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溝通的橋梁

2020-12-12 中國臺灣網

  娜斯佳·特羅什娜今年22歲,在莫斯科市立師範大學(以下簡稱「莫市師大」)讀四年級,剛在5月20日舉辦的「漢語橋」首屆全俄大學生漢語比賽中獲得第二名。

  隨著學習的深入,她漸漸地愛上了漢語:「學漢語的時間越久,我越感覺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很喜歡中國的古詩,尤其是李白的詩,他詩中那種豪放的氣度感染了我。」與漢語多年相伴早已讓中國成為她的「第二祖國」。

  娜斯佳在北京和杭州留過學,留學期間開始練習書法和太極拳,還結交了不少中國朋友。至今她仍對杭州的風景念念不忘:「不愧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啊。」今年她將開始自己的第三次中國留學之旅。她說:「我想去一個沒去過的地方,享受一種全新的感覺。」除了上學之外,娜斯佳還在母校——市立1583學校教中學生漢語。

  娜斯佳的老師、莫市師大東方語言系系主任庫爾久莫夫表示,莫斯科現在有10多所中學設有漢語課程,並且每年都在增加。正是由於巨大的師資需求,莫市師大在莫斯科市政府的支持下於2007年建成了東方語言系,經過短短幾年發展,漢語專業的本科生人數已達到120人。

  娜斯佳只是現在2.6萬名學習漢語的俄羅斯人的一個縮影。帕沙是莫斯科國立語言大學翻譯系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學習漢語8年了。他和他的同學們都去中國學習過,對中國學生印象深刻:「他們很熱情,願意幫助我們,和我們交流,學習也很努力。」他還向記者介紹,除翻譯系外,學習經濟法律的學生也有機會去中國進行交流。

  庫爾久莫夫表示,當前俄中經貿往來在不斷增加,民間交流也在不斷深化,而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語言人才,因此漢語教學在俄羅斯有著廣闊的前景。據莫斯科國立語言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張金蘭透露,自從漢語水平考試在莫斯科建立考點以來,考生人數一直在不斷上升,今年4月達到258人。

