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盂蘭盆節嗎?」隨機採訪寺院香客,結果扎心了

2020-12-09 手機鳳凰網

農曆七月十五是佛教重要節日——盂蘭盆節,鳳凰網佛教在寺院裡隨機找到幾名遊客,並向他們提問:你知道盂蘭盆節嗎?你知道盂蘭盆節是什麼節日嗎?沒想到,結果扎心了!

在佛門之中,農曆七月十五是一年中難得的殊勝吉祥日,這一天是佛歡喜日、僧自恣日,也是佛弟子孝親報恩的盂蘭盆節。

1、盂蘭盆節到底是個什麼節日?

盂蘭盆節起源於《佛說盂蘭盆經》,經中目犍連尊者在證得聖果後,想報答過世父母的養育之恩,以神通觀察到其母墮入餓鬼道,百千歲中得不到一口飲食,便手持缽飯,供給其母,但因業障故,食未入口,便成火炭,目犍連涕淚悲嘆,遂往詣佛所,求佛幫助。

佛告目犍連:「汝母罪根深結,非汝一人力所奈何,當需十方眾僧威神之力方得解脫」,便為目犍連說救濟之法:當於七月十五「佛歡喜日」,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厄難中者,以飲食百味、五果、香油、燈燭、床敷、臥具,盡世甘美,供養十方大德眾僧,令現在父母、七世父母、六種親屬得出三途之苦。若父母健在,便得福樂百年;過去世父母,生天道,受無量快樂。

所以「盂蘭」,意譯為「倒懸」,指「人被倒掛」,用以形容三惡道眾生的苦厄之狀。「盆」是盛載食物的容器,就是說:用這盆器盛著各種珍貴百味美食,恭敬奉獻佛僧,承仗三寶不可思議福田之力以解救其「倒懸」之痛苦。

2、盂蘭盆節為什麼是在七月十五這天?

僧眾在四月十五這一天結夏安居,到七月十五日結束解夏,共90日精進辦道。

在解夏的這一天,大家集於一堂,互相指出對方行為方面的過失,藉以反省。若有犯戒,則要懺悔,這便是僧自恣日。

十方諸佛見到僧眾通過安居精進,發露懺悔,更有人修行圓滿證得聖果成為眾生福田,因而心生歡喜,故這一天又被稱為佛歡喜日。

《佛說盂蘭盆經》在西晉時由竺法護法師譯出後,因強調藉由供養十方自恣僧,以報答雙親養育之恩,乃至度脫七世父母的思想,與中國崇尚的孝道精神相符,被歷代提倡而盛行不衰。

南北朝時期,梁武帝崇信佛法,有感於「目連救母」的故事,開始設壇供僧。《佛祖統紀》記載,大同四年(公元538年),梁武帝在同泰寺設盂蘭盆會,供養眾僧,這應該是記載中首次由官方舉辦的盂蘭盆會。

到了隋唐,社會安定繁榮,盂蘭盆會也成為了一場上至帝王,下至販夫走卒全民參與的盛大節日。

唐代,每逢七月十五日,皇室會向寺院敬獻盂蘭盆供,並由官府斥巨資操辦盂蘭盆會。是日,威嚴浩大的皇家儀仗隊穿城而過,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爭相獻盆供養僧伽,整個都城張燈結彩,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到了宋以後,除了在各寺院供佛齋僧,整個節日期間,人們還會祭祀祖先、超度宗親亡靈,並且上演以目連救母內容為主的各種雜劇。

3、不要把「佛歡喜日」過得鬼氣森森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民間冒出一句莫名其妙的話:「七月半,鬼亂竄」!這句話,佛法是不認可的。

其實稍微懂點佛法常識的人都知道,「鬼」其實一點都不可怕,很多時候,有些人比「鬼」還可怕多了,相比之下「鬼」還有點可愛的呢!

這裡引用一位佛門祖師的詩《詠豐都縣》:

何嘗人鬼晝穿梭,身到方知傳語訛;

要識鬼群相聚處,人間無處不森羅!

