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誠品和品觀找貨兩家權威B2B平臺公布了2017年至今最具熱度的進口化妝品。
看品牌:韓國佔據半壁江山
綜合小美誠品和品觀找貨的數據來看,韓國品牌仍是進口品中的「大紅人」,在TOP20熱度榜中,韓國品牌佔比高達50%以上。日本、法國和澳洲品牌平分秋色,佔比均在10%左右。
有著「韓國國民面膜」身份的美迪惠爾深受消費者青睞,高居小美誠品熱度榜第一;玥之秘憑藉一款水晶防曬噴霧衝到小美誠品熱度榜第二。
近年來,用高端路線打開中國市場的Whoo後表現突出,帶著六款熱賣套盒穩坐品觀找貨熱度榜第一
另外,蘭芝的睡眠面膜、隔離霜、唇膜和花印的潔面系列也是各大店主反饋比較好的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東南亞彩妝的傑出代表,泰國彩妝這兩年勢頭可不是一般得猛,主打24小時持久不脫妝粉底的泰國彩妝品牌蜜絲婷一舉衝到品觀找貨熱度榜第三名。
雖然中國消費者的彩妝意識逐漸崛起,但從市場表現來看,護膚品仍然佔據著中國市場上不可撼動的「霸主」地位。TOP20熱度榜中,僅有蜜絲婷、AGE 20’s、16brand和得鮮四個彩妝品牌上榜。
看品類:面膜強勢 安瓶成新面孔
在品類熱度榜上,面膜、護膚、彩妝這些「老熟人」大家一定不陌生。面膜表現依舊強勢,達成雙榜熱度第一;香水也不甘落後,躋身第五。
在品類熱度榜上,面膜、護膚、彩妝這些「老熟人」大家一定不陌生。面膜表現依舊強勢,達成雙榜熱度第一,其中補水類面膜賣的最好;護膚類水、乳銷售佔比較高。
至於品觀找貨熱度榜第二名的這個新面孔「安瓶」,到底什麼來頭?
2016年9月,主打高濃度精華安瓶的西班牙藥妝品牌MartiDerm獨家入駐天貓國際,僅用時五個月銷售便突破了2000萬元。一時間,MartiDerm在中國掀起「安瓶熱」,這個號稱能「一夜回春」的琥珀色小玻璃瓶帶來新品類的爆發。
在去年雙十一,天貓國際的所有的安瓶商家都過了千萬銷售額,安瓶品類銷售額破億。
除了「肌膚急救站」的概念,安瓶作為醫美門檻級產品,從使用方式上來說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且憑藉強大的應急效能和醫美背景也構成了安瓶復購率高的特性。
各個品類中,哪個品牌賣的最好
面膜品類:除了美迪惠爾和SNP等眾所周知的面膜大戶,2016年新成立的品牌茉貝麗思值得關注,目前已衝到小美誠品熱度榜第四,茉貝麗思還在2017年10月籤約安宰賢作為品牌代言人。
護膚品類:後的高端套盒、蘭芝睡眠面膜和芙麗芳絲的洗面奶熱度十足。
彩妝品類:韓國品牌表現突出,其中少女彩妝品牌16brand上升勢頭迅猛。
看單品:店主必備「引流神物」
TOP15單品熱度榜中,面膜「獨領風騷」,佔據七個名額,佔比達47%。其中韓國的面膜最受歡迎。
從價格上看,平價產品更受青睞,熱度前15的產品價格區間在50-200元左右。
除了以上大熱單品,像Za隔離霜、娥佩蘭薏仁水、麗麗貝爾化妝棉、歐萊雅卸妝水也算得上是店主必備「引流神物」。
從榜單上看,隨著溫度攀升、夏季臨近,防嗮、噴霧和脫毛類產品的熱度也節節攀升。同時也說明,除了精選優質的產品,如何抓住應季產品銷售時機也是關鍵!
那麼夏天來了,到底什麼產品最好賣?貼心的品觀君這就為您奉上應季產品熱度榜!
看應季:防曬、脫毛不可少
TOP10熱度榜中,包含3個防曬產品、3個噴霧產品、2個脫毛產品上榜,外加2個清潔類產品。防曬、補水和脫毛,已成為女性消費者夏季必不可少的三部曲。
另外,走珠也是夏季銷售情況較好的產品。
像雅漾、依雲這類口碑產品雖然登上應季榜,但其實一年四季都賣得不錯。
到了冬季,質感相對厚重的產品更受歡迎,像V7素顏霜和護手霜等各位店主可以多備些。
以上,就是品觀君為大家整理的五張進口化妝品「進貨清單」。該選擇什麼品牌、賣什麼產品,是不是「心裡有數」了?
除了「進貨清單」,品觀君還為大家扒了扒進口化妝品市場的情況:
韓國進口化妝品還能「風光」多久?
小美誠品表示,受薩德事件影響,2017年3-5月韓國化妝品品牌在小美誠品上熱度下降1/3。雖目前已逐步回暖,但在韓妝受挫期間,日系化妝品憑藉良好的品質和口碑開始逐步被中國消費者接受,銷售額穩步上升,如今大有與韓系化妝品掰手腕的趨勢。
歐美化妝品品牌尚在培養期
歐美化妝品品牌方面,由於膚質差異化較大,品牌需要較長的培養期,所以暫時還難以和日韓化妝品相抗衡。
保質期很重要
由於進口品清關時間不確定,加上大多數店主與對化妝品的時效也十分關注,進貨時對產品保質期有嚴格要求,保質期低於三分之二的產品會謹慎選擇。
面膜很瘋狂
從2015年至今,面膜已成為化妝品中一個現象級的大爆單品。如今,面膜已被大多消費者接受,銷售額持續攀升,熱度高居不下。
三、四線門店更愛」找貨「
因信息獲取渠道有限,三、四線和偏遠地區門店更傾向於通過「小美誠品」和「品觀找貨」這樣的B2B平臺來進行採購。這無疑也從側面反映出,三四線城市對於進口化妝品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當然,具體情況還要具體分析,品觀君給到的表格只供大家參考,店老闆們在進貨的時候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來源:化妝品觀察 蔡燦)