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的二戰老照片,蘇聯女記者鏡頭下的史達林格勒戰役

2020-12-25 就是一些老照片

蘇聯女戰地記者娜塔莉亞·費多羅夫娜·博德(1914年12月17日-1996年7月2日),戰爭爆發後,他的丈夫鮑裡斯(Boris Kazyuk)作為攝影師也跟隨部隊奔赴前線,但不幸戰死,後來在基輔淪陷前她將兒子安置在父母家也奔赴前線,並跟隨部隊輾轉多地,其中就包括史達林格勒、庫爾斯克和柏林,期間不斷為蘇聯《紅星報》、《真理報》投稿為蘇聯人民送去勝利的消息。

她以中尉軍銜引來戰爭勝利,1945年因為在蘇聯《兒童文學》上發表的《戰爭之路》獲獎,之後參與許多蘇聯和國際攝影大賽,她曾獲得蘇聯紅星勳章、蘇聯衛國戰爭二級勳章等勳章,1996年在莫斯科去世。本圖集為娜塔莉亞·費多羅夫娜·博德在史達林格勒戰役期間拍攝的照片,圖為1943年,被蘇軍繳獲的德軍FW189偵察機。

1942年冬季,史達林格勒的蘇軍野戰醫院。

1942年,蘇聯第67步兵師的官兵們。

1942年,史達林格勒附近行軍中的蘇軍部隊。

史達林格勒戰役期間,蘇軍通訊兵在固定電話線。

1943年,史達林格勒戰役勝利後蘇軍的一次集會。

1942年底,史達林格勒戰役期間的蘇軍防空炮炮手。

史達林格勒戰役期間被俘的德軍士兵正在走向戰俘營。

1943年,史達林格勒城區的蘇軍炮兵正在準備午飯。

1943年,史達林格勒空地上停放的一些繳獲的德軍卡車。

1943年,史達林格勒郊區路邊一輛被摧毀的德軍裝甲車。

這是一張比較常見的一張照片,倒在史達林格勒路牌下的德軍士兵。

相關焦點

  • 二戰:圖片揭秘慘烈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二戰中最慘烈的守城戰是什麼?或許應該是史達林格勒保衛戰。這場超過半年的血腥戰鬥,徹底把史達林格勒變成一個廢墟,顯示出二戰城防戰的慘烈。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二戰最慘烈的城市保衛戰史達林格勒戰役是二戰中的主要轉折點,時間從1942年7月17日開始至1943年2月2日。戰役包括下述部分:德軍逼近史達林格勒;德軍攻入市區;市區巷戰;蘇聯紅軍反擊;合圍全殲軸心國部隊。戰役中雙方傷亡約200萬人,是近代歷史上最為血腥的戰役之一。
  •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保盧斯與曼施坦因匯合就能打贏嗎?於事無補
    史達林格勒戰役是二戰蘇德戰爭的分水嶺,由於曼施坦因頓河集團救援失利,使保盧斯第6集團軍最終被蘇軍圍殲。一些人就此將保盧斯沒有突圍與曼施坦因匯合作為德軍失敗的重要原因。那麼,如果保盧斯與救援部隊匯合,德軍就能贏得史達林格勒戰役的勝利嗎?
  • 蒼煙空: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史達林格勒戰役
    這幾天,我忽然覺得應該把史達林格勒保衛戰找出來看一遍。關於蘇德之戰,電影作品足夠多了,史達林死之前,蘇聯電影抱著極度的熱情謳歌了那場偉大的衛國戰爭,德國電影當然更多的是對戰爭的反思,拍得最好的當是1993年那部《史達林格勒戰役》。
  • 歐洲人鏡頭下的二戰影視作品更加的獨創性!
    我覺得歐洲人對於二戰題材更能從深處挖掘,給人帶來不一樣的思考,而不是美國人把你們那套所謂的價值觀推廣給全球?等你們先學會尊敬每一個參戰國最基本的語言再說吧! ;推薦一些記錄那些歐洲人鏡頭的二戰影視作品。我看過的,我喜歡的。 歡迎大家補充。
  • 二戰莫斯科和史達林格勒保衛戰,蘇軍把握戰場特點,最終反敗為勝