4、佛教以孝為本,孝親報恩最吉祥

佛說:「父母於子有大增益,乳哺長養,隨時將育,四大得成。右肩負父、左肩負母,經歷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無有怨心於父母,此子猶不足報父母恩。」(《佛說父母恩難報經》·大正藏第0684號經)

對於父母深恩,印光大師告誡說:「若不自行悅親之道,必生忤逆不孝之兒女。譬如瓦屋簷前水,點點滴滴照樣來。」

而世之盡孝,無不外乎強調養其身體,晨昏省定,敬聽順承。佛門之孝,更要念及多生累劫的父母,不僅要對父母盡世間法的孝順,更要使父母不墮三途,永出苦輪。

出世間之孝,其跡亦同世間服勞奉養,以迄立身揚名。而其本則以如來大法,令親燻修。親在,則委曲勸諭,冀其吃素念佛,求生西方。吃素則不造殺業,兼滅宿殃。念佛則潛通佛智,暗合道妙。果能深信切願,求生西方。必至臨命終時,蒙佛接引,託質九蓮也。從茲超凡入聖,了生脫死。永離娑婆之眾苦,常享極樂之諸樂。親沒,則代親篤修淨業,至誠為親回向。心果真切,親自蒙益。若未往生,可即往生。若已往生,高增蓮品。既能如是發心,則與四弘誓願相應,菩提覺道相契。豈獨親得蒙益,而己之功德善根,蓮臺品第,當更高超殊勝矣。而況以身說法,普令同倫發起孝思乎。此其孝方為究竟實義。非若世間只期有益於色身及現世,竟遺棄其心性與未來而不論也。是知佛教,以孝為本。《文鈔增廣·循陔小築發隱記》

5、印光大師: 祭祖焚化與供佛須知

佛弟子祭祖先,固當以誦經、持咒、念佛為主。焚化箔錠,亦不宜廢,以不能定其即往生也。即定其即往生,亦不妨令未往生者資之以用耳。《文鈔續編·復海門蔡錫鼎居士書三》

世有愚人,不知以物表心,專以多燒為事,亦不可。當以法力心力加持,令其變少成多,以遍施自己宗親與一切孤魂則可。若供佛菩薩,則非所宜。佛菩薩豈無所受用,尚需世人之供養乎。但世人若不以飲食香華等表其誠心,則將無以作感佛菩薩之誠。愚人無知,縱用此以供佛,於一念誠心上論,亦有功德。喻如小兒供佛以沙(阿育王前身事),尚得鐵輪王報。《文鈔三編·復金振卿居士書》

盂蘭盆節是供養父母的最佳時機,念誦《報父母恩咒》四十九遍可報父母恩、現存父母延壽、去世父母超拔,祝願天下父母幸福安康!

歡迎關注鳳凰網佛教官方微信公眾號「覺悟號」,做智慧的傳播者!