  娜斯佳表示未來她想去中國當一名老師,教授中國人俄語:「我希望向中國人民傳播俄羅斯文化,希望兩國人民能夠互相了解。」

相關焦點

  • 漢語拼音60年 築起溝通的橋梁
    1977年,聯合國召開第三屆地名標準化會議,通過了按照《漢語拼音方案》拼寫中國地名的決議。1982年,《ISO 7098文獻工作——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正式成為漢語羅馬字母拼寫法的國際標準。此後,《漢語拼音方案》又分別在1982年、1991年以及2015年進行了重新修訂。
  •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日本交換生富岡佳奈:微笑是溝通的橋梁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日本交換生富岡佳奈:微笑是溝通的橋梁佳奈身上總是帶著一個小本子,上面記滿了新學的漢語單詞與拼音。除了日語系大三的課程外,日語系還專門安排精通對日漢語的王娟老師為佳奈上一對一教學的中文課。談及中文學習感受,佳奈說:「每天都很開心,因為每時每刻都會有收穫,身邊的同學經常鼓勵我,讓我對自己的中文越來越有信心。說不定以後能在日本當中文老師呢。」
  • 翻譯軟體暢通藏漢群眾溝通渠道「小」軟體架起「大」橋梁_資訊...
    時代進步促進了更多的交流,應運而生的各種藏漢翻譯軟體在藏、漢族群眾間架起了語言溝通和民族團結的橋梁。  12月20日,經酒店服務員介紹,住在西藏拉薩東郊晴天客棧的遊客路先生打開手機應用市場,先後安裝了「藏漢翻譯通」和「藏譯通」兩款藏漢翻譯軟體。
  • 「北漂」英國小夥鍾情漢語14載 溝通北京與倫敦
    「北漂」英國小夥鍾情漢語14載 溝通北京與倫敦 2016-01-26 15:52:18在舞臺上,霍邁克自信大膽,紮實的漢語基礎讓這位來自英國的小夥成功闖入半決賽。「我在比賽中特別開心,交到了很多好朋友。」霍邁克與中國結緣14年,流利的漢語成為連接北京與倫敦的橋梁。  《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2002年,年僅17歲的霍邁克跟隨父親第一次來中國旅行,三峽的壯美風景、北京的時尚氣息,讓他流連忘返。為了掃除語言上的障礙,回到英國後,霍邁克第一時間報班學習漢語。
  • 除了中國之外,還有3個國家說漢語,出國旅遊溝通基本無障礙
    漢語推廣到世界各地漢語作為中國人民通用的文字,早已經推廣到全國各地,雖然有些我們不知道的貧困地區可能因為教育設施的落後而接觸不到漢語,但卻都掩蓋不了這已經是通用語言的事實。而且,漢語已經不僅僅是我們國內使用,世界各地的其他一些國家也開始學習漢語,使用漢語,學會用漢字去書寫。
  • 西班牙馬德裡孔院中方院長陳旦娜:漢語架起疫情下兩國人民溝通理解...
    她表示,以漢語為橋梁和紐帶,能更好地促進兩國人民之間的溝通和理解,有助於消除疫情之下某些西方國家和媒體對中國的誤讀和偏見。馬德裡孔子學院教師上網課馬德裡孔院成立於2005年,是西班牙最早成立的一所孔院,馬德裡也是西班牙疫情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據陳院長介紹,馬德裡孔院防疫工作開展得較早。
  • 語言的溝通作用重要 漢語成為東協國家熱門語言
    新華網昆明6月10日電(記者崔礪金 王研)在2004年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開設的東協館中,20多歲的越南姑娘吳氏慶玲(中文名)正用不太熟練的漢語回答顧客的詢問:「醬油5塊錢一瓶,5塊錢。」越南國家貿易促進局的翻譯範光明告訴記者,近幾年漢語已經成為越南的熱門語言,有很多人到中國來學習中文,自己的漢語就是在北京大學學的。
  • 出國跟國內遊沒區別,漢語就能隨意溝通
    出國跟國內遊沒區別,漢語就能隨意溝通。除此之外,這裡還擁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深受遊客們青睞,當地人還特意為了迎合中國遊客來學習漢語。其實不僅是華人說漢語,在印度尼西亞也有很多當地人被中國文化感染之後,也主動學習漢語。
  • 除中國之外,全球還有2個國家通用漢語,出國溝通毫無障礙
    實際上,很多人之所以不選擇出國,就是擔心語言不通,在許多方面的交流以及溝通上很難理解。其實,你們知道嗎?除了中國之外,全球還有2個國家通用漢語,就算是出國溝通也毫無障礙,不知道你們能猜到幾個呢?因此,許多人都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到很多漢語,日常溝通是不成問題的,大家也不用擔心有障礙。此外,馬來西亞還建立了很多中式的學校,許多孩子還能從小學習漢語和英語,溝通起來完全無障礙。
  • 漢語拼音60年:助掃除文盲 成進入國際的文化橋梁
