多創業者的追捧,同時也有很多人想學習滷菜技術。今天就來聊聊學習滷菜技術的一些問題。想要從事滷菜行業,首先你要確定是經過深思熟慮還是一時興起。滷菜屬於快銷品,也是剛需,不失為一個好的創業項目,同時做滷菜也是比較辛苦的,不過,話說回來,貌似這個世上也沒有不辛苦就能賺錢的行業。
  • 關於如何保持滷製品和滷水味道始終如一的問題探討
    關於如何保持滷水和滷製品味道始終如一的問題探討今天回答了一個網友問的問題:如何保證滷水味道始終如一。現發表出來我的回答,希望各位同行斧正、補充。想保證滷水味道始終如一,這個問題說簡單其實很簡單,說難也很難。
  • 醬滷鴨肉去腥技術探討
    本文通過4組常用去腥方案在醬滷黑鴨的應用效果對比為例,對醬滷肉製品在加工過程中的腥味處理工藝配方進行研究探討。     醬滷鴨肉製品是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的傳統肉製品。它的製作及配料獨特,原料豐富,風味獨特,香氣濃厚,營養價值高,是中國傳統文化飲食。評判醬滷鴨肉製品好壞的標準,就是保持鴨肉的原汁原味,沒有腥味異味。
  • 實體店師傅分享豬肉滷製方法系列之七——如何做好滷肉的口感
    今天接著分享豬肉滷製方法系列之七-----如何做好滷肉的口感。滷肉的的味道和口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很多朋友並沒有完全理解這兩個要素。今天我就來詳細分享一下。但在現實中,很多朋友在滷肉的過程中都不會太在意火候這個問題,總認為不管火大火小,時間多久,只要把肉滷熟就行。這就是為什麼有些滷肉吃起來口感不好的原因。舉個例子:在我們滷排骨、雞肉、兔肉等肉類時,如果用大火滷製,滷出來的肉就會又幹又柴,吃起來口感非常差。然而,儘管是這樣,我們有很多人還是不會在意火候這個細節,這是因為大多數人直觀上覺得火候太簡單,甚至簡單到可以忽略不計。
  • 滷菜滷水調製與滷製&後期加工技術要領
    泡菜滷水鴨這裡,我就來把滷菜的一些後續加工技術介紹給大家。這是因為潮州滷菜都是原色滷製,其味道和顏色都比較淡,在經過復滷後,滷菜的香味會增加,但不會變得過於鹹。而川式滷菜和醬滷菜,則因為加有大量糖色和醬油提色,故下鍋復滷會導致菜餚的色澤變黑,既無賣相,味道也會變鹹。
  • 《油滷、現撈》分鍋要點、充分利用特製香辣油,增辣泡滷湯料製作
    油滷、現撈滷水在滷製葷菜、素菜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縱然味道再好,如果滷的時間不恰當、不成型就會粘連在一起,這是最讓初學者頭疼的問題。也是學習過程中被忽略的問題,配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種過程。學習與實際經營不一樣,你學習到了技術重點,卻不懂得使用才是問題,今天易家川菜就這個問題展開討論,特別是文章後半段,關於如何充分利用現撈香辣油來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味道均衡、現滷現撈的目的。
  • 滷製時間是固定的嗎?
    ,之前也有詳細介紹,這裡不再贅述,今天來探討,為什麼滷菜製作既要滷又要泡,既然已經是微沸小火,為何還要多浸泡這一個環節呢?還有關於滷製時間的問題:先來說滷煮和浸泡的區別,滷煮的作用,主要是要將食材煮熟,並且同時將滷水裡的香料充分加熱,逼出其中的香味。另外,在滷製的同時,還要將食材裡的膠原性的物質以及脂肪煮出來,使滷水味道更加濃鬱,食材的口感也會更好。
  • 升級滷菜內涵|泡菜滷水製法詳解--調製泡菜滷水&​滷製菜餚
    川人喜食泡菜又鍾愛滷菜, 而四川民間傳說的古方中,還把泡菜加入川式滷水中, 以製作滷菜。今天介紹的滷水在遵循傳統川式滷水調製規律的基礎上,加入了川式泡菜,研創總結出泡菜制滷的技巧,終將泡菜滷水這一即將失傳的技藝傳承下來,並呈現在消費者面前。泡菜滷水採用農家純手工工藝製作,體現原料自然的本味,杜絕任何添加劑, 使用自配香料滷煮成菜,入口醇香味濃烈,回味麻鮮微辣,辛中帶甘。
  • 醬滷鴨肉製品去腥技術探討
    它的製作及配料獨特,原料豐富,風味獨特,香氣濃厚,營養價值高,是中國傳統文化飲食。評判醬滷鴨肉製品好壞的標準,就是保持鴨肉的原汁原味,沒有腥味異味。因鴨子特有腥味物質、生活習性、飼養環境、生長周期等因素造就了鴨肉本身腥味比較重。本文重點探討了4種常用去腥方法在醬滷鴨製品中去腥效果,為去除鴨肉腥味、異味、提高產品的肉感提供理論依據。
  • 剖析港式燒鵝做法技術,大家探討讓燒鵝幹香的好點子
    今天分享:「剖析港式燒鵝做法技術,大家探討讓燒鵝幹香的好點子」。新用戶歡迎進入官網《粵港燒臘論壇》免費獲得「原味湯粉配方及製作流程」、「秘制辣椒醬配方與製作流程」、「梅菜扣肉配方與製作流程」三份教程,該配方是豬腳、燒臘店的最佳拍檔。
  • 《現滷現撈》葷菜,蔬菜操作要領揭秘,滷製知識點總結
    現滷現撈雖然技術簡單,操作容易,外行也能快速入手,現滷現撈目前在滷食行業也比較火爆,但是也有一定的技術含量的。不同的葷料要分開滷製,防止互相串味。因某些異味較重的原料如豬蹄,豬大腸腥味重就不要和豬耳,豬臉同滷。這些都要分開滷製才能保證產品的質量與美味。一般情況下現滷現撈的產品滷製成熟後不要急於撈出,要在滷水裡浸泡30來分鐘,撈出來瀝乾水分在到入特製的香料滷油中繼續浸泡,以繼續滲透入味。只有做到美味可口才能保證顧客盈門嗎。
  • 大廚教你如何解決滷水發酸,變質問題?
    中廚聯kitchen|zhongguochuyi垂直餐飲廚師群體、技術分享平臺(右下角「第二,夏天你如果用紅曲米的話,那趕緊停下來,紅曲米最容易變酸,若是普通的粉狀的話,那問題不大。第三,你用的滷料包是不是從來不撈出來?記住,滷料包不要一直放在滷水桶裡,那樣的話,很容易變酸,燒過之後要撈出來放冰箱。第四,你用的蔥姜是沒有用油炸過的,蔥姜要用油炸透後,連油一起放在桶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