相關焦點

  • 「你知道阿彌陀佛是誰嗎?」隨機採訪寺院香客,結果扎心了
    成都文殊院空林講堂欄目的小夥伴們在寺院裡隨機找到幾名遊客,向他們提問:你知道阿彌陀佛是誰嗎?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呢?成都文殊院空林講堂的小夥伴們在寺院裡隨機採訪了幾位遊客,向他們突然提問:「你知道阿彌陀佛是誰嗎?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呢?」遊客A:這個我就不太清楚了,平常聽的比較多的是釋迦牟尼佛,不過我的本命佛好像是阿彌陀佛。
  • 農曆七月十五,盂蘭盆節!
    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是佛歡喜日,又稱盂蘭盆節。依照法訊,功德人生將在盂蘭盆節當天舉辦「盂蘭盆超度法會「,同時為了讓平臺廣大師兄同沾法喜,於盂蘭盆節臨近之日發起為期三天的盂蘭盆節活動,望諸位師兄能積極參與,共積福德。
  • 日本的盂蘭盆節
    盂蘭盆節的由來盂蘭盆節的正式名稱為「盂蘭盆會」。人們將迎接祖先魂靈並祈求冥福的期間稱為「盂蘭盆節」。·所指為7月或者是8月的13日至16日。
  • 日本盂蘭盆節,一場疫情下的雲狂歡
    僅次於新年的重要節日盂蘭盆節(祭祖活動)也在夏天,但今年因為疫情各地關於盂蘭盆節的大型慶典和活動多數被取消,很掃興。不過,商場、超市早就開始出售節日相關物品,交通部門也增加多列臨時列車來應對即將到來的「盂蘭盆連休」和「全民大遷徙」。抗疫常態化了,如何與病毒「共舞」,成為新課題,看看日本人是如何保持安全距離地過一個祥和的盂蘭盆節的吧。
  • 盂蘭盆節
    盂蘭盆節又被稱為是中元節,後來流傳於日本,而在日本盂蘭盆節是僅次於元旦的盛大活動節日,那麼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吧!日本盂蘭盆節時間盂蘭盆節原指陰曆7月15日的中元節,但在日本,自明治6年(1873年)1月1日起採用新曆後,盂蘭盆節一般在陽曆8月13-8月16日前後。
  • 「盂蘭盆節」有什麼含義?
    每年農曆的七月十五,是我們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節日,佛教中叫「盂蘭盆節」,道教中叫「中元節」,民間俗稱「鬼節」。在這一天,大家祭祀父母,紀念先人,是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今天不談別的,專門聊一下這個佛教的「盂蘭盆節」的由來,學佛的朋友一般都了解,可是沒學佛的朋友,對此就可能比較陌生了。在佛陀時代,印度就經常興辦盂蘭盆會,據《大盆淨土經》記載:印度頻婆娑羅王、須達長者和末莉夫人等,都曾依《佛說盂蘭盆經》,造五百金盆供養佛以及眾僧,以求滅除七世父母的罪業。
  • 盂蘭盆節孝親報恩,關鍵一環在哪裡你知道嗎?
    盂蘭盆節馬上就要到了,孝親報恩,佛陀教我們在七月十五夏安居圓滿之日,僧自恣日之時,供養十方僧眾,仰仗眾僧咒願力及諸佛菩薩的加持之力超度七世父母離苦得樂,現世父母身體安康。那佛陀為什麼要選擇這一天呢?那你認為什麼是禪定?是端坐如山千年不動嗎?還是聊天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或是油瓶倒了都不扶?或是什麼活也不幹伸手穿衣張口吃飯?幹活漫不經心?還是坐著不動想入非非?當然不是!祖師大德們都說了,行住坐臥都是禪,關鍵看你的心了。
  • 盂蘭盆節——佛教中很隆重的節日
    農曆七月十五,是盂蘭盆節,俗稱「中元節」。依照佛教的說法,農曆七月十五日,這天也是僧自恣日,結夏安居三個月,在這一天圓滿,所以也稱為佛歡喜日。各地寺廟會舉行「盂蘭盆法會」,接受佛弟子供奉佛祖和僧人,濟度六道苦難,以及報謝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 七月十五盂蘭盆節|供僧功德度冤親 眾生歡喜佛歡喜
    盂蘭盆節七月十五是盂蘭盆節,同時也是中國傳統的中元節、佛教的「僧自恣日」和「佛歡喜日」。佛教盂蘭盆節起源於「目連救母」的故事。「盂蘭盆會」是佛教歲節儀規中重要的儀式,主旨是拜祭先祖,超度亡靈,送走災禍疾病,祈求吉祥平安。
  • 日本盂蘭盆節,還分新盆和舊盆?
    因此,說到盂蘭盆節,很多人都會想到夏季的風物詩。你知道嗎根據地域不同時間也不同?盂蘭盆節分為7月的盂蘭盆節即新盂蘭盆節(7月盆),然後是8月的盂蘭盆節也就是舊盂蘭盆節(8月盆)這兩個。這次就介紹一下新節和舊節的區別。
