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米粉標識冠名須比品名小一半

2020-12-19 食品夥伴網

    食品夥伴網訊   據臺灣「中央社」消息,臺灣地區已就米粉標識達成一致,消費者選購米含量超過50%的產品,認明包裝「品名」,如果使用新竹米粉等「冠名」,面積不得超過品名的1/2。

    臺食藥署6日表示,近日與米粉業者協商,達成多項共識,第一點就是米粉業者願意配合7月1日實施的米粉(絲)產品標識新規定,各縣市衛生調查相關產品標識是否都合格。

    第二點針對具有地方歷史特色的冠名,例如新竹米粉、埔裡米粉等,姜鬱美說,業者同意不一定要使用冠名,如果要使用冠名,必須與代表米含量的品名要有明顯區別,以供消費者辨識,冠名字體面積不得超過品名的1/2。

    第三點有關冠名、品名的標示方面,必須清楚標示於包裝的正面,業者可以自行發揮美編創意,品名不一定放在正中間,冠名必須使用較小字體。

    第四點是米含量標識,對於米含量低於50%的產品,例如炊粉、水粉等,業者以後要標示米含量,在現有包裝使用完畢後,可以換用新標識包裝。

相關焦點

  • 政策大轉彎 臺"食藥署"鬆口"新竹米粉"仍可冠名
    米含量超過百分之五十,須以14號以上字體標出供辨識。圖/臺灣《聯合報》提供 華夏經緯網7月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米粉新標示昨天首日上路,因業者向「立委」陳情指百年品牌可能因而消失,臺「衛生福利部」昨天下午政策轉彎,放寬標示規定,只要有米成分,均可以「冠名」方式註明「新竹米粉」等字樣
  • 百年招牌「新竹米粉」保留冠名 臺業者欣慰
    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華夏經緯網7月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衛福部食藥署」1日下午宣布,地方品牌米粉名稱可保留冠名。「新竹米粉」的名稱可以繼續維持,新竹米粉製造業者得知後,感到欣慰。 據報導,臺「食藥署」表示,新竹米粉等地方品牌可以作為「冠名」標示在包裝,含米量組成則用「品名」來表示,兩種名稱可同時出現在包裝上,但字體上「新竹米粉」的冠名要小於「炊粉」的品名。
  • 臺當局放寬規定 百年品牌「新竹米粉」可留名
    臺灣米粉新標示昨天首日上路,因業者向「立委」陳情指百年品牌可能因而消失,臺灣當局「衛生福利部」昨天下午政策轉彎,放寬標示規定,只要有米成分,均可以「冠名」方式註明「新竹米粉」等字樣,唯冠名面積不能比產品名大
  • 臺灣地區擬修訂巧克力產品品名及標示規定
    2020年7月22日,臺灣地區「衛福部食藥署」發布衛授食字第1090018996號函,擬修訂巧克力產品品名及標示規定,要求含餡巧克力產品所使用的巧克力中添加的植物油不得超過該巧克力總重量的5%,巧克力含量至少為25%,與歐盟巧克力規定一致,產品應在品名前加標示「含餡」或「加工」或等同意思的標識,對於產品所含原料(如堅果)或樣態(如夾心或包裹)等特徵的標識也適用本規定。
  • 臺灣地區米粉純度標示7月1日開始實施
    食品夥伴網訊  據臺灣「中央社」消息,臺灣地區米粉純度標示7月1日開始實施,按照新規定,米粉當中米含量需超50%,達不到該含量不得宣稱為米粉或調和米粉。    根據臺灣地區《市售包裝米粉絲產品標示規定》要求,含米100%才能標示為「純米粉(絲)」或「米粉(絲)」;米含量超過50%者,可標示為「調和米粉(絲)」;米含量未達50%,不得宣稱為「米粉(絲)」或「調和米粉(絲)」。
  • 臺灣地區制定巧克力品名及標示規定
    食品夥伴網訊   據臺灣地區「食藥署」網站消息,為使巧克力的品名依所含成分及內容含量命名,以維護消費者知的權益,依據臺灣地區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二十二條第一項第十款及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制定巧克力之品名及標示規定,全文計六點,如下:  一、本規定依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二十二條第一項第十款及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訂定之。
  • 臺灣百年品牌「新竹米粉」或將改稱「炊粉」
    臺灣百年品牌「新竹米粉」或將改名成「新竹炊粉」。臺灣「食管法」修正案7月1日上路,米含量不足50%,不能在包裝上標示「米粉」。這讓傳承「新竹米粉」4代的業者擔憂,如果只講究成分取名,新竹米粉恐怕要喪失競爭力。不過,臺灣「衛福部食藥署」掛保證,新竹米粉絕對不會消失,會變成更高尚的品牌。
  • 臺灣地區制定巧克力的品名及標示規定,自2017年生效
    2016年6月24日,臺灣地區「衛生福利部」發布部授食字第1051301673號公告,訂定「巧克力之品名及標示規定」,並自2017年1月1日生效。該規定全文共六點,其要點如下:  一、法源依據。(第一點)  二、本規定的適用範圍。(第二點)  三、巧克力品名標示規定。