    據介紹,在漢語拼音方案制定期間,出現過一波群眾設計拼音方案的熱潮。這些方案可謂五花八門,有的用漢字偏旁部首做字母,有的採用純粹拉丁字母、純粹俄文字母,還有的用簡單線條的大小、長短、方向等變化來表示字母……但這也充分表明了「漢語拼音方案的擬訂是長久以來中國人民的迫切要求」。
  • 中國冰島年輕人互相學習對方文化 架起溝通橋梁
    [中國網]:我們也了解到,06年的時候,冰島的阿克雷裡大學,開設了「中國學」這個科目,教授一些初級的漢語,怎麼和中國人做生意。在冰島反映是很強烈的,是不是說明冰島人對中國人的關注程度。[貢納爾·斯·貢納爾松]:首先,阿克雷裡大學,在這方面是一個先驅,對中國文化的傳播,在冰島是個先驅。
  • 除我國外,世界還有兩個國家通用漢語,出國遊玩溝通無障礙
    但大家知道嗎,除了我國以外,世界還有兩個國家通用漢語,出國溝通毫無障礙。首先第一個國家就是馬來西亞了,馬來西亞是個多民族、多元文化國家,其經濟在20世紀90年代突飛猛進,為亞洲四小虎之一,已成為亞洲地區引人注目的多元化新興工業國家和世界新興市場經濟體。華人是馬來西亞的第二大族裔,此外這裡還建有很多中式學院,不少的孩子在這裡都能受到良好的雙語教育。
  • 全球還有2個國家也使用漢語,溝通毫無障礙,並自豪稱呼中國人
    如今隨著我國經濟和軍事實力的大幅度提升,我國的語言文化,也逐步走向世界,除我國外世界上還有2個國家也通用漢語,如果我國的民眾想要走出國界去旅遊的話,也不需要再擔心語言不通的問題,溝通基本毫無障礙,那麼這兩個國家是哪裡呢?
  • 全世界華裔最多的三個國家,出國就像回家,可用漢語無障礙溝通
    出國旅行最大的障礙就是語言,雖然目前漢語已經被很多國家學習,然而僅會漢語卻無法暢遊全世界。雖然僅僅會說漢語可能無法在歐美國家玩得暢快,但是在亞洲的一些國家,會漢語就夠了。由於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並且在很多年前有大量的國人外出謀生,所以華裔遍布著世界各地。
  • 除中國外這2國通用漢語,毫無溝通障礙
    但是,我國大多數人的第一語言是漢語,很多人對其它語言的掌握程度有限,去到國外以後,連正常交流都成問題,特別影響領略異國風光的心情。 現實生活中確實有很多人擔心出國旅遊語言不通,實際上,世界上除了中國以外還有2個國家通用漢語,去當地旅遊毫無溝通障礙,去過的中國遊客都說正常交流不成問題,這兩個國家就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
  • 華真國際漢語怎麼樣?細數各國對外漢語教師需求現狀
    有很多國家因漢語發展速度太快,出現中文外教嚴重不足的局面。因此引發對外漢語教師的需求量激增,國內對外漢語教師成了"緊俏商品"。泰國教育部2005年專門制定了漢語教學新政策,計劃在2008年以前在泰國各地二千多所中小學開設漢語課程,目前這一目標已基本實現。泰國首都曼谷在對外漢語教師的教學質量方面更是走在全國前面的,市政府正在推行在所有市屬的435所中小學校普及漢語教學的計劃,希望所有在校學生都具備一定的漢語聽、說、讀、寫技能。
  • 世界除了中國,還有2國也通用漢語,出行不必擔心溝通障礙
    其實,除了我國,世界上還有兩個國家也通用漢語,如果去這兩個國家旅行的話,完全不用擔心溝通障礙。不過由於馬來西亞的華人將近700萬,所以街上開了大量的中國商鋪及餐館,隨著時間的變化,大部分的馬來西亞人基本也能順暢的使用漢語。除此之外,馬來西亞還在當地建立了中式學校,從小給孩子提供學習漢語的環境,僅從這就能看出,漢語對馬來西亞的影響較大。
  • 中國美食節在英國搭建飲食文化溝通橋梁
    這一美食節在英國舉辦5年來,搭建起了中西方飲食文化的溝通橋梁。除了往年展出的極具中國特色的小龍蝦、滷肉飯和雲南米線等美食,今年的中國美食節不但加入了更地道的中國美味——西安泡饃、重慶火鍋,還帶來了更加國際、多元的亞洲美食和倫敦當地的美食品牌。
  • 全球還有2個國家也使用漢語,溝通毫無障礙,並自豪稱呼中國人
    就拿世界上的語言來說,應用最為廣泛的當屬英語了,除了英語之外,近幾年來也掀起了一波學習漢語的熱潮。其實在早些年間,大家都在拼盡全力地去學習英語,也正所謂英語是很多國家的官方語言,多學習一門語言,勢必能夠讓自己在未來多一種選擇。全世界一共有200多個國家,現如今使用漢語的國家也並非只有中國就有這樣兩個國家,他們平日在交流的時候所說的言語也是漢語。
  • 除中國用漢語外,還有2個國家也通用漢語,出國旅遊溝通不是問題
    >而伴隨著旅遊業的蓬勃發展,出國旅遊也掀起的一度熱潮,既然是出國旅遊,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會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語言溝通障礙,而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兩個國家,他們全國通用漢語,出國旅遊溝通不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