  • 盂蘭盆節:不要把「佛歡喜日」過得鬼氣森森,好嗎?
    「盂蘭盆節」,是一場充滿歡喜、感恩、報恩的盛大節日。又稱為佛歡喜日、僧自恣日。這一天,同時也是寺院僧人「結夏安居」圓滿的日子。僧眾清淨修行,福慧俱增;大眾禮敬供僧,種大福田,並依三寶之力救度自己亡逝之親,慎終追遠,孝親報恩。 在盂蘭盆節具體怎麼做,才能利益父母?
  • 盂蘭盆節歡喜獻供 · 紫蓮綻放殊勝功德莊嚴|盂蘭盆節精彩回顧
    2019年8月15日,是農曆七月十五盂蘭盆節,廣東潮州佛母寺舉行了盛大的盂蘭盆獻供法會。這真是一個殊勝而莊嚴的一天!究竟有多精彩呢?一起來看看吧!這天早晨,佛母寺天朗氣清,惠風和暢,莊重肅穆的升國旗儀式結束後,聖空法師與大家一起前往大雄寶殿,舉行殊勝盛大的獻供法會。
  • 佛歡喜日全國各地寺院舉辦盂蘭盆孝親報恩法會
    佛教在線訊 盂蘭盆節期間,全國各地寺院紛紛舉辦盂蘭盆孝親報恩法會。盂蘭盆會又稱「盂蘭盆節」、「盂蘭盆齋」,「盂蘭盆供」是漢傳佛教根據《佛說盂蘭盆經》,在每年農曆七月十五,為報父母劬勞之恩而舉行的一種超度歷代祖先的佛事。
  • 不可不知:與「盂蘭盆節」有關的三個重要概念
    編者按:農曆七月十五,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盂蘭盆節。這一天在中國還有其他幾種稱呼,道教稱「中元節」,民間又稱「鬼節」。而佛教界則稱「盂蘭盆節」,又稱「佛歡喜日」「僧自恣日」。這個重要節日與哪一部經典有關?涉及哪些人物?
  • 今天是日本鬼節盂蘭盆
    除了民間叫的「鬼節」,正兒八經的說是「中元節」之外,還有一個說法,不知道大家聽說過沒?叫做「盂蘭盆節」。中國的中元節&盂蘭盆節實際上這兩者在宗教上有根本區別——「中元節」屬於道教,「盂蘭盆節」屬於佛教——其實「鬼節」「中元節」與「盂蘭盆節」,是分屬於民間俗信、道教與佛教的說法,三者呈並列關係,而不是一個節日的三個不同名稱。
  • 日本庄嚴又熱鬧的假日:盂蘭盆節
    不知大家對盂蘭盆節有什麼印象呢? 而在日本同樣也是盂蘭盆節哦! 很多人都知道這個節日,但卻分不清他們的區別,其實,盂蘭盆節、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並稱為中國傳統三大鬼節。
  • 舞動日本之夏 盂蘭盆節觀盂蘭盆舞(組圖)
    盂蘭盆節這個名字對於中國人來說不是很熟悉,但如果提起他的另一個名字「中元節」或「鬼節」,大家肯定會不由自己的高呼一聲,「哦,原來就是七月十五啊!」說來慚愧,中國民間的盂蘭盆活動已蕩然無存,而國人已然不知盂蘭盆為何物。現在談及盂蘭盆節,國人的第一反應是日本的節日。實際上這是很大的誤解。盂蘭盆節是華夏的節日,日本盂蘭盆節只不過是孑遺而已。
  • 【日本節日】盂蘭盆節
    盂蘭盆節(お盆)原指陰曆7月15日的中元節,但在日本,自明治6年(1873年)1月1日起採用新曆後,盂蘭盆節一般在陽曆8月15日度過。盂蘭盆節為飛鳥時代傳入日本,現在已經成為日本僅次於元旦的第二大節日。
  • 解析盂蘭盆節——目連救母的傳說
    盂蘭盆節是印度佛教儀式中佛教徒為了追薦祖先舉行「盂蘭盆會」,佛經中《盂蘭盆經》以修孝順勵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國慎終追遠的俗信,於是益加普及。中國從梁代開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節。不過後來除設齋供僧外,還增加了拜懺、放焰口等活動根據民間習俗,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盆節」,「盂蘭盆會」,也稱「中元節」(一定意義上講,中元節歸屬道教,盂蘭盆節歸屬佛教),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鬼節」,俗稱「七月半」(有些地區,尤以華南為十三或十四,相傳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為逃難而提早一天過節)。
  • 日本習俗——盂蘭盆節
    日本習俗——盂蘭盆節    盂蘭盆節原指陰曆7月15日的中元節,但在日本,自明治6年(1873年)1月1日起採用新曆後,盂蘭盆節一般在陽曆8月15日度過。盂蘭盆節為飛鳥時代傳入日本,現在已經成為日本僅次於元旦的第二大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