  • 臺灣地區將於2017年出臺巧克力標識新規
    食品夥伴網訊   據臺灣「中央社」消息,臺灣地區「食藥署」29日預告巧克力標示規定草案,總可可固形物含量至少35%、可可脂至少18%才能標註為黑巧克力,且若用植物油取代可可脂也要標示,新規最快明年7月出臺。
  • 臺灣地區預告巧克力的品名及標示規定修正草案
    食品夥伴網訊  2020年4月23日,臺灣衛生福利部發布衛授食字第1091300196號通知,預告巧克力的品名及標示規定修正草案。修正要點如下:   一、 原第三點移列於第二點,並酌修法規文字。
  • 臺灣地區制定鮮乳、保久乳、調味乳及調製乳粉品名及標示原則
    為了使鮮乳、保久乳、調味乳及調製乳粉標示規範得以順利推動,利於業界遵循,臺灣地區「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召集專家學者及利益相關方,經過研討,將「鮮乳、保久乳及調味乳品名及標示原則」修訂為「鮮乳、保久乳、調味乳及調製乳粉品名及標示原則」,6月21日前就修訂草案徵詢公眾意見。
  • 臺灣地區出臺米粉絲新規定 新增調合米粉
    食品夥伴網訊  據臺灣"中央社"消息,臺灣地區"食藥署"12月1日表示,包裝米粉絲產品標示有新規定,純米粉需100%大米原料製成的產品,而添加其他澱粉、50%以上米制的米粉只能標示"調合米粉".
  • 嬰兒米粉標識不符實情!消費者全中招!還檢出了致癌物?
    差不多一半的米粉,包裝上的鈉含量都標的是 2mg/kg。你們的工藝這麼好!?竟能做到如此一致!? 國標中規定鈉含量 ≤5mg/100g 要標識為 0,所以 4 號和 8 號兩位選手還是沒有問題的。 2 號和 7 號米粉鈉的實際含量不需要計算了吧,超過標識那麼多倍!3 號不要僥倖,好不到哪裡去。但是 9 號是什麼情況?
  • 法甲、法乙聯賽新賽季更換視覺標識,Uber Eats 與 BKT 分別冠名贊助
    法甲、法乙聯賽新賽季更換視覺標識,Uber Eats 與 BKT 分別冠名贊助
  • 臺灣將要求果蔬飲料標註原汁含量
    食品夥伴網訊  據臺灣"中央社"消息,臺灣地區規定,自2015年7月1日起含10%以上的果蔬汁必須標示原汁含量,對於不含原汁的風味果蔬汁,應標註"無果蔬汁"。    臺灣"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組副組長馮潤蘭6月4日說,衛生署可以接受濃縮還原果汁,標示"柳橙汁"、"芭樂汁"包裝飲料,必須標出柳橙汁、芭樂汁的含量;標示混合果蔬汁的,必須按含量高低順序標示各種蔬果。    值得注意的是,馮潤蘭說,檸檬茶、橘子汽水等飲料,如果包裝印有大大檸檬、橘子的圖樣,只有風味卻不含果汁的飲料,就必須標示"無檸檬汁"、"無橘子汁".
  • 臺灣美食炒米粉和米篩目,不同的妙用,卻都讓味蕾迷戀
    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臺灣美食炒米粉和米篩目,希望能滿足大家的味蕾。炒米粉二〇〇六年臺北文學獎在西門町的紅樓劇場舉辦「文學宴」,邀請一百多位作家、出版人與會,我設計的這場主題筵宴以作家私房菜為軸,並儘量納入漢族主要菜系和臺灣當地少數民族、外國料理,以彰顯臺北市的多元文化美感。
  • 臺灣新竹「米粉不含米」 業者稱是潛規則
    張良一攝新竹縣農會昨已先將一樓零售部販賣的米粉下架。林師民攝   中新網1月29日電 據臺灣《蘋果日報》報導,臺灣新竹米粉含米量不實,業者坦言添加玉米粉行之有年,等於是「潛規則」;新竹市米粉商業同業公會昨向消費者道歉;新竹縣、竹東等農會也決定回收問題產品,已購買的消費者可退費。
  • 臺灣地區擬規範巧克力、鱈魚等產品標籤名稱
    食品夥伴網訊  據臺灣「中央社」消息,臺衛福部食藥署27日表示,明年元旦開始,特定魚種才可標鱈魚,可可含量不足則不得稱巧克力,另外大麥、太白粉等都得依新規定命名,違者將被罰。     臺灣地區自明年起將實施4項食品正名新政策,食藥署表示,過去曾有商家把圓鱈(俗稱智利海鱸)、扁鱈(俗稱大比目魚)當成鱈魚銷售,但明年開始只有屬於鱈形目的魚種,才可標示為鱈魚,如果內容物不含鱈魚,而是以香料或調味料調製出類似口味,必須在品名或品名附近明顯處標示風味或口味。
  • 臺灣新法嚴管食品標示 鮮奶須百分之百生乳原料
    人民網臺北6月30日電(記者吳亞明、尹曉宇)為了強化食品安全,從7月1日起,臺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將嚴格管制食品標示,果蔬汁、乳製品、米粉等食品,主原料含量須達標準才能使用果汁、調味乳、米粉等名稱。一旦標示不符且未限期改正者,可處4萬至400萬元新臺幣的罰款。
  • 用鴨子冠名地鐵站,節操碎了一地
    繼續下到地下三層站臺層,在候車的屏蔽門上方的門頭處,「周黑鴨·江漢路」的字樣印入眼帘,在漢字的下方,還有一排稍小的英文標識,周黑鴨為拼音「Zhou Hei Ya」。在候車區可以看到,「周黑鴨·江漢路」站的標記每邊分別有12處,總共24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