    二戰莫斯科會戰、史達林格勒戰役、庫爾斯克戰役,被稱為蘇德戰爭三大轉折點。莫斯科會戰使蘇軍打破了德軍閃擊戰不可戰勝的神話,史達林格勒戰役使戰場形勢發生逆轉,而庫爾斯克戰役更是蘇軍全面轉向大反攻的序幕。那麼,在莫斯科會戰和史達林格勒戰役中,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德軍都是先贏後輸,而且都離目標只差一步之遙,這是為什麼呢?
  • 史達林格勒戰役有多慘烈?新兵平均活不過一天,活三天就能當連長
    伏爾加格勒是蘇聯南部的一個大城市,戰時改名為史達林格勒。二戰期間,蘇德兩國為了爭奪史達林格勒的控制權,雙方不惜投入大量兵力,將史達林格勒化作血肉磨盤。戰後統計,史達林格勒戰役堪稱二戰最為慘烈的戰役之一,如果單從傷亡數字來看,該戰役也是近代歷史上最為血腥的戰役,雙方傷亡估計約2,000,000人以上。史達林格勒戰役也是二戰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此戰過後,蘇聯一改從前的守勢,蘇聯紅軍在戰場上取得了主動權,不再被動防守,而德軍的南方集群軍保持了多年的攻勢也一朝瓦解。
  • 史達林格勒戰役是朱可夫贏了,可為什麼光彩屬於莫德爾?
    朱可夫是蘇聯的名將,也是多次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的人物,在蘇聯內部威望很高。二戰期間,德軍一路高歌猛進進行蘇聯,蘇聯被打得節節敗退,眼看莫斯科也不保,蘇聯恐怕是要亡國了,但是最終蘇聯贏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失利的德軍很快就調整戰術,又把方向集中在了史達林格勒戰役,這場戰役是朱可夫贏了,可為什麼光彩屬於莫德爾呢?
  •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頓河集群為何救援不成?喀拉蚩包圍圈難突破
    另一方面,1942年6月28日史達林格勒戰役打響以後,蘇軍統帥部倉促戰線南移,前期防禦部署呈現準備不足漏洞。對於德軍發動史達林格勒戰役,蘇軍的準備是一步步引起重視的。先是德軍將南方集團軍群一分為二,蘇軍對A、B兩個戰役集群的進攻目的需要逐步消化;後是當史達林明白過來史達林格勒戰場的重要作用,並將牽製作戰打成主戰場,吸引德軍放棄A集群進軍高加索的企圖,轉而將重心放在史達林格勒時,這個過程蘇軍已經付出了重大損失,而在戰場上蘇軍並沒掌握主動權,蘇軍統帥部也一直在尋求突破點。
  • 《史達林格勒》導演:二戰題材構成俄羅斯戰爭片情感基礎
    專訪:二戰題材構成俄羅斯戰爭片情感基礎——訪《史達林格勒》導演邦達爾丘克  新華網莫斯科5月5日電(記者趙嫣)「第二次世界大戰與衛國戰爭題材對於每個俄羅斯人來說都具有重要意義,也構成了俄各個時代戰爭片共同的情感基礎,」俄羅斯電影導演費奧多爾·邦達爾丘克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 二戰蘇德戰爭,刻赤半島和哈爾科夫之戰,為史達林格勒戰役打基礎
    發生於1942年6月28日的史達林格勒戰役,是二戰蘇德戰爭的重要轉折點。但是,德軍為什麼要打這樣一場戰役,戰場重心又為何從中線重新轉移到南線?本來,蘇德雙方都在為1942年春季第二次莫斯科會戰做充分準備,為什麼戰鬥最終卻在史達林格勒發生了呢?
  • 假如史達林格勒戰役中,是蘇軍慘敗,後果將有多嚴重?
    7月4日蘇聯黑海艦隊司令部,扼守黑海海峽的塞瓦斯託波爾要塞,在德國人狂轟亂炸之中完全癱瘓,約10萬蘇聯軍隊高舉著雙手投降,克裡米亞至此落入了德國囊中。與此同時在烏克蘭境內,德軍克萊斯特第1裝甲集團軍,在友軍第17和第6兩個集團軍的支持下,對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發起猛烈衝擊。
  • 胡濟邦:唯一報導蘇聯衛國戰爭的中國女記者
    文中特別提到:「中國女記者胡濟邦以柔弱之軀全程經歷衛國戰爭,冒著炮火報導了蘇聯人民的堅貞不屈、法西斯軍隊的殘暴、俄羅斯軍民勝利的喜悅,鼓舞了中俄兩國軍民抗戰到底的決心。」胡濟邦是誰?翻檢歷史,我們發現,從1936年到1945年,胡濟邦以外交官和記者的雙重身份在異國他鄉的烽火狼煙中堅守,發回了大量關於「二戰」中蘇德各個戰場的膾炙人口的戰地報導以及實地拍攝的珍貴照片,通過報導蘇聯人民英勇的抗敵精神,鼓舞了中國人民抗擊日本法西斯的堅強決心。
  •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曼施坦因冬季風暴行動失利,計劃沒有變化快
    蘇德戰爭冬季風暴行動,是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中德軍發起的一次營救行動。但圍繞這個行動計劃的失利,很多人都把關注點放在曼施坦因缺乏足夠兵力和裝甲支援上,卻忽視了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就是「冬季風暴」計劃本身有沒有缺陷?曼施坦因採取捨近求遠的主攻方案有沒有更改的必要?
  • 二戰中德軍焚屍爐,只因希特勒錯用一人,投降蘇聯
    二戰的轉折點,自然是日本偷襲珍珠港,把美國這隻超級工業野獸引入戰爭,使得勢均力敵的軸心國集團和同盟國集團,天平發生猛然傾斜。據說,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後,最高興的不是山本五十六,而是邱吉爾,連議會都不開,直接在家裡辦趴體,開香檳,跳豔舞。
  • 第二次世界大戰,史達林格勒戰役
    史達林格勒戰役於1942年7月17日至1943年2月2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39-1945年)。這是東部戰線的一場關鍵戰役。進入蘇聯後,德國人於1942年7月開始戰鬥。在史達林格勒戰鬥了六個多月後,德國第六軍被包圍並被俘。蘇聯的這次勝利是東部戰線的轉折點。
  • 罕見二戰彩照老照片:芬蘭士兵和軍犬同框,這畫面十分有愛!
    罕見二戰彩照老照片:這張照片拍攝於1944年,鏡頭中一名美軍士兵正在瞄準,而他所使用的就是大名鼎鼎的M1式加蘭德步槍。作為二戰時期最著名的半自動步槍,M1加德蘭在太平洋戰場,非洲沙漠,東南亞叢林,歐洲戰場都大量投入使用,表現十分出色。
  • 二戰六大「絞肉機」戰役:中國的這一場,直接拖垮日本內閣
    5.勒熱夫突出部戰役二戰中大規模戰役有很多,慘烈的戰役也不少,但真正直接被稱為「絞肉機」的只有這一場——勒熱夫突出部戰役。因為史達林格勒戰役光芒的掩蓋,加上蘇聯方面對其隱瞞,勒熱夫突出部戰役並不多麼有名。
  • 意外發現俄羅斯史達林格勒戰役陣亡的近千名德國士兵集體墓穴
    史達林格勒戰役(Battle of Stalingrad) 75年後,一座萬人坑被挖掘出來。史達林格勒戰役可以說是二戰中最血腥、最致命的一幕。 這座墳墓裡有將近2000名德國士兵,是俄羅斯工人在伏爾加格勒鋪設新水管時意外發現的。
  • 史達林格勒戰役中,德軍想停戰一天過聖誕節,卻被蘇聯人拒絕了
    我們知道二戰的轉折點是史達林格勒戰役,這場戰役納粹德國的受挫之後,希特勒手下能夠調用的兵馬已經捉襟見肘了,此時的德國已經是窮途末路了。其實早在德軍決定進攻蘇聯的時候就決定了希特勒的失敗,畢竟蘇聯領土十分遼闊,而且蘇聯境內到達冬天十分寒冷,蘇聯的地形也不是歐洲的平原,希特勒賴以成名的裝甲部隊的打發在這裡根本無法發揮,下面就來說一說發生在這場戰役中的又有趣的幾件事。我們知道在早先的戰爭中史達林的大兒子就被史達林派上了戰場,最後還被德軍俘虜最後死在了集中營。
  • 希特勒為什麼決定入侵史達林格勒?前期勢如破竹的德軍為何會在此...
    熟悉二戰史的同學應該都聽過史達林格勒這個城市 ,畢竟,這裡曾經爆發過一場人類近代史上最為致命的戰役,而這場影響了二戰走向的戰役, 便是著名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